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末之巨宼逆襲->章節

第四百七十六章騎兵兵源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李元利將大部分工作都分了出去,不過有些事情還得他親自來處理。

比如說如何處置管效忠、明安達禮、郎廷佐和達素四人的問題。

當初大興軍俘獲郎廷佐和達素後,李元利並沒有殺他們,而是放了兩名韃子回燕京,傳達了讓小福臨用吳三桂和尚可喜的家人來換取俘虜的條件。

他這樣做並沒有什麼具體的目的,無非就是想噁心一下福臨。無論他換與不換,吃虧的都是福臨。

換吧,別人會說他卸磨殺驢,吳三桂和尚可喜為主子“盡忠”還沒幾年呢,就將主意打到了他們的家眷後人之上,這有點太不要臉了;不換吧,郎廷佐這遼東漢官還無所謂,但達素可是鑲黃旗滿人高官,和滿洲貴族之間的關係盤根錯節,這些人會不會因此而不滿?

小福臨思慮再三,還是選擇了後者,他悄悄下達了抓捕吳三桂和尚可喜家人的命令,準備用來換取達素和郎廷佐回京。

在他的心目中,吳三桂和尚可喜喪師辱國,正是因為他們在四川和廣東的慘敗,才導致“我大清”國勢如此糜爛,他們的家眷本就該殺,如今還能廢物利用一下,這可是十分划算的事情。

至於吳應熊是他的妹夫,這問題完全不用考慮,生在帝王之家,哪有什麼親情可言?

只不過這個訊息不知道怎麼就洩露了出去,吳應熊兄弟二人、尚之信和他的幾十個弟弟妹妹都逃了個無影無蹤。

但這事情傳揚出來之後,對於漢官漢將們來說卻是個致命的打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福臨想換取的主要是達素,至於郎廷佐,只是捎帶手的事情。

很多降清日久的漢官回想了一下這兩年來滿人對他們態度的轉變,卻全都驚慌地發現,朝廷已經不會在乎他們這些漢官漢將了!

東虜偽朝對漢人漢官的態度,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老奴對漢人的屠殺階段;第二階段就是黃太吉對漢人大量拉攏和招撫並委以重用的階段;第三個階段就是福臨親政後逐漸疏遠漢人的階段。

自老奴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後金政權之後,隨著軍事上的節節勝利,後金就遇到了如何對待和處置當地漢民的問題。

當時老奴對待漢人主要是兩種措施,一是大規模的屠殺,二是將抓獲的大批漢民分給韃子為奴。

黃太吉上臺之後,為了解決當時人才奇缺的狀況,開始透過科舉、薦舉等方式大量選拔漢人士子為官,而且對明朝降官降將的招撫和錄用更是不遺餘力,不但重禮相待,而且破格提拔。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將降清之時,黃太吉便對他們使用了滿洲高層貴族之間才使用的“抱見禮”,並且破格將他們封王,這讓當時的滿族小官都頗有怨念:“昔太祖誅戮漢人,撫養滿洲,今漢人竟有為王者……時勢顛倒,一至於此!”

殊不知正是因為黃太吉重用漢人,才能有日後的滿清入關!

韃子入關之後,因滿人並無治政經驗,所缺人才更多,多爾袞攝政時期,仍然延續了黃太吉選拔重用漢人的政策。

但到了福臨親政之後,滿洲貴族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統治經驗,於是開始歧視打壓漢官文士,再加上近幾年來在對大興軍的作戰中節節敗退,滿人在絕望的心理下,已經對漢官產生了極度排斥的情緒。

滿清朝廷日薄西山,漢官在滿清朝廷中不受待見,又怕落入大興軍手上被誅殺,正是人人自危的時候,卻傳出了朝廷要抓捕吳三桂、尚可喜二人的家眷後人去換取達素和郎廷佐二人的訊息,這讓他們如何能不驚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吳三桂和尚可喜二人對清廷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還是死於大興軍手上,可說是“為國朝盡了忠”的!但這才剛剛過了幾年,韃子就翻臉不認人,連抓了功臣之後去換俘這樣的事都做得出來,這些漢官哪裡還有一分安全感?

不過這正是李元利喜聞樂見的事情。

李元利已經得到軍情司密報,知道韃子已經不會再來換人,但他還沒有想好如何處置郎廷佐和達素。不過管效忠和明安達禮,卻必須要安置了。

當初這二人投誠之時,李元利曾經答應過他們,只要立下功勞便可將功贖罪,這兩人引大興軍從神策門入南京,輕而易舉就破了城,算得上是大功一件,李元利當然不可能再去追究他們原來的罪責,而且還在他們投降的訊息沒有傳到燕京之前,就用鴿信令燕京軍情司的人員將他們二人的家眷從燕京救了出來。

光憑這一點,就足以讓管效忠和明安達禮以李元利感恩戴德,因此李元利現在也可以放心地使用他們。

按李元利原來的想法,是要將他們和明安達禮麾下的四百多蒙古馬軍當成騎兵教官來用,但自從軍情司將兩人的家眷救回南京之後,李元利卻改變了想法。

管效忠暫且不說,這明安達禮可是蒙古科爾沁部落的人。

科爾沁部在滿清入關和征服各部落的戰爭中披堅執銳、衝鋒陷陣,為滿清的建立和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位列蒙古二十四部之首,是滿清統治蒙古地區的重要依仗力量。

瞭解到了這些情況,李元利才決定重新考慮對他們二人的安排,不再想著讓他們去做騎兵教官。

沒有成建制的騎兵,這是大興軍現在唯一的短板。

大興軍的戰場即將轉移至關外,在茫茫的草原之上,沒有機動力極強的騎兵,首先就落了下風!就算大興軍的步兵對戰之時能夠戰勝騎兵,但騎兵要脫離戰鬥,他們也只能乾瞪眼,這種情況李元利當然不願意看到。

征服蒙古諸部,將馬背上長大的牧民變成自己的騎兵,這才是李元利現在最大的目的。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他不惜使用任何手段,當然最好用的招式還是和解決西南土司一樣,將部落中掌權的蒙古各部王公貴族全部幹掉,再慢慢地拉攏同化那些牧民。

不過蒙古各部和西南土司不同之處,就在於他們居無定所,時常遷移,而且普通牧民和漢人之間幾乎沒有任何交往,如果像對待西南土司一樣處理,那肯定行不通。

因此明安達禮這個蒙古“黃金家族”的後人,就成了解決蒙古問題的關鍵人物。(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我的世界:我能升級一切明末草頭王超級兵王(番外)明末山賊明末之君臨天下明末之大國崛起三生三世輪迴劫洪荒之紅雲大道神級小漁民隋唐大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