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末國賊->章節

第二百六十二章平衡之論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老臣有罪!”

薛國觀低垂著頭,默不作聲,心裡則將劉理順全家女性都問候了一遍,跟了老夫這麼多年,這權謀之道,都學到狗肚子裡面去了,李興之是武將,他替左良玉發喪,還可以以沒讀過書,不識禮數推脫,你上奏疏彈劾楊嗣昌,這不是直接說老夫嫉妒他立功了嗎?

薛國觀還是有擔當的,直接替劉理順扛了下來,不扛不行啊!若是連自己的門生都看護不好,那還有誰願意替他賣命。

“陛下,蓬萊伯為左良玉發喪,也是為國惜才,心傷同僚戰歿,為左元請封平賊將軍之議,也是出於安定天下將士之心,他是山賊出身,不通禮數也是正常,至於劉理順,恐怕也是出於義憤的原因,還請陛下明察。”

禮部侍郎蔡奕深率先出列,他是薛國觀的鐵桿親信,自然要為薛國觀站臺了。

崇禎臉色陰沉,蔡奕深說的其實不錯,加封左元是能讓天下的將士們認為國家能公平對待武臣,讓他們能夠盡心盡力為朝廷出力。

但是你們明知道楊嗣昌上表請封賀人龍,想要用平賊之印讓賀人龍盡心剿賊,你們居然還替左良玉鳴不平,甚至公然在隨州設祭,這不是想挑起武官對朝廷的不滿,還是說朕處事不公?

“陛下,劉理順和蓬萊伯同徵湖廣,蓬萊伯鄉野出身,但是劉理順乃是進士及第,他應該知道楊閣老的意思,如今獻賊雖平,但闖逆和羅賊二人還逍遙法外,不加封賀人龍,又何以令前線將士盡心竭力?本部堂以為山東巡撫劉理順包藏禍心,其罪當誅!”

兵部左侍郎陳新甲項莊舞劍,就差沒有明說薛國觀挾兵威脅朝廷了。

“陛下,微臣以為此事或有可能是劉理順和蓬萊伯合謀,蓬萊伯本是賊寇出身,對朝廷並無敬畏之心,且蓬萊伯北戰韃虜,南平獻賊,兵強馬壯,劉理順挾兵自重之心昭然若揭。”

戶部給事中汪應元出列進言,薛國觀上臺以來,廣派內臣前往各地巡查徵餉事宜,最近又有傳言,說薛國觀以為朝廷無錢,但大臣和勳貴手中有錢,特向崇禎請旨,意欲令勳貴和官員向朝廷捐輸財物,以為征剿之用。

如今皇帝顯然不喜劉理順彈劾楊嗣昌之事,自己等人正好借題發揮,雖說不能把薛國觀拉下馬,但是起碼可以在皇帝心中先埋下一顆種子,只要尋得良機,或許一舉替楊嗣昌拿下薛國觀這個絆腳石。

戶部給事中陳啟新奏道:“陛下,蓬萊伯乃是國家勳臣,微臣以為劉理順和勳貴過從甚密,著實有違人臣之道,陛下當下旨申飭!”

“陛下,臣參山東巡撫劉理順三大罪、十二小罪,當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司共審,以明國家法度!”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陛下……!”

“陛下……!”

汪應元和陳啟新帶了頭,一眾言官紛紛出列,武英殿暖閣內一時間群情洶洶。

所有官員和內監的目光都聚集在內閣首輔、文淵閣大學士、禮部尚書兼戶部尚書、上柱國、少師,榮祿大夫薛國觀的身上,畢竟誰都知道劉理順是薛國觀的得意門生,若是劉理順倒了,薛國觀怕是也沒有臉面在朝堂上呆下去吧!

“陛下容稟,且聽老臣一言!”

薛國觀面色一凜,重重地拜倒在朱由檢的御座前,他是萬曆四十七年進士出身,宦海沉浮二十年,在崇禎朝更是如魚得水,崇禎九年入閣,僅僅三年便升到了首輔之位,自然非等閒可比。

“首揆快快請起,朕並無怪你之意,只是督臣和蓬萊伯意見相左,朝廷又有了明旨,如今蓬萊伯公祭左良玉朕恐不封左元,會傷了天下武人之心,還請首揆有以教朕。”

薛國觀是忠是奸,崇禎是一清二楚的,此人雖然貪鄙,但絕對沒有不臣之心,自他上臺以來,就想方設法為朝廷弄銀子。

這次征剿張獻忠的五十萬兩銀子就是薛國觀設法籌集的,朝堂上群臣咬著他不放,實在是因為薛國觀上奏由朝臣和勳貴“捐資助餉”引起的。

“陛下,楊閣部既已平賊將軍印授予賀人龍,此事朝廷既有明旨,斷無更改之道理,否則朝廷體面何在?陛下威嚴何在?蓬萊伯和劉理順所奏請封左鎮之孫左元之事,老臣以為可重設一印以籌左鎮之功。”

“劉理順和蓬萊伯處事不周,令陛下犯難,此皆臣之罪也,但蓬萊伯武人出身,正是英雄重英雄,左鎮父子身披數創而死戰不退,以區區兩萬軍馬堵死獻賊主力,為山東軍抵達戰場贏得寶貴時間,蓬萊伯感念左鎮忠義,為其發喪公祭,如何有違情理?本閣的學生劉理順亦是深明大義之輩,請封左元,正是彰顯陛下不忘忠臣之心,至於彈劾楊嗣昌嗎,恐怕是出於義憤,畢竟令左元承襲左鎮世職之事,恐怕會寒了前線將士之心,不過,老臣估計楊閣老也是將精力全放在如何剿滅闖逆和羅賊身上,忽略了這一點。”

薛國觀有理有據,不光為崇禎想到了挽回名聲的辦法,還藉機中傷了楊嗣昌一把,當然作為在官場浸淫二十年的老狐狸,自然不會像劉理順那樣赤膊上陣了,楊嗣昌有剿除張獻忠的大功,這會根本不可能將他扳倒。

“閣老不愧為柱國大臣,你們聽聽這才是謀國之道,爾等整天互相攻詰,動不動就上綱上線,誰有多少罪,不思為朕排憂解難,真是不知所謂,此事就按首揆之議行之,爾等不可再議。”

“臣等遵旨!”

皇帝發了話,一眾大臣哪裡還敢再說什麼,紛紛偃旗息鼓,退回了本列。

隨侍的大太監王承恩拂塵一揚,剛準備開口說話。

戶部右侍郎葉廷桂出列奏道:“陛下,臣有要事相奏,自去年十月東虜兵圍錦州以來,薊遼督師洪承疇已經數次向朝廷請餉,準備集兵救援錦州,只是國庫空虛,好不容易收了點錢糧,又都花在了湖廣戰場上,如今洪督師出征在即,這錢糧如何處置,臣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相關推薦:新順1730重生寡頭1991網遊三國之無雙王者九域神皇回到明末當權臣超越輪迴諸天老不死極道丹皇吞天劍神戰國野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