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明末之鐵血遼東->章節

第三十七章劉鋌被詐(三)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這座大寨之內的三位後金主將絕非等閒之輩,每一位都有萬夫不當之勇,論力氣還是能耐在後金都是數一數二的猛將。

此時三位猛將看到明朝軍隊開始強攻自己的大寨,也做好了充分準備。

下令弓箭手不斷往下猛射,不得漏網一個敵軍。

可一見明軍開始撞擊寨門,厄黑乙命人往下多扔石塊木頭,不少明軍士兵被砸傷或是砸死。

劉招孫離大寨不遠在督戰,如有誰敢後退逃跑立即斬殺,明軍士卒只得拼了命的撞擊寨門。

不多時,只聽得‘譁啦啦’一聲巨響,寨門被撞塌,明軍士卒大喜。

劉招孫在後面見狀甚為欣喜,頭一個就衝入大寨,後面明軍也爭先衝進大寨。

劉招孫揮舞三尖兩刃刀見人就殺,見人便砍,迎面正遇見厄黑乙,二人也不搭話站在一處。

也就幾個回合,二馬一錯蹬劉招孫順勢一刀叫‘捎帶腳’,反背一刀正中厄黑乙的肩頭。

多大的力氣,一刀將厄黑乙斜肩鏟背截為兩段。

這時厄裡納見兄弟死的如此之慘是痛不欲生,大吼一聲直取劉招孫。

不到十幾個回合,被劉招孫一刀刺於馬下,死於非命。

不大的功夫,其他明軍也攻入大寨,雙方展開肉搏戰。

可是託保大寨只有五百軍兵,抵擋不住明軍幾千人,頃刻間這五百人馬是無一生還,唯有額真託保得意逃脫,劉鋌隨後也進入大寨,命令人馬追殺逃跑敵軍將領,大部隊繼續前行。

一路上又攻克幾處後金險要營寨,並有所斬獲。

努爾哈赤在戰爭之初就吩咐人等去各處居民定居點通知各部民眾,儘量躲避戰火,以免傷及無辜百姓。得到訊息後大,多數建州百姓都逃走了,誰不怕打仗啊!而那些殘疾的、耳聾眼瞎的、腿瘸胳膊斷的怎麼走,只能留在原地坐以待斃聽天由命,沒辦法認倒黴唄!愛怎麼滴就怎麼滴吧。

這下可真就倒了黴了,這些留守的殘疾群眾被明軍俘獲,報予大帥劉鋌。

劉鋌連考慮都沒有,一聲令下‘砍’。

得嘞!這倒痛快,一個沒留全部斬首,所住的房屋也一併燒燬。

您說倒黴不倒黴,戰爭最倒黴的就是老百姓,可嘆這些無辜的群眾就這麼白白做了刀下之鬼。

咱們長話短說,東路軍於三月初四清晨抵達董鄂路,再往前走就是阿布達裡崗,只要順利透過阿布達裡崗,前方不遠就是赫圖阿拉城。

劉鋌經過這幾場小規模的戰鬥,自己的傲氣也逐漸上漲。其實他也惦記賞錢,畢竟不是一筆小數目。尤其是這年頭錢又不大好撈,要是能得到這一大筆賞錢,自己的後半輩子就忍了,也不爭名奪利了。

大軍正在前行,有人向劉鋌稟報,說是有西路軍杜松手下的親兵要求見大帥,說是有緊急軍情非當面講述。

劉鋌命人把杜松親兵帶到近前問話,等這位杜松的親兵來到劉鋌近前,連忙跪拜失禮:“小的參見大帥。”

劉鋌仔細打量他一番,問道:“你們西路軍到什麼地方了,進展的是否順利?”

“回大帥,我部杜總兵率領人馬已經抵達赫圖阿拉城附近,不過擔心自己孤軍深入又恐中了埋伏,所以命小人前來求援。”說罷從懷裡拿出杜松的令箭交於劉鋌觀看。

劉鋌接過令箭仔細檢視,不錯,正式杜松的令箭,不過劉鋌心裡極不高興,心說:“你杜松算個神馬東西,居然調動起我來。你可不要忘記,論官職咱們兩人都是總兵,應當平起平坐才是,無權調動對方。可你偏偏派一個親信調動於我,這分明是拿我劉鋌當你的手下使喚,真真的氣煞我也。”

氣的劉鋌破口大罵來的這位親兵:“你們主帥杜松算個什麼東西,不過和我一樣是位總兵罷了,如何敢調動我?你們也太瞧不起人了!XXXXXXX。。。”

這位親兵見劉鋌大怒連忙解釋道:“劉大帥且熄雷霆之怒,莫發虎狼之威。這令箭雖然是調動手下用的,但是我家杜帥對下屬傳達命令是不用令箭的,只是口頭傳達。今日軍務緊急,杜帥派小的我拿令箭只是作為憑證罷了,還望劉大帥諒解。”

劉鋌聽罷勃然大怒:“放屁!臨出發之前,總指揮楊鎬親自下達命令,四路人馬抵達赫圖阿拉城以三聲信炮為號,可我卻沒聽到半聲炮響,他怎麼拿令箭為號是何道理;?”

親兵先是一慌,馬上又鎮定下來,繼續說道:“赫圖阿拉離此處五十多裡,傳信炮確實費勁,要三里傳一炮。且此處無有烽火,天降大霧火藥潮溼。所以杜帥才命令我騎快馬拿令箭傳達,信炮得要一些時間才能聽到。”

劉鋌將信將疑的想:“杜松真要是到了赫圖阿拉城的話,這頭功非他莫屬,那麼我劉鋌豈不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了嗎。不行,這頭功不能讓這小子一個人獨吞。”

正要傳令,身後的義子劉招孫沉思半晌,一提戰馬來到義父近前言道:“父帥,我看這事情沒那麼簡單,孩兒總覺得這內中還有隱情,父帥還是謹慎小心才是。”

說完用手點指這位親兵說道:“你說你是杜松的親兵,那麼你跟隨杜大帥多少年了啊?”

“小的跟隨杜松帥已有五年。”

“噢?”

“那麼我來問你,杜帥有什麼愛好,有無子嗣?”

沒想到這位來的親兵不但無有結語之處,而且樣樣如實。

劉招孫恐怕有詐又仔細盤問多時,見這位親兵對答如流並無什麼破綻。可是劉招孫總覺得心裡有些七上八下的,說不太好會有什麼事情發生。

劉鋌對自己的義子說道:“吾兒休要擔心害怕,縱然後金有千軍萬馬,有為父在此,量也無妨。”

聽著口氣,劉鋌有多麼的驕傲,眼空四海、目無一切,自知有己、不知有人。認為天下只有劉鋌一個人好使,別人都是狗屁。往往這樣的人到最後才知道什麼叫後悔,什麼叫吃大虧。

劉鋌打發這位親兵回去聽信,把其他幾位將領叫到近前交代一番,看看大家的意見如何。

幾位參將、遊擊紛紛發言。

有的就說:“看來咱們大事成矣,不如加快腳步也搶著頭功。”

可又的卻說:“咱們只聽這位親兵講述,並無打探到任何訊息。不如先派人前去探聽虛實,萬一其中有詐可悔之晚矣!”

正在這商量呢,遠處傳來三聲信炮。

眾人皆聽到信炮響聲。劉鋌認為時機已到,不可拖延。急忙忙傳令:“三軍將士加快腳步透過阿布達裡崗,合圍赫圖阿拉城。”

大軍馬上急行,很快就抵達阿布達裡崗。

可剛到了此處時便發現這阿布達裡崗地勢險要,兩邊是山崗,中間只有一條細長的土道,細如盤腸延綿不見盡頭。

明軍止住腳步,沒辦法,大隊人馬根本無法齊頭並進。

劉鋌提馬前催觀看了下地形,命令部隊排成一字長蛇陣前行,大隊人馬變成一字長蛇鑽進了阿布達裡崗。

這時大霧漸漸散去,天近晌午。

劉鋌端坐在馬鞍橋上,藉著微弱的陽光四下觀瞧。看罷多時,不由得倒吸了口冷氣。

只見這裡地形是兩山夾一溝,兩邊長滿樹木和枯萎的荊棘,前行的道路越走越窄,坎坷不平。

劉鋌暗道:“啊呀!不好,倘若敵軍在此設伏,我們豈不是死無葬身之地麼!”

劉鋌現在有些懊悔,不該急於進兵,忙命令前隊變後隊,大軍撤出阿布達裡崗。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由於道路崎嶇步履艱難,大軍幾乎人貼著人行走,劉鋌派人傳令後撤,不可能一下全部都聽的清楚。形勢有些失控,場面混亂。

正當明軍這裡忙亂之時,山崗上響起了三支響箭。響箭過後,兩旁伏兵四起搖旗吶喊,不僅這樣,大批弓箭手對準山崗下的明軍開弓放箭。

這時的劉鋌以及明軍將士知道中了他人奸計,被後金包圍。

那麼這些伏兵是後金的部隊嗎?一點都不假。

咱們只顧說明軍,沒有細表後金的動向。

努爾哈赤為了對付明軍可謂是煞費苦心,西路杜松被殲滅,北路馬林敗逃,只剩下東路和南路。

那麼努爾哈赤先前在東路佈置了不少的營寨,目的就是為了延緩東路軍前行的速度,騰出更多的時間對付其他幾路人馬,說白了就是打個時間差。

那麼佈置的十幾處營寨均被明軍吃掉,而且已經得知劉鋌絕非一般般的明朝武將。努爾哈赤仔細分析當下的形勢,決定依靠有利地勢來對付東路明軍。於是重新部署作戰計劃,派代善和皇太極埋伏在阿布達裡崗兩側,誘敵深入把明軍引進包圍圈再一網打盡。

為了引誘劉鋌上當,努爾哈赤把俘獲杜松的親兵叫到近前,把成破厲害一說,並許給他多少好處,叫他去假傳口令,去勾引劉鋌進入自己設下的圈套。

親兵一琢磨,這樣我可以得活命,一旦大功告成還會升官發財,乾脆保誰不是保呢!

於是親兵把應對的詞想好了,騎了匹快馬跑到阿布達裡崗等候劉鋌。

這就是以往的經過。

那麼至於山崗之內傳來炮聲,這是親兵回去稟報代善,代善聞聽之後命手下人去放信炮迷惑明軍。

這就叫挖下陷坑等虎豹,撒下香餌釣金鰲,逢強智取,遇弱活禽,有力使力,無力使智。可見努爾哈赤把《三國演義》看的有多麼透,能把裡面一些小說虛構的計謀運用到實際當中,充分的做到了理論聯繫實際,不愧為一個時代的軍事家。(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丹師劍宗丹武聖主邪修丹皇丹皇丹皇風起遼東1613我只想享受人生天龍八部之阮星竹天龍八部之奇劍天龍八部之葵花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