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民國之鐵血榮耀->章節

第三三八章 湘西剿匪(一)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湘西出於武陵山脈中段,這裡酉水、辰水、漵水、舞水和渠水五水匯聚,號稱“五溪之地”,與湖北、四川、貴州、廣西四省交匯,是為湘、鄂、川、黔、桂的咽喉要地。這裡又是土家族、苗族、回族、瑤族、侗族、白族等等的近三十個少數民族的聚居之地,民風彪悍。姜大柱的剿匪司令部就設在乾州的鳳凰縣縣城外的黃鱔坳。

姜大柱把司令部設在鳳凰,也是情非得已。鳳凰是號稱“湘西王”的湘西屯邊使,湘西獨立師師長陳

渠珍的老家,而鳳凰縣更是個奇特的地方。鳳凰自明朝到清朝,都有一支異常悍勇的苗人武裝稱作“竿軍”的民軍。僅僅在從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清光緒元年(1875年)短短的6年間,就從“竿軍”裡選拔出二十位提督(其中七個成為朝延重臣封疆大吏),二十一個總兵,四十三個副將,三十一個參將,七十三個遊擊等三品以上軍官令人咋舌。後世所謂的將軍縣,與鳳凰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可見鳳凰這支民軍的悍勇,全縣十萬青壯,有一萬多都具有“竿軍”軍籍,平時務農,一旦接到軍令,拿起槍就是士兵。

而陳渠珍就是這支民軍的舵把子,也因此才被政府委任為湘西屯邊使。湘西大小各股土匪,或多或少的都與陳渠珍有著某種的關聯。或是曾在“竿軍”有過軍籍,或是曾在陳渠珍手下任過職。就連赫赫有名的賀鬍子,也曾數次投靠陳渠珍,得以東山再起。

只是陳渠珍這種,依仗武力成為一地魁首的經歷,也成了湘西大小土匪們的效仿物件。在湘西,有著這樣的民謠:要想當官,拖隊上山,政府招安,軍師旅團。事實上,這也是湘西剿匪,始終剿不乾淨的原因之一。

另一個剿不滅匪患的原因,則直接是陳渠珍採取的剿匪政策導致。從19年陳渠珍接過“竿軍”舵把子之後,出任政府官職,隨後他也開始剿匪。他採取“招大股,吃小股;招老股,吃新股”的剿匪辦法,使土匪猖獗的龍山千餘土匪招安,千餘土匪逃往外縣,千餘土匪被打死,剩餘幾百人散落山野,不敢集股作亂,龍山縣暫呈平靜。

其餘各縣也採用同樣辦法,透過剿與撫,大股土匪基本被肅清,暫時出現安定局面。陳渠珍的獨立師由原來的八千人擴大到一萬五千餘人。隨後打垮鳳凰縣匪首龍妹堂,招降永順縣向子雲、瀘溪縣楊善福、永綏縣麻佩欽等匪首。這些招降過來的土匪,陳渠珍根據他們手裡掌控的土匪人數,都給予了大小不等的官職,人多的給的官大一些,人少的給的官小一些。

於是,嫌官小的就再次拉隊伍上山為匪,等隊伍壯大,又再次接受招安,得到更大的官職。依舊不滿,那就再上山。慢慢就形成了亦官亦匪,官匪之間,隨著自己心意轉換的奇特現象。不高興了就是當土匪,招降條件滿意,搖身一變又成了官軍。當地的百姓在見慣了之後,也就習以為常。某某今天是被通緝的土匪,明天也許就是官老爺了,沒準還是自己的父母官。

姜大柱在到了鳳凰之後,並沒採取什麼動作,一方面,他在為前期山地師不明情況下,盲目進山剿匪受到的損失心痛,要將部隊經過訓練之後再派出去。一方面,他也在瞭解,這裡的匪患到底是個什麼樣子,這些土匪又都是些什麼人組成的。當他瞭解到這些情況之後,他實在有點頭皮發麻。合著今天還是合作物件的縣府官員、保安團、稅警們,明天可能就是自己要去剿滅的物件。今天還在清剿的土匪,明天沒準就是自己的合作者了?這樣剿匪,何處能是個頭?在這樣的環境裡,自己最多也就算是佔了天時,地利人和可都在土匪一邊。或許,部隊在經過訓練之後,能把地利搶回一點,人和那是不要想了,就算陳渠珍足夠配合,也得不到人和。

面對這樣的情況,姜大柱在回武漢向楊寰宇做了一次彙報之後,黑著臉回到了鳳凰的黃鱔坳。他在向楊寰宇彙報之後,得到了一個授權,這個授權就是殺人。楊寰宇給他的解決辦法很簡單,也很血腥。之前這些土匪招安過幾次又反叛了幾次那就不管了,從這次剿匪開始,只再給這些土匪們一次招安的機會,招安之後,再次為匪的,殺無赦。之前已經接受招安尚未反叛的,只要反叛,也是殺無赦!如果做為地頭蛇的陳渠珍反對,一樣予以剿滅。

按理說,有了楊寰宇的這個授權,湘西的剿匪應該容易很多,大不了就是殺,殺個血流成河而已,姜大柱何必黑臉。可姜大柱想的是,殺外國人,再多也沒感覺,但這些人可都是同胞,這樣殺的話,湘西怕是要殺的人頭滾滾,姜大柱是真的不願意下這個死手。這樣一來,他不黑著臉才算是怪事。

為了徹底剿滅湘西的匪患,姜大柱到任之後,採取的方法是步步為營。他要逐縣逐地的清剿,不留死角。他把六個山地師以縣為單位,分割槽駐守,逐一清剿。第一批的各師駐地,就分別在通道縣、靖縣、會同縣、晃縣、芷江縣、中方縣六個縣。清剿的重點區域則是靖縣的青靛山,晃縣的天雷山,芷江縣的西晃山,中方縣的古佛山和蘇寶頂,這幾個地方,均是山高林密,地勢險要。靖縣的青靛山盤踞著楊老滿、晃縣的天雷山盤踞著姚大榜、芷江縣的西晃山盤踞著“楚漢宮”的雙龍頭“老佛爺”楊永清、中方縣的古佛山盤踞著曾慶元等數股悍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姜大柱做的第三件事,就是給部隊換裝。這六個山地師全部是由原來的南方部隊抽調選拔出來的,他們並沒有象原來的北方部隊那樣裝備迷彩作戰服。整個國防軍序列,迷彩作戰服還沒有全員列裝,只有在中東的中東派遣軍,不管是常服還是作戰服,都是配發迷彩服外,華夏國內的部隊,也只有原北方軍區的部隊,作戰服配發了迷彩作戰服。雖然按楊寰宇的計劃,全軍除開軍禮服之外,全部要換裝迷彩服,但眼下國內的生產加工能力,限制了楊寰宇的全員換裝計劃。可姜大柱不管這個,眼下,他的部隊是國內唯一有作戰任務的部隊,在他的強烈要求之下,山地師被優先換裝。

姜大柱的第一個清剿目標,就盯上了盤踞在靖縣青靛山的楊老滿。為了摸清情況,姜大柱親自出馬,帶著他的衛隊,前往靖縣。依照常規,靖縣駐紮著山地第四師,偵察任務完全可以交給他們去做。但姜大柱心疼前期的損失,不願意這些缺乏山地特種作戰技能和經驗的士兵白白犧牲,寧願自己去做示範。山地第四師是原李宗仁麾下的廣西第二師為基礎組建的,選中這個師的原因,是這個師的官兵,絕大部分來自廣西的十萬大山,這些官兵從小就生活在山區,熟悉在山間穿行和攀爬,師長夏威由是出身保定軍校第三期,和白崇禧是同學,與楊寰宇也算有師生之宜。

姜大柱的到來,讓夏威很是意外。但他得知姜大柱要親自前往青靛山進行偵察,夏威胖胖的臉上立刻掛滿了汗珠。要知道,姜大柱現在不僅是他的頂頭上司,還是華夏眼下僅有的十八位上將之一,現在居然要親自去做一個小上尉該做的事情,怎麼可能讓他不驚駭。這要是出點事情,不要說送命了,就是受傷也絕對是轟動天下的大事。

可獵人出身的姜大柱可不管這些,自從跟隨楊寰宇從東北的大興安嶺出來之後,楊寰宇的一身特種兵的各項技能幾乎傾囊都傳授給了他。這種山區叢林的偵察,在姜大柱眼裡,自然是毫無危險可言。當然,姜大柱的目的還是練兵,所以,在到達靖縣之後,他留下了他的衛隊,讓夏威挑選一個軍官組成的偵察排,跟他一起去進行這次偵察,算是他親自為這些軍官現場教授山地叢林的隱匿偵察。

青靛山海拔117米,並不算高。相傳太平天國的石達開曾在青靛山旁的雲霧大峽谷埋下寶藏,並留詩作謎。山間幾乎沒有道路,散落山間的是數個侗族的山寨。楊老滿的匪窩具體在那裡,或許只有這裡的侗寨的侗民才知道。可姜大柱能相信這些侗民嗎?信人不如信己,姜大柱要自己去找出楊老滿的巢穴。

三十多個身著迷彩服的軍人,在山間散開,就如同水珠落入了大海。姜大柱把參與偵察的人,分別編成三人小組,相互間隔幾十米遠,逐步向山裡滲透。夏威也跟著姜大柱進了山,連司令官都親自進山了,他一個師長,有怎麼好意思留在家裡不出來?姜大柱原本不想帶著他,相比夏威手下的那些基層軍官,夏威算是菜鳥裡的菜鳥了。可姜大柱還真找不出拒絕的理由,他自己都能進山,做為山地師的主官,將來作戰,隨著部隊進山也是不可避免的,那就帶著吧。當然,姜大柱是把夏威直接帶在了身邊。

除了腳步踩在落葉枯枝上響起的沙沙聲,就是偶爾踩斷枯枝爆出的枯枝斷裂的脆響,穿行在林木和竹叢中的整個偵察排,除此之外,沒有發出任何聲音。所有的行動命令,都是姜大柱用手勢做出,隨即逐漸向外圍傳遞。夏威終於見識到了他過去在軍校裡從沒見識過的特種作戰的那一套指揮方法,好在做為姜大柱到任後,下發的培訓教材他也讀過幾遍,不然,姜大柱的指揮,他還真的看不懂。

看似平靜的叢林,實際上隱伏的危險並不少,有自然界的毒蛇毒蟲的襲擊,也有侗族獵人們設下的捕獸機關和陷阱。看著姜大柱輕鬆的在叢林裡穿行,夏威卻只能跟在他身後亦步亦趨,若不是姜大柱遇到陷阱機關隨口向他指點,他自己估計怕是早就受傷退出了。更讓夏威驚奇的,是姜大柱在行進中,根據草木倒伏的痕跡,竟然能判斷出那些是獵人經過留下的痕跡,那些是砍柴人上下山的通道。

到了下午快傍晚的時候,大家終於停下了腳步,因為姜大柱發現了一個土匪的哨位。這說明,土匪巢穴離他們不遠了。姜大柱留下兩個軍官監視土匪哨位的情況,帶著其它人退回到了一個避風的山坳。看來這裡將是今天準備露營的地方。按照姜大柱的打算,是要換個方向再進行探查,但估計繞過一邊的山樑的話,肯定已經是夜晚,無法再進行偵察。所以,只能在輪班監視那個土匪哨位的情況下,擇地宿營,等第二天天亮再採取進一步的行動。

青靛山的北麓,有一座已經破敗的寺廟。寺廟不遠處,有一個巨大的溶洞,這裡是土匪楊老滿的老巢。姜大柱他們發現的土匪哨位,實際上是楊老滿老巢溶洞的另外一個出口,是楊老滿的撤退後路之一。楊老滿是土生土長的侗家人,自幼就在這座山裡長大,之所以會把老巢設在這裡,就是因為有這個溶洞。這個溶洞有三個出口,整體呈T字形,平行的一個出口就是在姜大柱他們發現的暗哨那裡,青靛山的西北山腰,最遠的一個出口,則是溶洞往下走,在經過一個V字形之後,一直通到邊上雲霧山的南邊山腳。若非他這樣土生土長的當地人,是沒人知道這個溶洞的暗裡乾坤的。楊老滿就是依仗這個地利,才在官府的歷次圍剿中屹立不倒。橫向的那個出口容易被發現,可向下的出口,一般人是不會往下去探尋究竟的。

雖然華夏政府這一次派來大軍剿匪,楊老滿有這個依仗,還真的沒怎麼擔心。不過為了謹慎起見,他在溶洞的另兩個出口,都增加了暗哨,以保證後路安全。但楊老滿沒想到,他的滅頂之災正在悄悄臨近,造成這一結果的,正是他出於謹慎,安排的兩處暗哨都被姜大柱發現,從而針對性的埋伏下了伏兵。(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重生後我在三界公然開掛小僧開掛了重生後大佬拿了開掛劇本無限制開掛民國之謎圖武探民國佳媛活在民國紅魔最強腰王九陽至尊英雄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