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明末之鐵血遼東->章節

第三十二章北路馬林(三)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明軍的兩名將領早就加入戰團,李希沁飛身上馬輪起手中這條混元大棍頭一個迎敵而上,迎面正遇到皇太極,二人並不搭話就戰在一處。

李希沁猜出來對面這位戰將肯定不是一般般的人物,從穿著打扮上可以看得出最小也得是個貝勒什麼的,所以便更加賣力氣,擒賊擒王,把你要是整死,那麼其他的魚鱉蝦蟹也就白給。

想到這裡,再看李希沁兩臂輪開了,這條大棍上下翻飛風雨不透。

皇太極還真就有些吃不消,手裡的傢伙不如人家的好使,對方用的是大棍,而自己用的則是斬馬刀,論力氣肯定不是人家對手,不多時鼻窪鬢角滴滴答答見了汗了,兩臂也沒那麼好使,明顯處於劣勢。

努爾哈赤在遠處正觀敵瞭陣,發現四貝勒遇到明營一名大將有些招架不住,心疼兒子怕有個閃失,吩咐身邊的保鏢巴赫魯前去助皇太極一膀之力。

李希沁正全神貫注的鬥戰皇太極,不料身背後有人來襲,巴赫魯從山崗之上往下猛衝馬快鉤急,一個沒注意,被巴赫魯的神鉤勾住了頭盔。

巴赫魯兩臂較力大吼一聲,將李希沁拽到馬下,其他後金兵一擁而上將李希沁剁為肉泥。

而龔念遂也身處險境,被幾名後金戰將圍困當中。

龔念遂體力透支的厲害,渾身上下全是汗水,眼睛也開始出現重影、飛蚊。

也就不到幾分鐘,被後金多名戰將砍於馬下命歸西天。

不多時明軍這三千多人馬被後金兵馬殺的一個不剩,收裝帶包圓,後金的第一個衝鋒取得完勝,稍稍做了修整,迴轉馬頭準備攻擊其他兩處大陣。

再說馬林;馬林事先做了充足的準備。

命副將麻巖、遊擊丁碧、葛世鳳、鄭國良等做前鋒,以抵擋後金的進攻,自己在後面督戰指揮全域性。

外圍列擺火炮、戰車、火箭等大規模的殺傷性武器,又在最外圍挖了三道壕溝,有利於阻擋後金的騎兵。

這馬林您還別說,雖然是一文人出身,還是有兩把刷子的,理論學的很到位,就是按照兵書上所述所畫的來擺陣型。不到半天的時間就擺好了大陣,大陣的陣型基本如下;外圍三道環形壕溝,緊接著就是火炮戰車組成的防線,兩翼是騎兵,步兵在最裡面,馬林則在中央臨時搭建的瞭望塔樓上指揮全域性。

大陣看上去是井井有條、風雨不透。

明軍所挖的壕溝寬約五米深不到兩米,只因天寒地凍,土凍得比鋼鐵還要硬上三分。每道壕溝間隔二百米,這樣可以有效的緩解火炮二次填裝的時間。

另外呢,有人還提議在每道壕溝之間再多多佈置機關陷阱,目的是讓後金騎兵馬失前蹄,馬腿要是被絆折了你步兵立馬肝顫。一切準備妥當,馬林視察一番之後,心裡默默禱告:“阿彌陀佛,我佛保佑!但願得我們能一戰成功,掃平賊寇。”

說這話已然是第二天的上午,馬林部就發現有一支數千軍馬離他們不遠處駐紮,就橫在自己的對面,切斷了與其他兩處人馬的道路。馬林觀察完後不由得大吃一驚,暗道不好:“這後金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難道真真應了丁碧所說的,圍而不打各個擊破不成?”

正在這胡思亂想之時,馬林站在瞭望樓上就發現遠處有大批的敵軍向龔念遂所在的方向進發。與此同時,另一處潘宗顏部也受到後金軍的牽掣。

馬林頓感形勢不妙,看來酋奴老賊他媽的不按套路出牌,跟我兩玩煙兒炮鬼吹燈啊!但是,現在怎麼想已經是來不及了,三處大陣被分割包圍,不但不能互相呼應,反倒為敵人提供了破綻,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啊!

正當午時,努爾哈赤領著得勝之軍匯合看守馬林這支人馬尋找機會進攻馬林大陣。

這時的馬林有些緊張和擔憂,不僅他一個人表現出了恐慌,連滿營軍兵士卒也感覺到恐怖即將來臨,大陣之內一片騷亂。

看到如此情形,馬林故作鎮靜厲聲喝道:“都給我鎮定,都不要慌,咱們是一定能守住的。”突然馬林想到了葉赫女真,不想還好點,媽的越想越憋氣。破口大罵:“他娘的,都什麼時候了還不露面,難道看我們的哈哈笑不成?哎!看來這外援是不靠譜啊,指不上啊!不像當時跟你兩甜哥哥、蜜姐姐的叫著,又是秧歌又是戲的,現在看來全他媽白扯。關鍵時刻連個人影都看不著,要是我能活著回去的話非得好好收拾你們不可。”

馬林又一想:“啊呀!難道我馬林也要重蹈杜松覆轍,明年的今天就是我的週年麼!”

越想越害怕,乾脆不想了,愛怎麼地就怎麼地吧。

馬林又視察一遍,看看有沒有疏漏之處,認為著萬無一失了這才氣血稍加平穩。不多時,聽到遠處傳來牛角號聲,聲音傳出多遠,聽得人心裡發毛髮慎。再一看,後金鐵騎踏著積雪殺奔明軍陣地。

這次進攻明營馬林大陣努爾哈赤多了個心眼兒,沒叫主力全部投入戰鬥,而是讓皇太極帶領一支大約五千人的騎兵前去試探性的進攻,看看這馬林到底有多大能耐。

很快後金騎兵就衝到了第一道防線,也就是第一道壕溝近前。

到近前戰馬紛紛止住原地打轉,壕溝雖然不怎麼深,但是太寬了,戰馬負重較沉無法逾越,一會的工夫所以騎兵都止步於壕溝近前。

可明營這方面已經開始發炮,大型佛郎機連續打出萬粒鉛彈射向敵軍,後金兵馬中彈負傷不少,戰馬紛紛後退。

努爾哈赤發現前方部隊往後撤不知發生了什麼情況,詳細一問才知道原來壕溝寬度較大很難逾越。努爾哈赤聽罷一陣的冷笑道:“行啊馬林,玩的好啊!打不過我們就挖溝是吧,真乃鼠輩!”馬上命令步兵準備人梯。

只見數千後金步兵抬著十米長的木板跳到壕溝之內,雙手舉起木板形成無數座木橋,以便讓騎兵透過。騎兵迅速透過第一道壕溝繼續前衝,隨後步兵跟在後面做好下次準備。

明軍前鋒指揮麻巖看得是一清二楚,沒想到後金還真有辦法越過壕溝,連忙命令狠狠開炮。

大型佛郎機、中型佛郎機不斷開炮,鉛彈打得好似雨點般的密集。由於火藥產生的氣體不斷順著炮身的縫隙湧出,使得周圍氣溫不斷攀升,火炮手們把外面的皮甲都脫掉了,有的甚至光著膀子放炮。

後金騎兵不斷有人中彈倒下,沒受傷的、沒被擊中的繼續衝鋒,很快就衝到第二道壕溝近前。後金步兵抬著木板在後面就上來了,其實步兵較之騎兵還是比較安全的。騎兵目標大容易瞄準。而步兵身材不算太高,又較為分散,躲閃機率較高,所以減員的並不嚴重。

步兵很快跳躍到壕溝之內,把木板往自己的肩膀上一撘形成人梯。騎兵飛速過橋,步兵依然緊隨其後。這幾千後金步騎兵離明陣地可是越來越近了很快就到達了最後一道壕溝近前,還是老辦法撘人梯,很快騎兵就突破了三道防線,這就距離明陣地不足三百米。後金騎兵開始放箭還擊,數千支弓箭如同飛蝗奔向明陣地。

此時的麻巖吃驚非小,三道壕溝未能阻止後金前行,頓感大事不妙。看到無數支弓箭射向自己,忙命令藤牌手遮擋弓箭,同時命令鳥槍手靠前準備發射。

鳥槍也叫鳥銃,明中晚期制式單兵火器。原名叫火繩槍,長約一米六左右,口徑一至兩釐米不等,採用滑膛槍管,射程大約一百五十米上下。鳥槍起源於歐洲十六世紀前期,後來先傳入到日本,日本人稱其為鐵炮,一聽便知道日本人沒見過世面,這破玩意就稱作鐵炮,那要是遇到大炮該如何稱呼,難道叫‘炮兒爺’?呵呵。

明嘉靖年間,倭寇騷擾我國東南沿海一帶。戚繼光、俞大猷抗擊侵略者繳獲一批鳥槍。當時就覺得這玩意比咱們自己用的火銃要強的不是一點半點,用著非常爽。當時朝廷也很高度重視對火器的發展與應用,組織能工巧匠進行仿製和改造。由於火繩槍在發射時要用手去扣動扳機,觸發擊錘敲打藥池點燃火藥。這一系列的機械運動就彷如小鳥啄食,顧有個雅號‘鳥槍’。以後還衍生不少有關於鳥槍的歇後語,比如鳥槍換炮等。

不過呢,受到當時的技術和思想的影響吧,鳥槍也存在著諸多缺陷。它是將火藥裝填在槍膛和藥池內,遇到刮風下雨惡劣天氣就會失效,所以北方尤其是東北地區少見。東北地區一年不幹別的竟刮大風了,士兵還沒等開火呢,一陣風把藥池裡的火藥全吹飛了。而鳥槍很受南方士兵的喜愛,很多軍卒士兵愛用鳥槍,操練起來非常熟練,這可能與他們的習性有所相似之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次馬林所率領的北路軍裡面就有從浙江來的火槍手,人數不下兩千,而且操作嫻熟,視力還好。不敢說指哪打哪,那也是十環以內八環以外的選手。(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丹師劍宗丹武聖主邪修丹皇丹皇丹皇風起遼東1613我只想享受人生天龍八部之阮星竹天龍八部之奇劍天龍八部之葵花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