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明末之鐵血遼東->章節

第六十七章欽差駕到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袁崇煥在前屯也得到了通知,心裡甭提多高興呢,沒想到自己的檢舉信還真就受到中央領導的重視。不過他也知道,一旦自己的意見不會被採納,那麼日後王在晉一定會給自己難堪。

於是整合好物品,帶領自己的人前往山海關去迎接欽差大臣。

山海關十里外彩旗飄揚、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官道兩旁站立文官武將,孫承宗坐在馬上頻繁向兩旁的人們回收致敬。經略王在晉走出大轎,小跑著來到孫承宗馬前便施大禮,孫承宗一看是王在晉前來便翻身下馬雙手相攙,二人寒暄幾句一同進入山海關內,後面這些跟著文官武將也進入關內,袁崇煥也在其中。

早就有人準備下酒席飯菜,在正廳擺設一張大號八仙桌,上面佈滿山珍海味,可口的佳餚。

王在晉分賓主落座,自己親自把盞給欽差大臣孫程宗斟滿一杯美酒,自己也滿上一杯,隨後其他人等也各自滿酒。

王在晉站起身來對孫程宗說道:“孫太傅,一路辛苦,晚生這廂先敬您一杯,一來給您老接風洗塵,二來也是下級孝敬上級的一點意思,還望孫太傅賞臉哦!”

孫承宗一笑,也拿起酒杯站起來與王在晉客氣了幾句,大家開始用餐。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孫承宗話鋒一轉對王在晉就說:“經略大人,本欽差是奉了皇王聖旨、內閣手諭前來調查一件事情,這件事麼也牽連到了經略身上,還望經略大人予以配合。”

王在晉一聽欽差這句話,手裡的筷子正夾著一隻四喜丸子,聽罷之後心裡咯噔一縮緊、手一哆嗦,四喜丸子好懸落地,心想:“肯定是為了八里鋪修城的事兒,定是那袁崇煥在背後捅刀子。”

連忙放下筷子回答道:“不知欽差聽了誰的讒言,本經略在雖說在遼東不久,可我一心為國為民,管帶三軍寬厚仁慈,怎麼會有何等事情牽連到我的身上?”

孫承宗微微一笑,放下酒杯說道:“其實並非什麼大事,就是你所提出的在山海關外八里築城一事,就此事你的手下對你的主張提出質疑。內閣為了弄清事實的真相,特委派我來做個調查,還望經略大人放寬心、且莫驚恐,多多的配合才是。”

王在晉聽罷此言面色略顯難看,連忙解釋:“欽差大人,說到在什麼地方築城,這個是我再三考慮之後做出的決定,我也是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的判定。我的屬下有提出在其他地方築城,只是他的一面之詞,並不代表廣大人民群眾和官兵弟兄們。還望欽差大臣明察秋毫哇!”

孫承宗微微點了點頭,在酒席宴前當著眾多人的面不便多談,心裡已經盤算好了下一步該怎麼辦。

吃罷了酒宴,王在晉命人給欽差大臣安排住處,在城內最豪華的酒樓,名叫“保鮮居”,在裡面騰出意見上等客房給欽差大臣住。可是孫承宗一擺手說道:“哎!王大人這是何意啊?我為什麼要去外面住,我啊,我看著經略府就不錯,你給我在這裡安排兩間房間就可以。”

王在晉真心不樂意,說實話他怕這個孫承宗,在朝居官之時就知道孫承宗特磨嘰,一天磨磨唧唧的,老煩人了。

可是沒辦法,人家欽差大人提出自己的想法怎好回絕,只得照辦就是。

說到這,就得提一提這位欽差大人孫承宗,他可不是一般的人物,那乃是大明後期的重要人物。

孫承宗別名:愷陽國籍:中國民族:漢族出生地:北直隸保定高陽(今屬河北)人出生日期:公元156年逝世日期:公元168年職:東閣大學士,戰略家,軍事家主要成就:修築關寧防線代表作品:《車營扣答合編》

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孫承宗中進士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編修,入翰林十年。

孫承宗少時相貌奇偉,“鐵面劍眉,須髯戟張”,明萬歷六年(1578年),中秀才,年僅16歲。而後,孫承宗曾先後在大理寺右丞姜壁和兵備道房守士等朝廷官員的家中,做家庭教師,並逐漸接觸官場。

萬曆四十八年(160年),以左庶子充日講官,進入詹事府做事,輔導當時的皇太子朱常洛學習,即後來的明泰昌皇帝。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泰昌帝繼位僅一個月,就不明不白的駕崩了。因此,泰昌帝年僅16歲的兒子明天啟皇帝朱由校繼位。孫承宗繼而就做了天啟帝的老師。這樣,年近花甲的孫承宗,依借帝師的地位,逐漸地進入了明朝後期政治權力的中心。

咱們書原文,一夜無話,到了第二天,孫承宗跟王在晉提議要到下面走一走,考察一下實際情況。就這樣他們一行人等先來到山海關外的八里鋪做實際調查。

等到了八里鋪,孫承宗在此兜了幾圈,發現若在此處修築城池可以遮蓋山海關存在的一些缺陷,可是在此築城也會帶來新的問題。

自己一時間有些猶豫,對王在晉言道:“本欽差觀此處是一道險要,可是此處尚存在問題。這麼地吧,你留在山海關,本欽差在去往寧遠城一觀,不知經略大人意下如何啊?”

王在晉滿口應承:“那欽差大人就隨意檢視,本府就忙自己的事情去了,望大人多加小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王在晉嘴上沒說什麼,心裡不痛快,本想就基本可以了,不去寧遠也沒事,只要看了八里鋪就可以定奪了,可偏偏要去寧遠,此不是多此一舉嗎!

王在晉帶領自己人迴轉山海關不提,單標欽差孫承宗率領親兵衛隊前往寧遠視察。

未到寧遠之前必須經過前屯,那麼寧前僉事袁崇煥正在這裡駐防。

前文提到袁崇煥也隨著眾官員迎接欽差,之後就沒他啥事了,畢竟袁崇煥才五品官員,去陪吃飯也行,不去也中,沒人挑他,所以袁崇煥就回到前屯。

回到前屯袁崇煥心裡喜憂參半,喜之喜,自己遞往京城的本章被關注。憂之憂,就怕自己的主張被否定。自己也是百爪撓心,不知道這位欽差大臣是站在哪一邊,不知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報復是否能得到實現,心裡不斷禱告天地。

正當袁崇煥在前屯胡思亂想之際,孫承宗也沒跟他打招呼就直接來到視察寧遠。

等到了前屯,袁崇煥大吃一驚,沒想到這位欽差大臣能夠屈下身子到第一線來實地考察,莫非老天真的佑我?不管怎麼說欽差大人親臨,我等必須熱烈歡迎,袁崇煥在自己辦公的官邸擺下一桌較為豐盛的酒席款待欽差。

說到這咱得說明,在咱們中國就有這樣的傳統,無論是公還是私,無論辦多大點的事都必須得整上一頓飯局,不吃飯的話,說不上哪個地方就不得勁。

孫承宗在酒席宴前和大家們親切交談,更進一步瞭解中下層軍官的疾苦,而後切入主題,說到在八里鋪修築新城之事。等說完之後,在座的諸位都顯得有些牴觸,尤其是袁崇煥。袁崇煥可不管你官有多大,地位有多高,必須把自己掏心窩子的話說出來。

袁崇煥放下酒杯便對孫承宗說道:“經略大人執意要在八里鋪築造新城,說是為山海關提供一個屏障,可保京師高枕無憂。那麼下官有一事不明,他只守八里鋪,其他諸多城池難道就放棄不成?我遼東廣大地區白白棄掉,遼東子民賴以生存的土地變成無人區嗎?我袁某人雖然官微言輕,可是我自幼學讀經書,學好文武藝貨賣帝王家,拿朝廷的俸祿就得為國家為百姓辦事。我到遼東也不是很長時間,可是已經很深入的瞭解到遼東百姓們的苦衷,他們只希望有個安身落腳之地。恰恰廣大遼東地區就是一塊好的沃土,只要朝廷給百姓們優厚的條件和待遇,讓他們在此地修生養息,我料不出幾年的光景完全可以打造抵禦後金來襲的堅固防線。”

袁崇煥就把自己到任以來如何走訪民情的事情跟欽差講述一遍。

孫承宗聽完袁崇煥這番便捷頻頻點頭,不時還打量袁崇煥的表情,心裡是暗自佩服:“不錯啊,真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不僅敢說敢做,而且說的做的都叫旁人佩服,倘若我朝官員都像袁崇煥這樣的,那我大明豈不是可與日月同壽麼!”

想罷多時,孫承宗打斷了袁崇煥的講話,說道:“既然袁僉事把寧遠說的如此之好,光說可不行,你的陪本大人觀看觀看,是不是像你說的那樣。”

“完全可以,事不宜遲,咱們吃罷了飯由下官陪同前去一看。”

袁崇煥斬釘截鐵的說完這番話後顯得格外自信和輕鬆,終於把心裡話全都抖了出來。

那麼欽差孫承宗看完寧遠之後會不會同意袁崇煥的意見,還是反過來支援王在晉的主張,且看下回。(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丹師劍宗丹武聖主邪修丹皇丹皇丹皇風起遼東1613我只想享受人生天龍八部之阮星竹天龍八部之奇劍天龍八部之葵花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