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明末之鐵血遼東->章節

第一百三十七章清軍堵截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明軍還有一位總兵未表,他就是馬科。

總兵馬科,崇禎初即從李卑平流寇,後歸洪承疇麾下。李自成欲入川,科與曹變蛟敗之,並窮追之至潼關,參與潼關南原大戰,大破闖軍,旋任山海關總兵。這次跟隨洪承疇前來錦州馳援。

馬科這一路人馬駐防松山西南面,配合他的是副將夏成德,意圖很明確,待主力發起總攻之後,從西面接應祖大壽撤出錦州城。

糧道被斷數日後,約定好今夜晚間三更天開始陸續撤退。到了二更天馬科出營巡視,他們早就準備好了,只等時辰一到立即出發,可忽然聽到東南面有人馬雜亂之聲,咕嚕咕嚕碎亂的腳步聲馬蹄聲,並且聲音由北向南不斷在移動。馬科多了個心眼兒,人心隔肚皮做事兩不知,都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別玩這嚨個哩個嚨,肯定有人先行一步。

馬科回去找到副將夏成德把自己聽到的事情與他一說,夏成德火爆子脾氣,一聽火氣立馬上來,出了大營來到一處接近東南反向的地方仔細聆聽。可不是嗎,東南面亂成一鍋粥,要多亂套有多亂套。夏成德他怒睜著眼,額角的青筋隨著呼呼的粗氣一鼓一張:“聽方向應該是王樸總兵大營,這個王八日的,沒錯就是他。”

馬科與夏成德一商量,是到現在已經沒什麼好講的,他們撤退也不通知咱們一聲,真特麼不夠意思,以後怎麼相處。咱們別傻等了,也撤退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們這一路與吳三桂人馬正好是腳前腳後,自相踐踏受傷者、被踩死者不在少數,隨著王樸後面一路南行。可他們這一路並沒有王樸他們那麼順利,在半路遇到秦軍的堵截。混戰當中副將夏成德負傷並沒有逃脫,而是被人流衝散。無奈帶領本部幾百人馬順著大道逃回至松山,與洪承疇會合。

單面單表吳三桂、王樸、唐通、馬科、李明輔五人全部聚在小虹螺山之內,五人進一步商量,後方戰火繼續南燒,此地也不是什麼久留之所,咱們還是往安全的寧遠藏身。可是吳三桂、王樸、以及唐通幾人想這樣不是太仗義,倒不如等等大部隊再說。而馬科、李明輔二人不這麼認為,二人點齊部分人馬放棄小虹螺山往寧遠方向逃命。

可當他們路過白臺子山之時萬萬沒料到這裡會有滿清的伏兵。忽聽得山上面三聲炮響,霎時間白茫茫一片,滿山火把點燃,火光照如白晝一般。但見有一人在山上高聲喝道:“哈哈,南蠻,天堂有路兒不走,地獄無門你自來投。大貝勒豪格已在此處久候多時矣。”

話音未落,此人兩旁站定的弓箭手抽弓搭箭對準明軍殘餘勢力開始放箭。

五人被突如其來的場面所震驚,怎麼這裡還會有敵軍埋伏,心裡起急這可怎麼辦。馬科比較鎮定,一面撥打鵰翎箭一面指揮人馬繼續南撤。

咱們上回說了,皇太極幾路分兵派將,其中皇子豪格與阿濟格爭功要抄襲明軍後路,結果人二各自領下使命,豪格是負責埋伏在塔山前面的白臺子山處截殺難逃的明軍。等了能有一大白天,到了晚上從錦州繞道送信的告訴豪格明軍就要南逃,你要做好戰鬥準備。

到了晚上三更天就發現順著關寧大道殺來一支人馬,天黑看不清楚。不過透過馬蹄子聲和腳步聲人數不會太多。就這樣豪格命人點炮,開弓放箭截殺明軍。這還不過癮,豪格打馬搖大槍帶領人馬殺下白臺子山衝擊明軍隊伍。

馬科、李明輔到了這時候已經是氣力不足,面對飛來的箭矢還是拼命抵擋,明軍士卒被射死射傷者絡繹不斷。雙方離的並不是很遠,弓箭的速度在當時就算挺快的了,一批批明軍倒在血泊之中,可人馬還得必須打此通行。馬科與李明輔也身中數箭,早已被鮮血染紅。而這時的豪格一馬飛出直取他二人。

馬科與李明輔二人丹田提氣,運用氣功來加力,這才抵住豪格的一波流。所幸二人以死相拼總算逃脫白臺子山一帶,可身邊只剩下千餘人奔寧遠急行。

這時的天邊,東方天際浮起一片魚肚白,大地也漸漸地光亮了起來。豪格放眼望去,這裡死傷的明軍足有千人,心裡還算滿意,但是未能抓獲敵人的頭領未免有些遺憾,忙命人打掃戰場,繼續在此蹲點等待下一波明軍到來。

馬科、李明輔帶著千餘人逃回塔山之內,他們二人算是得以苟活。可是當他們冷靜下來仔細琢磨這事,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否妥當,這樣沉重的後果誰來擔當,如果皇上追問下來是誰帶頭跑的我們也有嘴難辨。他們二人感到一股冷氣自腳底透上腦門,臉色蒼白,毫無表情,一陣心驚肉跳是惶恐不安。嘿嘿!看來朝廷這口飯真他娘的不好吃啊!

他們二人如何懊悔揪心咱們不表,單表小虹螺山的吳三桂等人。

這時又來了‘新人’報道,誰啊?正是總兵白廣恩。白廣恩負責看管明軍的在松山的糧草,他的部隊駐紮在離松山以南五里地,有個地名叫水泉,白廣恩就屯於此處。要說人跟人真就不能比,這白廣恩有一個特點,心特別大,都到這關鍵時刻了他還有心睡覺,從一掌燈就開始睡覺,松山腳下打的如此激烈,人腦袋打出狗腦袋來他這還呼呼大睡。王樸與吳三桂還有後來的馬科全都打他這路過他在大營之內還不知道呢。另外他這個人還有意思的是,他要想幾點起來就幾點起來,洪承疇規定三更天起兵南移,白廣恩就是三更天起來,比定鬧鐘還好使。手下人怎麼喚醒他都不醒。後來到了三更天,白廣恩一個機靈醒來,還大呼;好睡啊!好睡。。。

白廣恩還問手下人,大帥動身了嗎,其他幾路人馬都在幹什麼?

手下人一聽這話,腦瓜袋都大了八圈,心裡好笑,這玩意你心可夠大的,都什麼時候了你還問這事。

“我的將軍,大事晚矣,人家都提前先撤退了,滿清已經打到松山,咱們還是快逃命吧。”

白廣恩大驚,怎麼回事,不是說好三更天麼,怎麼突然發生如此變化,他馬上組織軍隊南逃。還真就不善,白廣恩這幾天沒事到野外打點山貨,又親自採集一些野菜,他還鬧了幾天飽飯。今晚白廣恩是吃得飽睡得好,飛快打馬往南逃命,一路上所遇到的清軍根本是他的對手,把掌中鑌鐵大刀舞動如飛,呼呼掛風,很快到了小虹螺山與吳三桂等人會合。

吳三桂、王樸、唐通、白廣恩幾人在此住了一宿,派出探子到松山地界去打探訊息,當得知大帥被清軍圍困在松山之時無不感覺內疚,這算神馬事啊,這不是出賣了大帥還有其他幾位總兵。吳三桂想組織人馬去解救大帥,來他個裡應外合可破清軍。可這裡的糧食已經食用完畢,何談去解救大帥等人。

最近幾人商量一下,現在唯一的途徑就是回寧遠,等咱們到寧遠吃飽飯再組織人馬救援大帥還是可行的。可就當他們想要撤退之時,可了不得了,清軍人馬順著海邊殺過來已經堵住南行的歸路。

來的是誰啊,正是清軍王爺阿濟格,要說阿濟格倒也厲害。他火燒筆架山的糧草之後,又按皇太極交代的隱蔽在海邊,待明軍路過海邊立刻消滅。可是阿濟格並沒有按兵不動,他得知有幾路明軍已經在小虹螺山一帶休息,這個正是消滅他們的大好時機,所以他率領本部抄襲小虹螺山。

清軍在此養精蓄銳多時,正可以以逸待勞,那精氣神多足。不過他們遇到的這支明軍雖然是敗軍可都吃點飯肚裡有些食兒,並不是不堪一擊,更何況人怕急、馬怕騎,人要是到了生命攸關時刻可以爆發自身的潛能,雙方就在白臺子山下展開戰鬥,這場戰爭異常激烈,雙方拼個你死我活,堪稱驚心動魄。

明軍大都是步兵,不過經過這幾年對付滿洲騎兵又了自己一套辦法,專門研究了一種對付八旗鐵騎的武器叫鉤鐮槍。其實這把武器起源於三國兩晉時期的一種兵器,在槍頭鋒刃上有一個倒鉤的長槍,用以抵禦馬隊的衝突。槍長七尺二寸,其中槍頭為八寸。槍頭上尖銳,其下部有側向突出之倒鉤,鉤尖內曲。槍桿長六尺,粗圓徑為四寸,以木製成,杆尾有鐵鐏,長四寸。鉤鎌槍的槍頭和普通長槍一樣,以刺為主來殺傷敵人,倒想手柄測的倒鉤則用來砍殺敵人,並可鉤住開機把敵人拉倒在地。鉤雖然起到輔助殺敵效果,但是也具有防止槍尖刺入過深的作用。早起明朝步兵也有配製,但都是普通熟鐵製成,不易儲存時間過長。後來,孫承宗在遼東繼續裝配這種武器,採用生鐵加入多種金屬元素,使得武器不易變形,不生鏽,硬度強,其尺長二寸,其中槍頭為八寸,槍頭上部尖銳,其下部有側向突出之倒鉤,鉤尖內曲。槍桿長六尺,粗圓徑為四寸,以木製成。杆尾包鐵,長四寸。對付騎兵絕對是利器。(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丹師劍宗丹武聖主邪修丹皇丹皇丹皇風起遼東1613我只想享受人生天龍八部之阮星竹天龍八部之奇劍天龍八部之葵花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