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末之巨宼逆襲->章節

第四百五十九章熱蘭遮城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陳恭尹在未投大興軍以前,名聲就遠比陳永華要響亮得多,一則因其父身居高位,而且為國殉難死得轟轟烈烈,二則陳恭尹前幾年奔走於閩浙贛以及江南等地進行反清復明的活動,其才名也隨之四處傳揚開來,陳永華也讀過他寫的詩,很是自愧不如。

但就連這樣的青年才俊,也只能在漢王身邊做個正八品的秘書郎,自己年紀輕輕,聲名不顯,但漢王殿下卻仍然賜封高位,這讓陳永華心裡感激不已,下決定要竭盡所能辦好王爺交待下來的差事。

第二日在澎湖只歇息了一個時辰,船隊便繼續揚帆東進,到下午時,大員灣已經遙遙在望。

六條船的船隊規模已經不小,熱蘭遮城的紅夷人遠遠看見這支船隊便派出了一條小船來查問,當得知全是商船時,連忙調轉船頭在前面引導船隊入港。

去年年底大興軍趕走了鄭森,吞併了鄭家水師,他先前不準商船到大員的禁令自然作了廢。今年開春以後,就陸續有商船到大員來貿易,這讓以揆一為首的紅夷人全都分外高興,因為他們已經有很久沒有得到過來自中國的貨物了。

荷蘭人佔領大員的目的本來就是作為對中國、倭國、朝鮮與東南亞貿易的據點,並切斷馬尼拉(西班牙殖民地)與中國的貿易。但由於前兩年東亞海路被鄭軍壟斷,所以只能改互相貿易為殖民輸出。

這兩年來他們輸出的主要物品是大員本地生產的砂糖、鹿皮、鹿角、大米等貨物。但由於大量捕殺,現在大員的鹿群數量急速下降,獲利最多的鹿皮去年一年才收上來三萬多張,這和高峰期一年十五萬張的鹿皮數量比起來,已經下降到了一個低谷。

可以預見的是,鹿皮的產量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還會繼續下降,這條財路眼看就要斷絕。大員雖然盛產大米,但大米的利潤又不高,唯一剩下能賺點錢的也就是砂糖了。

前兩年因為沒有來自中國的貨物支援他們的貿易,荷蘭人加大了對大員漢民的盤剝,稅賦多到令人髮指,各種針對漢人的法令陸續出臺。

就以最簡單的走路來說,漢人經過東番人的村落、山川都要向荷蘭人繳納“過路費”,買賣所有物品都要繳納十分之一的稅款,甚至過年殺豬、冬天燒火取暖都要交稅,連荷蘭人自己都說,他們實在是想不出名目從中國人手裡收錢了。

但無論如何增加稅種、提高稅率,荷蘭人收到的銀子和海貿的巨利比起來,仍然相差太多,要不是兵力懸殊實在太大,荷蘭人都想再和鄭森較量一番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大興軍趕走了鄭森,中國人又開始向大員輸送貨物,這代表著他們又有了源源不斷的生絲、瓷器、茶葉等中國的上等好貨向倭國、南洋、歐洲出售,隨之而來的自然是巨額利潤,再沒有比這更讓人高興的事了。

揆一曾經想令人向中國的漢王送一份禮,將雙方的貿易關係確定下來,但李元利今年開春就北上征伐滿清,因此揆一還覺得頗為遺憾。他卻從來沒有想過,大興軍竟然已經準備向他們動手了。

陳永華和李蓋對紅夷人的熱情有點驚奇,但林東家等人卻已經習以為常。

六條商船在兩條紅夷人派出的小船引導下進了大港,這是黑水溝通往大員灣的一條水道,右邊就是紅夷人修建的熱蘭遮城,也就是後世的臺南市所在,繼續往前走便可以到赤嵌城,但紅夷人規定在熱蘭遮城交易,因此船隊已經入港。

接下來林東家要和紅夷人清點貨物,結清貨款,沒有時間再來陪同陳永華和李蓋等人,但他將那名叫作阿燦的船工叫了過來,讓他這段時日就聽候陳少爺和李爺的吩咐。

李蓋叫了四名手下和他們一起進城,其餘人則全部在船上等候,他們這次到大員來時全都帶了擊針槍,現在用油紙包裹好了,連木箱一起藏在底艙,這就必須留人在船上守著,要不然實在是放心不下。

碼頭上便有漢民開的小酒館,也不怕他們餓著。

阿燦在前邊引路,陳永華等幾人入得城來,阿燦便道:“這是側街,以前大員灣興旺的時候,一年有上千條商船出入,船上的人如果要進城來,就得先在這兒接受檢查。現在沒有多少商船來,也沒有人再來檢查了!”

陳永華和李蓋對視一眼,臉上卻是控制不住的喜色!這紅夷人如此大意,到時讓特勤大隊的士兵混一些進來,這熱蘭遮城可就算到手了。

哪知阿燦卻又接著說道:“過了側街便是第二街,然後是窄街,不列街,這都是外堡,住的都是各地遷來的漢民,亂得很!紅夷人都住在中間的城堡裡,除了召集頭領們開‘地方集會’的時候,其他時間都讓漢人和東番人進去。”

搞半天這是外城,怪不得這城牆這麼簡陋,有些地方下面是土牆,上面卻還是用的木柵欄,而且那些紅夷炮也沒安放在這城牆上,陳永華和李蓋白高興了一場。

“阿燦,這外城確實亂得很,沒什麼看頭,你帶我們去看看內城,哪怕進不去,就在外面看看也好!”

“好的,陳少爺!”這阿燦得了林東家的叮囑,自然是事事順從,應了一聲就在前面帶路,好在這外城也沒多大,也就是又窄又短的三四條街,只兩刻鐘功夫,幾人便到了內城外面。

這是一座用磚石在很高的沙壩上修築而成的城堡,建造十分精巧,外部還有多個凸出的附城和銃城,銃城上安裝了許多紅夷炮,這些附城有稜形也有半月形,其中有一個還連線到了海邊,想來是守不住城的時候好順著附城跑到海邊坐船逃跑。

如果李元利在這兒的話,他肯定一眼就看得出來,這正是歐洲稜堡,這種稜堡由十六世紀的意大利人發明,它和中國的城池完全不一樣,城牆低矮而且不厚,在陳永華和李蓋看不到的城牆後面,還有一道用挖城牆地基時挖出來的土堆積成的緩坡。

李蓋等人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城池,但他們看了半天過後,卻不得不承認:這種建在高壩之上的低矮城牆,如果防守的是擁有大量火器的紅夷人,而進攻方是明軍或韃子的話,要拿下這座城堡絕對不是件輕鬆的事情!

事實上後世鄭成功收復臺灣,兩萬五千人從永曆十五年(一六六一年)五月開始圍城,一直到次年十月都沒有攻破熱蘭遮城,反而死傷近萬人,而城中的荷蘭人只死了六百三十二人。(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我的世界:我能升級一切明末草頭王超級兵王(番外)明末山賊明末之君臨天下明末之大國崛起三生三世輪迴劫洪荒之紅雲大道神級小漁民隋唐大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