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末狠帝,開局就逼崇禎退位->章節

第141章 織布機送到家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陛下,各軍屯的夏糧皆已晾曬歸倉,並已彙總完畢,共計八百二十六萬餘石。”

“好,這平均下來,畝產都接近一石了,看來軍戶們平常都沒怎麼偷懶,還是在盡心盡力照顧莊家的。”

朱慈烺接過冊子,心中也是大喜,忍不住誇讚道。

八百萬石糧食,足以讓一百多萬軍戶和幾十萬大軍以及京城所有人吃上一年了,也就是說已經做到了自給自足,無需再從江南運糧。

而小麥的麥稈和麥穗又能作為草料,供牛馬食用,當真是一個豐收之年呀。

“主要還是陛下聖明,提出冬季種小麥,避開了乾旱酷暑的夏季,這才得以豐收,若是在整個北方都推廣開來,今後百姓們再也不用捱餓了。”

柳心蘭說到最後也是非常的激動,如今已經到了五月底,京城附近都將近一個月未下雨了,如果種的是春小麥,後果實在不堪設想。

“不用刻意推廣,只需將今年冬小麥的產量公佈出去,各地自然會跟著種,尤其是北直隸南部和河南。”

朱慈烺笑著擺擺手。

“是的陛下,今年河南各地雖然都種了春小麥,但還有大量的荒地,據各地掌櫃傳回來的訊息,當地的士紳都準備今年冬季大種冬小麥,許多士紳都派人前往南方購買耕牛糧食,招募佃戶去了。”

柳心蘭同樣笑著解釋道。

“讓他們自己弄,朝廷不會干涉的,各地掌櫃也不要干涉,他們想怎麼種就怎麼種。”

對於北方朱慈烺暫時不會動,起碼免稅期沒結束之前是不會動的,等恢復了元氣再改革不遲。

畢竟,一來他沒有那麼多人手去組織,二來也沒有那麼多糧食養活北方所有人。

如果現在就改革那些士紳地主,肯定不會再管百姓的死活,去年也只是在河南與北直隸南部賑災了三個月,就消耗了幾百萬石糧。

“對了,各軍的衛所制度都完成了嗎?”

“回陛下,除了永平府的後軍還未上報,餘下三軍皆已改制完畢,按照陛下的吩咐,各戶都按人頭分了兩石糧,包括退役的總旗小旗,共計三百萬石糧,剩下的五百多萬石,一半正在運往通州大倉,一半則囤積在各軍軍倉。”

柳心蘭說完後,又有些擔心的道:“陛下,許多軍戶分了新糧後,轉手就賣給了前去收糧的士紳地主和糧商們,奴婢正要請示要不要阻止?”

她實在不理解,明明那些糧食是分給軍戶們的口糧,為什麼他們轉手就要賣掉?

“那些糧商士紳開出的收購價是多少?”朱慈烺眉頭也皺了起來。

“都是一兩五錢一石。”柳心蘭答道。

“不必阻止,讓各地的皇家分店也掛出收購糧食的牌子,每石二兩銀子即可。”

朱慈烺想想,最終還是嘆了口氣說道。

每人兩石,稍微省一點,足夠吃上一年,可那些軍戶顯然捨不得頓頓**糧,想將精糧賣掉大部分,然後再買米糠和麥麩吃。

這樣便能節省一些銀錢用來購買其他的生活物品。

對此朱慈烺也是無可奈何,百姓有自己的打算,也知道如何過日子,他總不能強行逼迫他們**糧吧?

何況這種事,管肯定是管不住的,唯一能做的也就是不讓他們被糧商壓榨。

“是陛下,奴婢下去立即就吩咐。”

“唉!看來想讓大家都吃上白面饅頭,還是任重道遠呀!”

朱慈烺起身感慨了一句。

不過他相信明年若是再豐收,情況就要好上許多,由於地多人少,每人可都分了十畝的地。

要是明年也能達到畝產一石,每戶三口人,就能收穫三十石糧食,哪怕上交一半給朝廷也還有十五石。

三人頓頓吃白麵,一年下來最多也就消耗八石,還能剩下七石糧食,二兩銀子一石,可以賣十四兩,若是再加上織布所得,那當真一下子就翻身了。

當然,隨著天下太平各地都豐收,糧食的價格肯定會大減,但只要沒有官吏的欺壓盤剝,和苛捐雜稅,其實百姓依然能過上好日子,起碼溫飽不愁。

然而,事實是歷朝歷代除了開國那段時期,天下的百姓從來就沒吃飽過,就更別提頓頓**糧了。

“奴婢相信,只要有陛下在,天下的百姓,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的,那些軍戶可都念著陛下的好,聽說分到糧食和田地後都是跪在地上大哭,朝著北京方向給陛下磕頭,有許多頭都磕破了,拉都拉不起來。”

朱慈烺聞言沉默了一會兒,又問道:“織布作坊的那幾百女工都熟練了嗎?”

“回陛下,已經熟練了,每人都織了一匹布出來,奴婢去看過還不錯。”

“好,織布機也已經打造出來了兩萬多臺,也是時候給百姓們一個驚喜了,正好現在是農閒時節。”

隨即朱慈烺便就作出了相應的安排。

而接下來的幾天,京城附近的各衛所軍戶們都沸騰了。

按照各軍劃分,這次同樣成立了四個都司,永平府被分為薊鎮都司,下轄的30個軍屯變成了十五個衛,每個衛差不多只有兩萬人左右。

同樣兩個生產大隊也合併成了一個千戶所,兩千人左右,兩個生產小隊合成了一個百戶堡,不過並沒有搬家,只是相臨居住。

比起大同宣府朔州三個都司,每個都司都有七八十萬到一百萬人,京城這四個都司都只有可憐的30萬人。

沒辦法,老人孩子大多都餓死病死了,甚至被吃掉了,只剩下青壯男女。

京城東北面的都司名為順義都司,治所就設在順義縣,東面都司為玉田都司,治所設在玉田縣。

南面治所設在固安,為固安都司。兩府轄下的州縣也並沒有裁撤,不過也就能管到城裡的人,四野的百姓幾乎都成了軍戶。

而各衛的官衙大多也都設立在城中和大點的鎮子裡。

此刻,順義都司轄下的一個百戶堡內,兩個生產小隊近兩百名軍戶,全部都齊聚在了村口的曬穀場上。

看著擺放著的一架架織布機都是指指點點,好奇的議論著,顯然大多數婦人都已經不認得織布機了。

這兩百人幾乎都是青壯男女和極少數少女,十歲以下的孩童一個沒有,四十歲以上的老者同樣沒有,沒成家的年輕小夥子也參軍去了。

不過幾乎有一大半婦女都大著肚子。

若非有剛分到這裡的小旗總旗們,恐怕整個百戶堡連兩百人都湊不齊。

“哥,百戶大人說的好像是要將這些織布機賣給我們呢,還說今後讓咱們織布。”

一名少女看著自己的兄長說道。

兄長名叫大狗,二十多歲,原本一家九口,跟隨吳三桂從錦州撤往山海關時,父親和最小的兒子就死在了路上。

後來一家子又被韃子從永平府驅趕到京城,十五歲的妹妹被韃子搶了,母親又餓死了。

到了京城,五歲的女兒又病死。

以至於九口人,如今只剩下了妻子和十歲的小妹,以及一個去參軍的十六歲兄弟,足足損失了五口人。

不過好在如今分了地,妻子也懷了孕,弟弟也當兵去了,一家三口,對未來是充滿了希望。

然而,像他們這般還剩下四口人,已經算不錯了,其他的大多都只剩下夫妻兩口人,或者兄弟兩人三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小妹你聽錯了,不是賣給我們,好像是送給我們,讓咱們織好布後送到衛城的皇店去,一匹布有五錢銀子工錢。”

懷孕的嫂子看著那織布機充滿了期待。

“不,嫂子你聽錯了,是四錢銀子,對了嫂子,你會織布嗎?”

少女看著自己的嫂子問道。

嫂子尷尬的搖搖頭。

大狗卻是沒理兩人,而是豎直了耳朵聽著上面的百戶大人講話。

可惜聽了半天,依然沒有完全聽懂到底是啥意思。

百戶顯然也發現了自己講了半天,下面的人似乎沒太聽懂,於是問道:“都聽明白了嗎?”

所有人都是齊齊搖頭,顯然聽不懂他的河南話。

“李先生,還是你來吧。”百戶只得挎著刀,尷尬的衝著一旁的一名秀才說道。

這名秀才自然是試百戶,本想譏諷他兩句不自量力,但想到今後還要共事好長一段時間,只得壓下心中的鄙視,點點頭,上前一步。

“皇恩浩蕩,陛下念及爾等生活艱辛,特命人打造一批織布機送來,供爾等家中婦人閒暇之餘織布謀生…”

“李先生,可是我等沒有棉花沒有紡紗機,如何紡紗織布?”

“還有這織布機是送給我等,還是賣給我等?”

“多少錢一架?我等也不會織布呀?”

秀才的官話大家顯然都聽得懂,一個個激動的同時,又都七嘴八舌的問道。

“安靜,先等本官把話說完,你們自然就清楚了。”

李秀才眉頭一皺,提高了聲音,待下面安靜了才又繼續說道:“織布的紗線,朝廷會提供,每人可以先去皇家店鋪領取一匹布的紗綻,拿回家織成布後,再拿著織好的布去皇家店鋪,經檢驗合格,便可獲得五錢銀子的工錢。

當然,每匹布還要扣除一錢銀子的織布機費用,每臺織布機售價二兩,也就是說要扣除二十匹布後,織布機便就歸爾等所有了,每匹布也可拿到五錢銀子的工錢。”

“至於不會織,大家不必擔心,這位是王姑娘,陛下專門派來教導大家織布的,大家今後不得對王姑娘無禮,違者嚴懲不貸。”

李秀才說到最後,一指邊上站著的一名小姑娘,這名小姑娘也才十三四歲,見眾人都看向她是非常的緊張羞澀。

相關推薦:真人解密遊戲實錄七方遺蹟西行詭案大解密我真的不想努力了我薅羊毛能大爆超神學院:元素之主精靈之我有一個精靈晶片龍巢暴君諸天輪迴:從港綜開始DNF之在阿拉德當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