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明末之鐵血遼東->章節

第一百五十一章凱旋而歸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祖大壽對皇太極這麼有肚量深受感動,認為著皇太極能把一切平凡的事做好即不平凡,把一切簡單的事做對即不簡單,真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像這樣的主子我不輔佐誰來輔佐啊!當初也許是自己太過於猜忌,也是輿論的壓力所致,太受傳統思想的束縛,對這位辮子皇帝還是存在偏見,看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這一日錦州城上巡邏的明軍發現一彪人馬由東北方向殺來,馬上回報祖大壽。

祖大壽心裡大喜,嘴上說道:“來的好,大丈夫吐唾沫是個釘,我倒要領教領教。”大踏步出了帥府來到城樓之上打涼棚往東面觀看。可不是嗎,一支人馬並不多,人數上看不到千人,全是清一色的騎兵,而且能看得見這些騎兵不是作戰之用,而是儀仗隊。每位騎手身後都披著黃凌子斗篷,頭盔上插有黃色雉雞翎。一彪人馬離錦州城不到百米停住,有一匹黃驃馬首當其出,不快也不慢的來到城下。再看馬鞍橋上穩坐一人,離得遠看不清模樣,但是那種神態、那種氣質一看便知就是大清皇帝皇太極。今日老家夥穿的卻是很氣派哦,上身穿的是明黃緞繡平金龍雲紋大閱甲,甲為上衣下裳式,外布金帽釘,全身皆用黑絨鑲邊,並用金絲線縫製的九條金龍,藉助清晨的陽光這麼一照,霞光萬道瑞彩千條,奪人二目。此大閱鎧甲專供康熙皇帝檢閱八旗軍隊時穿用,平時還就舍不滴穿。

祖大壽高聲說道:“哈哈,我當城下是哪一位呢,原來是大清崇德皇帝,沒想到陛下說到做到實在令祖某佩服的五體投地。”

皇太極聽完祖大壽說的這番話心裡倒也痛快,把御馬往前提了提,抬頭對城上的祖大壽言道:“朕求賢若渴,早就喜歡上祖將軍的為人與膽識。對於你提出的條件,只要朕能做到的一定會照辦。”

“那好,我就要你這句話,今日你我可以做個了斷。”說罷,祖大壽手往後頭方向一指,而後說道:“陛下看到我身後的廣濟寺塔的塔尖了吧,我不求別的,只要你能打下塔尖,我必出城受降。”

皇太極坐在馬雕鞍上往他的身後觀瞧,可不是嗎,正好在他身後露出了一座大塔,塔尖看的真真的,能高出城頭十幾米。皇太極做到心中有數,對城上言道:“朕已看清那塔尖,我看這對於我來說有一定難度。不過呢,為了收降祖將軍即便是上刀山下油鍋朕也要大膽一試。”說完,調回馬頭迴歸本隊。

這時候早有人把火藥開花炮彈填入紅衣大炮之內,就等著皇上回來點火發炮。皇太極跳下坐騎有人攙扶著來到大炮近前,先對了對照門準星,必須三點一線,有歪了的地方校正一下。有人拿過火炬,皇太極接過火炬,看了看城牆後面的塔尖做到心中有數。你的那麼那麼啊,離多遠好調整大炮的角度。以前祖大壽路過錦州時候進城裡來過兩趟,就是來參拜廣濟寺裡的佛像,對這座大塔有很深刻的印象。畢竟遼寧省境內有大塔的地方不多,像十幾米高的大塔沒超過五十座,到了清康熙以後又修建了十來座大塔。

再看皇太極把持有火炬的手往大炮的信眼上一放,點燃了引信,火星子滋滋亂竄,周圍的人員全部撤離,皇太極更是離開多遠,都知道這大炮的後坐力非常之大,弄不好就會被震死了吃什麼都不香嘍!

硝煙彌漫、一發炮彈吼叫著飛過錦州城上空,成拋物線自由下落,許許多多宏大的石塊崩裂開來,紛繁跌下。在天空下,象暴雨即來時那樣烏黑一片,碎石向寺院內蹦射出去。把廣濟寺裡面的僧人嚇呆了,什麼情況,不知是不是地震,忙跌跌到處躲藏。

大炮的轟鳴聲過後,戰在城頭上的祖大壽甩臉向塔尖望去,親眼見好端端的一個塔尖就這麼的被一炮擊碎,看來這實屬天意,我要順應天時歸順大清。對不住了我的舊主子崇禎帝,不是為臣不忠於你,實在是你逼的我到此地步,一天天的跟防賊似的防著我,要不是我手握重兵早就被你收拾了。

想到此爬在城頭上對下面喊道:“沒想到哇,沒想到。堂堂的大清皇帝陛下會有如此厲害的放炮技藝,行,今天我祖某真是領教了。我話付前言開城投降。來人啊,給我開城門迎接清軍進城。”

皇太極這一炮打下來心裡也沒底,炮彈飛出的一瞬間突然掛起一陣旋風,正好與炮彈相交合,旋風席捲著炮彈,炮彈踏著旋風,二者不謀而合正好撞擊在塔尖上,瞬間爆炸將塔尖炸碎,擊毀面積為三平方米,廣濟寺塔成了禿塔,直到公元1998年新修復的大塔才有了新的塔尖,此間三百餘年一直保留著禿塔的面貌聳立在錦州古城中央。

皇太極雖然在城下,但是炮彈擊毀塔尖的一瞬間看的非常清楚,嗯,這回看你祖大壽還有何話說。

沒想到城上祖大壽表態這麼快,大開城門迎接自己進城,皇太極大喜過望,剛要說進城。在他身後的豪格進言道:“皇阿瑪,我們要小心提防,萬一祖大壽使用空城計框我們進城再收拾個老實的豈不晚矣!”

皇太極稍微猶豫一下笑道:“咦!不要多慮,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他祖大壽已經是驚弓之鳥還有何能水啊?再說我們倆有言在先打賭論勝負,今日我炮打塔尖已經實現我們之間的誓言何談有詐,不必多慮,你要怕你就駐紮城外等候著。”

可見皇太極多麼信任祖大壽這次的壯舉,人的一生中,信任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那些不以他人為重的人才會看不起人。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一言以蔽之,信任是不可缺少的。

皇太極率領著御林軍進入了阻礙他十幾年的孤城錦州,就是這座不起眼的城池使得皇太極第一次獨立指揮戰鬥時無功而返。也是這座孤城使得他費勁心機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來對付。而如今皇太極終於能夠光明正大的騎著高頭大馬進入裡面,而迎接他的是多年的宿敵祖大壽。

皇太極率隊進入了城裡,祖大壽一路小跑著來到身前撩衣服跪下三呼萬歲。皇太極一點架子也沒有,跳下御馬攙扶起祖大壽,拍了拍他的肩膀好言撫慰:“你上次背叛我是為了你的主子,為了你的妻子兒女和宗族。我曾經對大臣們說過,祖大壽一定不能死,如果以後再次投降,我也決不會殺他。事情過去就過去了,浪子回頭金不換,知錯必改乃為俊傑,只要以後能夠盡心盡力地侍奉我就可以了,反正朕是佩服你這股子勁頭嘿!”

祖大壽滿臉的羞愧,也沒什麼好說到,滿目羞愧只有賠笑,一切盡在不言中。兩人攜手攬腕一起同行。

錦州城裡十字大街上佔滿老百姓,手持鮮花與綵帶正夾道歡呼,眾人排列在道路兩旁呼喊,表示對皇太極的歡迎。

“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皇太極頻頻與兩旁的百姓揮手致謝,時不時還與群眾們熱情握手噓寒問暖,倒有一番居民魚水情的意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長話短說,皇太極命濟爾哈朗鎮守錦州窺視寧遠與山海關。自己率大部隊帶著祖大壽以及他的弟弟祖大弼撤回盛京,按各自功勞依次封賞,祖大壽被授予漢軍正黃旗總兵的職位。

不過後世關於祖大壽的評價也有不同的說法,在這我只引用幾個代表的評價說說;

皇太極:“能久守者,讀書明理之效。”

石廷柱:“第明國京都,倚祖大壽為保障。”

蔡東藩:“獻城賣國賣友。”

佚名:“一代名將,據關外,收關內,堪稱往復有忠義;兩朝貳臣,悖前主,負後主,真個裡外不是人。”

至於祖大壽是好是壞、是忠烈還是叛徒,這個也不好說。看站在那方的立場上。從明朝方面就是逆賊,要是放在清朝那就是功臣。到了以後,1644年(清順治元年)愛新覺羅·福臨在輔政大臣濟爾哈朗的護送下,從盛京(今遼寧沈陽)抵達北京,祖大壽跟隨入關,不過他並沒有參與平叛中原的戰事,而是隱遁於宅中,真真正正的做了一位老宅男。1656年(順治十三年),祖大壽在病死於北京祖家街的府宅。放下祖大壽不提,以後的章節若有需要會提及此人。

皇太極忙於回盛京的另一個原因是惦記剛剛抓獲的洪承疇,說心裡話,他此戰的最大收穫那就是生擒了洪承疇,這比大勝十萬明軍還要有價值。

洪承疇被押解到盛京後,關在皇宮內的三官廟裡。他已經下了必死的決心,既然被敵人活禽就沒想活著。可我怎麼辦呢?不能這樣乾巴巴等著皇太極回來,我得讓他們看看我也不是省油燈。

所有他每天披頭散髮,光著腳,不吃不喝,就往牆角上一靠坐在地上默唸道德經,希望在經文裡可以找到詛咒清朝的咒語。(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丹師劍宗丹武聖主邪修丹皇丹皇丹皇風起遼東1613我只想享受人生天龍八部之阮星竹天龍八部之奇劍天龍八部之葵花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