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末之巨宼逆襲->章節

第四百四十五章地主風險大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用了半日功夫,將這些瑣事處理了個七七八八,眾人也都提了不少有用的意見,這讓李元利有點自得,當初逼著這群大老粗讀書識字,現在總算是有了些效果,只知道帶著士兵們猛衝的那可不是良將,那叫莽夫。

不過還有兩件大事李元利沒有提出來商議,一是明安達禮和管效忠的問題,二是軍隊改編的事情。前者暫時還需要保密,後者則根本用不著徵求他們的意見。

早在十五世紀,隨著火器的大量使用,在歐洲各國的步兵裡已經出現了連、營、團、旅等正式的編制單位,到了十七世紀,許多歐洲國家的部隊中就出現了師、軍等更高一級的編制單位。

大興軍現在的編制以及尉、校、將三階九級軍銜,已經基本與法、俄等歐洲國家保持了一致,李元利沒有再想去改變它,他只是想在軍以上,再設立一個軍事單位——集團軍,然後再按區域設立軍區。

隨著國土的逐漸收復和軍隊的逐漸擴張,在解決滿人的問題之後,大興軍在陸地上的敵人也將會發生變化,一是北方的蒙古各部以及更遠的沙皇俄國,二是佔領了青海、烏斯藏、哈薩克三地並向滿清投順的蒙古和碩特汗國。

另外還有安南、暹羅、朝鮮等處也需要解決,而所有這些用兵的地方,一個軍三萬人都不夠用,因此建立集團軍來統一協調指揮各軍作戰就變得很有必要。

統一全國之後,大興軍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流動作戰,設立軍區更是勢在必行。這些他都已經有了初步的計劃,慢慢完善就行。

下午的酒宴賓主盡歡,以往不喜歡和士紳們打交道的李元利也和張怡等人飲了幾杯酒,他這樣做的目的可不是想拉攏這些人,而是對張怡等拒不仕清的氣節表示讚賞,另外也想問問他們對大興軍的政策持什麼態度。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未進江南之時,李元利擔心的是大興軍的土地政策會受到江南世家望族、地方豪紳的抵制,他甚至已經下定了決心,如果有敢強行抵制者,該砍頭的決不手軟。

哪知進了江南,才知道事實和他想象的完全不符,大多數有田的士紳地主竟然很樂意出售他們手中的田地,李元利大感不解,找顧炎武等人仔細瞭解過之後,才知道了其中原委。

明清交替之際,除了投靠韃子的文武將官之外,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其艱難的時期,就連在明末錦衣玉食的世家望族,到了清初也普遍沒落甚至破家,特別是那些擁有大片良田的大地主豪紳更是如此。

當年南都陷落,給江南帶來極大的震撼,大多地方一度陷入無秩序狀態,江南地區發生了大規模的奴變和民變,有些人家則受到喇唬、鄉兵、明軍殘部的劫掠和敲詐勒索,這些事件導致許多大戶人家變得一貧如洗甚至是家破人亡。緊接著清軍南下,殺掠更慘,當時吳郡八邑,只有太倉州和崇明縣沒有遭到屠城。

韃子攻佔整個江南後,仍然在南方各省大舉用兵,所需錢糧大部分靠江南賦稅,無田無產者官府拿他沒辦法,目標自然就放在這些有田產有產業的世家望族和地主豪紳身上。賦稅最重的時候,地主收上來的田租根本不夠,還要倒貼。

除此之外,他們還要受到清廷衙門裡大小官史的敲詐勒索,家產田地越多者敗落得更快。

更讓他們雪上加霜的是去前兩年米價大幅下跌,最低時一石米竟然只售六錢銀子!而清廷的賦稅是按折色繳納,並規定每石米折色二兩。

這在米價高過二兩時,對地主們就有利,但米價大大低於二兩,地主們繳納賦稅時,還得把米賣成銀子再向官府交納,這樣算起來比應繳的賦稅多交了三倍不止!

糧食越是豐收,米價越賤,地主們越是交不起賦稅,而滿清朝廷對賦稅的催逼更急迫,凡不完稅的地主被抓到衙門,“造九斤大板,打至十五,未有不死者,三日內連斃數人!”“凡被杖責者,血肉狼藉。”

為了保命,地主們紛紛賣田來繳納賦稅,但是田產此時已經成了人們心目中的禍根,一畝上好的水田二兩銀子也沒有人買。

在這種情況下,大興軍進了江南並且收復了南京,不但百姓歡欣鼓舞,就連已經沒剩下多少的落魄世家望族、地主豪紳們也是感激涕零。

大興軍要將田地收回去分給百姓種,而且還會給以補償,他們哪兒會不願意?

當地主的風險實在是太大了呀!大興軍又鼓勵商貿,對他們來說,隨便做點生意也能把那點田租賺回來,最關鍵的是再不用擔心被一頓板子給打死在衙門口了。

李元利知道這些事情之後,心裡暗笑不已,此時卻還同張怡等人說道:“這年頭,大家都活得不容易啊……好好過幾年安生日子吧!”

酒宴過後已經快要天黑,眾人都在酒樓前恭送漢王回府,封義卻過來向他低聲稟道:“王爺,兄弟們去打聽那馬伕何慶琳的事情已經有些眉目了!”

“回府再說!”此時人多嘴雜,不是說話的地方。李元利在尤烈等人的簇擁下,快步回了漢王府。

進了廂房,三元和明朗守在門口,封義這才躬身稟道:“王爺,兄弟們這兩日尋訪了何慶琳原來的街坊鄰居,人倒是原來東城的沒錯,但卻是十分蹊蹺。”

“此人年輕力壯,卻甘願做個低賤的馬伕,而且一做就是十年,雖說他家祖傳的養馬本事,但這一點仍然讓人生疑。而且他父母早亡,又是家中獨子,卻至今未曾婚配,這其中定然有重大隱情!”

古人以孝為先,“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年過三旬的家中獨子卻不婚配,這確實是個大大的疑點。

“這何慶琳性格孤僻怪異,他有一位鄰居說,韃子沒進南京時,這漢王府便一直荒廢,但他十多歲時,卻時常一個人跑到這裡面來玩耍,有時一呆就是一整天,也沒人知道他在這裡面做什麼。”

李元利倒不覺得這馬伕性格孤僻,看他說話做事都非常得體,卻沒想到竟然是個孤兒。(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我的世界:我能升級一切明末草頭王超級兵王(番外)明末山賊明末之君臨天下明末之大國崛起三生三世輪迴劫洪荒之紅雲大道神級小漁民隋唐大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