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末國賊->章節

第六百零九章拔營退走池州去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劉良佐出鎮九江後,自以為有擁立之功,遂大肆裹挾安徽和江西兩地百姓入軍,縱兵搶掠所轄之各府,將壽州、饒州搜掠一空,短短一月便聚眾十萬。

為了壯大實力,擴充地盤,劉良佐還遣部將張天祿鎮建昌、張天福囤陸口, 孫希貴守武寧,諸將之中止孫希貴能嚴肅軍紀,入境後從不擾民,麾下軍馬也算的上訓練有素。

九江和武昌隔江相望,靖北軍主力駐節武昌後,雖然一直致力於穩固湖廣形勢,打造戰船,並不急於東征,但劉良佐也算是打老了仗的人了,自駐節九江後,即在長江南岸馬當山上設定炮臺,設定了大營,以防備朝廷大軍,並令兒子劉澤涵統兵萬餘鎮守,由於該處江面狹窄,水流湍急,地勢險要,故劉良佐認為,即使朝廷東征,他也能有所應對。

熟料, 就在他部署好馬當防線以後,京師又傳來訊息,說是東虜向朝廷請降,並願自去偽號,將小皇帝送入京師為質,這讓劉良佐徹底震驚了。

“父帥,朝廷開的價可不低啊,湖廣剿總楊總督可是說了,只要咱們奉京師號令,他便向朝廷保奏您為廣昌侯,遵化總兵。”

與此同時從馬當趕回九江的劉澤涵也帶來了李興之給出的招撫條件。

“你是說降了燕王?”

劉良佐有些猶豫,他在南明朝廷雖然只是個伯爵,但實際上就是一方藩鎮,轄區內所有軍政事宜皆是他一體所決,要真奉朝廷號令的話,哪裡還能如此自在。

“父帥,南都的兵馬什麼德行,咱又不是不知道,本來咱們還指著南都聯絡東虜共同對付京師, 可東虜說慫就慫了, 您想啊, 強如東虜都不是燕王的對手,咱們要是繼續和燕王作對,那可真就是自尋死路了啊!”

劉澤涵是真的怕了,雖然他沒和靖北軍交過手,可大清的赫赫武威他可是一清二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叔父,涵哥兒說的對,當年我父鎮守大稜河,三千東虜就壓的咱們三萬大軍不敢出門,最後不得不舉兵投降,燕王殿下可是將偽清皇帝黃臺吉掛上旗杆的狠人,桂王能和黃臺吉比?咱們投京師,起碼還能保有官爵,留的性命。”

劉澤洪是劉良佐兄長劉良臣的兒子,崇禎七年劉良臣因攝於東虜兵威,舉大稜河之眾投降偽清,朝廷也正是因為劉良臣投奴,這才將劉良佐從宣大調到了江南,負責配合左良玉剿賊,劉澤洪當時在寧遠負責替劉良臣轉運糧草,故一直畏東虜如虎。

“父帥,咱們劉家世受國恩,永曆皇帝乃是先帝骨血,咱們從京師號令,正是順天應人之舉,還請爹早定大計,早舉義旗,不然朝廷大軍一旦東下,兒恐怕朝廷就不會開出這麼好的條件了。”

劉澤涵是真的急,這都火燒眉毛了,還在乎地盤,命都沒了,地盤還有啥用?

“唉……這……!”

劉良佐還有點舉棋不定,桂王是自已從衡陽請到南都的,自己現在反覆,豈不讓天下人恥笑。

“父帥……武昌那邊有訊息,楊總督說了,燕王可是有言,若父帥現在舉兵反正,出鎮遵化,便是加父帥公爵又何妨。”

劉澤涵對自己老爹顯然還是瞭解的,投與不投,主要是在於價碼是否足夠,只要價錢合適,什麼都可以協商,面子算什麼,面子能值幾個錢?

“本鎮……本鎮對不起桂王殿下啊……!”

劉良佐仰天長嘆,隨即眼露精光,暴喝道:“桂王朱常瀛,枉顧天恩,妄自尊大,為一已之私,陰圖篡國之志,南都諸官皆是蠅營狗苟之輩,矇蔽本鎮,說什麼寇首趙天王欲犯衡陽,為保大明親藩,令本鎮出兵相救,陷本鎮於不忠不孝之地,今本鎮蒙楊大都督提醒,幡然悔悟,當舉義師,興大義,為燕王殿下前驅,肅清亂黨,以正天下視聽。”

“呃……父帥,趙天王是誰?”

劉澤涵和劉澤洪哥倆被劉良佐的無恥,驚的面面相覷,投降就投降唄,居然說的如此冠冕堂皇,如此理直氣壯。

“趙天王是鄱陽湖大寇,昨日剛剛被澤洪剿了,吾兒速速將此賊的首級送至楊督行營,以示我劉家對朝廷的拳拳之心。”

“這個……這個,侄兒明白,侄兒明白!”

劉澤洪年紀稍長,心思也較劉澤涵剔透,腦瓜子一轉,就知道自己叔父這是要殺良冒功了,連連點頭,當下出府點兵剿賊去了。

次日,就在劉澤涵帶著三百餘顆血跡未乾的首級裝船前往武昌的同時,劉良佐即以朝廷廣昌侯的名義誅殺了南明偽朝袁耀然,府丞耿炳文,宣佈易幟反正,奉京師永曆朝廷號令。

“什麼?劉良佐降了?”

安慶城。

南明朝廷,太子太師、兵部尚書、上柱國、建極殿大學生,南直隸、安徽、江西三省督師,史可法一臉不可置信地看著看著安慶知府楊肇泰送過來的緊急奏報。

“閣部,安慶總控大江,江北有集賢關,旁邊就是掛車河,若有兵馬萬餘據守要衝,江北的乃頭山緊臨府城,若設定炮壘,則可和府城互為犄角,江南的黃石磯有西塞山天險,只要閣部分兵扼守,逆軍縱有百萬,不能越也。”

楊肇泰可不是迂腐書生,在安慶擔任知府期間,曾連續擊退李自成和張獻忠流寇大軍,對安慶防禦體系瞭如指掌。

“楊府尊,本閣此來不過帶了三萬軍馬,逆軍兵馬數十萬,又有劉良佐為前驅,若分兵堅守,只恐為逆軍各個擊破,且逆軍在揚州還有駐軍,若其軍南下,吾首尾不能相顧也,如今只能退守池州,扼守南都門戶太平,方為上策。”

史可法思索了一下,還是覺得敵我力量懸殊,若分兵扼守長江南北,容易被靖北軍各個擊破,還不如收縮軍馬,退守太平。

“閣部,不能啊!安慶總控江左之地,一旦拋棄,逆軍便能水陸並進,如此南都危矣!劉良佐雖然背恩叛國,然其部將孫希貴素有忠義之名,若閣部以大義申之,其必然舉兵來投。”

隨軍參議馬鳴騄也不同意史可法撤軍,認為如果軍馬不足,可收攏劉良佐部眾,趁靖北軍還沒有大舉東徵之時,加急部署安慶防禦。

“混賬,軍國重務,當由吾一體所決,孫希貴本是劉良佐部將,萬一其軍叛亂,本閣招他入衛,豈不是引狼入室。”

史可法素來剛愎,又因劉良佐投敵,生出了恐懼之心,遂不聽樣肇基和馬鳴騄所勸,即令麾下總兵潘可大、李棲鳳、劉肇基整點兵馬撤往池州。

安慶知府楊肇泰見史可法執意要走,出了督師行轅就是跌足長嘆道:“左右有言使公懼、拔營退走池州去,兩江義士雄心灰,號泣攀轅公不駐。朝廷盡是爾等鼠目寸光之輩,安能不亡?今安慶不能保,南都行在敗亡在即,本府無顏見先帝矣!當掛冠而去,再不問國家之事也。”

相關推薦:新順1730重生寡頭1991網遊三國之無雙王者九域神皇回到明末當權臣超越輪迴諸天老不死極道丹皇吞天劍神戰國野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