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民國之鐵血榮耀->章節

第二九零章 阿姆蘭戰役(上)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可以說,白崇禧的計劃是一種順勢而為的推進。這個計劃的基礎,就是漢志華夏聯軍能夠在陸上擊敗英國駐中東的陸軍,而華夏海軍也同時在海上擊敗英國皇家海軍。最後,把英國人逼回到談判桌上,來結束這次的戰事。

“白健生是不是有點一廂情願?如果英國人不但不回到談判桌上,而是糾集其它國家,比如法國一起,把戰爭持續下去呢?畢竟,在中東地區,白健生圈定的那幾個地方,雖然戰略地位重要,可我們卻沒有實實在在的利益。甚至可以說,在那裡,我們到時為了建設陸海空軍的基地,除了花錢還是花錢,而回報幾乎沒有。”閻錫山對白崇禧的計劃還是很讚賞的,但他覺得,在經濟角度上,實在是得不償失。

“經濟利益,將體現在卡達半島這塊名義上的基地區域,事實上華夏海外領土上。依據我得到的情報,在波斯灣周邊,那裡蘊藏著巨大的石油資源。英國人對美索不達米亞死活不肯放手,寧願把敘利亞那樣一塊阿拉伯半島的核心位置交給法國,也不願意把那塊地方放棄,就是最好的說明。”楊寰宇用一個在座的人無法去核實的藉口“情報”,來對卡達半島的價值做了解釋。

“我覺得,戰事應該圍繞著亞丁保護地的爭奪而結束。亞丁保護地處在紅海出印度洋的關鍵地帶亞丁灣的關鍵點上,為了爭奪這個地區,英國人絕對會動用他們的海軍。只要在這個戰場上,英國海軍被擊敗,英國人絕對會回到談判桌上。白健生的後續計劃,是沒有機會實施的,除非,他在亞丁爭奪戰還沒有結果的時候,就出兵橫掃中東東南部的其它區域。但這樣會貽人口實。”徐樹錚在地圖邊上已經睃尋了許久,他對白崇禧計劃裡的前半部分持肯定態度。在白崇禧計劃的前半部分裡,華夏並沒有陷入很深,華夏海軍在區域性作戰裡參與進去,別的國家也沒有什麼太好指責的地方。

在漢志和葉門的戰爭中,漢志是以阿拉伯人的家事為藉口進行的,世界上的其它國家對此並沒太大的反應,基本上屬於預設。而英國人插手其中,為漢志把戰火燒到亞丁保護區提供了藉口,也為華夏軍隊介入其中提供了藉口。英國人可以介入阿拉伯人的內鬥,為何華夏人就不能介入涉及到華夏人在阿拉伯半島利益的紛爭呢?最主要的,這個紛爭裡,歐美各國裡只涉及了英國。

但白崇禧計劃的後半部分,就完全建立在英國可能產生的錯誤判斷上。但這種錯誤判斷會在亞丁保護地的爭奪中,就被糾正回來。一旦英國在亞丁保護地的爭奪中失利,他們就會看到他們在軍事上和華夏軍隊的差距。那時,他們還會傻乎乎把戰火的範圍擴大嗎?他們會急於走上談判桌,結束這次的衝突。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徐司令的擔憂有道理,不過,這要看白健生把握戰局的能力了。假如遲點動用我們的海軍力量,讓漢志軍隊和英國軍隊在亞丁保護地的爭奪陷入僵持,而英國人在區域性的海上保有優勢的情況下,白健生計劃的後半部分是非常有可能成為現實的。英國人如果想在亞丁保護地上獲得勝利,在其它方向上對漢志施加壓力是完全可能的。只要他們有了這個想法,並付諸實施的話,白健生的計劃的後半部分就可以進行了。”吳佩孚贊同白崇禧的一系列計劃,他覺得這個計劃的策劃,近乎完美,把“順勢而為”這四個字演繹的淋漓盡致,真不愧是號稱“小諸葛”。

“我覺得,我們是不是應該馬上向英國人提出抗議,抗議他們在中東的軍隊,對我方駐紮在中東的派遣軍進行攻擊的行為?”孫寶琦冷不丁的開口道。

“哈,這個建議好,不僅要向英國提出抗議,還要向其它國家駐華夏的外交官們發出照會,我們對英國人的挑釁行為,保留反擊的權利。”列席會議的馬君武笑了起來,孫寶琦提的這個建議,能讓華夏在道義上佔據優勢。至少,以後在國際社會的扯皮時,終歸是英國人先向華夏軍隊開的槍。那時,無理也能搶三分理回來。

參加會議的人,你一言我一語的發言,讓始終都在傾聽的楊寰宇拿定了主意。英國人在談判還沒有結果的時候,再次點燃戰火,顯然是出了一個昏招。要是不抓住這個機會,簡直就是天理難容。至於再次增派部隊前往中東,那也是沒辦法的事了。楊寰宇已經決定暫時授予白崇禧在中東事務上的全權,用句華夏的老話來說,就是授予白崇禧臨機決斷之權。

李漢魂的第三十三師被緊急空運到旅順,他將搭乘陳紹寬率領的崑崙號航母為首的第二航母戰鬥群,一起前往中東,加入白崇禧率領的中東派遣軍。

在漢志,白崇禧的派遣軍司令部與姜大柱統領的華夏軍事顧問團也同時緊張的忙碌起來,姜大柱要在短時間裡,為漢志再組建訓練十個師,任務是異常的繁重。而白崇禧則要盤算整個戰局的演變,而首要任務,就是要把英軍在葉門部隊給予重創。

白崇禧對漢志軍隊實在有點沒把握,漢志國防軍第三師兩次的不戰而退,讓白崇禧在伊本·沙特那裡第一次毫不客氣的發了通火,並要求伊本·沙特撤換第三師的指揮官。自知理虧的伊本·沙特派他的堂弟阿卜杜拉·沙特出任新的第三師指揮官,希望他的第三師不要出現第三次不戰而退的丟臉事。阿卜杜拉·沙特以勇武著稱,當年,在跟隨伊本·沙特突襲利雅得的四十名勇士中,就是阿卜杜拉·沙特第一個衝進利雅得城。

應該說,這次的臨陣換將還算是及時。就在阿卜杜拉·沙特上任的第三天,亨德裡克策動的進攻開始了。這次漢志國防軍的第三師沒跑,而是與進攻的英軍中東第三旅展開了激戰,當然,這與白崇禧採取的另一個措施也很有關係,他把在阿姆蘭的華夏第六師109團三營的官兵拆散,分到漢志國防軍第三師的各個營連充當顧問,變相接管了漢志國防軍第三師的基層指揮權。

應該說,漢志國防軍第三師並非沒有戰鬥力,經過姜大柱領導的華夏軍事顧問團一年多的訓練,第三師官兵的基礎還算是不錯的。只是他們雖然在訓練場上表現良好,但卻沒有經受過多少實戰的洗禮。以前,在鎮壓伊赫萬叛亂和吞併薩哈的戰事中,對手往往一擊即潰,並沒出現過被別人反過來進攻的戰鬥。所以,在收到英軍中東第三旅進攻時,慌亂之下,本能的就想逃跑。現在,在新認師長阿卜杜拉·沙特的彈壓下,各級軍官硬著頭皮準備接受接下來的戰鬥,加上華夏軍隊分過來的老兵的指導,使這個部隊開始逐步展現出在訓練時的水平。

本以為漢志軍隊依然會潰退的中東第三旅終於啃到了他們的第一塊硬骨頭。儘管有第八師配屬的炮兵營的協助,但對面前兩次一觸即潰的漢志軍隊,這一次卻死戰不退。他們先是依託阿姆蘭城外的防禦陣地進行抵抗,在防禦陣地在英軍炮兵的狂轟濫炸下被突破後,退入城中與第三旅展開了巷戰。

亨德裡克感覺到戰事並沒有像他預計的那樣發展的時候,中東第三旅的攻勢已經不得不減弱下來,英軍中東第八師師屬炮兵營的炮彈跟不上了,而第三旅的步兵在巷戰中,不但沒有佔到上風,反而在缺少炮兵支援之後,被漢志軍隊逐步擠出了阿姆蘭城。

亨德裡克事先佈置在哈傑和海米爾-賴代一線的包抄部隊並沒有等來從阿姆蘭撤退的漢志軍隊,相反,在哈傑的兩個團,卻迎來了從亞西爾前來增援的漢志國防軍第二師。而他還不知道,在他的東北方,華夏第六師109團餘部和四十五師的一個坦克團已經穿越魯卜哈利沙漠的西北角,到達了哈茲姆,正在向薩那他的老窩挺進。

白崇禧沒指望漢志國防軍的部隊能擊敗英軍,他只希望漢志的這些炮灰部隊能頂住英軍的進攻,消滅這些英軍的任務是華夏軍隊的事。所以,他的計劃就是用漢志國防軍第三師堅守阿姆蘭,華夏裝甲部隊冒險穿越魯卜哈利沙漠直擊英軍的後背。計劃的關鍵則是時間,只要裝甲部隊在漢志國防軍第三師崩潰之前到達薩那,他相信,英軍除了向西南撤退,別無選擇。

戰鬥的結果,比白崇禧的預計要好。或許是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的理論對漢志人也同樣適用的關係,更換了師長的漢志第三師在戰鬥中,爆發出了驚人的潛力和韌性。他們與英軍中東第三旅逐屋爭奪,最終竟然徹底把中東第三旅趕出了阿姆蘭。

當亨德裡克這時再想把在哈傑和海米爾的部隊調回來夾擊漢志第三師時,他發現他已經調不動了,因為已經被前來增援的漢志第二師的部隊纏住不能脫身。到這個時候,他才知道他過於輕敵了,漢志軍隊並不是他眼裡那麼的不堪一擊。

不過,這還沒有讓他失去獲得勝利的信心。讓他失去勝利信心的,是在他接到報告,在薩那西北的希爾瓦赫出現了一支裝甲部隊。雖然報告上沒有註明這支裝甲部隊是那國的,但他閉著眼睛也知道,那是華夏的軍隊,漢志軍隊並沒有裝甲部隊。

到了這個時候,他需要考慮的是怎麼把部隊撤下來了。戰場上,雙方力量的對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在策劃行動的時候,他是用一師加一旅的兵力,去圍殲對手的一個師。現在,要圍殲的那一個師不但沒圍住,反倒是對手的兵力增加到了兩個師加上一支不明規模的裝甲部隊。現在,已經不是他去圍殲對手,而是他有可能被對手圍殲了。(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重生後我在三界公然開掛小僧開掛了重生後大佬拿了開掛劇本無限制開掛民國之謎圖武探民國佳媛活在民國紅魔最強腰王九陽至尊英雄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