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末狠帝,開局就逼崇禎退位->章節

第184章 南北分治,二京並立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馬士英一回到內閣,便將八部所有七品以上官員全部召集了過來,然後將皇帝的精神傳達了下去。

八部官員聽說陛下不要戶部上交一分銀子,今後的稅收也全部由內閣處置,都是一臉的不敢置信,隨即便是狂喜。

同時對皇帝的胸襟和魄力,也是打心底裡敬佩,如此君王,當真是古之未有呀!

直到一眾官員都平復下來,馬士英才又將養廉銀,經費獎金和重農興商的事兒,詳細的講解了一遍。

眾人聽完,對皇帝的那套經濟理論同樣是無法理解。

馬士英也沒管他們理不理解,直接讓戶部十日之內,核算出各府州縣的養廉銀獎金經費,然後讓銀行代為轉發。

最後才看向工部尚書道:“王尚書,接下來工部要派人前往蘇北河南進行實地檢視,然後儘快制定出完善的改道方案,不得懈怠,知道嗎?”

“閣老放心,下官一定盡心盡力,絕不會出半點紕漏。”工部尚書激動的答道,惹的其他尚書都是羨慕不已。

尤其是兵部,刑部,禮部尚書,刑部還好,時不時就有犯事的官吏要偵辦,可兵部和禮部就完全形同虛設了。

……

年關將至。

隨著各州縣的養廉銀獎金經費到位,整個南直隸的官吏對朝廷和皇帝的歸屬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各種雜稅取消,鹽巴棉布糧食等生活所需品,都被各地的皇店控制在了合理的價格,各地的官吏也不敢再肆意盤剝,加上寶鈔的流通,大大方便了交易,使得的整個南直隸,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場景。

至於禍害各地的山賊水匪,早就被紅娘子剿滅的一乾二淨。

而大明皇家邸報第一期,也終於趕在年前在南方數省開始發放。

整整十萬份,同一天釋出,今後的各期便不會再同步,為此宣傳監在各省各府州縣,都成立了分部,一躍成為繼銀行和皇店的第三大內廷部門。

所需的經費則全部由陳圓圓的風月司來出。

一開始各地的文人士子,為了抵制皇家邸報,是堅決不要不看,白髮都不要,可耳朵卻是不能不聽,最終許多人還是沒忍住心中的好奇,讓僕人領一份帶回家偷偷的看。

十萬份皇家邸報,平均的散佈在了南方各省州縣,起到的作用還是巨大的,幾乎所有州縣的地主士紳對新政都有了個詳細的瞭解。

再也不似以前那般人云亦云,謠言滿天飛,不知該信哪一句。

同時各縣宣傳分監的女官們,也帶著說書先生保鏢和大量的鹽巴布匹前往鄉下,一邊發放布匹,鹽巴,宣傳陛下仁德,一邊向百姓宣讀報紙內容。

沒辦法,身為皇帝必須要一碗水端平,給南直隸的百姓都發了布匹和鹽巴,其他省的百姓肯定也要發。

這般聲勢浩大的下鄉宣傳,幾乎整個南方稍微有點見識的人都知道,接下來其餘各省必定也會推行新政。

朱慈烺同樣也沒閒著,南直隸的衛所,雖然不像邊鎮那般密集,但也是有一些的,如今各地的士紳地主已經屈服,也到了收拾他們的時候。

對這些衛所,朱慈烺就沒有再改革了,而是直接廢除,衛城改縣城或州城,千戶所改縣或者鎮,百戶所變村寨,所有軍戶匠戶一律改為民戶。

至於那些衛所武官,朱慈烺也給了他們兩個選擇。

第一個選擇,放棄官位,今後直接在當地做地主。

第二個選擇,放棄土地和所有不動產,帶著家人和財富來南京,可以保留官身。

幾乎所有的武官都選擇了放棄土地和不動產,帶著家人前往南京,接受朝廷的另行安排。

顯然在這些武官的心裡,他們世世代代世襲的官位,要遠遠比土地宅子重要。

因為只要有官身,憑他們幾十代積累下來的財富,到了南京今後完全可以再慢慢置辦土地家產。

可要是沒了官身,留在當地做地主,說不定最後土地保不住,連財富都得被人奪去。

對於武官的選擇,朱慈烺到是並未感到意外,因為在古代人的思維中,當官永遠是要放在第一位的。

在古代,殺官造反可不是說說而已,所以哪怕是一個無權無勢的百戶,除了皇帝也是沒有其他人敢亂殺的。

有官身,哪怕最小的官,無論文官武官,都相當於有了一層保障,一般情況下是沒人會和你過意不去的。

這也是為什麼那些從九品的小吏,在被授予官身後,不敢再像以前那般囂張跋扈,都變得非常愛惜名聲了。

因為害怕名聲壞了,官身被奪。

對這些武官,朱慈烺同樣準備納入營造監旗下的包工頭隊伍,今後讓他們負責承建工部和營造監的工程。

這些包工頭和營造監屬於合作關係,互不同屬,但要是誰敢偷工減料,違反營造監制定的標準,輕則罰款重建,取消資格,重則下獄,剝奪官身,所以威懾還是巨大的。

起碼這一代的武官包工頭,為了自己的官身,也是不敢過於亂來的。

廢除了衛所,朱慈烺便開始為來年各省推行新政和科舉改革做準備。

先是將南直隸和湖廣一分為二,南直隸東面的徐州,淮安府,揚州府,應天府,鎮江府,蘇州府,常州府,松江府,太平府,廣德州,和州,除州,等為江南省。

同時將鎮江府和常州府合併,名字依然叫常州府,將松江府和蘇州府合併,名字依然叫蘇州府,將廣德州,和州,除州,太平府全部併入應天府。

這樣一來江南省便只有淮安府,揚州府,應天府,蘇州府,常州府,徐州等五府一州。

之所以合併,一來是這些府州太小了,多的下轄四五縣,少的下轄一兩縣。

二來也不是什麼戰略要地,沒有山川阻隔,完全沒必要單獨設直隸州和府,三來則可以減少朝廷的開支。

江南省的首府依然設在南京,南京也依然是大明的陪都。

而南直隸西面的鳳陽府,廬州府,安慶府,池州府,徽州府寧國府等設為淮西省,這六個府倒是無需合併,都挺合理的,首府治所則設在廬州,也就是前世的合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湖廣倒是簡單多了,直接以荊州府和武昌府為界,兩府以北包括兩府,為湖北省,兩府以南為湖南。

湖北省治所武昌,湖南省治所長沙,湖北省各府劃分的比較合理,無需調整,湖南土司眾多,太過複雜,暫時也不宜調整。

這樣一來,除去四川,南方便有了十個省,分別為江南,淮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

十個省每省都只設一名巡撫,統管一省民事政事,同時取消承宣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成立相應的八個分部。

各直隸州和府,則不需要在成立相應的下屬機構,只作為政令中轉站,各縣增設一個商房和農房即可。

將來新政推行完,制度健全後,中央八部會慢慢將一些權力下放至各省分部。

而南方十省,依然由南京暫時統管。

沒辦法,以目前的情況,恐怕很長一段時間,還得繼續實行南北分治,二京並存。

畢竟南北貧富差距太大,北方戰亂多年,人口銳減,南方則人口密集,相較安穩。

朱慈烺的打算是,等南方的新政全部推行完後,在調頭對北方進行更激進的改革,徹底解決土地問題,然後再在南方實行第二輪改革。

所以南北分治起碼還要再搞十年,等新政全部徹底推行完後,到時便同時廢除南北二京,重新在中心地帶,選一風水寶地另設首都中京。

當然,朱慈烺之所以敢這般搞兩京並存,南北分治,主要還是條件太好了。

不但有兩位一心向著他,且又賢明的太后,還有一位忠心耿耿,又能帶兵打仗的貴妃。

有兩位太后坐鎮南北二京,他和紅娘子便可以輪著換,他在南方改革,紅娘子便坐鎮北方統帥大軍。

他在北方改革,又可以讓紅娘子南下南京,節制南方各省諸軍。

恐怕也就除了朱慈烺,否則換做任何一個朝代,任何一個皇帝,估計打死都不敢這般搞兩京並存。

因為這已經不單單只是多一個陪都,而是兩種制度,兩套人馬,甚至南京內閣八部文官們的權力,還要超過北京。

這種情況自然會引起北方內閣六部和所有官吏的嫉妒不滿。

幾乎從十月起,北京城的文官們就意識到了,再這般下去,他們遲早得回鄉養老,所以也紛紛上奏,建議在北方也推行新政。

北方各省的文官,同樣也都紛紛湊熱鬧上奏附議,北京城的東林黨官員,竟然和魏藻德等原班人馬出奇的團結了起來,一致擁護新政,強烈建議在北方立即推行新政。

當然,東林黨的官員並非真的擁護新政,而是不擁護不行,與其將來坐等閹黨來主導北方的新政改革,還不如現在由他們自己來主導。

為此侯恂和史可法也只能捏著鼻子選擇和魏藻德合作,擁護他這個首輔。

沒辦法,錢謙益去了朝鮮,至今了無音信,讓東林黨在北京的話語權大不如前,加上南京的東林黨一派官員幾乎被馬士英全部擠掉了,讓北京城的東林黨官員,都感受到受到了巨大的危機。

同樣魏藻德對馬士英這個權力巨大的次鋪,奉天殿大學士,太子太師,簡直羨慕嫉妒恨到了極點。

所以果斷的加入了東林黨,並且一躍成為黨魁。

而現實卻殘酷的讓人絕望,周皇後將北方官員上奏的情況報到南京,朱慈烺直接回覆周皇後讓魏藻德告老還鄉,將首輔之位空出來。

這潑冷水潑的北京城的各部官員心都拔涼拔涼的,再也升不起半點雄心壯志,要麼整天混吃等死,要麼直接憤而辭官。

相關推薦:真人解密遊戲實錄七方遺蹟西行詭案大解密我真的不想努力了我薅羊毛能大爆超神學院:元素之主精靈之我有一個精靈晶片龍巢暴君諸天輪迴:從港綜開始DNF之在阿拉德當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