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末風雲之鐵血崇禎->章節

第三十二章 學子二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北京貢院,建於明永樂十三年(1415),原系元代禮部衙門的舊址,坐北朝南,大門5楹。往裡有二門五楹、龍門、明遠樓、致公堂、內龍門、聚奎堂、會經堂、十八房等處。

佔地範圍:東起貢院東街,西至貢院西街,南起建內大街,北至東總布衚衕,包括貢院頭條、貢院二條、貢院三條在內。

原本是國家開科取士的地方,全國學子夢寐以求都想去的地方,現在裡面到處是情緒激動的學子,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高聲議論自己偉大的事業,不時還激動的喊著口號。

貢院牆上用大號的毛筆寫滿了口號,原來潔白的牆都變成了大花臉;十幾個不知哪裡來的師傅竟然佔據了一間房做起了廚房,寫字的案幾成了切菜的案臺,讀書人奉做經典的《論語》被墊在了桌腳下,封面沾滿了油汙。

科考主考官最喜愛的在哪裡談論風月的小樹林,竟成了惡臭的黃白物場所,臭氣熏天;見有人來,幾個貢生竟避也不避當場脫褲拉稀,讀書人的臉面都被他們丟光了。

好在一些重要的地方東廠的和巡防營的人守在那裡,要不還不知道被他們折騰成什麼樣子。

兩位閣老臉色陰沉的看著這一切,心如刀絞,這還是大明讀書人最嚮往的地方麼;更令人絕望的是有幾個翰林院的學子看到孔貞運,竟然理也不理在那繼續討論問題。

終於陳貞慧叫聲引來的一群學子將他們熱情的圍在了中間,一直護送他倆到在一個開曠的廣場,圍在廣場的人群高呼著口號讓開一條通道讓兩位閣老走到最前面,一個年輕英武的學子暫停了演講,走過來行禮道:“後 進學生張溥拜見兩位閣老,歡迎兩位閣老棄暗投明,抗擊亂政。”

孔貞運氣得張著嘴巴,用手指著看著意氣風發的張溥,就是說不出話來;李邦華做過禁軍軍法官,心想自己什麼樣的人沒見過,用手拍了拍孔貞運示意看他的;李邦華走過去笑道:“張溥,本閣問你,什麼時候李邦華和孔貞運就成了閹黨了,是誰定的。”

張浦看著李邦華神情驕傲的說道:“身為朝臣甘於墮落與閹黨為伍,身位閣老不能勸諫陛下清理朝堂,你說你們不是閹黨是什麼?好在今天你們迷途知返、知錯就改,我們大家也就不計較這些了。”

孔貞運終於緩過勁來怒斥道:“狂妄!信口雌黃!你當這是哪裡,只是貢院,是朝廷取士的地方,你們要在這要胡鬧什麼時候!”

張浦被孔貞

運罵得莫名奇妙,年輕氣盛、風頭正勁的他如何受的了這口氣,也怒道:“孔閣老!你身為聖師後代,不顧廉恥與閹黨同流合汙,有汙聖師之名,今聖師人像及牌位俱在此,你有和面目拜見!”

李邦華見到張浦如此口無遮擋,冷冷說道:“何為禮?何為師?汝為人子弟,見尊長桀驁不馴,口吐狂言,不聽祖訓,妄議朝政,此為禮?擅佔貢院,阻擾科舉,更妄動聖師牌位,置於烈日下,此為尊師?”

陳貞慧見到兩位閣老發怒了,忙拉開張浦過來打圓場道:“兩位閣老,請贖罪!兄這幾日有點勞累,精神不佳,冒犯了二位,請贖罪。”

果然是官二代很圓滑,要不怎麼會在後世有“明末四公子”名號。

邊上的熱血學子們可不管閣老不閣老,反對他們的領袖就是不行,更沒人理會他們的解釋和訓斥,圍著他們兩個瘋狂的喊著口號:“剷除閹人!肅清朝綱!尊重儒學!重用士人!”

更多的人聞訊跑來,準備和兩位閣老辯一辯真理,這樣自己以後可在士林站住了腳;說出去那顆是倍兒有面子的一件事,辯贏閣老,還是老夫子的後代那是多大的榮耀啊。

這樣兩人如同波濤洶湧大海裡面的兩片小舟,無力的在波濤中掙扎求生,眼看著就被學子們掀起的狂浪吞滅,好在東廠督理常延興帶著東廠的人衝了進來將他們從水中撈上岸來。

這一幕是否熟悉,後世很多學 潮都發生過這一幕。

李邦華出來後和常延興說得第一句話就是:“這幫貢生怎麼比京營的兵還不講道理。”

常延興苦笑著回道:“那是京營官兵尊重您,貢院這班人就未必了。”

李邦華仔細一想,搖頭不語嘆氣而去;孔貞運受此驚嚇,自覺無顏面聖,竟稱病提交辭呈,再不理朝政了。

貢院的那些學生聽說自己的鬥爭竟然將內閣首輔給罵得辭職不幹了,興致更加高昂,認為自己就是在做一件非常正確的事情;幕後推手的示意下要給朝廷更大的壓力,他們認為常規手段不足以顯示自己事業的正確性,他們採取了極端行為——絕食抗議來表達朝堂對他們要求的漠視。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兩位閣老在貢院狼狽不堪的敗退,很快就傳遍了整個京城,貢院的學子更是大受鼓舞,京城其他一些觀望的學子也加入了抗爭的行列;事情似乎划向絕境,朝廷似乎無路可退,只得答應學子們的條件,重新選定內閣人選。

幕後指揮的的人

似乎看到勝利的曙光,在暗處暗暗得意,幻想著自己掌權的風光;他們忘了絕食這招對付古人都不一定有用,更何況朱由檢這位帶著現代人的資訊的人。

朱由檢為此不得不中斷休假,提前一天回到皇城著手佈置。

事情開始反轉了,六月三號“忠君社”組織了沒參加活動的學子們喊著“我們要考試,還我貢院”口號,同樣抬著孔子像和孔子牌位圍住了貢院,連講武學院的學生也出來聲援;北京各行各業也被發動起來,遊行隊伍圍住了貢院,高喊口號要求朝廷恢復秩序,還北京安寧。

六月四號朝廷邸報公開了還在路上的三大總督聞訊發回的奏章,也有禁軍立功戰士的公開信,無一不是要求早日結束貢院的鬧劇,給天下學子一個考試的機會。

這也催生了官方的第一份正式報刊《京城新聞》的誕生,以全國各地政事為主,兼有各種評論及民間趣事,當然也有還有其它的工商資訊等;其它人想辦報紙,對不起還不行,大明還沒到開放輿論的時候。這些也是後話,暫且不表,繼續談那些愛國學子的事。

六月五日,朝會後新內閣出了份措辭強硬通告貼在貢院門口,通告說為保證在六月十五正常開考,限定貢院內人員兩日內離開;逾期不撤離的將被強制帶走,涉案貢生、童生將剝奪功名,永不錄用,其他人員將因聚眾鬧事被集中勞教五年。

此通告一出,貢院裡那些意志薄弱人立馬隨水推舟走了大半,陸續有些人熬不過肚餓也先後離開了,最後還有差不多二十人的童生在裡面打死不動,繼續絕食抗議朝廷亂政,包括為首的張浦;“明末四公子”之一的陳貞慧在公告貼出後就跑了,丟下“復社”的老大跑了。

備註:

1、

復社:明末文社。崇禎二年(1629)成立於蘇州尹山,系由雲間幾社、香山同社、浙西聞社、江北南社、江西則社、歷亭席社、□陽社、雲簪社、吳門羽朋社、吳門匡社、武林讀書社、山左朋大社、中州端社、萊陽邑社、浙東超社、浙西莊社、黃州質社與江南應社等十幾個社團聯合而成。

主要領導人為張溥、張採,他們都是太倉人,又曾同窗共讀,“形影相依,聲息相接,樂善規過,互推畏友”(張採《祭天如兄文》),時人稱為“婁東二張”。

相關推薦:創業從養老開始從道果開始蜀山之玄門正宗雪狼出擊諸道學宮醫手收天與女神荒島求生的日子星空最強大聖大醫凌然這個和尚種田就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