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末國賊->章節

第三百七十六章祭毛大帥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末將必不負大帥所託!”

李睿雖然也不願意呆在這苦寒的遼東之地,但還是忠實地服從了李興之的軍令。

“尚將軍、耿將軍,你二人所部的漢軍本是東江軍出身,本帥有意將他們重新編入明軍的作戰序列,就改編為靖北軍第六鎮和新六鎮,你二人暫任這兩個鎮的鎮將如何?”

耿仲明是崇禎七年投清、尚可喜是崇禎八年叛明,這二人並不同於李永芳還有孫得功之流,在松錦之戰前也沒有隨入關搶掠,雖然後世他們曾屠殺過無數的漢人百姓,但是李興之還是決定再給他們一次機會。

“末將等謹遵大帥令諭!”

尚可喜和耿仲明對視一眼,連忙走出佇列拜倒在了李興之面前。

“尚將軍,耿兩軍,本帥可不像洪太能給你們封公封王,你們不會有什麼怨言吧!”

看到尚可喜和耿仲明如此恭謹,這次靖北軍能生擒黃臺吉,智順翻和懷順藩立功不小,李興之也不忘開起了尚可喜二人的玩笑。

“大帥,您別看黃臺吉封了咱們甚麼王爵,但是在末將等的眼中,這王爵還不如大明的一個都司值錢,末將等當年也是被逼無奈才投的韃,現在有大帥替咱們主持公道,咱們定然蒙死心塌地的替大帥效力。”

“嗯,本帥對二位將軍的忠心毫不懷疑,這次就隨本帥一起返回山東,若再立功勳,本帥不吝重賞!”

“末將等多謝大帥栽培!”

尚可喜和耿仲明再次將頭重重的磕下,他們說的話其實不假,在滿清這邊雖說他們是個什麼王爺,但說到底終歸還是滿洲的奴才,隨便一個什麼滿洲的牛錄都能隨便給他們臉色看。

“好了,通知下去,明日回師,將納穆泰還有多鐸的兒子多尼以及那些滿洲王公的小崽子都帶上,本帥要在雙島祭奠毛大帥,徐先生你替本帥草擬一封祭文,楊先生,本帥令你為瀋陽知府,輔佐李將軍鎮守瀋陽。”

“末將、屬下等謹遵大帥令諭。”

李興之既已定計,諸將自然紛紛領命而去。

崇禎十三年八月二十六,李興之即按原定計劃,留李睿所部的三個鎮防守瀋陽,自己親統第六鎮、新六鎮以及剩餘的三千多滿蒙漢綠旗踏上了返回遼南的路程。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隨著靖北軍規模的不斷打大,李興之自然沒有辦法事事親力親為,將軍務和政務交給手下的將佐統管,這也是理所應當的事。

瀋陽距離金州一千餘裡,繞過了遼陽後,靖北軍於九月初便順利抵達了金州堡。

此時的金州堡已經不像李興之剛剛伐遼的時候是一片殘垣斷壁了,一座方圓七八裡的水泥結構的五邊形稜堡死死地卡在蓋州至旅順的官道上,稜堡的左右兩側十里左右就是茫茫的大海,可以說只要這座稜堡不破,旅順便能牢牢地掌握在靖北軍的手中。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大帥一戰攻克瀋陽,生擒韃酋黃臺吉,揚國威於域外,古之名將不可及也,末將等為大帥賀,為靖北軍賀!”

鎮守金州的李定國和從旅順趕來的第五鎮鎮將張武一臉喜色地向勝利回師的李興之見禮。

“本帥不過是藉助東虜主力尚在錦州的機會偷襲得手,諸位都是本帥信重的兄弟,就不要這麼多虛禮了。”

李興之擺了擺手,示意李定國和張武以及他們麾下的部將起身,再都開口道:“李將軍,金州和旅順的防務就交給你了,本帥再讓潘學忠統領五十艘戰船協助你駐守遼南,張將軍,中原戰事緊急,你速回旅順整點軍馬,待公祭過毛大帥後,隨本帥一起回返登州。”

“喏,末將等遵命!”

中原的戰報是從遼南傳到瀋陽的,李定國和張武以及魯良直等人實際上要比李興之提前收到了訊息,現在李興之急於返回山東,他們也知道兵貴神速的道理,自然不會阻攔。

九月九日,重陽節。

袁崇煥冤殺毛文龍的雙島。

一萬八千餘靖北軍將士以鎮為單位在毛文龍冤死的西湖嘴下的大將軍石前排列成整齊的佇列。

李興之、張武以及尚可喜等靖北軍將佐皆著素衣麻布侍立在大將軍石的兩側。

君骨漸從歲月白,

君心昭灼照西坤。

年年人事如安好,

告與巍南月下魂。

站在遼東百姓視若神明的大將軍石下,李興之也是心潮澎湃。

這次靖北軍出征遼東,雖然未能克盡全功,但也足以令東虜喪膽,若不是手中兵馬不足,李興之甚至考慮藉著擒殺黃臺吉之勢一舉攻克遼陽,徹底剿滅多爾袞的兩白旗,解決這個困擾了大明二十年的心腹大患。

待李邦傑奉上香燭等祭品後,軍帥府參知徐以顯便踏步上前,展開連夜撰寫的祭文朗聲念道:

“向著老奴構亂遼左,遼東諸軍束手無策,唯毛公文龍以兵二百泛海行伐遼之事,忠義之心,天地可鑑。”

“毛公至遼之後,下鎮江、破旅順、取皮島、收寬甸、再覆蓋、耀、復、海四州之地,數年之間復土千餘里,收攏遼民四十萬,其功雖古之名將不能及也!”

“毛公惟忠與義,雖有皮島之固,然臨陣將士皆在前線,毛公為鼓舞前方將士之心,亦將其家小安置於鐵山,丁卯之戰,東虜五萬犯朝鮮,毛公闔族二百餘口盡皆罹難,唯子毛承祚獨存,當真是滿門忠烈。”

“然袁逆為一已私慾,以約糧為名,矯詔殺毛帥文龍於雙島,至此遼南變色,韃虜再無後顧之憂,遂有已巳之變,山東之屠,悲呼哀哉,毛帥之冤尤甚於嶽武穆當年莫須有之言矣!”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袁逆雖已伏誅,然毛帥之冤至今尚未昭血,此皆朝廷諸公各懷異心,矇蔽天聰也。”

“今蓬萊侯,提督山東、遼東總兵官李興之秉承故東江毛大帥遺願,行師北伐,連克遼南之地,直搗虎穴,旬月以來計斬東虜兩萬餘,誅奴酋於瀋陽,望毛帥及東江戰歿之諸將在天之靈,佑我華夏,剿盡東虜,今謹將瀋陽擒獲之韃酋獻俘於毛公靈前,惟伏,尚饗!”

徐以顯祭文念罷,李邦傑即將納穆泰、多尼、勒都等滿洲王公押解到大將軍石下。

“開斬!”

李興之大聲下令,充作刀斧手的數百鐵人兵一擁而上,只半柱香便將數十個滿洲王公的小崽子誅殺殆盡。

相關推薦:新順1730重生寡頭1991網遊三國之無雙王者九域神皇回到明末當權臣超越輪迴諸天老不死極道丹皇吞天劍神戰國野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