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末風雲之鐵血崇禎->章節

第十章 驗 證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崇禎九年春,溫煦的陽光下,北京西北郊田地裡出現了震驚大明朝野的一幕;如果有對翅膀飛到高空,可以看到西郊的田野裡前後出現三列火車,呼嘯穿過一片蕭瑟的田野、河流與山嶺,將大明帶進一個未知的新時代。

景山到昌平的鐵路全長近四十公裡,原是聯絡北京西北兩大煤鐵聯合企業的貨運線;後擴建成複線變成了鐵路實驗線,中間設定了大、小四個站點,架設了三座不同材質的鐵路橋,加開列車對數,研究火車運營的各項管理措施和資料。

皇帝的這次心血來潮的的旅行,動用的人力、物力可不少;不說鐵路沿線各處車站、要點佈滿了近衛軍士兵,光火車就動用了三列,前後的間隔二十分鍾的車程。

既然大明皇帝痴迷建鐵路,傳說中豪華奢靡的皇家列車出了沒?

對不起,還沒有!皇家專列不是目前必須解決的問題,不會提前佈局建設,目前還處於設計驗證階段。

現今使用得火車分載人車廂與載貨車廂兩種,一些特殊用途的車廂是在這兩種車廂基礎上研發;比如說測試用的普通客車,一節車頭最多可掛七節車廂,兩節車頭可掛十四個;車廂佈局按票價分成三等,在後面可以掛一節不算豪華的公務車廂,可以會客與休息。

大明的鐵路線一下子鋪開,旅途遙遠,旅客們能在旅途中填飽肚子麼?餐車啥的有沒?

問這問題的人估計是電影看多了,被虛構的情節矇蔽了,長途旅行用餐是個難解的問題;想想火車空間及中世紀儲藏食物的手段,所攜帶的食物哪能滿足過高的要求,一般的旅客全靠自身攜帶的乾糧或沿途的車站供給。

至於餐車也有,價格貴不說,做出的東西想很美味是強人所難,大明皇家鐵路總局的火車首先是滿足軍方及大明普通百姓的需求;最後才會關注到富貴階層,提供差異化服務以追求利益最大化。

各軍、各地官員因公乘坐火車,是否會滋生腐敗?

只能說有可能,有嚴格制度約定各級別官員因公乘坐車廂等級,如各鎮總兵、各地省行政長官及以上級別才有專用的外掛車廂,府級別是頭等車廂,府以下級別只能去一等車廂,不入流縣以下的普通官員更悲催,只能坐二等車廂,非公務出行則不做限制

還是那句話,制度是人定的,自然會有漏洞;腐敗問題肯定會存在,只要制度健全,至少不會泛濫成災。

說了這麼多亂七八糟的東西,最想說明的事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走向工業革命的大明依然不是理想世界,各種不平等依舊會存在很長時間。

專列飛快的略過京郊的田野,雖比馬車快不了多少,但寬敞的空間和轟鳴的聲音帶來的體驗不同以往;孩子們激動得在車廂力竄來跑去 ,最後竟不約而同想到了車尾狹小的平臺。

旅途最有意思的一幕出現,孩子們排著隊裹著厚厚得毯子,坐在冰冷的地板上數飛速略過的樹木,最後被凍得鼻涕橫飛的跑到

火盆邊烤火,不知疲倦的如此反覆;孩子們的任性胡為讓一旁的“媽媽們”是看得是心疼不已,想找後宮之主皇后,可皇后笑笑也不在意轉頭與幾位誥命夫人聊得火熱。

溫室種不出耐寒的花朵,話是皇帝在月臺上剛說的;其用意明顯是要磨練皇家的孩子們,紫禁城幼稚園園長可不敢違背集團董事長的意思,想不想自己的孩子接班?

另一節車廂裡,做為龐大帝國的掌舵人,見多識廣的朱由檢不會像激動的孩子們一樣四處瞎逛;也沒時間陪著后妃們觀賞窗外的景色,或關心孩子們是不是會被凍著,而是坐在座位上聽著劉鐵柱關於鐵路的簡報。

經過近一年的實驗運營,大明從中積累了不少管理運營經驗,也修訂不少規定與制度,更確定了基本架構,可以說成績斐然;當然也免不了出了不少事故,有幾次還是比較嚴重的碰撞與翻車事故,每一次血的教訓後面是機車設計與管理制度的調整和改進。

每種影響巨大的新事物出現,由於不熟悉其規律而導致事故無法避免的,大明廣泛運用的蒸汽機與鍋爐每年導致的傷人事件比火車可多了不少,但那樣也不能阻止它的快速推廣應用。

火車這樣的高速移動的異類提前出現,僅僅靠約定時間通行和手提信號燈肯定不能杜絕此類事情再度發生;除了改進剎車系統,在重點地段設定人員看守或乾脆做圍牆阻擋,還真沒啥好辦法能解決;至於兩座車站之間的聯絡,也只能按預定的計劃規劃每天透過的班車,想完全進入火車時代還需突破通訊落後的制約。

提高通訊手段?說得簡單,怎麼弄?

坐在一側的劉老漢聽的心煩意燥,深深嘆了口氣默默的看向窗外;要他想機械構造或改進加工工藝,還別說是把好手,可要他解決通訊這類棘手問題,實在是為難。

對你們說很難,朕夢裡的那個世界對於這點並不難;不就是開發有線電報機與初級的電池麼?

兩個都簡單!朕可以做個原型機先在紫禁城裡實驗,剩下的得科學院的人負責工業化。

想著心事的朱由檢學起了劉老漢,默默的看著窗外的景色,又一次開啟了自己的“金手指”,給波瀾壯闊的鐵路建設的史歌增添了新的篇章,也將大明各地的聯絡變得更加緊密。

通訊是人類相互聯絡的一種有效手段,從早期的書信到電報,從電報到到電話,從電話到電視直播,從電視直播到網際網路;人類歷史漫長的歷程,隨著技術積累和突破,每次通訊革命間隔的時間是越來越短。

電報技術的發展是在公元十九世紀,對十七世紀的人來說是天方夜談;可對習慣開“金手指”的“某人”而言,有線電報技術還真不是複雜玩意。

各位看官先不要激動,崇禎帝朱由檢也知道這麼做的後果,更不會怕技術洩密導致競爭對手超越;還是暫時盤點下大明目前的科技力量,給廣大的朋友吃個定心丸先。

前文說過,東方文明其實也就是中原文明在

十七世紀中葉其科技水平已全面落後西方文明,其主要依據是近代科學的奠基人全是歐羅巴人;只是這個差距在明朝時期並不很大,主要也是因為大明並沒有真正的“閉關鎖國”,大明的士族階層,信洋教學西學的人可不在少數。

明清交替後,一切都變了。

滿情統治階層處於狹隘的利益考慮,對外採取了“閉關鎖國”之策,對內用“文字獄”恐怖統治;既斷絕了與西方的正常交流,也扼殺了內部發展的機會,導致東、西方文明的差距急劇拉大。

後果是什麼?明眼人都看得一清二楚,“彎道超車”不是不行,只是付出的代價更是巨大。

不一樣的實驗產生不同的世界,滿清已消失在萌芽狀態,大明依舊屹立在世界東方;不說國土和經濟實力,科技水平更是一騎絕塵,與西方的差距不僅消失,已將西方遠遠拋在背後。

大明取得非凡的成就,不是靠朱由檢一人的努力,更多的是靠那些投身於新學大明普通人的努力,也有那些遵循“科技無國界”、“科技為全人類謀福利”等偉大理想的歐羅巴科技移民。

同時不要忘記一個人的功勞,是他無私的“國際主義”精神與大無畏的開拓精神幫助大明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估計大家想到是誰!是的,就是親愛的菲利普船長,大明外藩公爵,被後世歐洲史學家蔑稱為“科學掮客”及“人販子”的偉大的尼德蘭歸化明人。

從崇禎二年到崇禎二十年的十八年時間裡,菲利普船長不辭辛勞與艱難,不停來往大明與歐洲之間;運去了大明出產的各類特產,也帶來了對“舊世界”失望的學者。

來到大明的學者當中,有大名鼎鼎的伽利略·伽利雷與約翰尼斯·開普勒,特別是大學者伽利略·伽利雷在近代科學地位是無人能與之媲美。

在他們倆的帶到下,更多的歐羅巴學者來到大明,來到這個日新月異對未知世界不斷探索的“新世界”,比較著名的學者有:笛卡兒、費馬、羅貝瓦爾、托里拆利等等,數不勝數,這裡也不再一一羅列遭人嫉恨。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好消息也伴隨著壞消息,崇禎八年底(公元1636年)約翰尼斯·開普勒最終還是沒熬過命運,在歐洲治好了病倒大明多活了五年後還是離大家而去;為紀念他對天體事業的貢獻,崇禎帝下令授予約翰尼斯·開普勒先生大明皇家科學院“終身院士”、大明外藩公爵、大學士、太子太師等榮譽稱號,並將新投入使用的南京紫金山天文臺望遠鏡以他的名字命名。

備註:

1、

菲利普船長事蹟參看前文,李之藻、王徵與孫元化、宋應星、吳有性等人均是同時期大明面向西方之人,他們當中不少人是基督教徒火天主教徒;至於那幾位西方大學者的地位,大家自己體會,來不來大明?看菲利普的手段和他們在歐洲的遭遇。

相關推薦:創業從養老開始從道果開始蜀山之玄門正宗雪狼出擊諸道學宮醫手收天與女神荒島求生的日子星空最強大聖大醫凌然這個和尚種田就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