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明末之鐵血遼東->章節

第一百四十二章生逢絕境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將士們皆產生了思鄉之情,大老遠來到遼東,以為可以把滿韃子嚇走,誰成想我們自己卻是成了困獸,自己的親人還在遠方,還在等待著自己的迴歸。

洪承疇現在的心情比誰都揪心,自己是這場戰役的明軍總指揮,現如今一切後果都是因為自己的大意所導致的,良心靈魂均受到譴責。懊悔、內疚在他腦中起伏著,這一夜翻來覆去怎麼也難以入睡。

洪承疇真是後悔,怎麼當時就沒有意識到能被清軍抄了後路,他一直心神不寧,死去的還有活著的將士們還能原諒我嗎?他們難道就不恨我嗎?這位老帥幾宿幾宿合不上眼睡不著覺,腦子裡胡思亂想的,眼睛一閉就是那一夜突圍的場景,一想起這檔子事來他就恨透了王樸、吳三桂等人,你們這些王八犢子(在松錦一呆就是半年,新學的東北話),要不是你們貪生怕死提前先溜之乎,我能落到今天這步田地?能夠失敗的這麼慘?等我真要是能夠出去的話先拿你們開刀。他又恨上自己,恨自己為什麼當初不聽勸告,恨自己為什麼就那麼謹慎膽小。到頭來自己給自己挖墳立碑。自己一個人死了也就罷了,還牽連數萬兒郎跟我一起在此活活捱餓受罪。心裡越想越堵得慌,越想越難受,又氣又恨又懊惱又後悔。

在這裡我得廢一句話,人往往做錯了一件事情就後悔的不得了,殺人犯殺完人後進了大牢,或是貪汙犯貪了幾個億美元,等警察或是記著採訪他們時,問他們後悔不,他麼的回答都是一樣的,腸子都悔青了。後悔可已經晚了,這個世界任何先進技術什麼都能有,可就是不能做後悔藥。

洪承疇每每靜下心來想想自己的過去,我雖然是一個文人出身,懷揣報國之志步入仕途,可天下正逢亂世,吾憂國憂民之心甚重,為此這才棄文投戎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涯。東西戰南北剿為國家為朝廷立下了蓋世功勞。看來做人難,做個像我這樣的人就更難了。

在洪承疇身邊放著一本書,封面上手寫四個大字《三國演義》。他簡單了翻了幾頁之後又將書合上,想起裡面的一段典故,那就是關羽敗走麥城。洪承疇心裡想:“我還琢磨著,那麼大的關老爺也能幹出這麼二的事情來?誰料想我今日也犯了如此低階的錯誤,看起來我比關老爺還要二。不過呢,我現在終於能夠體會到關二爺當時是何等心情。”

一會又想到了家裡的老孃親來,自己的母親可堪比南宋的岳飛之母。母親從小把自己拉扯成人。為自己將來有所出息,老孃親捨不得吃穿把積攢下來的錢糧都供自己讀書用,這才有了我今天如此高的爵位。我們母子多年未能相見,她老人家不知道想兒想的有多痛苦,真是娘生兒連心肉,兒行千裡母擔憂,兒想孃親難叩首,孃兒兒來淚雙流啊!

洪承疇一會兒想這個,一會兒想那個,也不知怎麼突然想起來崇禎帝。這位年輕的皇帝也實屬不易啊,國運不濟,磨難重重,本以為我能替皇帝分擔憂愁,可怎奈我已經成了甕中之鱉、籠中之鳥。想必這時候的皇帝陛下正在為出兵就我而忙於招兵買馬籌集糧餉呢吧!希望能夠越快越好,不要在路上延誤戰機。想罷,洪承疇撩衣服跪在地上,面朝西方連磕了三個響頭,而後言道:“我主萬歲萬歲萬萬歲,望龍恩顯靈,陛下若發兵,咱們君臣還能相見,若遲來一步恐怕就再也不能夠見面了!!!!!說這話是眼淚洗面,趴在地上痛苦不止。

洪承疇現在還對崇禎抱有一絲希望,即便曾想過朝廷現在已經無人可派,但就目前形勢而言,這也許是自我安慰的一副靈丹妙藥吧!

一晃過去了一個多月,明軍已經無力再組織突圍了,減員頗多,負傷的、感染疾病的也不在少數。現在明軍遇到了三大困難。

第一;吃飯問題。庫存糧食早已吃完,樹皮扒光了,野草根吃沒了,唯一能夠食用的僅剩下一些將領們的戰馬。原本還有些驢子騾子老牛這些大牲口,可在不久也不知道是誰放出的風,說外面來了援兵,我們要裡應外合突圍破敵,結果還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第二;取暖問題。錦州一帶的天氣已經是領下十幾度了,明軍弟兄們還是單衣服,別說打仗,就是在外面凍也得把人凍僵。來解錦州之圍時也沒想在這過冬啊?沒有預備棉襖棉褲。

第三;兵無鬥志、將無戰心。前後三次突圍未果,腹內無食又無衣物禦寒,軍兵將士在精神上以及肉體上均受到了強烈的刺激。這人一旦失去精神支柱那就徹底玩完。咱們舉個例子;抗戰時期八路軍缺醫少藥,許多戰士在前線負傷,在當時剛度集中的情況下並未感覺到疼痛。等打完仗下來之後,才知道自己負傷了,這時也知道疼了。雖然說這個比喻不太恰當吧,但可以說明人們要想戰勝困難,首先在精神上不要放棄。而此時此刻的明軍將士無論是在哪方面已經全部放棄,也根本不想看到希望。

書歸正文,困在松山城裡的明軍可以說是度日如年,每一分鐘都在煎熬著。有人實在熬不住了,提出建議把僅剩下的戰馬也殺了吧,不然咱們會活活餓死在這裡。另外那馬皮剝下來製成皮襖也好保暖啊!其實僅剩下的那些戰馬也沒多少肉,松山上的草木已被吃的精光,連土裡的根莖也被戰馬啃的一點不剩。

有人報告給洪承疇,當時洪承疇就急眼了,咱們還得依靠戰馬突圍呢,難道咱們松山城裡一點其他吃的也找不到了嗎?手下人回報:大帥,不瞞您說,為了找吃的,我們連耗子洞都掏了好幾遍了,您老最近吃的肉湯就是拿耗子肉燉的,味道還可以吧!洪承疇一聽好懸吐一地,聯想到從死老鼠的屍體上刮下的肉,在做成燙喝要多噁心人有多噁心人。

洪承疇嘆道:“沒想到我們現在可憐到如此地步,居然吃起了老鼠肉。但是我們還得需要戰馬啊,大將無馬如折雙腿,到時候突圍可怎麼辦啊?”

手下人一聽這話連哭的心都有了:“我的大帥啊,咱們還是火燒眉毛--先顧眼前吧。假如我們活活餓死在松山城裡,即便真的救兵來了,看到松山城裡白骨成堆豈不是屎殼郎碰見個拉稀的---白來一趟。

洪承疇思過來想過去,認為著手下人說的不是沒有道理,哎!乾脆把馬全部宰殺給大家充飢。洪承疇自己個也餓得眼兒藍,大半年下來掉稱十來斤。那有的讀者就問了,明軍大半年在松山喝水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問得好,原來在松山城裡有一口水井,一道下雨時能存大量雨水,另外人們繼續往裡打了數百深,打出地下水供人畜飲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說這話眼瞅著快到來年的初春,吃馬肉的日子就這樣結束了,接下來還有什麼可以吃的呢?明軍這回可真的是六神無主,有騾馬牛驢的時候即便被困松山但還能對付上一口,起碼餓不死人。這下可到乾淨任嘛沒有,將士們的心立馬縮緊,怎麼朝廷的救兵還不來啊!救兵一天不到咱們就得餓肚子一天,大家夥已經無有力氣來回巡邏,只能倒在地上保護元氣。

洪承疇兩眼望穿盼著朝廷的二路人馬,左等未到右等沒來,你說急人不急人。可眼下怎麼辦,戰馬吃的只剩下骨頭皮毛,還有啥可以填飽肚子的呢!

一日兩、兩日三,一連過去五天,明軍上上下下靠著喝涼水充飢,喝涼水又不頂餓。不過這倒好可以敗火。體質強悍的人海可以抗上個幾天,那麼體質弱的、有病的軍兵已經餓得不省人事。那些個還沒斷氣的士兵看到有人已經餓死,二話沒說上去把屍體的衣物拔下去,洗都沒洗直接扔進鍋裡,扔到鍋裡幹嘛?要吃燉人肉。有的讀者感到反感、噁心、多麼血腥、多麼殘忍。人吃人,這在原始社會或是奴隸社會經常出現這樣情況。但是已經過去千年,人類文明有了很大進步,怎麼還會出現人吃人現象呢!其實啊,像吃人的現象並不新鮮。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中說封建社會的歷史每一頁都寫著‘吃人’,那是指的是封建禮教和封建制度殘害百姓,壓抑人性,具有吃人的性質。實際上,狹義的吃人——即人吃人肉,在古代也是常有的事。

在我國古代,由於天災或戰亂造成了嚴重的社會饑荒,人們為了生存而被迫以同類為食。

歷史上有不少兇暴的將帥用人肉充作軍糧,所到之處,就地擄掠民眾為食物。十六國時期,前秦苻登領兵征戰,把殺死的敵兵叫做‘熟食’。他對軍士們說:“你們早上作戰,晚上就可以飽餐肥肉,不必擔心捱餓。”於是,部下都甘願效力,打完仗就吃人肉,吃飽後再作戰,勇猛異常。唐朝末年,秦宗權常派遣部將四處屠殺百姓,他的軍中不帶米麵,把殺死的人用鹽醃起來,隨軍攜帶,作為軍糧,當時還給這種醃肉取和名字叫‘兩腳羊’。(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丹師劍宗丹武聖主邪修丹皇丹皇丹皇風起遼東1613我只想享受人生天龍八部之阮星竹天龍八部之奇劍天龍八部之葵花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