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末風雲之鐵血崇禎->章節

第四十一章 盛會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皇帝恩准了自己的建議,還定下兩位活佛主管漠南佛事,順王卜石兔很是得意;厭惡的看了察哈爾親王額哲(林丹汗長子),起身伏地鄭重行禮,大聲謝道:“臣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此人一副中原漢人的做派,唬得邊上的其餘王爺哪敢落後於人;也都忙趴在地上,學著他的樣子一陣“鬼哭狼嚎”,慢了半拍的某人自然顯得格外刺眼。

見各位王爺如此上道,一點瑕疵也就無所謂了;朱由檢哈哈一笑,起身豪爽道:“各位愛卿,這是為何?快起身,快起身!咱們君臣還有好多事沒說呢?各衛有什麼困難可以與朕聊聊嘛!不要專揀好聽的說,平定西域還要各衛出人、出力啊!”

皇帝這是開始將歸化總督區各衛當自己人看待了,能理解這話的人可不少;鋪天蓋地“馬屁”與忠心又飛來,直說得朱由檢心花怒放、手舞足蹈,露出一副得意的“明君”模樣!

興高采烈與悶悶不樂的王爺們走遠,朱由檢換下笑得發僵得臉,對首輔李標冷冷吩咐道:“李首輔,這兩位活佛一定要選可靠的人,除了送到班禪大師處學習佛法,還要學習大明的文化;凡大明文化不合格的,一律不能成為活佛!另外西康與四川西部各大寺廟的活佛在班禪、達來處學習各半,不要全歸到伊人名下;凡各處活佛轉世,都要經過‘金瓶掣籤’、朝廷冊封這兩項,而且‘金瓶掣籤’必須由朝廷的人在場監督,否則朝廷不予承認。”

創造出管理藏傳佛教的兩個“凡事”,朱由檢可謂是深謀遠慮、手段狠毒。

李標對此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俯首讚道:“臣謹遵聖言,臣立即安排修改《活佛轉世制度》各條文。”

這傢伙腦子轉的倒挺快的,可有些事現在還不能留把柄,朱由檢笑道:“不急!回京後慢慢改也不遲,不著急!第一個‘凡是’只能在內部使用,切記!切記!”

兩個“凡是”變一個,李標聞言不解皇帝是何意思,看了眼邊上的次輔李邦華;只見那李邦華並不做聲,只是無辜的眨了幾下眼睛,李標忽地醒悟過來忙點頭稱是。

搞定漠南蒙古各部的信仰問題,朱由檢連軸轉,又接見了歸化總督區的優秀衛所代表及優秀個人;中午稍微休息,下午又先後接見了新化總督區王爺們與優秀衛所代表等。

第二天是新內附的漠北各部,下午是海東女真各衛,根本沒有時間去陪家人;只有在用晚膳時,還只能遠遠的看著,因為皇帝的身邊永遠圍著一堆人。

圍獵在第三天才算正式開始,金色大帳外的比賽場地也露出了真容。

以金色大帳外的木平臺為中心,工部的人在兩側又修建了兩個寬大的木平臺;三面敞開,背面與頂棚搭遮陽用帳篷,平臺上擺著不少案几,案几後放著軟坐墊,几上擺放著幾樣點心與茶水;平臺後邊立著高大架子,十幾面紅漆牛皮大鼓架在上面。

上午八時許,荷槍實彈的明軍士兵開始用人牆將

平臺對面草場分隔成十幾塊區域;八時三十分,十幾個赤膊大漢敲響了第一輪大鼓,會場開始陸續進人,花花綠綠的人群逐漸將空出的草原填滿;前面的牧民們席地而坐,不少人拿出了帶來食物,攤在地毯上。

九時許,大帳兩側的軍樂隊奏響《萬歲樂》,崇禎帝朱由檢身穿武袞服帶著家人出現在中間的平臺上,在禮官的引導下,山呼萬歲聲響起。

這是一次別處心裁的“圍獵”大會,蒙古人稱之為“那達慕”大會,經歷了幾年的籌備,終於要開始了。

“全體起立!鳴禮炮!奏大明國歌,升大明國旗與大皇帝旗”

禮官的尖銳的聲音傳遍草原,隆隆的禮炮聲響起,軍樂隊奏起大明國歌。

朱由檢領著文武大臣和著樂曲,唱起:玉壘瞰江南,風雲繞中原;駕樓船龍虎縱橫,飛砲發機驅六甲,降虜將,破胡兵;談笑掣長鯨,三軍勇氣增;一戎衣,宇宙清寧;從此華夷歸一統,開偉業,創大明。

洪武三年定的《開太平之曲》,又名《風雲會》,崇禎帝朱由檢改了幾個字後定為國歌;本來內閣對太平盛世還來這麼首殺氣騰騰的國歌,有損國體上奏,結果被皇帝直接無視,下令頒佈直接使用。

迎著陽光,看著冉冉升起的大明日月國旗,朱由檢內心澎湃;他知道只要假以時日,類似近代社會的國民教育會慢慢深入民心,大明終將傲視全球。

接下來事同樣讓在場的各位驚嘆不已,皇帝陛下並未按計劃出面訓示;而是由皇長子與大公主兩人代表皇帝陛下,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同樣身著武袞服的金童玉女一出場就迎得滿場歡呼聲,兩人也不怯場,站在銅製的原始“擴音器”邊,一人漢語、一人蒙古語開始了演講;再由場下蒙古族士兵大聲通報,兩人相互配合,清脆的童音將不長的講稿背得陰陽頓挫,現場的蒙古人與女真人都被兩個“娃娃”迷住了。

看著對面歡呼雀躍的人群,次輔李邦華對著撫須微笑的首輔李標,輕聲笑道:“汝立(李標的字)兄,陛下這一招,您怕是沒想到吧?”

李標看了眼面露微笑的皇帝,又看了眼喜極而泣的皇后及皇妃,感嘆道:“哎!陛下乃天子,手段層出不窮,豈是吾這常人可以理喻;看似荒誕的手法卻蘊含深厚的含義,慚愧!慚愧!自嘆不如啊!”

談話間,兩位小人兒在歡呼聲中激動的退場;鼓聲再次響起,現場逐漸安靜了下來,不知的現場突然爆發出巨大的歡呼聲,兩人隨著歡呼聲看去,不由又張大了嘴巴。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只見皇帝陛下帶著三位異族皇妃及新收的餘貴人,五人一身武袞服打扮走下平臺,齊齊飛身上馬向場中跑去,他們這是?

首輔李標一陣眩暈,陪著這麼個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沒有強大的內心可不行啊!

哪朝哪代,哪有皇帝帶著自己的妃子表演的,這也太不顧天朝體面了。

年輕張狂的皇帝,還是不夠沉穩,怎麼這麼喜歡出風頭!

要打壓蒙古,也能不用自己親自出手啊!萬一弄砸了怎麼辦?

大明的文武官員既然無法阻止皇帝的行為,但拳拳愛國之心還是有的,不過對自己這位冒失的皇帝,好像信心都不高,在那提心吊膽、唉聲嘆氣的。

王承恩看也不看這些沉不住氣的大臣們,神色淡定的安慰著神色緊張的周皇後:“皇后娘娘,陛下的武藝以到高手境界,射擊又是陛下強項,不會有事,幾位皇妃只是陪襯,她們幾位馬上功夫可了的。”

周皇後看著一身戎裝的餘月,擔憂道:“王總官,那餘貴人也會騎馬?”

王承恩內心一驚,若無其事道:“回娘娘,餘貴人一身功夫,尋常侍衛不是其對手,其馬上功夫,卑職見過,與其他幾位不相上下。”

場上的表演快開始了,周皇後心不在焉的說道:“哦!既然王總官這麼說,孤就放心了。”

隆隆的鼓聲中,先是演示馬上功夫,只見朱由檢騎著白馬在前,四位皇妃在兩側,先是快馬通場提升馬速;隨著馬速加快,鼓聲變得輕些,但節奏感加強;馬上五人一會只瞪一側馬鐙將身體藏在馬側,一會附身摘下草地上得花朵,一會再馬兩側來回上下,滿場驚呼聲中,五人最後竟穩穩的站在了馬背上,排成雁行陣繞場一圈。

周皇後緊張得用手帕捂住嘴,兩行眼淚不爭氣的流了下來;幾位孩子早興奮跳下座位,不是平臺邊得侍衛攔著,這幾位“小祖宗”早跑到場地邊去了。

大明的文武官員們也是目瞪口呆,這是什麼一家人,這騎術都趕上常年再馬背上生活的蒙古人了;他們沒想錯,這裡面有那麼幾位確實是生活再馬背上。

兩側的各族王爺們看著皇帝這樣的身手,那是神色各異:有興奮得狂呼大叫的,也有不屑一顧暗自驚心的。

與這些權貴不同,對面淳樸的蒙古牧民們可不管這麼多;這是文弱的大明皇帝?這才是草原真正的“天可汗”!

草原沸騰了,幾百年了,沒有一位“可汗”讓他們如此興奮、如此瘋狂!

“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成吉思汗!”

整齊的歡呼聲在草原響起,淳樸的蒙古牧民將最尊貴的稱號給與了這位南方的大明皇帝,這下那些王爺們再也不能無視了,先後加入了歡呼的行列。

朱由檢得意的騎在馬背上,帶著皇妃揮手繞場鳴謝!看著歡呼的人群,心想道:這不算什麼,還有讓你們驚掉下巴的在後面。

有力的鼓聲再次響起,逐漸壓過歡呼的聲音,喧囂的現場逐漸平靜。

場地右側空地上豎起了幾個不同距離的標靶,幾名侍衛拿著石灰桶在草地上標記著距離,六十米、七十米、八十米、九十米。

很明顯皇帝這是要表演自己的射擊技術,在這個“圍獵”還沒開始時,就向自詡騎射天下第一的遊牧民族“炫耀”?“挑戰”?還是“震懾”!用老式的弓箭?還是用新式的火槍?

相關推薦:創業從養老開始從道果開始蜀山之玄門正宗雪狼出擊諸道學宮醫手收天與女神荒島求生的日子星空最強大聖大醫凌然這個和尚種田就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