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末風雲之鐵血崇禎->章節

第十一章 廠公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司禮監秉筆太監、東廠廠公魏忠賢,在後世的中國多有爭論,有人看了歷史說他“禍國殃民”,也有人“居功至偉”。

廠公怎麼發跡,咱們不說,單說廠公發跡後的種種事情背後的故事;對於廠公魏忠賢,筆者沒啥好感,更沒壞感。

他是特定歷史條件下出現的一個權臣,能人一個,但不夠自醒最終身死,俗語說的不夠聰明;被人吹捧而不知自省規避,結果招來殺生之禍,屬於被“捧殺”;古往今來多少人死於“捧殺”,今人尚且不能免俗,更何況沒讀多少書的廠公,他也沒能免俗。

基辛格說得好——“權利是最好的春藥”,就是有點不雅,確是最好的解釋;人一但吃了春藥能控制住自己的沒幾個,太監也不例外。

大明朝進入天啟六年,戰績斐然:對外贏得了“寧遠大捷”、“緬甸東侵”兩場勝利,對內則平定貴州土司騷亂。

政治上四海來朝:安南、烏斯藏、土魯番、占城、琉球、朝鮮、朵顏等都入貢,更有些蒙古國小部落不堪苦寒前和戰亂來投奔,特別是“三大殿”省時省錢的建成了兩個。

雖然在經濟上依然一塌糊塗,朝堂爭鬥仍然存在,但廠公所在的“閹黨”已完全掌控了朝局,內閣、六部尚書以他“馬首是瞻”,連皇帝親軍錦衣衛也是他親信,更不用說內官掌控的東廠和龍驤四衛。

再加上天啟帝的有意縱容,又有“萬聖夫人”的在內宮的幫助,魏忠賢身兼負責奏章披紅的司禮監秉筆太監之職與負責督查百官東廠提督太監兩項大權,成為內廷第一人,廠公稱呼由此而來;魏忠賢的威望進入了一個新的高峰,大明朝現在除了天啟帝,沒人能望其項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太監雖然身殘但可成神,沒人可阻止他 “成神”,鄭和就是榜樣啊!

但凡廠公有點意向,下面的人都會幫他做好,“成神”這事也是一樣;天啟六年各地廠公“生祠”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各地文臣、武將都競相上表表忠心、建“生祠”,唯恐落後遭廠公記恨,連某位德高望重的“袁大督師”也不例外,其氣節想來可見。

太監雖然是身殘有親友,但阻止不了他的二叔、三舅、侄子、外甥拜相封侯,官運亨通,更何況魏廠公可是結婚生子後才自宮進的皇宮。

也應了那句話: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如果他有自知之名,到了這步也該收斂下;但不知道為何,那麼聰明的一個人,硬是被人推往絕路而不自知。

太監雖然身殘但志堅,有志成將軍好建立一番功業;在掌控內、外廷後,竟然在大內成立受他控制的內軍,不時在宮城內操練、鳴槍放炮,好不威武。

太監雖然身殘但心高,象普通人一樣有可顆當“皇帝”心;成不了“萬歲”,可以是“千歲”繼而“九千歲”再到“九千九百九十九歲”,離萬歲只差一步了。

皇后看不慣他的行為,他就聯合客氏在皇帝面前說皇后的不是,可惜天啟帝雖迷戀客氏,但卻不厭皇后;廠公見一計不成,再生一計調轉槍口對準國丈,加上國丈與東林人士過往密切,連皇帝也不喜,國丈由此很是吃了點苦頭。

廠公和皇后兩人,一個小人,一個是女人;估計廠公沒讀過書,自然不知道老夫子說過:““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這下廠公把皇后也得罪徹底了,雖然聖眷尚在無人能撼動他的地位,其實離死也差不遠了,到處躲在暗處的敵人。

魏忠賢自己也知道,所以他才和他的對食安準備“狸貓換太子”,扶幼帝繼位好繼續把持一切;但命裡還是差了那一步,只能到“九千九百九十九歲”,最後身死也怨不得人。

他如果聰明的話就應該認識到自己是皇帝家奴這個身份,一心做孤臣(找不到合適的詞來形容這種太監,借用文臣的詞語)在些事情的萌芽狀態就將它扼殺,或許這樣還有條生路。

天啟帝朱由校對魏忠賢這些事也是知道,對他的結局估計也早料到了,不想用他,可朝臣們更不勘用,結黨營私暫且不說,沒有一個文臣敢於像萬曆朝的張居正一樣做孤臣、直臣,再退一步,能做到明英宗時期于謙那樣的都沒有;但凡有一個這樣的人站出來,估計天啟帝也不

會用廠公大人。

歷史悲哀就是這樣,大明朝養士兩百多年,到了最後沒有一個有用的文臣出來,有人說史可法出了啊,史可法有志無才啊,算忠臣,連良臣都算不上;其他如孫承疇、孫傳庭、洪承疇都還到不了那個高度,頂多算良臣,別忘了這幾位也是看菜下飯的主。

沒有文臣站出來收拾殘局,天啟帝想改變也缺乏辦法,只能學他祖上用身邊的太監魏忠賢來壓制文臣。

魏忠賢確實能做事,朝廷打仗缺錢,找他,搞定;修外朝宮殿缺錢,找他搞定;三王就藩、公主出嫁找他,都解決了;這些事如果去找那些朝臣,估計吵到到清朝末年都未必能辦成,加上魏忠賢也算聽天啟帝的話,所以天啟帝也放權。

要在各地建“生祠”,準;要給三姑六婆封候,準;要在皇宮建內軍,準;要內官稱自己千歲,準。

廠公大人一時大權在握,看似掌控天下,可天啟帝要他死,只用一個字就可以了;所以皇帝不擔心,而且在臨死前還“託孤”說“忠賢可用”,也確實廠公比朝堂的文臣可用。

什麼叫“禮賢下士”,什麼叫“至死不渝”,什麼叫“忍辱負重”,什麼叫“無可奈何”;這幾樣天啟帝都做了,也都嘗到了。

天啟帝如果真像滿清編寫的史書說的不識字,是個文盲皇帝,但他的政治眼光和手段比起他的通曉文采的弟弟不知強了多少倍。

當然這一切,現在他不用擔心了,信王朱由檢已不是歷史上的朱由檢了。

歷史上的崇禎單純、善良、衝動,更剛愎自用,結果最後成了孤家寡人,被人賣了才發現已四面楚歌了。

站在歷史旁觀者的角度看,對魏忠賢的吹捧何嘗又不是“東林黨”的“捧殺”呢?明的在朝堂上已經無法與之抗衡,哪就捧殺;往高了吹,把你吹到天上去,最後高到不能再高,再狠狠的摔下來。

這不是一種更高明、更有效的鬥爭方法麼?而且成功率比較高,在“捧殺”面前沒人逃得掉,當大明朝就出了好幾次,沒道理對廠公恨之入骨的“東林”不用這法寶。

相關推薦:創業從養老開始從道果開始蜀山之玄門正宗雪狼出擊諸道學宮醫手收天與女神荒島求生的日子星空最強大聖大醫凌然這個和尚種田就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