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明末之鐵血遼東->章節

第八十六章血洗覺華島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左輔眼神還真好使,看到遠處有一群人圍住一物,不知在幹嘛,隨後左輔把自己看到一切告知袁崇煥。

袁崇煥拿出望遠鏡仔細觀看,只見一群人抬著一物撤退了,也沒太看清楚,心裡合計:“啊呦!這可真邪性了,難道他們的指揮官被炮彈擊傷,那可能就是努爾哈赤吧?興許可能是,但又沒看清不好下定論。”

袁崇煥就問左輔:“將軍,你估計受傷的可是努爾哈赤麼?”

“大人,雖然我並未看清是誰,但我敢大膽猜測受傷之人正是那奴首努爾哈赤。”左輔肯定的說道。

袁崇煥也點點頭,似乎同意這個說法。

這時其他眾將齊聚在一起,都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誰也不知道敵人為什麼撤退,本以為要完了呢!可敵人卻自己跑了,這可好啦,省事了。

有的人本打算與敵人同歸於盡,沒成想敵人撤退,這是猜想不透。

這時左輔把自己看到的跟大家講述一番,眾人似乎明白了什麼。

祖大壽頭一個說道:“甭問,肯定是努爾哈赤這老小子,沒跑,要是擊中別的貝勒,後金不能這麼慌張撤退,居然連城上時後金軍都不管了。”

你一言、他一語,大家一致認為被炸傷的人肯定是努爾哈赤。

袁崇煥命士兵打掃戰場,有人稟報金通判不幸陣亡,袁崇煥一聽說金啟倧戰死,心頭一陣絞痛,如同尖刀刺入心堂,雖然他們二人交情不深,但是兩人沒處夠啊!

金通判犧牲的訊息不脛而走,將士們無不悲傷落淚,大家還特意在金啟倧身邊舉行了向遺體告別儀式,深痛哀悼久經考驗的戰士,而後安排料理後事。

最後數了數、算了算,這兩天戰死戰傷的明軍弟兄共計兩千餘人,傷者五千多人,損失並不太大。

袁崇煥話付前言,把懸掛在敵樓上的白銀大錢系下來,當眾發給大家。

好傢伙,明軍將士得到賞錢樂得都合不上嘴,這錢可是玩命換來的,活著的得到錢了,拿死了的呢,死的認倒黴了。

咱們再表後金,努爾哈赤身中炮傷,幾度昏迷,趕緊拿紅布裹好,不要有細菌感染。

眾家貝勒王公大臣率領殘兵敗將,抬著自己的大汗迴歸大營。

回到大營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努爾哈赤做手術,這可是頭等大事,不少軍醫官自備了手術工具,在黃羅大營開始手術。

那時的手術技術並不過關,也沒隔離區和必要的消毒用具,只是將器具簡單的在碳火上烤一下,反正怎麼安全怎麼來。

折騰了半個多時辰才算把努爾哈赤後背上的彈片取出,眾人圍攏上來看到這彈片無不驚駭,兩三寸的彈片,上面掛滿血肉,看著很是恐怖,而且在背上留下了一條一尺來長是大口子,上好刀傷藥,止疼藥,止血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快到掌燈之時才算完事,這時的努爾哈赤依舊處於昏迷狀態,眾人誰也不願離去,圍在大汗身邊苦苦守候,祈求菩薩保佑。

一日無話,到了第二天努爾哈赤才算慢慢甦醒,少氣無力的睜開眼睛,眼睛裡露出一絲絲希望,一絲絲曙光,四下掃了一下。

眾人大喜,這心裡算是落地了。

有人端過一碗參湯遞到努爾哈赤嘴邊,努爾哈赤勉強喝了一小口。喝完之後,還真別說,馬上精神許多,又有人拿過一個小葫蘆,葫蘆裡面裝的是還魂丹,給努爾哈赤服下。這次可管事了,努爾哈赤立刻神清氣爽,把手伸出,示意服他起來。

眾人攙扶著他起來,用枕頭和被褥依在身後,又環望四周,嘴角裡說出幾個字來:

“你們……你們還是撤退了……”

眾人無言以對,不知道說什麼好,只好低頭不語。

努爾哈赤點點頭:“也罷,這是天意,天命不可奪,吾輩心中亦有惑。但是,朕不甘心這次失敗,一定要南蠻十倍償還與我。”

轉眼看著皇太極,對他言道:“你快去,帶領一萬鐵騎去南面的覺華島,給我血洗那裡,無論男女老少,軍民人等,只要帶活氣的一個不留全部斬盡誅絕,一個不留。”

皇太極言道:“皇阿瑪,那麼勢必會引起寧遠城的增援。”

“你經管去就是,不要多言。”

那麼說道覺華島咱們得簡單介紹一下。

覺華島(菊花島)俗稱大海山,在唐宋時代稱桃花島,遼金時代稱覺華島。因島上盛開野菊花,於民國十一年(19年)改稱菊花島。覺華島位於興城東南10餘公裡、距海濱浴場9公里的海中,從海濱出發50分鐘之後就可以抵達。遼代興城縣城暨在此設立。覺華島成長葫蘆形,面積1.5平方公里,地勢南高北低,最高海拔198.米,海岸線長7公里,是渤海灣中第二大的島嶼。

覺華島山石秀美、古樹參天,南有張家山島和楊家山島,北有磨盤山,一大三小相映成趣。名勝古蹟眾多,著名的有:遼代大龍宮寺、明代大悲閣、海雲寺、石佛寺、八角井、唐王洞等。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加之環境幽雅,樹木蔥蘢,野花飄香,是得天獨厚的避暑、遊玩、休養之地。島上有北國罕見的菩提樹和歷史悠久的八角井。

那年我去興城玩時還特意坐船去了該島,在興城海邊坐的客船也就十幾分鍾就到了覺華島,不過至於百度上說的如何如何好,我當時還真就沒看出來。

那麼為什呢當時明朝會拿覺華島作為戰略要地呢?

覺華島有很好的地理優勢與戰略價值。

第一,位置衝要。覺華島懸於遼西海灣中,距岸18裡,離寧遠0裡,居東西海陸中逵,扼遼西水陸兩津。覺華島早在唐代,已為開發,港口著名,其北邊海港,稱為靺鞨口,已為島上要港,出入海島咽喉。明朝軍用糧料,儲之海島,覺華島成為明軍的一個囤積糧料的基地。孫承宗既經營寧遠城之築城與戍守,又經營覺華島之囤糧與舟師。[4]

第二,囤積糧料。芝麻灣(止錨灣)、筆架山、覺華島為明軍遼西海上囤積糧料的重要基地。明廣寧失陷後,御守重在寧遠城,糧儲則重在覺華島。覺華島有一主島和三小島——今稱磨盤島、張山島、閻山島,共1.5平方公里,其中主島1.5平方公里。主島“呈兩頭寬,中間狹,不規則的葫蘆狀,孤懸海中”。這座囤糧城,依據踏勘,簡述如下:“覺華島明囤糧城,今存遺址,清晰可見。城呈矩形,南北長約500米,東西寬約50米,牆高約10米、底寬約6米。北牆設一門,通城外港口,是為糧料、器械運輸之通道;南牆設二門,與‘龍脖’相通,便於島上往來;東、西牆無門,利於防守。城中有糧囤、料堆及守城官兵營房遺蹟,還有一條縱貫南北的排水溝。”

第三,設定水師。明朝於覺華島,在廣寧失陷前,“獨金冠之水兵運艘在”。孫承宗出關前,即令龍、武兩營,分哨覺華島的防衛。不久以國寧督發水兵,在覺華島守衛。明覺華島的水師,仍由遊擊金冠統領。其作用:一是守衛島上的糧料、器械;二是配合陸師進圖恢復遼東失地;三是策應寧遠之城守——正如文獻記載:“以築八里者築寧遠之要害,更以守八里之四萬當寧遠之衝,與覺華島相犄角。而寇窺城,則島上之兵,旁出三岔,燒其浮橋,而繞其後,以橫擊之。”

由上,覺華島成為明遼軍與後金軍的必據必爭之地。覺華島激戰的爆發,是在努爾哈赤兵敗寧遠之後,而衍化成的一場殘酷的征戰。

正月二十五日夜,後金一面派軍隊徹夜攻城,一面將主力轉移到城西南五里龍宮寺一帶紮營。其目的一則是龍宮寺距覺華島最近,便於登島;二則是龍宮寺囤儲糧料,佯裝劫糧。此計確實迷惑了明軍。

後金軍由武訥格率領蒙古騎兵及滿洲騎兵,約數萬人,由冰上馳攻覺華島。明軍鑿冰15裡為濠,列陣以車楯衛之。

辰時,武訥格統領的後金騎兵,分列1隊,武納格居中,撲向位於島“龍頭”上的囤糧城。

島上明軍,因為日夜鑿冰又冷又辛苦,既無盔甲、兵械,又都是水手,不能有效的作戰,並且人數太少不能抵禦金軍;不料大雪紛飛,冰濠重新凍合。

後金騎兵,履冰馳進,從靺鞨口登岸,攻入囤糧城北門,猛烈廝殺,衝進城中。後金騎兵馳突亂斫,島上水兵陣腳遂亂。

後金軍火焚城中囤積糧料,濃煙蔽島,火光衝天。後金軍隊焚燒城中囤積糧料的時候,守將金冠剛剛戰死,其子金士麒與事丁800人至覺華島迎櫬,亦與後金軍作戰,全部被殺。金冠既死之櫬,被後金兵俱經剖割。

島上囤積糧料盡焚之後,後金軍旋即轉攻東山,萬騎馳衝;巳時,並攻西山,一路湧殺。後金軍的馳突攻殺,受到明守島官兵的拼死抵抗。明將姚與賢等皆力戰而死。(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丹師劍宗丹武聖主邪修丹皇丹皇丹皇風起遼東1613我只想享受人生天龍八部之阮星竹天龍八部之奇劍天龍八部之葵花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