頂點小說網->軍事->明左->章節

第1150章 歷史的真相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大明做事,從來都是顧頭不顧腚。

原本拿出全部的力氣對付流寇,就只能放任夏國發展壯大。

後來又準備拿出全部的力氣對付夏國,結果卻忽略了對滿清的防範。

以至於清軍破關而入,放眼四顧,任憑馳騁。

在豪格之後,多爾袞率領左翼軍也順利破關而入。

兩路兵馬密切配合,將周邊地區橫掃一空,甚至還打到了山海關的大門外。

清軍歷次入寇,目的都非常明確。而且一次比一次規模大,一次比一次更加深入。

清軍出現在山海關的背後,讓關寧軍上下全都嚇壞了。只能緊閉城門,小心防守,完全顧不上解救京師。

尤其在這個時候,黃臺吉更是親自率領兵馬從北面壓迫過來。頗有兩面夾擊,攻略遼西走廊的意圖。

但很顯然,這只是清軍的虛招。

嚇住了山海關內的明軍之後,清軍掉頭南下,一路打到了通州,並且在這裡完成了會師。

只要再向西前進一步,就能打到京師城下。

京城中早已風聲鶴唳、地動山搖,所有人都驚慌無比。甚至開始收拾家當,準備逃亡。

崇禎急的五臟俱焚,卻又無可奈何。

單憑城中的老弱病殘,無論如何都擋不住清軍的兵鋒。

幸好就在這個時候,盧象升趕到了。

他率領宣府、大同、山西總共一萬九千兵馬,馳援到了京師城下。

這支生力軍的到來,總算是讓崇禎長出了一口氣。

安頓好了兵馬之後,盧象升披麻戴孝,獨自去見了崇禎。

“盧愛卿,可有禦敵之策?”

崇禎宛如溺水之人,將盧象升當成了救命稻草。

畢竟這是目前唯一一支可戰之兵,寄託了他所有的希望。

盧象升的臉色卻很難看。

“臣之麾下遠道而來,疲憊不堪,糧草不足。兼之兵力有限,實在難以獨立抗擊東虜精銳。為今之計,只有固守國都。以待八方合圍,則尚有取勝之機。”

聽到盧象升如此謹慎,崇禎的臉色黑的能夠滴出墨水來。

楊嗣昌在一旁頓足哀嘆。

“遼東來報,黃臺吉兵臨城下,關寧軍一時片刻無法啟程,如之奈何?”

現在大明手中的三股軍事集團,除了盧象升之外,其餘的全都被牽扯住了。

崇禎倍感壓抑,嘗試著問道:“盧愛卿,不知可否奪回通州、打通漕運?”

盧象升好懸當場吐血。

“陛下,雖然如今局勢艱險,但萬萬不可自亂陣腳。臣之兵馬已是最後之屏障,倘若再有意外,則大勢去矣。”

盧象升和崇禎相處的時間並不長,對於這位帝王的秉性時至今日才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簡直是異想天開的典範。

都什麼時候了,能不能保住京師都尚未可知呢,居然還想要反攻通州。

不知己、不知彼,有這樣一位帝王,難怪大明的局勢日薄西山,不停滑落了。

被盧象升頂了一下,崇禎的臉上火辣辣的,乾脆宣佈退朝。

如今的大明文武,湊在一起是商議不出什麼東西的。一聽到退朝,便果真退潮一般去了。

大殿內外,只剩下楊嗣昌和盧象升,兩個人並肩向外走去。

看著四周無人,楊嗣昌向盧象升透露了一個驚人的訊息。

“陛下已經派人前往遼東,準備同黃臺吉議和了。”

盧象升大吃一驚。

“如今強敵兵臨城下,風雨飄搖。此時議和,絕非妥善之道啊。”

楊嗣昌痛苦的閉上雙眼。

“聖意已決,如之奈何?陛下這是逼著咱們,在沙場上拿出辦法來啊!”

得到崇禎的信任,主持朝政以後,楊嗣昌才赫然發現,伺候這位皇帝究竟是多麼的痛苦。

明明局勢如此艱辛,他已經在努力維持了。可這位帝王卻總覺得不夠,總是逼著他鋌而走險。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一次亦是如此。

在盧象升趕到京師之前,崇禎已經多次向他詢問退敵之策。

楊嗣昌百般勸戒,請求調動洪承疇所部北上。但是在崇禎的心目中,已經將夏國當成了生死大敵,所以堅決不同意。

楊嗣昌坦言,倘若沒有洪承疇參戰,以大明現如今手頭所有兵力,是絕對無法擊敗清軍的。

他都說的這麼明白了,可崇禎完全不聽。

就在昨日,陳新甲緊急拜會了他。

告知崇禎已經偷偷下令,讓陳新甲通知遼東巡撫方一藻,想辦法同黃臺吉議和。

得知此事,楊嗣昌當場呆若木雞,只剩下滿心苦澀。

他十分清楚,那位皇帝正在將他架到火爐上烤。

被逼到了絕境,楊嗣昌只能找到盧象升,看看這位前線統兵大將到底有沒有辦法。

就在兩人回到內閣的時候,各種情況已匯聚而來。

遼東方面,高起潛看出了黃臺吉是在虛張聲勢。心憂京師安危,他不敢耽擱,立刻率領關寧軍星夜南下,已經進駐天津衛。同時傳報京師,詢問下一步的動向。

得知關寧軍來援,這讓楊嗣昌和盧象升都長出了一口氣。

隨即通州清軍的動向也傳遞了過來。

清軍已然分成兩路,一路從通州南下,直奔保定而去。

另一路清軍則從南面繞過京師,直奔易州、淶水、定興。

盧象升火速在地圖上標註出了兩股清軍的動向,同時打定了主意。

“閣老,東虜已成蔓延之勢。所到之處,寸草不留。如果任其席捲,則京畿元氣必然損失殆盡。下官打算率軍西進,無論如何都要擊敗此路之敵。至於東路之敵,還請閣老傳令高公公稍加阻攔。待下官在西線略有進展,便迅即回師,與高公公合兵一處,必能大破東虜。”

針對清軍的動向,盧象升提出了分兵的決議。

是的。

你沒看錯。

在歷史上頗具爭議的分兵決議,並且扣在楊嗣昌頭上的黑鍋,全都是假的。

真正提出分兵的人,其實是盧象升。

聽到盧象升的想法,楊嗣昌本能的覺得不靠譜。

“兩地分道而馳,不能兼顧,理應慎重才是。”

他不認為單憑盧象升自己,可以擊敗西路的清軍。說不定因為這樣的分兵,會導致東、西兩路全都失敗。

他的擔憂,盧象升豈能不知?

“事已至此,只能竭力而為,以報君王。即便馬革裹屍,亦無怨無悔。”

盧象升已經感覺到了前景的悲觀,決心死戰沙場。

相關推薦:九龍抬棺三國之開局投奔曹操都市奇門醫仙元末之爭霸天下都市奇門神醫重生神醫嬌妻:陸少,寵翻天我的卡牌無限強化災變:我能鍊金無限強化大膽妖女,休傷吾夫少將獨寵:重生神醫嬌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