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明末之鐵血遼東->章節

第一百零二章祖大壽求援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祖大壽回到錦州之後每日裡胡思亂想,極有可能患上了憂鬱症,幾度產生了自殺的年頭。

現在自己就是風箱裡的耗子---兩頭受氣,有時候真想一狠心放棄遼西地區投靠滿清算了,這倒省心了。不過那樣的話自己家族就會留下汙點,永世不得洗清,給祖上丟人那!祖大壽這麼想也在情理之中,人過留名鳥過留聲,誰都想自己的美名劉芳千古,更不願意遺臭萬年,祖大壽越想越窩火,眼瞅著好端端的一個人變得沒精打采,瘦的皮包骨了。手下這些將領們尤其是他的外甥吳三桂心疼自己的舅舅,只能好言相勸,這些人輪班上陣,車輪戰開始為祖大壽做心裡疏導工作。

話是開心鎖,一日兩兩日三,慢慢的祖大壽心裡算是開了竅了,煩惱憂傷漸漸淡去,心裡亮堂許多。說道這裡啊,咱們提點題外話,咱們遇到事情別太較真,別專死牛角尖,有的是就是自己嚇唬自己,沒事別瞎捉摸事兒。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書歸正文,快到麥收季節,祖大壽非常惦念自己家這點糧食,今年這點糧食可是相關錦州百姓口糧問題,一旦今年小麥收割的好,那麼今年乃至明年全松錦一帶的軍民不會捱餓,要是弄不好就得喝西北風。於是,祖大壽親自督導組建秋收糧食工作小隊,自己任名譽隊長。

秋收的日子終於到了,工作隊組織人員先把松山、杏山的高粱收割完成,回去好多釀高粱酒。今年收成還真別說,長勢喜人,穗大杆長,一畝可打他個三四百斤紅高粱米,也沒打農藥,沒施化肥,純天然綠色食品。這批次完成後,下一波就是錦州以北的小麥收割計劃。

可正當收割小組在城北十里外的馬家窪子一帶收割小麥之時發生意外,誰料想,在金燦燦的麥田裡出現了大量黃衣刺客,周身上下一身黃,跟混入小成熟的小麥裡根本分不清,每個人手持短把彎刀,瞬間就把工作隊來帶的一千多收麥子的民工全部幹掉,動作之快可見這些強人的來歷不小。而後,這些金衣蒙面人點燃準備好的火炬將大片麥田全部焚燬,一粒糧食都不給留下。這些黃衣人漸漸的消失在了火海當中。

事事難料,誰知道收麥子的功夫還把小命搭上,這不扯呢嗎!不過有的不該死的,這一千多民工裡有個叫吳老二的人,在收麥子的時候他掉隊了,原因是拉稀跑肚,也不知道吃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了,走一路拉一道,正趕上他在樹林裡拉屎,突然前方火起把他嚇了一跳,一下屎被嚇沒了,提上褲子也沒擦乾淨屁股就跑出來看看怎麼回事。不看則可,一看那,屁都嚇涼了。怎麼麥田被大火燒成樣了,特麼誰幹的好事?不對啊,我們的人呢,都去哪裡了。吳老二開始在周圍尋找自己人。當發現自己人已經倒在血泊之中,馬上明白了,肯定是有人搞破壞,撒腿跑回錦州報告祖大壽。

回到錦州之後,吳老二嚇的連話都不會說了,看到祖大壽光張嘴不說話,急的祖大壽上去就是一個大嘴巴子,一下將吳老二抽醒了。祖大壽就問:“到底怎麼咯,工作隊其他成員呢?”

“完了、全完了,咱們的麥田叫人給燒了,一千多弟兄死去非命。嗚嗚嗚嗚。”吳老二抱頭大哭。祖大壽一聽這話簡直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怎麼可能呢,誰敢在我眼皮底下犯事呢,莫非是義州派來的刺客,還是瀋陽派出來的呢?祖大壽腦子又開始胡思亂想瞎捉摸。

想來想去,最後決定自己要親自檢視,到事發現場看一看。

等到這一看傻眼了,千畝麥田毀於大火,燒的一乾二淨,連根草次都沒留,收樁帶包圓,麥田裡還冒著濃煙,離近點直刺鼻孔。手下這些帶兵的將領無不憤怒,這可是咱們一年辛苦的成果,就這被滿韃子給破壞了,太不甘心了,找他們報仇去,對,也把他們的糧草燒了,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祖大壽暗罵義州的濟爾哈朗和瀋陽的皇太極,你們這是夠損的了,絕我糧道,好再一次上演大凌河一案。嘿嘿,你可想錯了,小雞不撒尿--各有各的道。

那麼這件事是皇太極指使人幹的嗎?還真是這回事。

皇太極臨走之時叮囑了濟爾哈朗與多鐸他們二人,給他們安排了進攻錦州城的計劃,這放火就是其中的第一步,這叫步步為營,小步快跑。祖大壽豈知道這其中的奧秘!

濟爾哈朗派出兩千名偽裝部隊,喬裝改扮身穿金黃死秋衣秋褲,手持彎刀,日夜潛伏在麥田裡,待明軍收麥子之時全部斬殺,而後燒燬麥田不得有誤。

其實這也是皇太極給祖大壽一個下馬威,目的只有一個收復你祖大壽以及遼西一帶地盤,看來這位大清國的奠基人為了擁有祖大壽也是煞費苦心呢!

祖大壽被氣回錦州城,心裡七上八下的,自己合計著:“怎麼最近老是不順當呢,唉!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真特麼倒黴,喝口涼水都塞牙,放個屁都砸腳後跟,要不找人破破。這還好說,最關鍵的是過冬的小麥和草料泡湯了,軍兵吃什麼,馬兒吃什麼,如果糧食斷了,那軍心可就渙散,不好開展下一步工作啊!”祖大壽可深知捱餓是什麼味道,當年在大凌河被困幾個月,眼睛餓藍的都,餓得吃死人肉,你說厲害不厲害。看來還是先把寧遠至山海關一帶的小麥收完再說吧!最起碼能夠解決部分人的溫飽問題,另外,還得想中央求援,叫崇禎小兒給我發點糧食過冬,對,就是這個主意。

祖大壽寫了奏章,派親信之人送往北京城。

那麼最近一直沒表崇禎皇帝,他還好嗎?嘿嘿,一點都不好,怎麼回事?

崇禎皇帝真是個倒黴蛋,一繼位就接過一個破爛不堪的大明王朝,不僅內憂外患,而且連年大旱,或是洪水齊天,瘟疫爆發。

史料記載;自崇禎元年(168年)起,中國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一部叫《漢南續郡志》裡提到說;“崇禎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旱災又引起蝗災,使得災情更加擴大。河南於崇禎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皆有蝗旱,人相食,草木俱盡,土寇並起,其饑民多從“闖王”李自成。南北俱大荒……死人棄孩,盈河塞路。”

這一系列的自然災害把原本就破敗不堪的大明朝攪亂的東到西歪,崇禎是一個勤政的皇帝,據史書記載,他二十多歲頭髮已白,眼長魚尾紋,可以說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稱其“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皇帝是好皇帝,可事情辦得每一樣出彩的。

而崇禎對於遼東一事與群臣意見不統一,出現分歧。有的大臣勸說崇禎別再往遼東那裡投資了,根本就沒有在投資的必要了,放棄祖大壽,放棄關寧錦為上策,只要把山海關守好了,任他千軍萬馬的後金也不足為慮。

可崇禎不但不答應,還把提意見的官員給殺了,看你厲害還是我厲害。以後一提到遼東兩個字,沒有一位大臣敢吱聲的,怕殺頭。這與他的性格有著直接關係。儘管崇禎志向遠大、勵精圖治、宵衣旰食、事必親躬,但他既無治國之謀,又無任人之術,加上他嚴苛、猜忌、多疑,對大臣動輒怒斥、問罪、砍頭、凌遲,其殘忍和冷酷與魏忠賢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不相信文武百官,崇禎還頻繁地調整官吏,使得明明有利於好的地方反倒被整黃了。

那麼皇太極又不斷騷擾入侵,明廷苦於兩線作戰,每年的軍費“三餉”開支高達兩千萬兩以上,國家財政早已入不敷出,缺餉的情況普遍,常導致明軍內部騷亂譁變。朱由檢求治心切。

雖然明思宗期盼著明朝能在他手中迎來“中興”,無奈前幾朝的積重難返,當時天下饑饉,疫疾大起,各地民變不斷爆發,北方皇太極又不斷進攻,加上明思宗求治心切,生性多疑,剛愎自用,因此在朝政中屢鑄大錯:前期剷除專權宦官,後期又重用宦官;在眾大臣的吹捧下,崇禎高估了袁崇煥,誤信了袁崇煥“五年復遼”的大話,以傾國之力打造了一條寧錦防線,結果後金從蒙古繞了過來,明王朝面臨滅頂之災。不過崇禎未認識到這一點,一天天的還我行我素,自己認為好那就來,管他那個去了,崇禎十三年的大明朝離土崩瓦解就要不遠了。

這一天上朝,有人拿過遼東總兵祖大壽發來的本章,請皇上過目。

崇禎接過本章一看本章,憤怒的他如同漲滿河槽的洪水,突然崩開了堤口,咆哮著,勢不可擋破口大罵。(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丹師劍宗丹武聖主邪修丹皇丹皇丹皇風起遼東1613我只想享受人生天龍八部之阮星竹天龍八部之奇劍天龍八部之葵花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