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誰->章節

第二百八十八章 唾棄老丈人,聯絡榆林軍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濟寧之戰的結果震驚了整個齊魯。

大名鼎鼎的饒餘郡王阿巴泰親自坐鎮,集結了數萬雄兵,臨戰前夕更有耿仲明、尚可喜領著大幾千八旗火器軍趕到,憑著濟寧堅城,整個齊魯真沒有幾個人看好秦朗的這次大戰。

不看就連滋陽城裡的魯王朱以海,短時間內都沒什麼大舉動麼?

只不過是聯手城內的王英東軍與城外勒克德渾率領的清軍小打小鬧了幾回。

反正是誰也沒想到,短短幾天裡,彷佛堅不可摧的濟寧城便就淪陷了,大幾萬清軍被打的抱頭逃竄,被秦朗大軍追殺數十裡,伏屍上萬。

而後秦朗大軍還絲毫沒停下腳步,現如今連東平州都已經拿下來了,直接切斷了滋陽城外清軍的退路。

現在勒克德渾軍,已經連夜退往了滋陽東北方向的寧陽。

他就跟其他人一樣也沒有料到阿巴泰坐鎮的濟寧城會那麼的不經打,秦朗大軍已經追著清軍敗兵越過蜀山湖,進入汶上縣城了,勒克德渾才知曉不對,不等滋陽城內的守軍發起攻勢,就乾淨撤退去了寧陽縣。

但這也依舊是一條‘絕路’。

這寧陽位於滋陽城的東北,後方就是連綿大山,就是泰安州。

往北是東平州,往西是汶上縣,唯一的生路就是孔家所在的曲阜,以及曲阜更東的泗水,但也就到此為止了,因為泗水再往東還是能碰到秦朗軍。

也就是說,勒克德渾部現如今已經完全被秦朗包圍了。

當然,他手下有三千蒙古騎兵,這些人憑著高機動性,很輕鬆的就能從平坦的西側突圍出去,甚至分潤一下戰馬,把兩千八旗兵一塊帶出去也不是難事。難的是柏永馥手下的幾千綠旗,他們才是真的走投無路呢。

秦朗對勒克德渾這五千八旗、蒙古兵垂涎欲滴,跟他們相比,柏永馥手下的幾千綠旗根本就不值一提。但是,他手上的主力必然是要趁勝追擊,直到拿下臨清才是第一位的。那餘下的力量想要消滅勒克德渾可就困難了,必須要靠滋陽的援助!

朱以海對清態度強硬,更別說滋陽城內還有王英東這支本就是秦朗麾下的兵馬,且兗州知府陳艾山也早跟秦朗勾勾搭搭,按道理,這本該是毫無阻礙的事情。

可偏偏就在這個檔口,本應是水到渠成的事兒,硬是摁下了暫停鍵。

魯王朱以海勐地“病重”,臥床不起了,所以他手下的一萬餘兵馬自然就無法動彈了。

“查出原因了嗎?”

秦朗的臉色很不好看,這種突然爆出來的地雷很傷人的,尤其是朱以海本就是軍情局的重點關注目標,卻還讓他出這樣的亂子,這怎麼可能叫秦朗滿意?

“回國公,拒查兩日前孔尚睿曾到訪魯王。”劉傑低頭說道,他不得不承認情報體系真的有些疏忽了,因為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孔家人兩邊添,一邊聞著韃子的臭腳丫,另一邊又扒拉著金陵不放手,幾乎是每月都有人帶著厚禮來拜訪魯王朱以海。

一次警惕,兩次也警惕,可三次、四次、五次呢?這次數多了,真心警惕性就下降了。

“孔尚睿是誰?”

秦朗知道孔胤植的生父是孔尚坦,嗣父是孔尚賢,這孔尚睿又是誰?

心中早已經給孔家劃上了大大一個叉號的秦朗,並沒有太過於關注孔家的枝枝葉葉,他也關注不過來啊。

繁衍兩千年的孔氏一族,別看‘族長’的位置經常絕嗣,可整個孔氏真心人口眾多。別說衢州的南孔了,光就曲阜的北孔,那可就是二十派六十大戶,秦朗才沒那麼多的腦細胞去記這個呢。

“國公,孔尚睿是孔胤植的親五叔。”

“哦,汶上的哪個?”

秦朗恍然。

他倒是知道孔胤植的生平的。孔胤植的嗣父孔尚賢是第六十四代衍聖公,嘉靖年間,孔尚賢娶了奸相嚴嵩的孫女為妻,與嚴家往來密切,其二叔孔貞寧對此甚是不滿,不願與之往來,憤而舉家遷至汶上,這一支便就此在汶上紮根。

孔貞寧生有六個兒子,長子就是孔胤植的生父孔尚坦,因為孔尚賢沒有兒子,於是便以孔尚坦之子孔衍植過繼給孔尚賢,回到曲阜做了第六十五代衍聖公。

因為孔貞寧是孔尚賢的親二叔,本身也是孔家嫡子,二者血脈最親近。

孔尚坦之後隨兒子孔衍植返回了曲阜,父以子貴,本身死後被明廷追封為衍聖公,但他的五個弟弟則都留在了汶上。不給那五個人都叫啥名字,秦朗就記不住了。

現在看,孔胤植這五個親叔叔裡還活著的,或者說能出來做事的,就是孔尚睿了。

孔家這些日子裡跟燕京和金陵都聯絡密切,在金陵那邊與聲討秦朗的東林一黨走的尤其近乎,因為秦朗的所行政策已經嚴重的危害了孔氏一族的利益了。

後者田畝中多,光是明面上的祭田,就有2000大頃,也就是20萬畝。然後還有“五屯、四廠、十八官莊”等,族產遍佈齊魯和淮上。

這要是按照秦朗的法子,不管士紳商民全都要一體當差納糧,只是明面上的損失,孔家就損失大發了。更別說秦朗還要清丈田畝,這是在挖孔家的根兒啊。

所以天下間聲討秦朗的聲音裡,南有東林黨,北有大孔家,後者跟前者一樣,是早就上了秦朗的黑名單了。

“把這事兒給我查清了,我倒要看看是誰在搗鬼!”

從陰謀論出發,這事兒明顯得利的是韃子,一萬多軍隊的缺陷,甚至還會牽制到王英東和陳艾山的人馬,這直接就讓濟南之戰陷入了還沒開始就先行完蛋的境況。但朱以海是什麼人啊?

秦朗跟這位魯王雖然沒有太深的交情,可怎麼看他也不像跟韃子勾結的人。所以說這裡頭還應該有南面使來的力量,……

這可真就是操蛋了。

這一戰秦朗的目的就是拿下臨清,收復齊魯,這樣一來不但卡住了京城的水運糧道,更實打實的在韃子的腹心位置頂了一把尖刀,是對韃清的極大威脅。

怎麼看都是大利於漢家天下的。

他麼的竟然還有人在這個時候來拖後腿?怎麼想的呢,這是不是也太早啦?

秦朗就是拿下齊魯之後,也不過據一省之地啊。而且與韃子針尖對麥芒,從某種程度上說來,還大大減輕了金陵、李張的壓力呢。

怎麼看這都是對金陵大有好處的事兒,怎麼看這也都不是對秦朗下刀子的好時機啊。

而且能說動朱以海這個跟韃子有著血海深仇的人,那會是誰呢?秦朗幾乎不用想就知道答桉,這可真叫人不爽。

去年的長江之戰還歷歷在目,不是他領著水陸軍浴血奮戰,老丈人就要二次落跑了。結果現在就來翻臉不認人?

“唾~~”

秦朗心底裡狠狠唾棄著崇禎帝,這貨腦子是有病吧?

“你們說,我一個齊魯都還沒佔完呢,又不是整個北地都一統了,有必要現在就下手嗎?”

秦朗的吶喊沒有得到一絲兒回應。

閻應元一聲不吭的站在下面,他眼睛裡的神色已經充分給出了答桉。

皇帝當然有必要現在就下手了。

秘書處的人全都是人尖子,誰也不是傻的。

秦朗想到的,劉傑、閻應元等全都想得到,而且再往深處裡想一想,就明顯能夠得出答桉。

眼下這正是一個即打壓的到秦朗,又能大大牽扯到韃清的好機會。

作為一個連齊魯之地都沒能拿到手的割據勢力,乍然一看是挺弱小的。然而秦朗有著深不見底的可怕財力,有鬱洲山島這個可以出產大量兵甲槍炮和糧食的根據地,還有極大的人望和能征善戰的名將頭銜,這樣的存在要是拿到了整個齊魯省上千萬人口的統治權,這就太可怕了。

所以,與其看著秦朗把整個齊魯都拿到手,不如現在就背後捅上一刀!

齊魯戰局進行到現在,秦朗的作戰部署在天下人眼中就很難不顯露了。

非常明顯的事情,這場齊魯大戰於秦朗軍言是分成了東西中三個部分的。

東邊的青州戰場,中路的濟南戰場,然後西路的運河沿線。

主力當然是運河一線了。

這裡佈置了秦朗與清軍的主力,是決定著全域性勝負的關鍵。

一旦秦朗於運河一線取得了勝利,這不但榆林軍盤活了,滋陽的小兩萬守軍也盤活了。

再結合濟寧大戰前夕,秦朗給滋陽傳去的訊息,讓他們整軍備戰,隨時增援泰安的夏全興師,那金陵得到的訊息就會更加的全面。

秦朗的盤算是,自己引大軍擊潰了濟寧的清軍主力,然後大軍一路向北,沿著運河一直殺到臨清去。到時候他就可以與東昌府境內的榆林軍聯合一處,沿著運河一線幾處節點設防,組成一道堅實的屏障,遮蔽整個齊魯的西線。

而中路的濟南府呢,就由滋陽守軍合同泰安州的夏全興部攻取了。一旦得手,數萬大軍再沿著官道一路橫推到青州去,那譚泰豈還能有回天之力?

這樣一來整個齊魯之地便就都落進秦朗的口袋裡了。

秦朗的戰略部署和意圖非常的明顯了,金陵豈還能尋不到要害?

只要朱以海在關鍵時刻掉鏈子,勒克德渾軍還是小事兒,濟南之戰的無奈推遲才是關鍵。

這看似不對秦朗造成多麼嚴重的損害,可引起的連鎖反應才是金陵真正的目的。

韃子只要不是傻子,就不會在齊魯還有希望的情況下,斷然放手。

阿巴泰是敗了,但這不是說韃清在北直隸就沒兵馬了。

一旦清廷調集兵力從濟南府的北側進援濟南、青州兩地,同時在調集兵馬牽制秦朗主力,那齊魯之戰可就短時間裡結束不了了。

偏偏齊魯又是極其要害的地方,是秦朗和韃清都不能放棄的所在,這樣一來,整個齊魯之戰可就很有可能變成一個泥潭,讓秦朗與韃清全都深深的陷入其中。

如此與金陵一樣大為有益,同時還能大大消耗一把自己的好女婿,崇禎帝一旦想明白了,他怎麼可能不去下黑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不比坐視秦朗拿下了齊魯之後,再與韃清大軍對峙更為有利嗎?

閻應元腦子裡已經想明白了一切,但他一個字都不說,因為這點事兒他相信很快秦朗自身就能明白過來。

向著秦朗行了一禮,閻應元利索的退了出去。外頭,好一幫子人都在等著他呢,其中就有李飛和何峰兩個。

他們倆算是濟寧城內第一個吃上螃蟹的人了。

這回閻應元要去範縣走一遭。

那兒算是東昌府最南面的一個角了,一望無際的榆樹林橫貫數百裡。在天災人禍連綿不絕的崇禎年間,這裡的榆樹都不知道救活了多少條性命。

同時這兒也是農民軍天然的一個遮蔽場所。

早在崇禎十二年,就有鄆城李青山率先起事,攻克縣城,取消賦稅,無數農民歡呼雀躍。訊息傳到了與之僅一河之隔的範縣,數以千計的饑民得到訊息,亦躍躍欲試。雖然沒能一舉拿下縣城,但大隊人退入了一望無際的榆樹林裡,官府顯然也拿他們沒法。

到這年的年底,陽穀的梁敏也聚集了數百人來到榆林中安營紮寨,及至次年春天,他這隊農民軍已然發展到了3000多人。

如此景象一直持續到了清兵入關,韃清主力忙於肅清李自成和明軍殘餘力量,根本無暇顧及榆樹林中分散的小股農民軍,榆林軍趁機發展壯大。

而這當中還少不了潰敗的李自成殘部的殘餘。

這就跟李自成吸納了大量明軍降兵、敗兵,而後農民軍實力大增一樣,榆林軍也吸取了李自成於齊魯的潰散殘兵,從而軍事素養有了一個長足的進步。

韃清代明,朝廷鼎革期間人心繁雜。有的人乖乖向韃子獻出了膝蓋,但有的人卻怎麼都放不下骨子裡的尊嚴。

辛縣的劉思同、李正心、趙義等就不願意向韃清獻降,紛紛起兵抗清,拉起了隊伍。

朝城的黃鎮山也率眾起義,迅速攻破縣城。

還有觀城的文思明、任鳳廷,亦是起兵抗清,一舉將縣城拿下。

這些人可不全都是農民領袖。

看看劉思同、李正心、文思明、任鳳廷的名字,一看就不是飯都吃不飽的窮光蛋能起的名。

這些人本就是當地有頭有臉的士紳,其中文思明還是個舉人呢。

範縣的榆林軍在辛縣、朝城、觀城三縣抗清義軍的呼應下,信心大增,亦因為城內人心浮動,故而輕而易舉地攻克縣城,將降清的範縣縣令孫養廉一家殺了個精光,繼而任七、張七又揮師向南攻克了濮州。還一度聯合壽張的丁維嶽,舉馬軍千餘,步軍數萬,四面舉火,喊聲動地,攻打清軍的漕運重地張秋鎮,可惜未能得手,於次日攻克壽張。

丁維嶽就是齊魯士紳抗清的典範,他本是壽張的民團練總,某種程度上跟任七、張七為首的榆林軍還是對頭呢。但必要時候雙方也能聯兵一處。

所以別看榆園軍山頭林立,大大小小的一股股根本就聯合不成一個整體,但他們的數量是真心不少。

而且抗清意志堅定,三年來多次與清軍交鋒,進則攻城佔地,退則逃入榆林。每股人馬於榆樹林中都有巢穴,大家大挖地道,廣積糧草。清軍兵鋒再勁銳,也只有望林興嘆。

而現在閻應元這波人就是秦朗派去聯絡榆林軍的第一批人。

總規模輕輕鬆鬆就能上十萬人的榆林軍,那可是秦朗計劃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

相關推薦:我和美女市長博弈局中局:漂亮女局長官場之步步高昇官場紅塵筆記超級大文豪驕傲入骨:千億總裁,結婚嘛和首富老公結婚後末世行漫威之DNF分解大師不準狼吞虎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