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明末之鐵血遼東->章節

第二十九章杜松冒進(五)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那麼明營這裡打的這麼熱鬧,杜松就不知曉嗎?

這位大帥現在腦瓜嗡嗡直響,恨不得腦瓜插地才解恨呢!怎麼會這樣呢?

薩爾滸大營被後金攻破,這一樁樁、一件件杜松看的是清清楚楚,恨自己當初一意孤行不停勸解,我這是自己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啊!

杜松仰天長嘆:“哎!天做孽有可為,人作孽不可活啊!看來我命休矣!我死到好說,可憐跟隨我的軍卒將領們,真是一將無能累死千軍啊!”

現在想這麼多已經一點用也沒有,只能說明杜松這個人心眼小,遇事自責心太強。

到了這步田地,誰也不想就麼甘心受死,小雞臨死前還得抖了抖了翅膀呢,何況人乎!於是杜松下令暫時放棄攻打吉林崖,想法突出重圍才是。

手下遊擊將軍楊如達說道:“我說大帥,咱們現在已經被敵軍包圍,必須想法殺出一條血路方可逃脫。不如我們先找一處僻靜之所歇息片刻,待天黑之時找到敵人的弱點防禦之處,再突圍也不為遲晚。”

杜松表示認可,於是指揮剩下的一萬人馬且佔且退,可往哪裡退啊,這裡人生地不熟的。

有人就發現不遠處有意山谷可以避難,於是杜松帥大軍退守到山谷一側,這樣背對山谷可以減少被包圍的機率,減少傷亡保存實力,待天黑之時便可突圍,要麼等到明日或許有援軍相助,不管怎麼說必須先躲進山谷內暫避一時。

說來也怪,天色已晚,可卻下起了大霧,本來是滿天星斗,月亮高掛天空,可大霧說道就到,很快將整個山谷所籠罩,對過十米左右難辨真偽。

說道這咱們多費幾句話,在我們東北地區尤其遼寧一帶,開春或是立秋總會有大霧。

呵呵,說到下霧,我還有段歷史跟大家夥嘚啵嘚啵。

(記得那是010年的10月份,節氣正好是霜降。當天一大早上,大約凌晨三四點鍾左右吧,就開始下大霧。我開著頭車,帶領我的車隊出錦州城西北三十公裡去接新娘子。

一大早兒四點多鍾,頂著大霧開車接新娘子,甭提多難開了,車速始終保持在二三十邁速,說句玄乎的話,差點延誤結婚的時間。等到了新娘子家又差點追尾,呵呵。我只是描述一下下霧的壞處。)

咱們言歸正文;天色已黑,明軍在深谷內暫且休息,明軍將士感到萬分恐懼,一來是戰鬥大半天,人困馬乏,有的還有傷在身,將士們大半天水米未沾唇,真想好好休息休息。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二來這天氣確實很嚇人的,這裡人生地不熟的,萬一出現個鬼啊狐啊什麼的,多瘮的慌啊!更何況這裡大部分軍兵都是外地西北過來的,對東北這天氣極不適應並產生厭戰心裡。

還真別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也不知道哪位大神有提出了個建議,咱們不是帶著火炬嗎,不如點起火炬,有了火光也就不害怕不冷了。

“好主意。”

“對的,就這麼辦。”

七嘴八舌的,反正全體軍卒將死透過。

不大工夫,燈球火把,亮子油松,照如白晝,把整個山谷照的紅彤彤的。

杜松也精神許多,其他戰將士兵也不那麼害怕了。大家簡單的吃了些炒米、炒麵,只等天明援軍的到來。

正當明軍在山谷內休息之時,忽聽得山谷外面人喊馬嘶之聲。

杜松立馬警覺起來,莫非敵人摸到此處發現我們不成!

杜松猜測的一點也不假。

本來下大霧,後金軍也不敢冒然進兵,也怕中了明軍的埋伏,所以在外圍一帶伺機待發。

可過了一會就發現山谷之內有亮光,還是成片出現,這可給後金指明了進攻的方向。這可應了那句話;‘正愁沒人教,天上掉下個粘豆包’,你說該著不該著。

可把後金軍給樂壞了,代善和皇太極商量下,分兵兩路,每人帶五千軍兵。

一路多帶箭矢,只要有亮的地方就一頓狂射。

另一路迂迴側翼進行突襲。

於是後金兵馬殺到山谷內,對準有火光的地方開弓放箭。

明軍這可就幹去那個挨射的,根本看不到敵人在哪裡,只聽見對面的聲音。

於是杜松馬上下令,往聲音嘈雜的地方開炮。

明軍還有不少火器呢,這就開始往外發炮。與此同時,杜松命令藤牌手靠前抵擋箭矢。

突然有人喊道;“不好啦,左翼有後金殺來了。

霧氣很大,也不知道有多少人馬,不斷的有軍兵中箭倒下。

杜松可是驚慌,把許久沒用的鎧甲和頭盔帶好,上馬抬刀準備應戰。

皇太極摔了五千精騎突進山谷內與明軍展開交鋒。

明軍現在的處境簡直是背到家了,整個被後金包圍,想突出去都是不可能地。

這時的杜松也把生死置之度外,拼了全力會戰皇太極。

可是外面的弓箭如同雨點般的密集,明軍死傷慘重。

杜松正力戰敵軍,也不知道在什麼方向射來一支燕尾箭。

你說怎麼那麼寸,這支箭不偏不正,正中杜松的左太陽穴。按理說一支燕尾箭威力並不大,可偏偏將杜松的鐵盔穿透。不僅如此,這支箭還繼續前行,將杜松的頭部來個大穿透,左面進去的,右面可以看到一尺長的箭尖,你說邪性不邪性。

可嘆!這麼大的杜松杜總兵死於非命。

還有不少明軍將士呢,看到自己大帥陣亡,一個個是悲憤不已。反正都是以個死,倒不如多殺他幾個當做墊背的。於是剩下這些軍兵們顯得更加英勇無畏。又是一番殊死搏鬥,最終山谷內的一萬多明軍全部力戰而死,楊汝達、王浩、張大紀也都為國捐軀。

只用了一天的工夫,整個西路軍三萬人馬,連主將再加上軍卒,活著回去的也就不到百餘人。其他軍兵將士全部戰死或是被俘虜。

有那麼百十來人的明軍,看到大勢已去,自己又是膽小怕死之徒,決定投降後金。其中還有不少曾經跟隨杜松多年的屬下。努爾哈赤沒有下令誅殺他們,而是在他們周圍圈馬溜那麼幾圈,用特別的眼光掃射他們。

只見努爾哈赤對其中一位官員模樣的明軍說道:“你們今日戰敗可是天意麼?”

只聽這個明朝軍官回答道:“不錯正是天意,明朝氣數已盡,大汗英明威武當配天地。”說完就跟一條巴樂狗似的在地上不停的磕頭。

在他身邊的明軍士兵也跟著一起表示臣服於努爾哈赤,逗得其他後金將士無不捧腹大笑,瞧不起這些貪生怕死之輩。

努爾哈赤完成第一路的擊殺,心裡無比激動,不但殲滅三萬明軍,還繳獲大量的軍用物資,命心腹之人將戰利品先拉回赫圖阿拉,叫咱們的子民看看,咱們爺們不是白吃飯的,關鍵時刻也打腰提氣。

四大貝勒相互鼓勵,不僅打心裡服氣李永芳的建議,真好使啊,第一口的明軍就這麼的被我們收拾了,等解決完其他幾路人馬,回去還真的請李永芳吃頓飯表示表示。

後金軍也興奮不已,沒想到明軍這麼不禁打啊,可被他們忽悠了。

努爾哈赤命令前哨去打聽其他三路動向,一有新的變化馬上速報我知。

三月初一的晚上,北邊的斥候回報說:“北路馬林部已經離尚澗崖不遠,一旦北路明軍過了尚澗崖再到薩爾滸山那麼對咱們的壓力恐怕不小,望大汗速拿主意。”

不多時其他兩路探馬也趕到,南路並未發現明軍有何動向,而東路明軍還在深山裡兜圈,對咱們威脅並不是太大。

努爾哈赤一個人把戰馬往遠處提了提,一個人靜靜的想了一想。在後面的皇太極看到阿瑪如此深思,自己也跟在後面想詢問幾句阿瑪是怎麼想的。

“阿瑪,據我瞭解,這北路主帥馬林乃明大將馬芳之子,雖然人已過中年,但是為人飽讀詩書深的韜略,排兵佈陣有一套啊!我們補課小視。”

努爾哈赤點點頭,對皇太極言道:“馬林我雖沒接觸過,但是我只知道他是個書呆子出身,一輩子竟是讀一些個傻書愚文,實際操作絕對是個門外漢,我只有對付他的辦法,還是老一套,見機行事,見景生情。”

努爾哈赤命令手下全體將士馬上休息,吃飽飯養足了精神才能好好戰鬥。

薩爾滸的第一場戰鬥就此結束,筆者對此做了個小結。分為以下幾點吧;

首先,明軍盲目進兵,沒有弄清敵我所處的位置,沒有做好充分的戰前部署。

其次,指揮者杜松有勇無謀,貪功的心切,導致本來就不多的軍隊還被再一次分解。最後導致寡不敵眾。

再次,明軍將士關內來的居多,不適應東北天寒地凍的環境,自身的本事是真不開。別的不說,就連開弓放箭都不準,點炮時手都凍僵了,還怎麼戰鬥!

西路軍一滅,那麼下一場戰鬥雙方會怎麼進行?爾哈赤能否上演‘帽子戲法’?

且看下回。(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丹師劍宗丹武聖主邪修丹皇丹皇丹皇風起遼東1613我只想享受人生天龍八部之阮星竹天龍八部之奇劍天龍八部之葵花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