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明末之鐵血遼東->章節

第二百零二章會面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只見胡金忠一愣,到嘴裡的四喜丸子停在半截,眼皮翻了翻,放下筷子,說道:“這個……駙馬爺,我們錦衣衛乃是皇上直屬機構,一切調動均有皇上發出指令,任何官員包括皇族不得過問干預,您這是要搶班奪權那!”

這個……聽他言嚇我一驚,這個帽子扣到我頭上,崇禎一動怒我還好的了嗎?

“胡大人,你這是誤會了,皇上那我已經打過招呼,完全同意我呼叫錦衣衛,您不信可以去皇上那打聽打聽。”

卑職可沒那閒工夫,既然話已說完,卑職還有公務告辭了。

他起身就要走,居然敢把我晾到這,也太瞧不起我駙馬了,滿朝文武哪個敢跟我這般無禮。

“且慢,胡大人,您不在考慮一下嗎!以我的身份能請你吃酒商談事物,你應當感到無上的光榮。”

他止住腳步,回頭看我道:“什麼,無上的尊榮,哼哼,我還真沒瞧起,多說無益,告辭。”

他執意要走,不妥,他要是走了我可如何調動錦衣衛。

乾脆先下手為強,一招結果兒的狗命。趁他不備,我一掌過去打擊他的後背。

這一掌打的正著,拍到胡金忠的後背,一下打得他往前衝出數米跪在地下,一口鮮血噴出,強行回頭看著我。

“好卑鄙的人,你不得好死。”

“哼哼,這就是不服從我的下場。你就閉眼吧。我在牆上抽出寶劍,一劍斬殺胡金忠。

在他身上搜出一枚符印,此乃調動錦衣衛的憑證,東場錦衣衛只認符印不認人。

我命幾名小太監打掃一下屋內,小太監有些驚詫,手忙腳亂的抬出屍體,清水刷淨地板。

我連夜去了東場手握符印調動了數百名錦衣衛,按名單抓人。

經過一個月的明察暗訪,終於打掉了一批倭人,為首的幾個大咔一個也沒脫逃。

三個頭目,小袁影、松下昊二、赤武浩。問出他們的真實目的就是要顛覆我大明政權,建立大和民族新國土。

按大明律,全部拉到午門斬首。

我下令在全國掀起一場大規模的清剿倭人運動,凡發現檢舉倭人者賞銀一錢/每人。

又過去一個月,基本國內倭人勢力被清楚,確保大明江山社稷的穩定,不受外來勢力的侵擾。

我剛吃了幾口飯,就見李公公躲在殿外,便忙喊了一聲:“進來吧,躲在外面幹嘛?”

李公公不好意思的走進來道:“原想讓等駙馬吃完再來稟報的,不然微臣這一堆奏摺,又得讓陛下餓到半夜了。”

前期經常熬夜查辦倭人的我其實已經習慣了這種毫無規律的工作,飽一頓餓一頓也是常有的事,只不過唯一不同的是前世是熬夜打電腦,現在忙於公務救國。

“別那麼多廢話,現撿重要的幾件快說,其他的先放在這裡,本宮待會再處理”。

我說著就從李公公手裡接過基本重要的摺子,然後一邊翻閱一邊聽李公公稟道:

“第一件是王公公從南京傳來訊息,他按照駙馬爺的吩咐已經開始著手拉攏士林中人,但少有願意跟他接觸著,不過他按照駙馬開辦的《大明日報》倒是卓有成效,其中有名江南狂生者痛批東林黨誤國誤民之後,便有寧波雅人與之筆戰,如今已有數十人參與討論,訂報者短短半月已有千戶。“

”甚好,告訴老王,多揭露東林黨之短處,不要怕花錢,為了讓老百姓看清東林黨,花再多錢都值得,除此之外,考慮到很多底層百姓大多是文盲,可花錢僱傭落魄文人或說書先生與每村每鄉講報說報,同時也鼓勵民間藝人改變戲曲和話本諷刺東林黨。“

我點了點頭,一邊說著,李公公就立即用小毛筆記錄。

然後,我一說完,他就又稟報道:“另外,回稟駙馬,據我東廠眼線報告,東林大佬錢首富於七月初在蘇州下邳會見了浙商王比人,並得到了兩人的談話內容,原來,這王比人見北方今年數省大旱,京城糧價已有上漲跡象,便想透過錢首富的關係聯絡上湖廣布政使的官員,然後大量收購湖廣糧食,以漕糧名義運抵京城發賣。“

我聽後不由得訝然道:“浙商不愧是浙商,反應比朝廷還快,讓你的人繼續盯緊他們,還有那批糧食!”

“是!”李公公回應了一聲,正要退下去,我忙又叫住了他:“李公公,你可知道這九大晉商?”

“回駙馬,微臣倒也知道些,聽人說著九大浙商專做關口內外的生意,且富可敵國,而且從正德年間以來,這九大浙商的勢力越發的壯大,他們的子弟一半讀書一半科舉,如此以來,官商結合,生意好做,官也好做,如今朝堂上的許多大臣都有八

九大浙商的人,內書堂出身的太監也有,比如之前的司禮監掌印王安和前任首輔方從哲。”李公公說道。

我點了點頭,我自然知道九大浙商是一個什麼集體,說白了,就是一群吸著大明的血然後為後金輸血的賣國賊。

但偏偏這個集體的勢力在朝廷內外又是如此的根深蒂固,盤根錯節,我即便想挖掉這個毒瘤,也只能從長計議。

“以後多派人監督九大浙商的各路人,另外,三日之類,東廠務必給朕一份詳細的九大浙商資料,仔細查查他們都有哪些人在朝為官,家中有多少產業等等都要查明!”

我命道。

李公公回應了一聲“是”,就退了下去。

翁美人這時候走了出來,挽住我的胳膊:“駙馬爺,吃飯吧。”

我沒有說話,而是立即吩咐了一聲“筆墨伺候!”頓時,就有翁美人將文房四寶拿了出來。

我什麼也沒說,只是在一張宣紙上寫下三個詞彙並用圓圈將它們圈了起來。

崇禎元年末,皇上有旨意招我進宮商量遼東事宜,袁都師也在。

哦哦,終於有幸見我的偶像級人物。

紫禁城謹身殿,崇禎正與一人座談,還有幾人作陪,什麼孫承宗等人。與皇上說話的人不過五十年紀,站起來中等身高,面如冠玉,清眉俊俏,不乏尚武精神。

“皇姑父來了,來來,給你引薦一下。此人就是、薊遼都師,太子少保、領兵部尚書弦,袁崇煥的便是。”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袁都師這位就是我的皇姑父,從小把我帶大的朱一可。”

我倆相互抱腕施禮,大家彼此落座。

今天皇上開的是便宴,不受禮節的拘束。

身臨其境才是感受,是最真實的。

“臣袁崇煥參見駙馬爺,祝願駙馬身體安康。”

免禮!”

隨著袁崇煥站起來,我仔細的打量面前的人,覺得袁崇煥確實有一種難得一見的氣魄,一個讀書人有了武魂,對,就是這個感覺,書上常說的儒將,可能就是這樣吧!

“本宮在前些年就時常聽人說平遼非袁蠻子不可,這袁蠻子說的就是你袁崇煥。”

“臣脾氣不大好,才被人稱為蠻子,讓皇跟駙馬上見笑了。”

我大笑了幾聲道:“市井間有句俗話,有多大能耐才會有多大脾氣,本朝如果多幾個你這樣的蠻子,小小女真焉敢叛亂。”

接著我把話題直指關鍵問題,“依袁大人之見,遼東如何平復?”

透過剛才的對話,袁崇煥對首次見面的崇禎皇帝有了直觀的印象,估計對大權在握的我也更瞭解。敢說話了,他又說道:“臣以為,想要平復遼東,關鍵在三點,第一是練兵,第二是守城,第三是聯防。

後金八旗兵個個勇狠好鬥,弓箭嫻熟,明軍想要打敗他們,必須要練兵,練遼兵,守遼土必須用遼人,遼人復土心切,又能耐嚴寒氣候,戰鬥力比別處兵馬高出許多。

八旗兵的強項是野戰,薩爾滸以來,明軍幾次大敗都是敗於野戰,所以跟後金交戰一定要避免野戰,憑藉城關制敵,憑藉火器和後金騎兵相抗衡。

再者就是城與城之間,鎮與鎮之間相互協調,互為犄角,只有這樣才能使後金處處受制。”

所謂具有戰略眼光,說的就是袁崇煥這種人吧!我以讚賞的目光看著他,“大人所言平遼三策,策策中的,朕甚感欣慰,企盼愛卿早日平遼。”

袁崇煥對視著崇禎的目光,頭腦一熱道:“上有明君,下有良將,微臣保證五年克復遼土。”

想起書上所言,袁崇煥五年平遼不過是安慰崇禎之言,未等崇禎說話,我微微笑道:“本宮知道你想要安慰朕心,可是平復遼東重在穩紮穩打,君臣將帥上下一心。十年之內能收復遼土,本宮就知足了。”

袁崇煥略微一愣,隨即面帶喜色道:“駙馬爺如此說,臣保證不辜負皇上期望。”

我轉首對吏部尚書王永光、兵部尚書孫承宗、戶部尚書王家楨、工部尚書張維樞說:“本宮剛才撥付的銀兩首先要保證遼東的軍餉,吏部用人,兵部調兵遣將,工部給器械,不得有誤。”

我這一番話都說到了袁崇煥的心坎裡,使他有種懷才遇知己的感覺,可有一件事他不能不說,“皇上、駙馬,微臣制遼有餘,杜讒不足,一離開北京便跟皇上相隔萬裡,萬一有嫉賢妒能之人從中讒言,即使不能以權力掣肘微臣,也能以意見打亂微臣的謀略。”(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丹師劍宗丹武聖主邪修丹皇丹皇丹皇風起遼東1613我只想享受人生天龍八部之阮星竹天龍八部之奇劍天龍八部之葵花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