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末國賊->章節

第一百零二章稜堡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鐺鐺鐺...”

高陽城南門前,有急促的銅鑼聲響起,好奇的百姓隨著聲音望去,發現在是縣衙的幾個書辦帶著十來個衙役正在那張貼告示。

衙役們在張榜,書辦們則在扯著嗓子喊:“靖北將軍有令,高陽的父老鄉親們速速來看呀!”

周圍的百姓被銅鑼聲和書辦的喊聲吸引至南門前,一小會就是把張貼榜文處圍的水洩不通,一個個呆呆看著榜文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因為他們沒幾個識字的。

後面的人又看不到前面寫的是甚麼東西,就是有書生被吸引過來,也被遠遠的堵在後面,一眼望去,前面盡是烏壓壓的人頭,根本看不到寫的是什麼東西。

高陽城並不大,這城內的書辦和百姓們大體也是相識的,有心急的百姓就是問道:“呂秀才,那榜文寫的是什麼意思,能不能念給大夥聽聽。”

呂秀才是一個年輕書辦,本名呂輕侯,崇禎七年中的秀才,只不過由於天下大亂,朝廷卻是沒再開科舉,就連順天府鄉試也停了,呂秀才卻是沒有能再進一步,好在縣丞陸仲賞識他,讓他在縣衙充了個書辦,一邊學習刑名,一邊等著朝廷開科舉。

靖北軍要撤離高陽,這也沒有什麼可隱瞞的,況且這榜文都發了,大家都是街坊。

呂秀才就是清了清嗓子,高聲對百姓們說道:“大家靜一靜,靖北將軍有令,由於生擒了偽王子,所以東虜很可能會再來高陽,如今我靖北軍所用器械藥子已經消耗近七成,根本不可能擋住東虜大軍,所以靖北將軍有意撤離高陽,還請鄉親們早做準備,否則東虜一至,恐怕生死難料呀。”

“靖北將軍要撤離……?”

人群聽了呂秀才的話後一陣騷動,有聽明白了,也有沒聽明白,那沒聽明白的就問了:“靖北將軍到底想對咱們說什麼?”

“說什麼?”

聽明白的百姓苦笑道:“靖北將軍這是讓咱們逃離縣城呢,要是咱們現在不走,恐怕韃子來了,咱們就得和高陽城陪葬了。”

“啊……靖北將軍不是剛剛大勝韃子嗎?咱們為什麼逃?”

百姓們紛紛鼓譟起來。

呂秀才慘笑道:“你們知道東虜在保定有多少人?據說有數萬呢,靖北將軍又不是朝廷,能幫咱們抵抗了這麼久,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咱們還是趕緊回去收拾東西逃吧!”

通知完百姓,呂秀才就是和幾個書辦匆匆趕回家去,收拾東西,他們也有家庭,也有父母妻兒,他們也要逃跑。

讓這些百姓自行撤離,李興之也是無奈之舉,他手頭加上俘虜有五千多人馬,但是他們的家小和後營,加起來就有七八千人,若是再帶上百姓,哪裡跑的過東虜的騎兵,就是這樣,李興之都不能保證能擺脫多爾袞的追兵。

撤離高陽的命令一傳出,城中的百姓就亂了套,好在高陽縣丞陸仲還算是個為民辦事的好官,又安排了城中的衙役維持秩序,也沒有引起什麼大亂子。

人離鄉賤,高陽城內哭聲震天,無數的百姓扶老攜幼,跟著陸仲和衙役們出南門,往大名府方向行去。

當然也有不肯走的,大約有千餘老弱死活都不願離開,說是自己年紀都這麼大了,活也活夠了,就是死也要死在自己家中。

內閣輔臣孫承宗也不肯走,在李興之整軍之時就是對魯良直、黃文昌、徐志堅等朝廷官吏說道:“老夫抗虜十餘載,卻無寸功於朝廷,今能與高陽共存亡,也算是替國盡忠了,望爾等東行後不忘國家,老夫餘願足矣!”

魯良直、黃文昌等人均是動容,不管是虛情還是假意,這會一個個哭拜於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和魯良直等人交待完,孫承宗又在孫之潔的攙扶下走到李興之面前,未等李興之說話,孫承宗就欲行禮。

李興之哪肯受他的禮,搶步上前一把扶住孫承宗,開口道:“閣老又何至於此,莫如隨本將同往山東,說不得幾年之後,本將就能重建東江鎮,屆時東虜後方不寧,如何還敢入我中原。”

孫承宗苦笑道:“老夫年近八十,還能有幾天好活,?老夫和東虜打了十幾年的仗,這次若不是你,老夫恐怕也沒機會能看到韃子王子長的是啥模樣,如今心願已了,自當為國死節,哪怕是在城頭扔一個石塊,打死一個韃子,老夫也心甘情願呀。”

“閣老!”

說實話,孫承宗在遼東修建堡壘的策略並沒有起到遏制建奴的效果,反而耗盡了明朝的國力,但是這份忠貞和氣度卻令李興之動容。

孫承宗卻是顫顫巍巍從袖袋中掏出一份圖紙緩聲說道:“李興之,本閣知你前往萊登是欲重建東江軍,然皮島不過數十裡方圓,安能駐守大軍,蓋州、旅順之間有一地,名營口,總控遼南,若在此修城建堡,進可攻,退可守也,老夫的大稜河堡就是依此圖紙所制,東虜屢攻而不得破,皆是此堡之功也。”

李興之接過圖紙,翻開一看,頓時心中一驚,這堡居然是前世自己所知之稜堡,只不過較之歐洲的稜堡卻是大有不同,乃是個四方形的陣塞,在每道城牆上又築有十餘處馬面。

看到李興之驚疑不定,孫承宗又笑道:“此圖乃徐光啟所制,其徒孫元化送予老夫,老夫垂垂老矣,留著此圖也是無用,索性送予你了。”

營口的地形,李興之是知道的,若是建成稜堡,有海船運輸物資,根本不虞東虜圍城。

當下將圖紙貼身收好,又躬身說道:如此,興之就多謝閣老了。”

孫承宗嘆道:“老夫別無所求,若是你能掃平東虜,李將軍能到老夫墳前上一柱香即可,老夫還有幾個孫兒,這次還請李將軍將他們帶上。”

“爺爺!”

侍立在一旁的孫之潔,失聲喊了一聲。

“閣老放心,只要李某在一日,必保令孫周全。”

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何況一個七十六歲的老人向自己託付後事,李興之此刻也有些哽咽。

“李將軍萬馬千軍之間,矢石交攻之際,生擒韃酋而色不變,又何必作此小兒女姿態呢,老夫已經具折天子,請封將軍為萊登總兵,又奏請吾之門生瞿式耜、呂大器為兩府知府,想來他們必然不會為難你。

李興之懵住了,這兩個都是明廷的死忠,弄這兩個去萊登,豈不是幫了倒忙,說實話,他情願用李有才這樣的小人,也不願用明朝的忠臣。

相關推薦:新順1730重生寡頭1991網遊三國之無雙王者九域神皇回到明末當權臣超越輪迴諸天老不死極道丹皇吞天劍神戰國野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