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興亡->章節

第九十九章 三磅炮打出了一個美國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第二天,對昨天用鏜床新做出來的三磅炮進行試炮。把炮筒直接固定在鐵墩子上,連續發射了350發鐵球炮彈,炮管開始才崩裂,出現了裂紋後,李憬果斷命令停止了實驗,看來經過加熱鍛打之後,青銅的炮管也可以大大提高耐用性。

李憬忽發奇想,想起馬克沁重機槍的水套管散熱法,只要有水,打多少子彈都行。於是提出用0.2毫米的鋼板包裹三磅炮,中間灌水,用來解決過熱炮管崩裂問題。灌水口要儘量做的大,在遼東作戰,可以在緊急情況下,開啟蓋子,把冰雪鏟碎直接倒進去。一戰時俄國的馬克沁重機槍就是採取這種設計,在高寒地帶很難找到液體水。逼急了,只能向裡邊撒尿。

青銅的導熱性雖然不如鋼管,但是效果還是非常好的,當晚加工出來一段新炮管,並安裝了水套管後,重量增加有限,運輸時可以把套管拆下來,分開運輸。水可以作戰時再灌進去。當夜發射了上千發,都沒有出現問題,就是大量蒸發的水汽和硝煙影響了視線。

李憬提完建議就睡覺去了,第二天早上王老三等人紅著眼睛來彙報,晚上打了超過一千發,早上把套管拆下來,發現炮管完好無損。

李憬把自己是設計的多種炮架圖紙交給他們,讓他們參考,三磅炮總重量可以輕鬆控制在二百五十公斤內,炮架和炮輪、炮管可以拆卸人背肩扛,畜力馱載,非常方便。

美國獨立戰爭中最普遍裝備的就是這種炮。號稱三磅炮打出了一個國家。華盛頓帶領美國民兵,用可以輕鬆攜帶的三磅炮,轟擊一個個敵軍的堡壘工事,敵軍的步兵方陣,直到最後取得了勝利。

這種炮的優勢在於重量低,輕鬆可以攜帶,尤其是山地作戰,非常方便。雖然射程只有365米,但是這個射程完勝所有的弓箭、弩弓、火槍。既可以發射實心鐵球攻擊城門和土牆,也可以發射霰彈和鏈彈用來殺傷步兵和騎兵。

建奴的精銳白擺牙喇兵著三層甲也許百米外可以擋住褐貝斯燧發槍的鉛彈,但是絕對擋不住三磅炮的鐵球炮彈,就是葡萄彈、鏈彈、甚至是霰彈統統擋不住。盾車在200米內也會擊穿。建奴想把盾車推到五十米內對射,根本沒機會,這種沉重的盾車,在遼東泥濘的道路上等走過這段距離早就被三磅炮打成碎片了。

由於重量輕,還可以大量裝備到內河的航船上。

由於時間緊迫,造專業內河戰船來不及。李憬計劃對現有的內河木船進行簡單改造。加裝舷側薄鋼板的裝甲和薄鋼板的船篷。動力上使用人力腳踏車帶動的螺旋槳。武器上配備五百斤以下的這種三磅炮和佛朗機炮。佛朗機炮最大射程可以達到五百到六百米。但是炮彈威力小,準確率低些。用於遠端射擊,近程使用這種三磅炮。在內河上足夠擊毀所有內河航船。

目前四川的奢安之亂迫在眉睫,李憬的第二批移民計劃,就是計劃從四川移民到大員島,所以李憬必須掌握長江上的制海權。就算是川江上游的支流如金沙江等,都準備在現有的木船上改造出適合的內河戰船船隊。

李憬將在萬里長江上利用現有木船改造出一支絕對碾壓一切的船隊武裝力量。沒有李憬的同意,片板不許過長江。

北方是沒有辦法的,不論是誰也改變不了,這段冰河時期要持續三十年左右,太陽活動減弱百分之七。情況將一年比一年糟糕。旱災甚至會波及到江南。

李憬能做的就是封鎖長江,絕不允許流寇和建奴過江,保住江南繁華的半壁江山。靜靜的等待北方的旱災、瘟疫、動亂過去。

同時參與西北、華北和遼東的戰爭,把北方無法養活的人口向南洋移民。

歷史上在崇禎殉國的第二年,氣溫終於開始回升,在順治朝氣候逐步恢復到正常水平。清朝終於坐穩了江山。

根據不同的統計,明末人口最多的估計是1.95億,最低的估計是1億左右,《劍橋中國史》估算大約1.5億人口。

到了康熙十七年,戶籍人口只有1950萬人。這中間,按照最高的估計損失了九成的人口。幾乎生民十不存一。

這些損失的人口,在長江以北主要是戰亂和瘟疫、乾旱造成的饑荒。天花鼠疫輪番肆虐,從北京到淮河,十戶人家傳染九戶,整村整村的百姓死絕。

江南地區在天啟朝多次爆發特大洪水,連續多年減產和絕產。後期清兵南下對南方的屠殺和平定南方的戰亂也損失了大量的人口,後期三藩之亂更是雪上加霜,波及了大半個國家,再次把人口大幅度降低。

李憬打算把人禍控制在長江以北。長江以南地區則採取各種辦法集中精力對付洪水和部分地區的旱災。至少保住江南不低於六千萬的人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從今年開始,從大員島、加裡曼丹島、蘇門答臘島、整個中南半島,都將開始逐步建立居民點,以港口為中心,修建碉樓和稜堡,逐步移民開發水田。逐步把最適合農業的地區蠶食佔領。

如果南洋群島安置不下,就繼續向澳洲移民。那裡足夠容納所有的大明百姓。

這種三磅炮最大的優勢是可以拆開馱運、人背肩扛,可以裝備騎兵部隊和山地部隊。用於複雜地形下的作戰。在長江上遊的山地作戰會使李憬的軍隊取得很大的優勢。西南的川馬矮小有長力,三磅炮重量輕,完全可以拖曳和拆解後馱載。

三磅炮步兵可以裝備到哨(相當於連)。每個哨可以配備兩門,由步兵推著隨陣列線前進,由於射速高,一分鐘兩發,可以達到這個時代火繩槍的射速,但是威力和射程完勝火繩槍。只要彈藥跟得上,可以用來摧毀前方的一切阻擋的盾車、步兵、騎兵。

至於如何壓制敵軍的大型火炮,就交給營屬炮兵哨的六磅炮和十二磅炮。在敵軍潰散後,營屬騎兵哨負責追擊。現在每個營只有三個哨,缺一個騎兵哨和一個炮兵哨,這部分李憬準備在遼東之戰後補齊,只能臨時在步兵哨中增加一個步兵炮隊兩門三磅炮來臨時湊活。

原計劃每個營還有三百名輔兵,裝備冷兵器和工兵鏟,負責後勤和幹活。目前正在招募中。李憬爭取在開拔前每個營落實一百人。

李憬最終確定優先生產這種三磅炮,炮架經槍炮部的研究,最後選定了李憬仿製自美國獨立戰爭三磅炮的炮架結構。但由於炮筒使用青銅加誰套管,增加了重量,總重量最終從一百七十公斤,增加到一百八十公斤。

這樣李憬的十個營,一共三十個哨,需要六十門三磅炮。每個哨在原有的三個隊(每隊30人)外需要成立一個步兵炮隊。裝備兩門三磅炮,每門炮設一個什,十個人負責搬運三磅炮和彈藥。步兵炮隊只編制兩個什。

再加上四個隊長和哨部六個人個人(哨長一人,醫務兵一人,通訊兵兩人,財務一人,文書一人),正好一百二十人。十個營需要額外招募六百三十個炮兵。

李憬現在不缺平臺幣,直接購買了七百個炮兵生化人士官。現在先當炮手用,以後隨著部隊的擴大當軍官和教官用。部隊用六百三十人,剩下七十人安排到南澳海事學堂組建炮兵系,用來當教官使用。

作戰時,每個營是獨立作戰單位,三個哨平行排列,被包圍時也可以三角形排列。每個哨按照三個隊排列成三排組成三段射擊模式。每個哨正面有三十支褐貝斯燧發槍,兩門三磅炮,三磅炮可以放在陣列前。

輔兵其實在李憬的陸軍部隊中,待遇最低,工作最艱苦,任務最繁雜。當工兵使用時,負責挖掘壕溝修建胸牆,佈置鐵絲網和拋灑扎馬釘子(鐵蒺藜,即三稜錐一種軍用的鐵質尖刺的撒佈障礙物。亦稱蒺藜。有 4根伸出的鐵刺,長數寸,凡著地必有一刺朝上,刺尖如草本植物“蒺藜”,故名。在戰爭中,將鐵蒺藜撒佈在地,用以遲滯敵軍行動。)。

當刀盾兵使用時,戰時用帶輪子的薄鋼板大盾牌負責掩護營兵,當擲彈兵使用時,輪番投擲手榴彈。宿營時要負責搭建帳篷,運輸時要保護和運輸輜重。當作炊事兵使用時還要做飯送飯,取水燒水。當醫務兵使用時,營兵死傷還要配合軍醫救護傷員和處理屍體。

今後,所有想加入李憬軍隊的人員必須從輔兵做起,然後補充進營兵部隊。

李憬對三磅炮寄予厚望,既然當年華盛頓帶著北美民兵們用它打出了一個世界霸主。他也希望利用它挽救這個幾乎無可救藥的大明。

相關推薦:他最野了為了攻略病嬌在死亡邊緣反覆橫跳(穿書)末日生存大師盛世權寵:太子妃,你馬甲掉了后妃聊天群咫尺之間人盡敵國我只喜歡你的人設[娛樂圈]躍馬大明攝政王網遊之亡靈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