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明末之鐵血遼東->章節

第一百三十一章計劃有變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洪承疇一把拽住中軍官的脖領子大吼道:“你---你待怎講!”

把中軍官嚇的說話都不利索:“咱們的糧臺被清軍燒燬,糧道被切斷,守軍幾乎全部被殲,您的徒弟劉士勳也投海自盡。”

中軍說完這句話哭得跟淚人相似,情緒非常不穩定。

洪承疇聞聽之後一屁股坐在地上,由於用力過猛眼前一片漆黑,好懸腦中風發作。他感覺到胸前區疼痛,猶如一塊巨石壓在胸口喘不上氣來。大概五六分鍾沒緩解過來,頭昏、頭脹、頭重腳輕、搖晃、眼花等症狀一起發作,如果在持續下去就會出人命的。

門口站崗的聽見裡面有聲音不是好事連忙進入賬內,進來一看都傻眼了,大帥與中軍這是怎麼地拉,怎麼都在地上趴著呢!兩人架一個,攙扶到椅子上,有人叫來均醫官給號號脈。軍醫給洪承疇把完脈認定這是小中風,按現在話來說叫腔梗。軍醫在藥盒子裡掏出幾位中成藥--安宮牛黃丸給洪承疇服下,過了一會洪承疇漸漸甦醒。等醒來眼淚滴滴答答落個不停,心裡還納悶呢!沒料到滿韃子抄了我的後路,你特麼也太狠了,真是應了那句話--功高莫過救駕,計狠莫過絕糧。我洪承疇常年打雁今天卻被雁鉗了眼睛。糧食乃是我軍之根本,十來萬大軍可吃什麼啊!仗還怎麼打,豈不是餓肚子麼!

洪承疇突然聯想到自己的幼年,自己幼年時期總結起來就是六個字:吃不飽穿不暖。

只得在野外挖掘野菜,如馬齒莧、曲麻菜、小地牙之類的,那時候是很少人吃的。什麼蘿蔔秧之類的,餵豬,甚至南瓜,也基本是餵豬。釣魚釣到什麼烏龜王八的,只能認倒黴,不敢吃,那玩意邪性沒人敢吃。

在河溝裡撈點的小龍蝦吃吃算是開齋了,但那時是不上大雅之堂的。他小時候是在江南某地生活,按理說江南盛產魚類,小池塘釣魚是一扯一條,當然都是小魚,感覺好像池塘裡都是魚。洪承疇是有心之人,弄個網兜一兜就是一大把,才是緩解捱餓的有效法寶。

想到小時候,洪承疇似乎心情平靜了許多,轉念一想,不就是餓肚子麼,忍一天兩天應該沒事,估計手下這些軍兵將領也應該能挺過去。這麼一想洪承疇彷彿無有此事的樣子,心裡更加平靜。

當人遇到事情,遇到壞事之前應當往最壞最好的地方想,一旦事情發生了就往最好最好的方面去想。不能死鑽牛角尖,那樣會生病的。大家可知道三年自然災害麼,就是三年困難時期。是指中國大陸地區從1959年至1961年期間由於大躍進運動以及犧牲農業發展工業的政策所導致的全國性的糧食短缺和饑荒。在農村,經歷過這一時期的農民稱之為過苦日子、過糧食關、歉年,餓飯年。那可是真沒糧食吃,據我家老人給我講,那時候一家一個月每人三兩豆油,當時是我們遼寧省某位領導對中央表態。“我們遼寧省每人一個月三兩豆油就可以過活。”老百姓給他送了個外號--陳三兩。

明軍本打算儘快就出錦州城裡的祖大壽,怎麼成想糧食供給出現問題,十三萬大軍只得原地駐紮不得隨意出動。

這餓肚子一天兩天的還行,等到第三天誰也抗不起了,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更何況這些精壯的士兵,都是二十出頭,三十來歲的壯年男子,正是飯量好的時期,不讓吃飯全都趴在地上根本站不起來。

洪承疇肚子內如有一團烈火在燃燒,讓他直不起身子來。那種感覺漸漸的蔓延到了全身,他三天全是趴在桌子上,感覺就要快餓死了一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滿營中軍也不好哪去;他們餓肚子的那種感覺,就好像是站在廣闊無邊的田野,空洞的眼神只能望穿秋水,凝視暗淡的天空。士兵們一個個有氣無力,面容憔悴,走路直打晃。有的士兵乾脆往地上一趴愛誰誰了,反正也不想活了,餓死算了。

三天沒吃飯明營軍心出現不穩,有的士兵開始搶糧食吃,把本地遼民的糧食搶來充飢,有的甚至開小差溜了。可絕大部分士兵是關裡來的,他們往哪裡跑,這裡人生地不熟的,即使想跑,可兩條腿也不給力沒力氣跑。

著人們就開始出現各種情緒上的不滿,說什麼的都有,有的也說,沒的也講,整個明營開始亂做一團。

士兵還好點,畢竟都是窮人家的孩子出來吃糧當兵的。可這些做將領的就行了,他們的口糧也在減少,第一天沒人兩頓飯,第二天就給一頓吃的,到了第三天喝粥度日,這不扯嗎,還要人活不。做大將的都能吃,一頓沒一斤糧食打不住。後來實在沒轍了,八家總兵找到洪承疇討個說法,是在此地餓死,還是回寧遠吃飯再打錦州。

第三天的下午,大家來到中軍帥營內商量下一步的對策。眾人靠在椅子上一個個蔫頭耷腦沒有一點人模樣。洪承疇強睜開眼皮看著大家,一看嚇一跳。我的那個媽呀,這還是人嗎,怎麼跟廟裡的小鬼相似。

“眾家將領,咱們的糧臺被清軍焚燬,大家已經餓了三天,你們說怎麼辦。”洪承疇少氣的問大家。

八家總兵一齊說道:“快回寧遠吃飯,不然就餓死在松山。”

洪承疇心裡也是怎麼想的,可不是嗎,想去解救錦州可是吃飽飯怎麼去打仗,連最基本的武器都拿不起來何談救別人。目前來看回寧遠吃飯才是硬道理,幸虧自己在寧遠布有大量糧食,筆架山那點糧草不算什麼,只是皮毛,只要回到寧遠我們吃上一頓飽飽的飯菜,第二天我在卷土從來,到時候我比好此仇。

可就在此時有一人確實發出與大家不同的聲音。

“大帥,現在我們雖然軍中無糧可食,軍無鬥志。不過我們離勝利只差一步之遙,翻越南山就是錦州城。而清軍大營現在北撤至在大齊屯一帶,算八旗主力外帶雜牌軍隊不過十萬,部分清軍還在其他地方駐防,人員比較分散。以我來看,咱們倒不如來他個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大家飽飽的吃上一頓,馬上出兵開啟錦州城就出祖大壽將軍。清軍肯定認為我們得回去吃飯,他們既能燒燬我們的糧臺,就很有可能斷我們的歸路。而我們給他來個金風未動蟬先覺,暗算無常死不知。打清軍一個戳手不及,怎麼樣大帥,我的主意可行否。”

吳三桂話音未落,另一旁有人開始冷笑說道:“說的比唱的還好聽,但不知我們怎麼才能飽飽的吃上一頓呢?哈哈”

吳三桂聽到如此話來轉身觀看,說話者正是總兵王樸。

哎呀!這把吳三桂起得眼眉立起多高,腦筋氣的蹦蹦直跳。心裡暗罵道:“好你個王樸,滿營眾將當中瞅你最不順眼,看你那個德行長的像個成了精的刺蝟,小頭雞臉,居然當著滿營眾將的面挖苦我,這還得了。真想給他一拳,可是說實話自己真沒力氣。”

“哈哈,我當時誰呢,這沒陰天沒下雨的王總兵是打哪冒出來的。”

王樸一聽臉色極為難看,合著我是那蘑菇還是那狗尿苔啊?這不是諷刺我呢嗎!我連著都聽不出來我還活著什麼勁兒啊!他正想與吳三桂理論,這時洪承疇開言道:“吳總兵乃我軍中第一武將,其膽識我也領教過,無人可以比擬。可是我大軍三日未成吃過一頓飽飯,即便是殺馬宰牛想一戰克敵制勝怕是異想天開啊!難道皇太極無有準備嗎?他既然敢抄襲我們後路可以肯定的是他的老巢也有準備,我們還是暫且退下,來日方長,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何況我們才一天的時間啊!”

其他幾位總兵連忙幫著打圓場,怕出事,一個個都是暴脾氣,說翻臉在打起來。

“對啊,大帥所說不無道理,我們還是先回寧遠填飽肚皮再找那滿韃子算賬就是。”

這些總兵都發話了,都在勸說吳三桂和王樸二人。吳三桂把火氣往下壓了壓,心裡不是滋味,眼瞅著錦州城就是過不去啊。

洪承疇暗地裡衝著吳三桂使了個眼色,意思是摸好不知趣,還堅持什麼勁啊,別不識時務,該幹嘛去就幹嘛去,搗什麼亂。

最後實在是擰不過大家,只得低頭不語保持沉默,你們想怎麼地就怎麼地吧!

洪承疇同意大家的說法,馬上拍板定奪於明日清晨大軍南撤至寧遠吃去先吃飯,吃飽啦喝足了再找王八羔子算賬。

散會之後,八家總兵你攙著我,我靠著你各回各的營房。回去好做作準備通知下屬各級單位,大軍今晚掌燈之後做飯,在松山附近打點野食,捕獲一些野味充飢便可。糧食不夠的話,在軍中挑選一些顏色不好看的,行動不便的笨馬殺掉補充軍糧,還不夠再殺牛,總之叫大家今晚吃個飽飯明日好突圍回寧遠。

旁人咱們不表,單表李明輔與吳三桂二人。因為他們二人是在前鋒營,緊靠著南山腳下。(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丹師劍宗丹武聖主邪修丹皇丹皇丹皇風起遼東1613我只想享受人生天龍八部之阮星竹天龍八部之奇劍天龍八部之葵花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