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明末之鐵血遼東->章節

第二百十四章清人議和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我也知道,士氣這東西,不能拖得,越拖士氣就越低落,只有用勝利才能氣高士氣。

在幾聲號炮下,大軍啟動了,向遼河進發了。在路上遇到了幾股小的抵抗,早就被先鋒部隊給解決了。

遼河岸就在眼前了。

我軍與清軍對峙在遼河兩岸,遠望去,遼河水被稱為遼寧人民的“母親河”。遼東因此而得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我學過地理,知道遼河作為中國七大江河之一,遼河素是溝通東北與中原的重要水道。其水上大規模航運早在魏晉之際就頻有發生,遼金元以後,史載遼河運輸已屢見不鮮。到明代,中央及鹽引商人等為遼東駐軍輸送糧餉等軍需以及遼東往關內回運軍士遺骸等,亦均以海河聯運來實現。清以前,往來遼河的船隻絕大多數是為著救濟東北軍民而來,且往往是受著政府之命的不得已之舉;清以後,東北移民逐漸增多,東北大地得到漸深漸廣的持續開發,使之有能力做了一個相當漂亮的轉身——由仰食於內地,轉而互補於內地;由單向輸入,轉而為雙向對流。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逆轉事件,使源自民間的、純粹出於商業目的的遼河航事,受到了客觀條件的積極支持與鼓勵,從而取得了亙古未有的長足進展。

可到了今天,由於韃子的破壞,現在遼河運輸毅然中斷,如果這裡可以通往大海,那麼將來對付朝鮮和日本就由大量的木材可以運送到戰場。

對岸的清軍已經築好防禦塔樓,五步一崗,十步一哨,戒備森嚴。要是強攻不得死多少人呢!不可冒然形勢。

“傳我密令,急調登萊水師元帥洪承疇帥一百支戰船,馬步軍兵、火器營各五千,登陸旅順口。配合我正面部隊,負責佯攻並出擊河圖阿拉城,搗毀韃子的老巢。”

袁崇煥一聽這話,興奮的跳了起來。

“駙馬爺,果真如此大膽!若此計成亦,不用五年復遼,今年便可。多謝駙馬爺的眷顧,我心頭這塊石頭總算落地。”

怎麼樣,袁崇煥一說這話我心裡跟明淨似的,你說你五年復遼,談何容易。你那話糊弄小兒崇禎罷了,為了討好皇帝你袁崇煥也是醉了。

“袁大人,光憑先進的武器上不能夠完全戰勝敵人,要配何戰略戰術。我臨行前叮囑過洪承疇,他就負責開闢遼東第二戰場。這樣一來管教清人守衛難顧,畢竟遼東這一堆兒一塊兒擺在那裡,他除非撤退道大小興安嶺躲避,不然會成為甕中捉鱉,關門的狗。”

“袁大人,你的水師可以開過來堵死遼河運道,大軍亦可順船隻登陸對岸。”

“是,駙馬。”

我傳令一聲,大軍原地休息,明日待船隻過來在強攻對岸。

次日,天氣真就不錯,能見度極高,隔著對岸可以看到對面。

上午,一支支小型戰船順下游逆流而上,在雙方之間橫直。

而此時的清國的皇宮大殿上所有的人都在看著這個謀臣范文程。

范文程不禁不慢的說道:

“一是在士兵的士氣上,剛才我已經說了,第二就是今年我們大清境內是遇到了幾十年不遇的大旱,如果不能及時降雨或是抗旱的話,恐怕今年我們糧食會顆粒無收。這個對我們大清的打擊絕對會大於我們兩次兵敗徵遼上,這是百姓生計問題了。”

說道這,皇太極又是皺起眉頭道:

“今年的大旱會這樣嗎?班德武。”

“奴才在。”一個身材矮小的戳胖子的官員顫抖一下走了出來。

皇太極一看他就把眉頭皺的更緊了道:

“你主管我們大清國的農業,為什麼沒有向本汗稟告。”

這個班德武馬上說道:

“啟稟陛下,這個……這個本來我稟告了陛下,但是陛下沒有在意,這個。”說完從自己的懷中拿出一個摺子又道:

“這是今年旱情的奏摺,請大汗過目。”說完呈了上去。

皇太極結果看完,又遞給了代善,其他的三人也都是看了一眼,每個人都是看完後,一臉的愁容。

皇太極沒有在理班德武,又看著方范文程道:

“接著說。”

范文程又是一躬身道:

“今年的大旱是一方面,我們大清百姓挺一挺還是能過去的,但是在我們大清周邊的幾個勢力國家現在可是虎視眈眈了,如果在得到明朝的挑撥,說不定會對我們大清極為不利。”

莽古爾泰一挺就站了起來喊道:

“周邊的幾個勢力,誰敢對我們大清不利,我帶人就打到他們的國都去。”莽古爾泰這時被阿敏拉了坐下,阿敏道:

“陛下,這時在朝堂上,不是我們以前了,注意下影響。”莽古爾泰一聽,姍姍的坐了下來。

皇太極也沒有在意看著范文程又問道:

“你的意識是指,東面的朝鮮和西面的蒙古嗎?”

范文程忙道:

“是的,陛下。本來依高麗的懦弱和膽小是不會向我們大清發兵的,但是要是得到了南明的支援恐怕就說不好了,要是發兵的話,雖然對我們影響不大,但是畢竟還是牽扯了我們的一些兵力來防禦他們。在說蒙古,他們是好多個勢力糾纏在一起,本來內部就不和,但是明朝要是要求他們發兵的話,在許諾一些好處,奴才想,他們會來討這個便宜的。”

在上面坐著的皇太極以及幾位親王,下面站著的所有大臣聽到這裡,都是把眉頭皺在了一起,沒有人在說話了。

范文程又接著說道:

“所以,奴才以為,現在和明朝的唯一一條路就是議和,現在明朝出來個駙馬爺極難對付,不是你我可比。我們在爭取時間,把朝鮮和蒙古都給平復了,才能騰出手來,在和他們明朝一較高下。”

說到這,就不說了,把頭一低,等著上面人發話。

等了很長時間,才聽到親王代善道:

“范文程,你的這一切都是在自己的推斷上,才得到的,如果南明只想靠自己的力量,沒想到朝鮮和蒙古呢,我們且不是得不償失。”

其餘的大臣聽了也都是紛紛點頭。

范文程不緊不慢的說道:

“回貝親王的話,您想,我們都能想到朝鮮和蒙古的勢力,難道現在已經大軍壓境的南明人想不到嗎?據說他們的皇上這次也是親自壓陣,奴才想,恐怕他們現在都已經付出行動了。”

莽古爾泰馬上道:

“難道我們真的要彎下著高貴的身軀和明狗們議和嗎?”

范文程還是慢慢的道:

“這恐怕是我們的唯一一條路,而且還不知道明朝的意思呢!”

皇太極這時侯說道:

“如果本汗同意議和,派誰去為好。”

現在大殿內所有的人都知道,議和是唯一的一條路。

范文程馬上道:

“既然是奴才提出來的,當然奴才是義不容辭的。”

皇太極一聽道:

“好,本汗就派你去和明朝議和。庫車裡。”皇太極又喊一個人。

“奴才在。”一個高高瘦瘦的年輕人走了出來。

皇太極道:

“本汗派你和范文程一起去明朝議和。”

“奴才尊汗令。”說完對范文程笑了一下,又站了回去。

范文程也是道:

“奴才還有一件事要稟告。”

皇太極淡淡的說道:

“恐怕不是什麼好事把,但本汗還是得聽,說出來吧。”

范文程把臉色一緊道:

“回大汗的話,是不是什麼好事,奴才以為,為了預防明朝不和我們議和,我們應該考慮到大汗的安全,我們應該把國都遷走。”

“遷都?瘋了吧!”

“就是明狗攻到我們盛京城下也不能遷都。絕對不行。”

第一句話是親王代善說道,還沒有說完,就被五貝勒給搶去了。而下面的群臣也都是議論紛紛。

皇太極看著范文程道:

“給本汗個合理的理由!”

范文程馬上道:

“回大汗,奴才沒有。”

皇太極馬上就怒道:

“沒有,胡鬧,你知道這遷都是多大的事嗎?此事不議了。就在明朝圍城我們也不退,議和已經是本汗的底線了。好了,都退了吧,明日準備一天,後日你們兩人前去明朝議和。”

說完就先走下了大殿,其他的三大貝勒也是跟著走了。

這時的滿大殿的人看著四個人都退了後,也都紛紛的議論著走出了大殿。

有的人走到范文程的身前,拍了下他的肩膀,沒有說什麼,走了過去。

范文程笑了笑,沒有理會。

庫車裡走了過來說道:

“範兄,你也,也太魯莽了,這個遷都,難道就是一說就行嗎?”

范文程看了看庫車裡道:

“庫兄,你說明朝會和我們議和嗎?”

庫車裡想了想道:

“恐怕很難,在佔有這樣的優勢情況下,如何人議和!”

范文程苦笑著說道:

“這是其一,就怕我兩人過去了,就回不來了。而你看看其他的人,有幾個人能考慮我們大金未來的出路,我想他們下了朝堂後,恐怕就是去青樓了。”

庫車裡也笑著道:

“盡人事,盡天意吧,我想,螟蟲還不至於能把我們殺了這種情況吧。”(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丹師劍宗丹武聖主邪修丹皇丹皇丹皇風起遼東1613我只想享受人生天龍八部之阮星竹天龍八部之奇劍天龍八部之葵花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