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末狠帝,開局就逼崇禎退位->章節

第288章 太后太狠了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朱慈烺的命令到達南京時,已經到了十一月底。

雖然對於科舉臨近這一關鍵時期,陛下突然要調馬士英回北京,張嫣和馬士英都感到非常詫異,但也毫不猶豫的選擇執行這一命令。

馬士英只是匆匆收拾了一番,就從內閣七部中挑選了上百名大小官員,一起啟程前往京城,一刻也沒耽誤。

北京城的六部各衙門,雖然早已形同虛設,官員也大量被抽掉往各地,但終歸還剩下幾百名混吃等死的,朱慈烺自然不會讓馬士英一人前來,而是允許他可以挑選一百名官員隨行,以便到了京城後立即展開工作。

而馬士英這個內閣次輔,雖然從各部抽掉了上百人前往了京城,但對南方的行政體系影響並不大,也就是張嫣比平時忙碌了一些,至於其餘七部是絲毫未受影響。

因為七個部門本身就各司其職,互不干擾,七個尚書雖然受制於馬士英,但自身的權利也是非常大的,七人還巴不得馬士英這個頂頭上司離開,好直接向太後彙報。

內閣倒是離開了馬士英這個主心骨,真的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大小事物都拿不準,不得不向張嫣請示,張嫣忙碌了幾天後,也是徹底將權力下放給了六個部門的尚書,這才又變得輕鬆起來。

而馬士英帶著一眾文官們,急趕慢趕,總算趕在年前抵達了京城。

一抵達京城,朱慈烺便讓他先整頓各衙門,同時又增加了一個商部和農部,至於兵部則是直接裁撤了,而七個部門的一把手都只是左侍郎,沒有在任命新的尚書。

經過幾年的鍛鍊,馬士英確實經驗非常豐富,更為重要的是,相比起其他文官,他已經摸清了皇帝的態度。

知道自己什麼事情可以幹,什麼事情碰不得,也知道自己的權力有多大,不像其他文官顧慮這個,顧慮那個,能徹底放開手腳,所以做起事來自然是事半功倍。

如何在北方四省推行新政,在路上時,心裡就有了一個清晰的思路,決定先將京城中樞各部門整頓一番,然後先進行行政改革,將四省的官吏對調,將吏員納入文官體系等等,完成這一系列的措施後,再統計人口,田地,礦山,商鋪,最後按各州縣的人口總數和田畝數量平均分配。

朱慈烺見他說的頭頭是道,將新政也理解的非常透徹,也是徹底放下了心,剛過完年,初三便帶著一隊御林軍離京南下。

這次朱慈烺打算走陸路,先到天津附近的黃河出海口檢視一番,然後沿著正在修建的黃河河道南下,抵達黃河後,在向東經運河南下南京。

經過兩年多的修建,黃河改造工程已經完成了一半,由於黃河在宋時便奪淮入海,幾百年下來舊的河道,要麼成了良田,要麼成了村莊,早已面目全非。

要是不將沿途的村莊遷移,河道整修一番,就貿然強行引黃河北入,雖然最後黃河肯定也能引入渤海,但造成的損失和傷害肯定也是巨大的。

還有一點便是黃河北歸後對運河的影響也是巨大的,這也是明清兩朝雖然也知道黃河奪淮的害處,卻始終放任不管,就是擔心將黃河重新引入北方,會影響運河。

至於引黃河北歸其實很簡單,在不考慮百姓死活的情況下,直接在河南東部掘開大堤即可,可那樣黃河的河道是不受控制的。

因為歷史上黃河在北方的河道就沒有穩定過,數次改道,每一次都是驚天動地,死傷無數,朱慈烺自然不會任由黃河自己做主北歸,這才不惜花大代價,先修河道再引流,而新的黃河河道,大致上也是按照前世黃河河道修建的,哪怕有出入,也不會太大。

朱慈烺一路走,一路視察,速度非常慢,可北方的無數士子,卻沒有他這般悠哉悠哉,而是一過完年,就和同鄉好友結伴匆匆的南下。

因為神武朝第二屆科舉的院試,將於二月初一這天,統一在南方七省各州府縣舉行,七省以外的士子,可選擇任意州府去參加。

不過山東的士子自然是選擇前往最近的徐州參加,河南陝西的士子,則是前往鳳陽府,襄陽府,勳陽府,四川的士子大多都前往荊州府。

而貴州,雲南的士子卻是正在趕往湖南廣西兩省,北直隸和山西的士子,同樣打算前往湖北參加。

相比起七省高達三百萬的考生,其他各省加起來也只有二三十萬,這二十萬還都是有財力的真正讀書人,至於奴僕女子幾乎一個沒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開年以後,南方的氣氛明顯緊張起來,如偏遠地區的廣西,廣東,福建,年前張嫣就直接派出了一批批的御林軍,親自護送著試卷,前往三省的各州府城。

這些護送試卷的御林軍,幾乎都是十人一隊,每隊中都有兩名女兵,然後臨時僱傭十到二十人。

不單單只是試卷,由御林軍直接親自護送至各州府,到時候各考場的監督和維持秩序,也將全部由當地的駐軍負責,甚至連給考生發試卷,以及考完後的湖名工作,也都將由當地的駐軍來辦。

而各州府的禮部官員,只是負責登記和從旁協助,其他的根本就插不上手,甚至考完後,考生的試卷也將由御林軍再次帶回南京集中批閱,然後再由禮部公佈各州府的及格秀才名單。

雖然這樣來回折騰非常的麻煩,起碼要等三四個月才能出結果,但卻幾乎杜絕了一切舞弊的可能。

各地的官員從始至終都接觸不到考生的試卷,哪怕接觸到也不知道是誰的試卷,嚴格重視程度讓禮部尚書和各地的文官都是驚掉了下巴。

這要多麼的不相信他們文官,才會如此的安排?

顯然大家都沒想到太后竟然如此狠,不但派御林軍親自押送試卷至各考場,還讓駐軍來負責考場的次序,讓文官們根本就插不上手,充其量也就是前期修建一下考場而已。

相關推薦:真人解密遊戲實錄七方遺蹟西行詭案大解密我真的不想努力了我薅羊毛能大爆超神學院:元素之主精靈之我有一個精靈晶片龍巢暴君諸天輪迴:從港綜開始DNF之在阿拉德當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