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末邊軍一小兵->章節

第553章 血河(上)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溫暖的大堂上,王鬥穩坐主位之上,他看著朱之馮與杜勳,大明的巡撫,一般是兵部侍郎加左右僉都御史銜,二、三品的樣子,所以朱之馮穿了一件大紅的官袍,上面有一個錦雞的補子。

他差不多在五十多歲,不論喜怒,皆是板著臉,雙唇緊抿,便若一個倔強的老頭。

他喝著茶,對王鬥不斷打量。

那個杜勳,則年在四十多歲,戴著三山帽,大紅袍服上,繡著有翅膀與魚尾巴的飛龍,便是大名鼎鼎的飛魚服了,他有著與王德化一樣圓滾滾的身軀,不過臉上神情,沒有王德化那樣和氣,隱隱透著一股傲氣。

他算尚膳監掌印出身,能出任一鎮地方的鎮守太監,可以體現出崇禎帝對其的器重,拋去身份不說,在差遣上,杜勳隱隱壓在王鬥上方,怪不得他傲氣了。

大明鎮守中官權力是很大的,宣德年一份敕書,就詳細地闡述了這一點:“……凡軍衛有司官吏,旗軍裡老,並土豪大戶,積年逃軍、逃囚、逃吏,及在官久役吏卒,倚恃豪強,挾制官府,侵欺錢糧,包攬官物,剝削小民,或藏匿逃亡,殺傷人命,或強佔田產人口,或汙辱人妻妾子女,或起滅詞訟,誣陷善良,或糾集亡賴,在鄉劫奪,為軍民之害者,爾等即同大理卿胡概體審的實,應合擒拿者,不問軍民官吏,即擒捕,連家屬撥官軍防護解京,有不服者,即所在衛所量遣官軍捕之,仍具奏聞……”

也就是說,鎮守太監,擁有監督文武官吏。調遣衛所官軍鎮壓人民反抗、彈壓土豪大戶、緝捕在逃人犯,應地方治安的需要而向中央建議增削行政、軍事設定,協調本省文武官員及司、府、縣機構的公務,招撫流失人口等權力。

到崇禎後期,各太監齊出,分別監視諸邊及近畿要害,諸閹更擁有節制兵符,一切排程權宜進退、官吏賞罰功罪,悉聽便宜行事等前所未有權力。可見崇禎帝對他們寄託最大的希望,只是對面李自成與滿清的鐵騎,各鎮守太監紛紛投降,只餘秉筆太監王承恩與崇禎帝同死。

作為皇室家奴的閹人,一樣大難臨頭各自飛。談不上什麼忠誠。

此時杜勳嘴巴一張一合,滔滔不絕說話,他的雙唇很薄,給人以一種刻薄的感覺。

“永寧侯,貴軍即是班師迴歸,便讓將士迴歸營伍,與家人團聚便是。如此豎立營寨,這是幹了哪條軍法……”

“聖上厚恩,以永寧侯為宣府鎮總兵官,當急速前往鎮城。與前任總兵交割軍務,儘快防務才是正理,哪有這樣拖拖拉拉的?”

“楊國柱呢,他去哪了……”

“……永寧侯素以忠義自詡。眼見所見,這又是要幹什麼?”

“永寧侯……”

“永……”

王鬥頓覺一萬只蒼蠅在耳邊嗡嗡聲響。他起身踱步,不料杜勳追在他的身旁繼續嘮叨,語氣中還頗有怒其不爭之意!

王鬥鼻中聞到杜勳身上隱隱的一股尿騷味,這是每個太監都避免不了的生理現象,不由有些反胃。

王鬥沉吟。

又聽杜勳道:“……本監在鎮城時,頗有軍民前來哭訴,言稱永寧侯與民爭利,侵欺商民錢糧,本監受聖上重託,巡視宣鎮軍民利病,殄除兇惡,以安良善,不知永寧侯有何辯解?咱家也好向聖上上書,為永寧侯分說一二。”

王鬥看向杜勳,看他神情嚴肅,正氣凜然,一副包青天在世的樣子,不明白的人,還以為這是哪跑來的清官。

王鬥不由有些好笑,這個閹人,還在自己面前人模鬼樣起來。

杜勳是什麼貨色,他心知肚名,貪贓枉法不說,歷史上李自成陷宣府,杜勳與總兵王承胤出城三十裡迎接,更自告奮勇作為李自成使者,縋入城面見崇禎帝,盛讚自成,後復縋之出,笑語諸守監:“吾輩富貴自在也。”

哼,這些個太監,個個心理變態,自己自到大明起,所接觸的閹人中,就沒幾個是好東西,高起潛,劉元斌、杜勳……有幾個是好貨色?或許他們代表皇權,在地方上囂張慣了,不論文官武將,再是不滿,面對他們,也不敢不敬。

雖說王鬥手握強軍,名滿天下,爵位深厚,然杜勳內心那種優越感,一樣徘徊不去,現在更喝斥起王鬥來了。

王鬥冷眼看著杜勳,看他嘴巴一張一合,滔滔不絕,猛然一伸手,將他拔到一邊:“呱噪,一邊涼快去。”

杜勳措手不及下,一個踉蹌,差點向旁摔倒出去,他啊的一聲大叫,旁邊侍立的一些小太監,連忙過來扶住他。

堂中朱之馮與杜勳的隨從都是目瞪口呆,一些靖邊軍護衛,還有幕府官員,雖然個個目不斜視,卻皆忍不住竊笑。

先前杜勳如此跋扈,對大將軍橫眉豎眼的,他們看了盡是火冒三丈,此時王鬥所為,看了分外解氣。

朱之馮也是驚訝,隨後一把放下茶盞,冷著臉道:“永寧侯,豈可對鎮監如此無禮?你眼中可有官容體統?”

這時杜勳也回過神來,他漲紅臉,一把甩脫左右,指著王鬥尖聲喝道:“……好,好啊……好啊,好你個王鬥,如此對待咱家,咱家要向聖上彈劾你!”

王鬥淡淡瞟了他一眼,懶得理這個智商沒有到達三歲的大太監,只對朱之馮道:“朱公前來東路,未知有何見教?”

朱之馮果然轉移了注意力。

他顧不得指責王鬥,肅容道:“蒙聖上厚愛,任下官為宣鎮巡撫,又聞永寧侯大捷歸來,充任宣鎮總兵,以後老夫便與永寧侯同鎮為官,代天牧民,護衛百姓。因此前來拜會,望鎮監,巡撫,總兵,三位一體,共同為朝廷效力。”

他說話時,帶著濃厚的京畿口音,卻是京郊大興人。

這個倔強的老頭,年紀己經可以當王鬥的爹了。看他身上風塵僕僕,顯然一路急行,這樣的天氣,一大把年紀,是很難得的。

王鬥說道:“朱公有心了。一路路途勞累。”

旁邊的杜勳,見自己被王鬥冷落一旁,同時方才王鬥的舉動,讓他顏面無存,然思前想後,忽然發現,除了彈劾一條路。自己竟對王鬥無可奈何,不由咬牙切齒,高聲哼了一聲,氣鼓鼓在旁坐下。只拿憤怒的眼神瞪著王鬥。

不過,經過對答,朱之馮對王鬥的神態舉止還是滿意的,他撫著長鬚。硬鐵的臉上難得展露笑容:“久聞永寧侯大名,今日得見。果然見面勝似聞名,有永寧侯在,國朝甚幸,聖天子有幸。”

王鬥微笑道:“朱公過譽,鬥,愧不敢當。”

寒暄之後,朱之馮坐得更為端正,看著王鬥,他正色道:“前些時日,奸商禍害東路,本撫義憤填膺,此等目無法紀之輩,老夫定然嚴加處置,給永寧侯一個交待。”

王鬥欠了欠身:“有勞朱公掛懷,更有勞朱公雪中送炭,運鹽運茶,鬥,感激不盡。”

朱之馮擺了擺手:“此乃本撫應盡之義罷了。”

他看著王鬥:“現永寧侯率軍迴歸,未知下一步將要如何?”

王鬥看向周邊人等,一時間,幕府及靖邊軍各員,皆告辭出堂,見狀,朱之馮與杜勳的隨從,也退了出去。

杜勳又哼了一聲:“裝神弄鬼。”

王鬥銳利的目光掃過去,杜勳又跳起來,遠離座位,尖叫道:“你……你又要做什麼?”

王鬥搖了搖頭,隨後說了幾句話。

“什麼?”

“不可。”

“不可!”

杜勳又蹦回座位,尖叫道:“放肆,太放肆了,王鬥,你實在是驕橫跋扈之極,咱家要向聖上彈劾你!”

王鬥看了杜勳良久,看得他毛骨悚然之時,他忽然道:“事成之後,本侯會給杜鎮監五萬兩銀子的好處。”

杜勳睜大眼睛,神情憤怒:“永寧侯,你是在侮辱我嗎?”

王鬥不動聲色,淡淡道:“十萬兩。”

杜勳神情有了點變化,不過他仍然憤怒。

他慷慨激昂道:“咱家蒙聖上厚愛,從京師花花世界,到達這鳥不拉屎的窮困地方,為了什麼?一個字,忠義!我杜勳一片丹心,為國為民,豈能做此等同流合汙,蠅營狗苟之舉?永寧侯,你要我違背做人的原則嗎?”

王鬥道:“二十萬兩,不要就算了。”

杜勳的嘴張得大大的,結結巴巴的道:“什

……什麼?真的假的?”

他低下頭,神情陰晴不定,口中喃喃道:“二十萬兩,讓咱算算……”

旁邊的朱之馮,聽著王鬥與杜勳的對答,早氣得鼻子都歪了。

他全身顫抖,猛然一拍身旁案桌,讓茶杯乓啷作響。

他站起來,指著王鬥與杜勳厲聲喝道:“一個鎮守太監,一個鎮守總兵,看看你二人,可還有體統?一人公然賄賂,一人公然受賄,爾等眼中,就沒有法紀法綱?國之神器,便是任由爾等如此戲弄?老夫拼著這官帽不要,也要上書朝廷,彈劾你等二人!”

杜勳仍然在低頭苦算,王鬥看著這老頭,心下佩服。

他說道:“朱公暫且熄怒,看看這些再說。”

他將曾經給楊國柱看過的情報,又遞給了二人,二人互視一眼,都是疑惑地看起來。

杜勳越看越驚訝,最後更輕鬆下來,似乎作出決定,他案桌拍得啪啪響,義正辭嚴道:“觸目驚心,實在是觸目驚心……過份,太過份了,這些奸商,這些賊子,不殺之,不足以平民憤,不除之,不足以正綱紀!”

他看向王鬥,己是換上溫和的神情,嘆道:“先前,本監誤解了永寧侯,有不當的地方,還請永寧侯多多包涵。”

王鬥微笑道:“杜鎮監言重了,鎮監德高望重,以後在鎮城,還需鎮監多多提攜啊。”

二人這邊互相吹捧,隱隱形成同盟。那方的朱之馮也是怒不可遏,同時一陣心傷,早知宣大腐爛,未想如此離譜,自己在鎮城整頓政事軍伍,眼下看來,都只是皮毛,更多是無用功,國事如此。讓他如何不心傷?

看朱之馮雙手顫抖,悲憤欲絕的樣子,王鬥也是嘆息。

山西與宣大三鎮,算是閹黨官將的核心之地,朱之馮身為無黨派人士。在宣大這塊地方,本來就得不到什麼支援,他銳意進取,觸動當地的利益集團,更是不可避免得罪一大批人。

他越是剛正,得罪的人越多,如他這種人物。在明末處處是濁流之地,是難以生存的,歷史上李自成進逼宣府後,杜勳降。總兵王承胤降,舉城皆降,朱之馮親自點炮,反被左右扯開。最後朱之馮自縊死,屍體被闖兵棄於濠中。

“宣大總督紀軍門。己然同意本侯之舉,杜鎮監,朱軍門,這些跙蟲,已然毀壞了大明的根基,他們飽讀聖人之書,不思報效,反處處在挖這個國家的牆腳,眼睜睜看著百姓沒了活路,絲毫不為所動,他們是國家的蠹蟲,不除之,國事又如何好轉?”

“當然。”

王鬥說道:“紀軍門的檄令,本侯己在上面附署,此事非同小可,若二位不贊同附署,本侯也深為理解,不會怪罪於二位。”

朱之馮的臉,鐵青得已然黑了,他最後喟然長嘆:“永寧侯說得對啊,國朝到現在,疾病重重,從上到下已然腐爛,不施以雷霆,如何還大明以朗朗睛天?”

他決然道:“孔曰成仁,孟曰取義,雖千萬人,吾往矣,抓捕宣鎮的奸商文令,本撫也會附署!”

看這老頭堅決的神情,王鬥點頭,明知道一旦行動,便是彈劾攻擊如雲,明槍暗箭,層出不窮,朱之馮還義無反顧,不得不讓人欽佩,大明現在雖然陰霾重重,然其中不無閃光之處,就是因為有朱之馮這樣的人。

不但朱之馮,還有蔡懋德,衛景瑗,還有很多很多人,這些人,有無黨派人士,有東林黨,有閹黨,如衛景瑗是閹黨,蔡懋德是東林黨,盧象升、孫承宗,也是東林黨,就因為這些忠義英烈在,大明在歷史上才讓人懷念。

當然,他們中,都有敗類,如東林黨大員,水太涼錢謙益,也有閹黨骨幹,首倡剃髮,帶頭易服孫之獬。

而能克服家族與國家的重輕衝突,這些正宗的儒家子弟,讓人佩服,明亡後,各類戰死,自盡死等大明官將,追諡可考者超過八千人,相比滿清滅亡時遺老發出的哀嘆:“……國家養士二百年之報,如此結局,尚何言哉?”

大宋與大明,國家養士,還是成功的。

王鬥的原則,就是,不論東林黨,閹黨,無黨派人士,不管哪個黨,忠義為國的,他就敬佩,反之,他就鄙夷。

聽了朱之馮的話,王鬥高興道:“好,當與朱公共進退,在宣鎮同心協力,使之成為大明的桃源之地。”

杜勳則有些猶豫,不知是否該附署自己名字,他想拿那二十萬兩銀子,又擔憂種種後果。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過朱之馮隨後的話,卻讓王鬥黑了臉。

就見他正色對王鬥道:“查禁奸商後,所獲銀子財帛等,應盡數上繳國庫為好,我輩身為人臣,豈能私藏私侵,私取一分一毫,做這等不忠不義之舉?”

“永寧侯身為宣鎮總兵,抓捕宣鎮奸商,名正言順,然若越界過河,前往大同,山西二鎮,雖有紀軍門文書,終是不好,本撫之意,當請旨裁決,三司定議為佳……”

……

二十四日,卯時。

離臘月己經不遠,天氣酷冷,昨夜北風,將一些殘雪凍成堅冰,此時風捲殘雲,旌旗獵獵,“嗚……嗚……嗚……”悠長的號聲鳴響,一個個黑壓壓的軍陣集結,不斷的往遠方綿延。

大軍如此威勢,杜勳看得不由變色,他可以清楚聽到自己及隨從們粗重的喘氣聲音。

昨日匆匆,他還沒多少注意靖邊軍的軍伍,此時仔細觀看,如此強悍軍伍,直讓人見之心驚膽戰,他暗驚,昨日自己竟對王鬥咆哮,還好王鬥剋制自己,否則……

隨後心下一鬆,王鬥如此強軍,看來自己與永寧侯合作,是個明智的選擇,便是事後言官御史攻擊,自己或許可以從容避過,心安理得的拿錢享受啊。

二十萬兩銀子啊,自己到宣鎮後,拼命的撈錢,結果才多少?完全值得自己一搏了。

不比大明別處,東路能開墾的地方,眼下都開墾了,到處是冬小麥田地,自然不能被軍馬踐踏,所以大軍列陣,都是避開田園,列於一些野地山丘上。

此時離榆林堡幾里外一座山頭上,插滿旗幟,王鬥的中軍坐纛,更是高高迎風舒捲,在這裡,楊國柱,王樸等人,全部立於王鬥身旁,而在王鬥等人旁邊,朱之馮鐵黑的臉松了些。

昨日他說了那些話後,又與王鬥鬧得不可開交,他要求查禁奸商後,所獲銀子財帛等,盡數上繳國庫,王鬥如何能贊同?就算退一萬步,這些錢上繳後,除了被人中飽私囊,又有幾兩銀子可以用於正途?所以說萬萬不可。

還有,朱之馮又認為不該出動軍隊,而是以衙役弓兵等抓捕,等等等等,嘮叨不休,最後讓王鬥懶得理他。

這也讓朱之馮又黑了臉,沒給王鬥好臉色看,然見了眼前軍陣,心曠神怡同時,還是欣慰地撫須讚道:“永寧侯練得好兵,大明有此強軍,何愁中興不望?”

王鬥微微一笑:“朱公過譽了。”

朱之馮忽然放下撫須的手:“將軍為國征戰,勞苦功高,本撫當上前之,為將士們訓話撫慰……”

……

酷寒中,所有出動的靖邊軍將士,皆策馬嚴陣以待,雖剛出征遼東歸來,卻不得迴歸軍營,見到家人,但他們都沒有怨言,奸商禍害家園,豈能輕饒?當以霹靂之勢,讓他們嚐到與東路為敵的滋味。

不但如此,還有密密趕來的東路軍民,在旁邊興奮的張望議論,大將軍果然要給那些奸商們厲害瞧瞧了,此舉真是大快人心。

消息靈通的人,更是知道,奸商範三拔等人,皆盡被抓起來了,更是大快啊。

不但如此,便是楊國柱麾下,許多人,都想隨靖邊軍等幹一把,不過被楊國柱嚴厲禁止了,沒人敢枉動,與王鬥一樣,楊國柱在正兵營,還有幾個新軍營內,威望素著。

“萬勝!萬勝!萬勝!”

鋪天蓋地的歡呼響起,王鬥策騎行於萬軍之中,但見旌旗如海,心中不由湧起無上豪情。

這就是自己的軍隊,也是自己破開這重重陰霾雲日的本錢,有此強軍在前,自己盡可舒展胸中所學,首先的,拿那些奸商們開刀吧。

他一揚馬鞭,喝道:“出發!”

“出發!”

“出發!”

“將那些奸商盡數捉拿,一個不留!”

蹄聲如雷,無數的健騎,往前奔去,匯成滾滾洪流。

相關推薦:娛圈霸寵:邪魅首席壓天后鳳逆天下:冥王毒寵邪魅妃寵魅小皇妃半精靈遊俠因為怕輸就全點攻擊力了異常生物見聞錄九天星辰訣諜海獵影造化之王天帝是怎樣養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