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末:帶著復興號崛起外東北->章節

第246章 和約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郭正域的使團也被送到了錦州,與陳三才親自帶領的談判團匯合。

倆人雖然屬於一派,但彼此互相看不順眼,郭正域直接稱病躲起來了。

魏來還是帶著談判代表在錦州城外,與陳三才的團隊進行和談,第一條就讓陳三才為難了。

大明需要承認關外軍的獨立性,雙方約為兄弟之國,彼此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和平相處。

這擺明了是不跟大明玩了,要自己豎起大旗做皇帝,陳三才就是腦袋再大也不敢隨便答應啊。

但是對方說的很強勢,若不能承認這一點,關外軍會繼續打下去,直到打到京城,讓萬曆親自點頭。

陳三才還想拉拉關係,魏來約他單獨見了一面,陳三才就屁顛屁顛的派人將這條件給扔到內閣商議去了。

反正前面有倆老家夥頂著,他做不了主的大不了讓別人做主就是了,到時候也不用說他出賣大明。

整個京城愁雲慘澹,就連平時最熱鬧的花街柳巷都清淨了下來,大家都知道遼東那邊開戰了。

半個月,遼東被一股叫關外軍的勢力打的落花流水,整個遼東三分之二的疆域都淪陷了。

駐守在遼東的明軍被俘虜超過十萬人,死傷無算,大明朝輸的是一敗塗地。

無數學子上書,要求嚴懲遼東官員和兵將,失地辱國、罪不可恕。

但是內閣哪顧得上管這些指揮開嘴炮的書生,他們也是一臉愁容。

對方的條件提的不多,也只有那第一條比較讓他們為難。

剩下的出三百萬兩黃金購買遼東,雙方開啟互市都不算什麼。

就自立這一條面子上掛不住啊,要是他們答應了那就遺臭萬年了。

大明在乎遼東嗎?

在乎!

但也沒那麼在乎!

跟中原比起來遼東就是蠻荒之地。

如果不是每年遼東能過來大量的皮毛牛羊,還有野山參這些珍貴的藥材。

恐怕沒有一個人會認為遼東重要,就算現在到大街上隨便問個人,第一印象也是遼東那能凍掉吉爾的地方,有什麼好的,誰要就給他們算了,反正我大明地大物博、富有天下。

如果緊緊只是如此,遼東被佔了也就佔了,再說人家還是拿三百萬兩黃金購買。

這條如果傳到民間去,估計無數百姓也會驚訝的咬掉舌頭,還真是狗大戶,真有錢。

買一片荒地就拿三百萬兩黃金,不行你們就多買點唄,也讓朝廷能寬鬆一些。

可見遼東的土地根本就不是太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說白了就是面子的事情。

老朱家從朱元章那一輩開始算,就是喜歡打腫臉充胖子的主兒,朱元章對藩屬國那就像對待親兒子。

咱家有的喜歡什麼你就拿,不夠的咱再給你去找,反正讓你們這幫親兒子舒坦了。

對待那些所謂的文武大臣,屠刀落下去的時候根本就不會絲毫留情。

殺得那是人頭滾滾、血流成河,搞得老朱在史書上混得連劉邦都不如。

到了他這些子孫的時候,倒是沒老朱同志那麼暴戾了,但好面子卻遺傳下來了。

永樂朱棣基本上和他爹老朱一個操行,誰來了就是賞賞賞,七下西洋都能賠本,這得什麼樣的蠢貨能辦的事情?

在之後這些皇帝,包括伺候老朱家的文武大臣們,都將面子當做最重要的事情,一件事怎麼辦首先考慮面子。

遼東這事就很沒面子,被人打敗了沒面子,不過也能說得過去,畢竟一直跟北方算是敗多勝少。

若是被蒙古人打敗根本就沒人在意,但偏偏打敗他們的是關外軍,名義上屬於是大明的臣子。

這樣也就算了,反正是敗了,大不了安撫一下,然後輕輕斥責幾句也就拉到了。

誰知道人家說,不跟你們大明混了,把遼東給咱,咱要自己建個國家玩玩。

至於大明,以後誰過誰的日子,咱倆名義上就做兄弟好了。

臣子翻身要跟皇帝平起平坐,若是傳出去裡子都掉光了。

他們最在意的就是這一點,希望關外不要建國。

哪怕名義上同意你們自己管自己的事情。

還將明朝當做名義上的老大不行嗎?

這些內閣大臣想的美,但是關外根本不吃這一套,你家的事情是你家的,我們還要過我們的日子呢!

談判僵持住了,陳三才對此也做不了主,更加的不敢做主,他要應了回去就成臭狗屎了。

別說皇帝不滿意他,滿朝文武會彈劾他,若是傳到民間他也是臭狗屎一堆。

這會兒還不是天啟、崇禎年間,老百姓對大明朝還是有很強歸屬感的。

要是上中下三個層面一起鄙視他,陳三才只能一死謝天下。

死的話他不捨得,只能將這件事推到內閣去決定。

你們派我談判我來了,做決定就你們來做吧。

整個京城內閣朝堂被鬧得是天翻地覆,誰都不敢做這個決定。

此時,楚應同秘密前往京城,會見了沉一貫及諸多合作還不錯的各派首領。

談判從六月中旬開始,持續到七月末才結束,明軍從錦州開始撤退,一路過寧遠,前往山海關駐防。

此前被關外軍俘虜的明軍將士,也被送到了山海關外,允許他們退回關內,百姓願意回中原的也是一律放行。

八月初八,雙方正式籤訂協議,關外大都督鄭毅以三百萬兩黃金的價格,整體向朝廷購買遼東和廣寧,雙方約定以山海關為界停戰,此後和平相處,不再輕啟戰端,互惠互利、加強邊境貿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大明朝敕封關外都督鄭毅為關外王,與大明約為兄弟之邦,世代友好、一字並肩,與國同壽。

協議中允許關外王鄭毅建立漢人國度,大明將會予以全力的支援,兩國之間互助共進、聯手對外。

雖然這條款還是沒達到鄭毅的要求,但也就是名義上的事情,實質上關外等於已經是沒任何限制了。

不過大明好面子,非要加一條擺譜的敕封,關外軍雖然不爽,但琢磨一下不計較大明這種打腫臉充胖子的行為了,反正那會也接受過大明的封賞,扯過明朝廷這杆大旗,多一條也不是什麼大事,自家知道自家事就行了。

大明朝廷算個屁,這一戰打完,他們不相信還會有人敢到遼東來,除非大明的人都長了熊心豹子膽。

最後雙方約定互開邊市,加強雙方的商貿往來,關外軍這邊開的是蓋州、錦州、寧遠、青龍、復州、金州六地,包含了陸間和沿海,允許大明的商人來到此處自由經商和貿易,關外軍會保護他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大明開放的就比較多了,山海關、薊州鎮、遵化三個陸路市場,另外就是天/津衛、青/州、登/州、來/州、靈山衛、淮/安府、蘇/州府、松/江府、杭/州府、寧/波府、福/州府、泉/州府、廣/州府、瓊/州府十四處沿海口岸,另外內河流域開放南/京應天府、江/西九江府、湖/廣的武/昌府和荊/州府,這些地方關外商號都可以設立自己的商號。

雙方的稅率相等,互相保證對方人員的安全,允許一定數量的護衛隊,保證市場公平交易等。

另外就是李朝和倭國、琉球、占城、安南和南洋諸國,雙方享有同樣的宗主國權力。

這一點也是為了方便後期關外軍出動遠洋船隊,對這些地方的實際控制。

大明基本上沒啥影響力了,但他們才不過剛剛嶄露頭角。

逐步會擴大在東海與南洋的交易,進而控制這些地方。

協議簽訂、皆大歡喜,萬曆再次恢復了宅男本性。

還能怎麼樣呢?晚節都保不住了出去丟人嗎?

好在那鄭毅還算明白事理,用三百萬兩黃金堵住了悠悠眾口。

否則的話,他這個大明的皇帝,恐怕就的在史書上臭名遠揚了。

沒辦法,都是被逼的,他還是好好在後宮逍遙吧。

那些亂七八糟的事務,就交給內閣去處理好了。

如今內閣這幾個,屁股下面也都是一堆屎。

想要坐穩都不可能跟,平衡那不就來了嗎?

此時協議內容,已經傳到鄭毅的手中。

他也只是看了一眼,就扔到了旁邊。

這麼多字,這些人咋想的?

相關推薦:我在精靈世界撿寶箱寂滅聖主死靈物語死靈術從入門到超凡末日之死靈召喚系統不朽邪尊這個霍格沃茨大有問題穿成惡毒女配後,我靠玄學發家致富末日之划水大師天上掉下個美嬌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