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末國賊->章節

第四百九十四章祖制不可違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李興之責成劉理順提請《鹽鐵整改令》和《礦稅整改令》後,新立的大明永曆朝廷便引發了軒然大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按制此事只要丞相府提請,內閣成員票擬、司禮監批紅,走完這套程式便屬於在大明法律認可範圍之內,只不過由於靖北軍起兵靖難,司禮監已經名存實亡,由兩位輔政王簽署即可。

原本靖北軍主力尚在京畿,百官們攝於靖北軍軍威,尚不敢造次,熟料角山戰報傳入京師後,不少官員見靖北軍戰敗,又生出了反覆之心,只不過礙於第四鎮和新編的錦衣衛在京,他們並不敢將矛頭直接指向李興之,而是紛紛彈劾提請這兩條法案的內閣首輔劉理順。

文人殺人不用刀,論到大明律的時候,士大夫們就會振振有詞地指出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可是當朝廷提出按律徵收商稅和礦稅時,掌控著大明輿論的筆桿子們又成了民。

由於內閣實際上已經為李興之所屬的山東鎮官員掌控,多方勾結的朝臣並沒有傻的將彈章直接呈奏內閣,而是選擇在每月中旬的大朝會發難。

崇禎十三年十一十五日,望日大朝會,其實這樣的朝會在明太祖朱元璋後已經變成了一種形式禮儀,原本內閣首輔劉理順和總督京師城防的張邵謙以及錦衣衛指揮使馬三德並不贊同,可是福王朱常洵卻認為必須舉辦,原因嗎就是他老人家想要享受一下百官朝賀,統御萬方的威儀,當然他這話是萬萬說不出口的,而是以新帝甫立,若不舉行大朝會,則有失體統。

福王名義上還是李興之的未來老丈人,劉理順等人哪敢不從,開就開吧,左右只是走個形式。

熟料待百官朝賀完畢,卻是畫風突變,戶部給事中陳啟新竟陡然出列,從袖袋中掏出一道題本朗聲道:“臣戶部給事中,陳啟新啟奏陛下及兩位輔政王殿下,內閣首輔大臣劉理順前者所提之改革鹽鐵和礦稅提案,並不符合我皇明祖訓,向著太祖肇基,曾有過明旨,國家商稅三十歲一,如今首揆將兩稅提升至十稅一,此乃大不敬也,還請陛下和兩位輔政王明察。”

陳啟新說罷就是以頭搶地,重重地拜倒在丹陛之前。

“臣等附議!”

“臣等附議!”

禮部主事汪士倫、戶部主事劉嘉績等科道官員紛紛附議,他們之所以敢如此罔顧李興之的威嚴,原因就是這道奏疏並沒有明指任何人,而是拿明太祖朱元璋在世時定的稅賦標準說事。

朱常洵懵了,咱的本意就是想耍耍威風,你們這幫慫瓜居然在大朝會上把老子祖宗搬出來了,看著跪了一地的朝廷大臣,他不由地想起了自己老子萬曆皇帝因為礦稅,被文官集團逼的不敢上朝的事來。

“關於鹽鐵和礦稅改革,本是首揆提請,此事首揆作何解釋。”

在寶座左側的錦墩上躊躇良久後,朱常洵抬眼看向劉理順,說實話朱常洵對徵收礦稅和鹽稅打心裡是贊同的,憑什麼你們文官守著這些掙錢的買賣,本王捐納的四百萬兩銀子還不知道從哪裡撈回來呢?

劉理順略一思索,回奏道:“陛下,福王殿下、德王殿下,此一時,彼一時,太祖肇基之時,天下初定,我太祖皇帝為了休養生息,不得不減稅養民,如今國朝內憂外患,百姓們已苦不堪言,不加收礦稅和鹽稅,如何剿除中原流寇和遼東建奴?”

戶部郎中吳昌時冷笑連連,“呵呵,首揆此言差矣,太祖皇帝曾有言,後世子孫不可更改,有違者,按大不敬處之,首輔如今擅改祖訓,這是公然藐視我太祖皇帝,臣啟兩位輔政王,如此大不敬之事,當作何處置?”

朱常洵更加鬱悶了,他雖然是地方藩王,但是當年萬曆皇帝可是將他作為太子培養的,對朝政還是有所瞭解,知道這幫慫瓜是拿太祖訓當成擋箭牌來用了,可是卻一點辦法也沒有,只得轉頭看向坐在丹陛右側的德王朱由樞。

“你看孤幹啥?孤什麼處境,你作為李興之那個狗東西的老丈人,你難道不知道嗎?”

朱由樞看到朱常洵朝自己看來,頓時腹誹起來,咱這是人在丹陛坐,禍從側面來,暗罵了朱常洵一句,只得開口說道:“按理太祖祖訓是不可違,但時局艱難,若是再因循守舊,我皇明基業恐有傾覆之難,況且太祖祖訓中可不只定了商稅,農稅同樣是三十稅一,此前先帝加徵三餉,爾等為何不說有違祖制?”

“殿下言之有理,從崇禎四年開始,朝廷就陸續加派了剿餉和練餉,本閣曾聽薛閣老說,崇禎十二年時,朝廷的農稅已經加徵到了崇禎十五年,如此官逼民反,是不是有違太祖遺訓呢?”

原萊州知府,現在的文淵閣大學士宋廣坤起身質問起來。

“這……!”

一時間,奉天殿前文武百官被懟的啞口無言。

“宋閣老,本官記得你是叔嫂不倫故此被罷免功名的吧,先帝以你在山東統籌有功,這才恢復你的功名,你口口聲聲說先帝加派,你對得起先帝嗎?”

禮部主事周仲鏈見勢不妙,卻是轉移話題,將有違太祖遺訓之事,轉換到為人身攻擊。

“呵呵,這等寡廉鮮恥之徒都能忝居中樞,真令我等聖人子弟蒙羞也。”

陳啟新、汪士倫、吳昌時等官員一個個面露不屑的表情,哂笑著看向臉色通紅的宋廣坤。

不等宋廣坤說話,陳啟新又奏道:“陛下、兩位輔政王,商稅之事,咱們稍後再說,微臣聞首揆與諸位閣老日前曾奏請開恩科事宜,然此次科考盡然要士子們科考射御之術,這士子們十年寒窗,好不容易過了鄉試,現在說改就改,如此眾士子十年寒窗還有何意義?本官為朝廷計,為大明社稷計,還請兩位輔政王罷此廷議。”

說完之後,陳啟新就是再次跪倒,將頭上的烏紗帽緩緩摘下,臉上露出決絕之色。

“陳主事說的好,讓清貴士子們習練射御之術,這真是有辱斯文,虧首輔和眾位閣老想的出來,這是要掘了我儒家道統,聖人傳承啊!”

圖窮匕見,陳啟新先是以商稅為由頭指責劉理順,再利用諸人爭辯之時一舉丟擲了自以為是的王牌,也就是李興之所謂的科舉改制之事,他相信,就算李興之能一手遮天,但是這治理天下還是要依靠文人,強如野蠻的蒙古人,當年還不是尊孔重孟,不敢逾越分毫。

相關推薦:新順1730重生寡頭1991網遊三國之無雙王者九域神皇回到明末當權臣超越輪迴諸天老不死極道丹皇吞天劍神戰國野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