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末之巨宼逆襲->章節

第三百八十四章只畏非敬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鄭成功起兵之初,其麾下多為鄭氏族人及其父鄭芝龍舊部海寇和走私集團私軍,將領多為鄭氏老人。

永曆四年,鄭成功殺其族兄鄭聯、驅逐鄭彩取了廈門。永曆六年,清軍攻破廈門,鄭成功殺其堂叔鄭芝莞,逼其叔父鄭鴻逵下野,至此完成了對鄭軍的完全掌控。

鄭成功治軍嚴苛,這在當時的情況下實施嚴刑峻法本來也是無可厚非,但他錯就錯在擅殺、亂殺。他一生大小戰役上百次,誅殺臨陣脫逃者、作戰不利者不計其數,並且牽連全家。

鄭成功殺下屬不但喜歡殺其全家,而且在他的控制區域內不服從號令的城寨,也是動不動就屠城屠寨,老少不留!

時廈門同安人阮旻錫在所著的《海上見聞錄》中對他的評論:用法嚴峻,果於誅殺,於是人心惶恐,諸將解體。這確實就是對他的真實寫照。

總的說來,鄭軍麾下將士對鄭成功只有懼怕而根本沒有出自內心的尊重。

後世歷史上鄭成功北伐南京,清軍挨個攻打鄭軍各部,總兵力遠多於清軍的鄭軍因為沒有得到鄭成功的命令而不敢救援,眼睜睜看著友軍被消滅而導致最終全軍潰敗!

到了收復大員之後,鄭經通姦事發,鄭成功派人賜死鄭經,卻遭到留守金廈的將領群起抗命,其中就包括黃廷、王秀奇等自他起兵之初就跟隨多年的老將。

此時大興軍大兵壓境,鄭成功詢問應對之策,滿堂文武竟無一人應答,一則大興軍和清兵不同,本身同屬漢人軍隊,而且兵力強盛,根本不是鄭軍所能抗衡。

但最主要的還是眾人都清楚鄭成功的性格,施琅就是前車之鑑,鄭成功不但不採納他的諫言反而將他革職,後來更是殺其父兄逼反了他。這種情況之下,誰還敢跳出來自觸黴頭?

“國姓!下官以為降大興軍也未嘗不可!”

一聽此話,眾人都吃了一驚,在這關頭勸國姓爺投降,那豈不是找死?不過大家抬頭一看,卻又放下心來——原來說話的是張煌言。

張煌言屬於魯監國浙東一系,雖然現在寄居金廈,但他現在還掛著永歷帝所封的監軍兼兵部左侍郎的職銜,鄭成功既奉永歷帝為主,也不好明目張膽地斬殺這麼一位“朝廷重臣”。

不過鄭成功也沒有好臉色給他看,他瞟了張煌言一眼道:“此非降戰之議!”意思就是說今日不是商議降與不降,而是如何應戰的問題。

張煌言本是浙江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人,他出身於前明官宦之家。清軍入關,南京失守之後,與錢肅樂等起兵抗清,後與張名振等奉魯王朱以海轉戰於浙東沿海,入據舟山,清軍攻陷舟山後,二張又奉魯王跑到福建依附於鄭成功。

永曆九年,張名振與張煌言合兵三入長江,抵燕子磯,因兵力單弱無功而返,於是又會同鄭成功部甘輝、陳六御等收復舟山。張名振死後,原本遺囑由張煌言統領其軍,而鄭成功卻下令由陳六御接掌。

次年清軍再度佔領舟山,陳六御陣亡,張煌言率領殘部逃回廈門繼續依附鄭成功,鄭成功令其率軍駐金門。

張煌言奉魯監國為主,但魯王朱以海已經於永曆七年自去“監國”號,如今魯王監國一系文官武將基本都被鄭成功收買拉攏,只有張煌言不願投效於他。

大明已亡,但漢人還沒有死絕,韃子早晚要被趕出中原,可最有希望完成這個壯舉的不是鄭成功,而是漢王!

在張煌言看來,晉王李定國英雄了得,尚且投於漢王門下,可見漢王絕非浪得虛名之輩,況且大興軍兵強馬壯,坐擁七省之地,連韃子都要避其鋒芒。

鄭成功卻負隅頑抗,此舉無異於螳臂當車,還不如降了大興軍,一同對付韃子才是上策。

但鄭成功可沒有投降的想法。李元利在廣東之時,便給鄭成功連發三信勸他投降,要是他願降,又怎會等到現在?

“降賊之事,休要再提!”鄭成功一聲厲喝,將眾人有些恍惚的心思震了回來。

然而還是沒有人對如何應戰大興軍發出建言,這令鄭成功心下更是震怒,他看著一眾文武將官指名問道:“華明!你且先來說說。”

話聲響過,一員壯碩的武將出列拱手道:“國姓!末將只知衝鋒陷陣、用命殺敵,該當如何行事,但憑國姓吩咐就是!”

此人姓黃名廷,年約三十五六,早些年也拉了一支小隊伍抗清,鄭成功起事之後便率部來投,深得鄭成功信重,現任前提督一職,是鄭軍中的重要將領。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黃廷雖勇武有力,但卻非魯莽之輩,他深知鄭成功的性格,所以此時只是一味附和。

果然此舉對鄭成功來說最是妥當,他輕輕頜首道:“兩軍相逢勇者勝!若眾將士同華明一般有此心,大興賊便休想踏上廈門島一步!”

眾將齊在心內暗罵黃廷“卑鄙無恥”,只有右提督馬信出列奏道:“國姓,大興賊兵甲犀利,更有鐵甲戰艦十數艘,此番傾巢而出,來勢兇猛,然我軍困處孤島,不得不戰!”

這馬信原本是前明浙江台州(治今浙江臨海縣)總兵,清軍陷浙江後降清,永曆九年又率部歸隊了鄭成功,被任命為右提督。

滿堂文武官吏之中,只有他對鄭成功的性格不甚了解,此時見眾將都拿不出一個主張,便想跳出來出個風頭,以搏國姓爺賞識。

“我軍駐於鼓浪嶼,大興賊定然會從島南進軍。以末將之見,當集重兵於島南以抗賊軍,只要能擋住大興賊水師攻勢,廈門便可安然無恙!”

鄭成功聽了此話卻道:“大興軍水師集於島南,步卒集於島北,兩面夾攻,若我軍只於島南拒敵,大興賊於島北登岸又當如何?”

“我聞大興賊步卒強悍,作戰時以一當十,連韃子也不能相抗,若他們一上島,又有何人能夠抵擋?唯一之計,只有在海上用戰船阻之登岸方為上策!”

“國姓,大興賊集於島南之水師,光鐵甲戰艦就有十二艘之多,特別是其中一艘萬石鉅艦,非我軍戰船所能抵擋,國姓若再分兵,廈門危急也!”

相關推薦:我的世界:我能升級一切明末草頭王超級兵王(番外)明末山賊明末之君臨天下明末之大國崛起三生三世輪迴劫洪荒之紅雲大道神級小漁民隋唐大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