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民國之鐵血榮耀->章節

第四十六章 本·沙特的眼光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慕尼黑協定》雖然成功的簽署了,但在簽約各國的領導人心裡,卻是滋味各有不同。英國首相張伯倫的心裡是沾沾自喜,他是個和平主義者,對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量的英國士兵的死亡感到痛心疾首。在他眼裡,捷克斯洛伐克雖然把蘇臺德地區割讓給了德國,但卻有效的避免了戰爭。他認為這對捷克斯洛伐克來說,還是值得的。捷克斯洛伐克的工業能力雖然在世界十大工業國家裡排名排在世界第七,僅在美、蘇、德、英、法、意之後,但真要和德國之間爆發戰爭的話,蘇臺德地區依然會不保,可能還會損失更多的國土和無數的士兵的生命。尤為讓他滿意的,是慕尼黑協定簽署後,希特勒還向他做出了保證,德國和英國在出現不同意見時,兩國絕不發生戰爭,而是用和平的談判方式來解決爭端。他覺得,作為德國的總理,做出這樣的保證,是值得信賴的。

儘管在英國國內以丘吉爾為首的一部分保守黨勢力對他的這種和平理念予以激烈的抨擊,但張伯倫卻自認為他看的比丘吉爾他們更清楚。英國在與華夏的印度洋海戰戰敗後,才又開始再次重整軍備,但眼下的軍事實力並不足以支撐與德國交戰,而他的同盟中,美國國內孤立主義盛行,而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欠下的戰爭債至今都還沒有還清。法國國內局勢一片混亂,政權更迭的速度之快,令人咂舌,他們也沒有意願與德國翻臉,不然就不會拉著他來和希特勒談判了。而歐洲的另一個強國義大利則是德國的盟友,想讓義大利作為自己的同盟去進攻德國那不是開玩笑麼?這種情況下,英國還真的強硬不起來。只有丘吉爾這種戰爭狂人才會傻乎乎的叫囂戰爭,當初與華夏的衝突,就有這個傻胖子的蠱惑,結果帶給英國的只是羞辱。

法國總理達拉第心裡卻是苦澀的無奈。在法國的第三共和國期間,法國總理這個位置是個很弱勢的職位。在法國的憲法中規定,法國國會有權進行一次對總理和內閣的不信任投票。達到規定票數,總理和內閣就必須辭職。所以,幾乎每年內閣都會改組兩次。因為每年都有兩次國會的全體會議,幾乎每次全體會議,都會有人提出要對政府進行不信任投票,奇葩的是,每次投票的結果都是以內解散改組。所以,他這個總理,從19年開始到現在短短四年時間裡,他已經三度出任總理了。法國國會中,厭戰情緒很重,這從德國軍隊進佔萊茵非軍事區和吞併奧地利這兩次明顯違反凡爾賽和約,並且造成對法國極其不利態勢的情況下,國會都反對向德國提出交涉,就可見一斑了。現在,為了捷克斯洛伐克,國會那幫人會同意向德國開戰嗎?在這種情況下,割讓一個蘇臺德地區,恐怕是眼下最好的結果了。

英國和法國的這種態度,在希特勒眼裡,那就是另一種解讀了。他認定英國和法國都是外強中乾的虛假的強國,只要沒有涉及他們本國的利益的情況下,他們沒有膽量與德國開戰。德國在今後對待相鄰的周邊小國時,盡可以放心大膽的按照德國的意志行事,也就是按照他的個人意志行事。而不必擔心英國和法國會有什麼激烈的反應。

作為這次協定簽約的義大利,則純粹是個打醬油的,墨索里尼參加簽約,更多的是以見證人的面目出現的。英國和法國的表現,在他看來,那就是小丑。同時也為他能與德國結成盟國感到慶幸。德國能這樣做,義大利也同樣可以這樣做。

至於被迫割讓蘇臺德地區給德國的捷克斯洛伐克則是最悲催的。英法德意四國簽署協定,割讓他們國家的土地給德國,他們卻連簽約的資格都沒有,只有默默的服從。當張伯倫在倫敦機場上大聲向到機場歡迎他的人們宣佈,他張伯倫為英國人民帶來了一個時代的和平的時候,他們只能打碎牙齒往肚子裡吞。這個協定帶給他們的不僅僅是割讓國土的屈辱,他們還要保證在蘇臺德地區的所有市政設施、工廠等財產不受毀壞的,完整的移交給德國,否則,他們就是違約,要承擔賠償的責任。

訊息傳到楊寰宇這裡的時候,楊寰宇真在秘密視察卡達半島特別租借區。並且,他還要在沙烏地阿拉伯,和沙烏地阿拉伯國王本·沙特秘密會見,就華夏在今後的中東的行動進行溝通。在楊寰宇的計劃裡,這一次,華夏國防軍不會再幫著本·沙特擴張領土了,他要扶持新的阿拉伯國家來與本·沙特進行抗衡。前段時間本·沙特與美國人之間的勾勾搭搭,讓楊寰宇心裡十分不爽,但他對這片土地上的土著也非常頭疼。參考前世的經驗,楊寰宇有心在中東半島再扶持出幾個政權,特別是他打算把猶太人國家,秘密的幫助他們建立起來。

對於猶太人的感覺,楊寰宇的心裡是很複雜的。他既想利用猶太人的科學家、工程師們幫助華夏的科技和工業的發展,又忌諱他們的所謂銀行家和商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猶太人銀行家和商人們在德國的所作所為,絕對是導致德國戰敗的最重要因素。所以,對來到華夏的這一部分人,楊寰宇都要求溫玉如予以嚴密的監控。而且,為了預防這些人在華夏的金融界也興風作浪,楊寰宇下令凡是國外銀行要在華夏開業,必須要由華夏人民銀行佔據一半的股份,不能同意這個條件的國外銀行,一律不得在華夏開業。這個規定是強制性規定,而名義就是保證華夏的金融安全。

雖然這個規定讓許多的國外銀行家們滿是怨言,不過楊寰宇不為所動。趁他的心的話,所有外資銀行一律不得在華夏營業,只是顧慮會引起外國資本的抵制,同時也方便華夏企業的產品的進出口結算,他才開了這個口子。總之一句話,你外國銀行要在華夏投資賺錢,必須與華夏政府合作,否則免談。

而這次與本·沙特的會面,楊寰宇就是要用接下去華夏扶持其它的阿拉伯家族立國來敲打一下本·沙特。本·沙特有一統阿拉伯半島的野心,楊寰宇是非常清楚的。雖然埋藏在阿拉伯半島的石油天然氣遲早會被發現,這一地區的土著們也因此會變得富有,但楊寰宇卻不這麼看。眼下沙烏地阿拉伯的疆域已經比前世的沙烏地阿拉伯更大了,前世屬於葉門、阿曼、阿聯酋等等這些國家的疆土,現在都在華夏國防軍的幫助下,成了沙烏地阿拉伯的領土,這難道還不夠麼?可本·沙特依然私下裡試圖與美國人達成交易,這就觸怒了楊寰宇。

與本·沙特的會面,是在杜爾瑪華夏陸軍基地。既然是秘密會面,楊寰宇肯定不合適前往利雅得。去利雅得的話,既難以封鎖消息,安保工作也很難做。在得知本·沙特與美國人頻繁接觸後,楊寰宇對他已經有了戒心。但楊寰宇總不能連利雅得王宮的警戒權也拿過來吧,這明顯是不合適的。你去美國白宮會見美國總統,結果你派軍隊接管了白宮的安保,這讓美國總統情何以堪?兩者的道理是一樣的。可只帶著隨從去王宮,楊寰宇也肯定不放心。好在在沙烏地阿拉伯,有華夏的軍事基地的存在,選擇在杜爾瑪基地會見本·沙特,那就是楊寰宇最合適的選擇了。

雙方的會面,熱切而友好。楊寰宇很難得的沒有穿他的元帥軍服,而是穿起了一身華夏傳統的長衫馬褂。這套衣服楊寰宇穿著很不習慣,總感覺自己象在演戲似的。可想想眼下的會面,可不就是在演戲?所以他也就勉為其難的穿了起來。一番寒暄之後,照例雙方要對最近世界上發生的大事交換看法。

“隨著德國與英國、法國、義大利簽署了慕尼黑協定,整個歐洲看上去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卻更大了,國王陛下有沒有想過,一旦歐洲爆發戰爭,貴國要如何應對?”這一次,楊寰宇沒有再對歐洲形勢做什麼預言,而是用假設的方式來提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前世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沙烏地阿拉伯是少數幾個沒有被戰火波及的國家之一,主要原因是隆美爾沒有攻克埃及,使英國得以扼守住蘇伊士運河這個戰略通道,二是維希法國控制的敘利亞和黎巴嫩在法國投降之後,就被英國派遣的軍隊迅速佔領。離他們最近的義大利軍隊始終陷於北非,沒有能力打過來,而德國又陷在蘇俄戰場上,騰不出手在中東開闢戰場。加上那時候,沙烏地阿拉伯已經探明的石油資源也不算太豐富,大片的沙漠,缺少能支援軍隊就地補給的食物和水。所以並沒有誰把注意力集中到這裡。

但這一世已經完全不一樣了,由於華夏的崛起,蘇俄在與華夏支援的高爾察克的持續戰爭中,拖的精疲力竭,加上失去了在亞洲的戰略縱深,能否擋住德國的兵鋒,支撐到戰爭結束並反敗為勝的獲得勝利,已經是個大大的問號。德國若是能快速的結束對蘇俄方向上的戰鬥的話,英國在北非和中東能不能與德國軍隊保持戰場均勢也很難說。加上由於華夏大筆的投入,修建在波斯灣、印度洋、紅海沿岸的大量海水淡化工廠,和通往沙特內陸的供水通道,使得可耕種土地面積大幅度增加,對軍隊的食物和水的補充能力大為提高。加上已經探明投入開發的油氣田,沙烏地阿拉伯已經不再是大家眼中的雞肋了。不管對德國人還是英國人,唯一的障礙,就是在沙烏地阿拉伯境內的華夏駐軍和國王本·沙特的態度了。這些情況和變數,楊寰宇當然不會和本·沙特明說,他需要試探,探明本·沙特的態度和傾向。

“我覺得主要是要看土耳其的態度吧。歐洲若是真的爆發了戰爭,只要土耳其沒有明確的倒向那一方的話,不管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他們這些國家要來阿拉伯半島的話,都只有透過海路。要是英國沒有戰敗,有他們守著蘇伊士運河,戰火應該波及不到我們這裡。即便英國戰敗,我們這裡還有尊敬的楊您的軍隊在,我想他們想要染指我們沙特阿拉伯王國,怕也是要考慮清楚才行吧。”出乎楊寰宇的意料,本·沙特把目光瞄向了土耳其。

楊寰宇想了想,也不得不同意本·沙特的判斷。前世的土耳其在大戰中,前期一直保持著中立態度,然後用境內的鐵礦和石油換取德國和義大利沒有對他採取任何軍事行動。直到大戰接近尾聲,德國和義大利敗局已定的時候,才向德國宣戰。不說土耳其的這種投機態度的好壞,但他的這個做法,在客觀上阻斷了義大利和德國在陸上通往中東地區的陸上通道。

那麼這一世,土耳其就算依舊保持中立,德國人會放過他麼?楊寰宇有些吃不準。實話說,楊寰宇心裡,是希望德國和義大利能夠染指中東的,在楊寰宇看來,中東只有一片混亂的時候,他才有機會渾水摸魚。若是中東也像前一世那樣,甚少被戰火波及的話,華夏國防軍在這裡駐紮的這支龐大的軍隊還真的沒多少用武之地。

要是依舊如前世那樣的局面,那除非華夏主動出兵趕走英國人,否則,想在中東繼續擴大影響力,還真的是非常困難。問題是這與楊寰宇的構想,顯然是不相符的。難道還真的要與這兩大陣營都翻臉麼?楊寰宇突然發現,他在中東投入這麼大的精力,似乎與收穫有些不成正比啊!(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重生後我在三界公然開掛小僧開掛了重生後大佬拿了開掛劇本無限制開掛民國之謎圖武探民國佳媛活在民國紅魔最強腰王九陽至尊英雄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