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末偽土司->章節

第八十一章 與瑤人定約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黃子琦的這個承諾,把在座的瑤人領袖們,都給嚇了一跳,甚至盤金成,都騰的一聲,從椅子上站來,“琦兒,果真能用兩到三年的時間,為僮瑤各族人,打造一支不下於京師三大營的精銳火槍部隊?”

藍天奎站在盤金成身邊,也是神情激動,“黃賢侄,這可不是玩笑啊。咱瑤人長期以來,飽受欺凌,顛沛流離。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樣,瑤人除了個別分支,大多精誠團結,知恩圖報。你若能整合僮瑤各族,打造一支精銳火槍部隊,我藍天奎敢向你保證,部隊組建之後,半年之內拿下廣西,一年之內控制整個嶺南和南安。這南邊半邊天下,皆願奉賢侄你為主,與大明朝庭分庭抗禮。”

“對,對,我們早就不鳥這個破朝庭,兩百多年來,我們瑤人與僮人為反抗暴政,前後起義不下十次,雖然死傷累累,可也從未屈服。黃賢侄和盤老大既結為一家,只要你們兩個振臂一呼,我們瑤人各寨,必群集響應。嘿嘿,再有些火槍,朝庭在兩廣的那些衛所,我們一點也不懼。”雷正榮武夫出身,本來性子就暴躁,一聽黃子琦居然能打造一支強大的火槍兵,便巴不得立即舉兵反叛了。其他瑤人領袖,也盡皆站了起來,這訊息確實太讓他們震驚了。

黃子琦卻安撫道,“諸位,我希望整合僮瑤各路,打造火槍部隊,卻並非為了反抗大明朝庭。這件事之前苗苗已經和大家分析過了,大明朝什麼情況,苗苗剛才說得很透。我打造這個部隊,首先是為了增加大家自保的力量,在自保的基礎上,我們先南下,收復安南、寮國、緬北。這些地方被中原人視為蠻荒瘴癧地,棄之不顧,統而不治。然我僮瑤苗各族,與越、泰、緬諸族,多有親緣,避開大明中原之亂,兵鋒指向南方薄弱之地,省時費力又得實利。待中原王朝分崩離析,我等已經坐擁南疆,發展壯大,此時再兵鋒北指,逐鹿中原,問鼎天下不遲。”

包天笑直愣愣地看著黃子琦,“黃賢弟,就你這志向,我包天笑便打馬不追不上,聖女與你,果然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你指哪打哪,我包天笑願為先鋒,只求你優先給我配三千火槍,我巴不得現在就給你橫掃寮北,先佔個地方。哈哈,黃賢弟,咱先說好啊,我包家所求不多,日後你問鼎天下,我只求封一‘鎮寮侯’,食邑三縣足以。”

黃子琦卻正色道,“包兄,眾叔伯,黃某雖有此規劃,卻並不是為稱王稱帝,也不是帶領諸位博公侯之位。”

“哦,那我們卻是為了什麼?”藍天奎是瑤人中僅次於盤金成的領袖人物,也是比較有政治頭腦的,聽得黃子琦這麼說,便也正色問道。

“諸位應該有人到過思明,見過思明府上下情況,我要建立的國家,便是像現在思明府那樣。人人有田地,人人有工作,人人可受教育,人人可自由選擇怎麼生活。在這樣的國家,人與人之間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治理者沒有帝王將相之稱。選賢與能,天下為公。”

“可是,帝王將相,也能選嗎?”雷正榮的腦袋,很明顯轉不過彎來。

“哈哈,帝王將相,寧有種呼?我想建立的國家,沒有帝王將相,沒有王公貴胄,只有各行各業,大家為自己,為家人,為社會,為國家工作。官,只是一種職業,能者上,愚者下,有任期,要考績。”

“黃賢侄,這沒有帝王,那以後建的,是誰的國,誰的家?”這是李姓族長李錦貴在問。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家是一姓一戶之家,國是天下眾生之家。合千萬家而成一國,國本應是為千萬家服務,保家家平安,增各家福祉的。可是,總有些人,想要說國是我的國,此國為劉姓之國、李姓之國、朱姓之國,實則是傾舉國之力,謀一家之利。在此,我也希望與眾位約定,若以後有機會建立我們的新國家,這個新國家,既不是我黃家的國,也不是盤家、藍家、包家、沈家、趙家……的國,而是一個為每一家,每一戶保平安,增福祉,謀利益的國,是各家各族共治共享的國。”

對於一群受教育程度並不高的人來說,要解釋清楚這種國家是什麼,確實非常難,不過由於瑤人長期受欺凌、驅迫,倒是人人嚮往這種國家,甚至像佘江、袁承志這樣有著較強儒家情懷的人,聽了之後,也有點神情恍然,“大人,你說,國家真能為各家各族共治共享嗎?”袁承志問。

“為什麼不可以?”

“黃賢侄,若真是能建立這樣一個國家,我們瑤人也就不用整天擔驚受怕,顛沛流離了。只是,這樣的國家真能建起來嗎?即使黃賢侄你能力強,意志堅,能統領我們建起這種國家,可是若賢侄你老去,誰繼承你的大業,繼任者是否又能如賢侄你一樣,堅持各族共治共享?”藍天奎從下來,靠在椅子上,很嚴肅地問道。

“所以,這種國家,需要立憲制,定法度,行選舉,開民智。若一切皆有章程可依,事事皆有法度可循,人人皆有參與國事治理之才能和意願,這樣的國家當然可以維持下去。”

“依我看,憲制、法度固然必要,選舉也是應該,不過當務之急,卻是開民智。琦兒你描繪的這種國家,別的不說,就是我們這些自認為瑤人首領,有一些見識的人,尚且感覺聞所未聞,更不用說普通民眾了。若不能開民智,革民風,這等新國家,斷是不可能延續下去的。”

“對,盤叔這提議,我也特別贊成。我是漢人,熟讀經史,最近一段時間,經與大人、大小姐交往,卻越發迷惑了。聖人書中,其實早已提及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故治必稱三代,賢必頌堯舜,制必推禪讓。可是,有夏以來,豪人貴族,卻以天下為家,自秦漢而降,專制之勢更是一朝強於一朝。為了一家一族獨佔舉國之利,哪個朝代不是極盡愚民之能事,更是篡改聖賢之書,專務誇讚帝制,論證君權神授。芸芸生民,或者讀不了書,世代愚頑,或者舉族接濟,勉力讀書,讀的卻是為帝王歌功頌德之書。如此一來,舉世皆認為,君乃國之必備,帝王即是國家。大人所言,建立沒有帝王的國家,讓各族共治共享的國家,首先便要啟民智,變民風。這個任務,在廣西僮瑤各族中先行先試,卻有優勢,反而在中原腹地,難有進展。何故,在中原,帝制、王權思想,已經深入骨髓,且朝庭尚屬強大,稍有對帝王不遜之言論,便會遭查禁。僮瑤各族,在大明不被當臣民善待,在黎、寮各國,卻又被當成異國之民歧視,顛沛流離固然令萬千族民愁苦,卻也使得僮瑤各族之民,帝制、王權思想薄弱,求新求變求安穩生活的慾望更強。興教育,啟民智,變民風反而更容易。”袁承志侃侃而談,令在座的瑤人首領們,不斷頷首。

“哈哈,承志,你這思想轉變很大啊。我以前還很擔心,你不能接受我和苗苗的一些思想,現在看來,我的擔心有點多餘了。”

“唉,大人,此前知道家父之經歷,這次又經歷王府當街劫人之事,我也算是想明白了。大人、小姐給我看的那些批判帝制、王權的書,字字句句,皆是至理,若要真正令天下百姓,過上長久安康穩定之生活,要實現國家長治久安,而不落入興衰輪迴,首先就要廢除帝制,實行共和。但共和之治,卻需要有諸多人才,共商共議,以現在僮瑤各族民眾之智識,尚顯不足。”說到這裡,袁承志歉意地看了一下在座眾人,抱拳道,“眾位,承志言語唐突,尚乞見諒。”

盤金成笑著說道,“袁賢侄不必如此,我等也有自知之明。”說著,他便向在座諸人,詳細介紹袁承志的身份,以及袁崇煥蒙受的冤屈。

這些瑤人首領,別看一個個對朝庭並不怎麼在意,但聽得袁崇煥為國捍敵,卻蒙冤受刑,西市凌遲。袁承志還未成年,便被流放廣西,成為罪身,便都站了起來,向袁承志抱拳道,“公子烈士之後,又有過人見識,令我等敬仰。”

黃子琦見狀,便將話題繼續拉回來,“岳丈和承志,都提到要先啟民智,這也是我欲送瑤人第二件大禮,便是在瑤人村寨,與我思明村寨一樣,建學校,辦教育,啟民智。現在思明府的學校運營,已經有一些經驗,第一批士子,再過一段時間,便可派往各地任教職,這次二叔與芸妹北上,也要邀請一些中原士子,來廣西執教。我們在思明府的教育,推廣到思明府外僮瑤各寨,我相信不出十年,定可在廣西十多個府縣,令民風大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黃賢侄,你說的辦教育之事,我舉雙手贊成,不過我卻不贊成在瑤人村寨辦教育。一來,瑤人村寨,大多藏於深山,地處偏遠,且各村寨規模很小,若一村一寨皆辦教育,耗費大而功效小。二來依剛才大小姐分析,大明已經到了快要分崩離析的地步,雖然我們暫時還不宜與大明朝庭直接為敵,但大廈將傾之時,我等居住之地漢瑤僮雜處,流官、土司交錯,卻是最易受禍亂波及之地,一旦事態有變,又豈能安心教育。所以,黃賢侄有心助我們瑤人啟民智,辦教育,莫如就在思明府辦,我們瑤人村寨各選童稚少年若干,送到思明府就學。這樣,不但更有利於大人辦學,而且一旦廣西北部諸府亂起,我們瑤人子弟,也有個好的避難場所。”鄧姓族長鄧元毅,在仔細聽了幾人對話後,站起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對,對,鄧老弟這話說得中肯。雖然我們願意聽眾盤老大和黃賢侄的提議,不發動叛亂,不直接與朝庭對抗,可是我們所居之地,確實是易亂之地,即使我們不挑釁,朝庭、官府和北來豪強富戶,也會制造事端。在大亂將起之時,恐難為學校避一片安寧之地,送子弟到思明府學習,反是上策。”周姓族長周龍興也站起來說。

相關推薦:千古第一聖賢我真沒想苟成劍聖九重幻美人夜妖嬈我被坑成了劍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