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鹿鼎記->章節

【1039 很順利的韋爵爺】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也許,漢人說的仁者無敵,是有道理的吧。你沒想過殺戮,卻殺戮的更厲害。”聰古倫格格道:“但把你的位置與我父汗的位置對調,我不覺得你能做的比我父汗好。”

韋寶微微一笑,對聰古倫格格道:“不早了回去吧,我帶你打麻將去。”

聰古倫格格苦笑一下,“沒意思,我再怎麼贏,也贏不了一萬兩,更何況是兩千八百萬兩紋銀!”

“別老想著這些了,輕鬆一些。車到山前必有路。”韋寶也不知道該怎麼開導這個最近屢遭挫敗的小姑娘了。

韋寶帶聰古倫格格回城,到了城門口,遇見了譚瘋子帶著一群參謀。

韋寶讓停了馬車,奇怪的問道:“你們是在特意迎接我?有什麼事情?”

因為韋寶只是出來散步,這些高階軍官完全不必搞這種客套,所以韋寶才會這麼問。

“不是專程等總裁。”譚瘋子說罷,看了眼馬車,問道:“總裁,有軍情,方便說嗎?”

韋寶知道譚瘋子的意思,知道譚瘋子曉得聰古倫格格在馬車上,才會這麼問。

聰古倫格格聞言,警惕起來。

“說吧,格格不是外人,我什麼也不用瞞她。”韋寶淡然道。

“是,我在等騎兵團,已經聯絡上騎兵團了,他們正在往寧遠城趕,途徑寧遠城,然後追上去與總裁衛隊和教導隊臨時組成的騎兵大隊會合。”譚瘋子道:“我等在這裡,好向騎兵團團長交代一下作戰方略。”

“韋寶,你不是說與我父汗和談,不再打了嗎?怎麼還讓這麼多騎兵追上去?”聰古倫格格聞言著急了,以為韋寶之前一直騙自己。

“你想多了,他們追上去是收割你們的殘部,不是殺你爹去的。”韋寶道:“從這裡到義州城,快馬加鞭也得三天,加上這種嚴寒天氣,積雪這麼深,四天能跑到既不錯。現在已經過了一天,騎兵團追到的時候,你爹肯定已經進了義州城。現在跟隨在你爹身邊的殘部,一定都是後金最精銳的騎兵,一定能保護你爹回到義州城的。多殺傷一些你們的精銳,只是讓你爹更加認清形勢,少一些籌碼而已。明白了嗎?”

“你真是趕盡殺絕,你是不是想,萬一追殺的人能把我父汗和我阿哥們都抓了,都殺了,更遂了你的心意了。”聰古倫格格氣道。

“我可真沒有這麼想,如果我是這麼想的話,為什麼只派這麼點人過去?我直接發個幾萬大軍過去不就完事了嗎。”韋寶微微一笑道。

韋寶屢次說數萬大軍,其實也就是圖個嘴巴痛快,虛張聲勢而已。

寶軍的後勤體系與後勤保障級別與建奴完全不一樣,不可能像建奴一樣,帶個幾天的乾糧,就哪裡都敢去。

努爾哈赤急著攻打寧遠城,其實是因為沒有多少糧草,根本耗不起,建奴上哪兒去都習慣了速戰速決,幾乎是沒有戰術空間的。

就從後勤保障這一塊來說,建奴想贏寶軍,永遠不可能。

寶軍兵馬不多,極其注重後勤保障,上哪兒去打仗都是做好了必勝的準備,絕對不會因為糧食彈藥問題,倉促戰鬥。

“我不等明天了,我現在就在這裡等著,等會和你的騎兵團一起去義州城!”聰古倫格格憂心如焚道。

聰古倫格格不知道前面一批去追趕父汗的寶軍騎兵是多少人,不知道父汗他們現在怎麼樣了,十分擔心。

“沒問題。”韋寶同意了聰古倫格格的要求,轉而對譚瘋子道:“等騎兵團追上了衛隊和教導隊,就讓衛隊和教導隊的人回來吧。不用那麼多人,而且衛隊和教導隊並不是專業的馬術部隊,留在那邊沒用。”

“是,總裁。”譚瘋子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韋寶點點頭,回頭問聰古倫格格:“你就這麼回去?不用準備點東西嗎?”

“我什麼都不用準備,我可不像漢人女子或者朝鮮女子那麼嬌嫩,給我一匹好馬就可以了。”聰古倫格格說著便下了馬車。

韋寶看著聰古倫格格笑了笑,對譚瘋子道:“告訴她們,善待格格,格格要去找努爾哈赤,不得阻攔。”

“是,總裁。”譚瘋子答應了。

韋寶遂帶著貞明公主,乘坐馬車回到寧遠城城中。

而過了不久,寶軍騎兵團就到了。

寶軍騎兵團大部分都是蒙古人,少量的是遼東本地善於騎馬的男兒。

騎馬水平是與建奴不相上下的,加上學習了射擊,一起訓練了一年多,再加上天地會的領導,已經形成了一支很有戰鬥力的隊伍。

當初寶軍騎兵團五千人可能正面硬鋼建奴一萬人有點吃力,正面硬鋼建奴五千問題不大。

現在的寶軍騎兵團,正面硬鋼兩萬建奴也問題不大了,拼命的情況下,甚至可以正面硬拼掉三萬建奴。

一個打六個都有可能。

所以,這趟六萬多建奴進入遼東,要不是寶軍騎兵團沒有接到攔截的命令,六萬多建奴想進來可能都困難。

現在的寶軍,可以在方方面面吊打建奴了。

其實,這個階段,歷史就已經有點偏向原有的軌道。

但韋總裁仍然不想絲毫牽動原來的歷史進程,擔心引起不必要的蝴蝶效應。

韋寶知道,雖然自己是重生穿越巨,但自己在這個世界面前依然很弱小。

就比如疾病,都不要說小冰河紀這種天災是無法阻擋,只能承受的了。

就光是隨便一項疾病,就能讓世界癱瘓。

1495年在那不勒斯的爆發,讓剛剛從黑死病的狂飆中緩過勁來的歐洲人恐慌不已。

從頭到腳生滿膿包,僅僅過去一年,這種疾病就已經擴散到了中歐,可見其傳染性之高,也從側面反映了軍隊內的行為。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立安一世在1495年感慨,這種前所未有的疾病一定是上帝對瀆神行為的天譴。

國境不能阻擋瘟疫,疾病也不能逃過進化。

只經過了半個世紀的流傳,到了1546年,就演變出了三期發病的特點:初次性接觸感染後的3天到3個月為一期,接觸部位出現底部堅硬、邊緣清晰,不痛不癢但癒合緩慢的潰瘍,經過一段時間後會自愈,再經過4到10周發展為二期。

症狀多樣,但通常會在軀幹和四肢出現對稱而不瘙癢的粉紅色皮疹,隨後演變成斑丘疹以及潰瘍。

其中有一類獨有的斑疹,中央癒合而周圍擴散,形成梅花狀,故中文稱呼此病為。

而口腔和咽喉黏膜上也會形成泛白的疣狀病灶,接觸傳染性極強。

患者還會伴隨虛弱、消瘦、脫髮及渾身疼痛等症狀。

不過全部症狀會在兩個月內消失,之後進入3到15年,最長可達46年的潛伏期。

潛伏期過後就是毀滅性的三期,有三種型別:全身皮膚和臟器上的樹膠樣腫瘤而毀容;神經性毒患者會癲癇、癱瘓乃至痴呆;心血管毒則會患上主動脈炎、動脈瘤、動脈瓣關閉不全,直至心力衰竭而死亡。

對於流行病學來說,這樣的演化對傳染病非常有利。

迅速致命的傳染病會在短時間內損失大量宿主,失去傳播機會;而潛伏期長或者症狀溫和的傳染病才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傳播給下一個宿主。

毒更勝一籌的是在病程中多次出現的皮膚潰瘍和粘膜扁平疣,都因沒有痛感,而使宿主繼續發生接觸,大幅提高了傳染率。

同時,毒的傳播身份讓它在發病緩慢之外獲得了另外的庇護,即人們除了大都不願暴露患病部位,甚至羞於啟齒,這讓疾病更加隱蔽。

而因為當時的觀念影響,人們會傾向認為得毒的人都是活該遭報應,根本就不該為他們治療。

也沒什麼像樣的治療方法。

瘋狂與天才的疾病在缺乏疾病控制的中世紀晚期社會裡,傳染性很強的毒很快蔓延。

當人們意識到毒是傳播疾病後,人們重新在性的問題上變得保守。

藥用俞創樹雖然很多歐洲人都期盼得到俞創木治好毒,然而俞創木生長緩慢且效果並不出眾。

歐洲人並未找到更好的草藥治療,中國的《本草綱目》雖然記載了毒流行情況,同樣也沒能找到治療方案。

但中國人和歐洲人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鍊金術的常用藥物:水銀和砒霜。

配合高溫蒸汽浴,用水銀清洗毒患者潰爛的傷口,並且取一定量的水銀製劑讓患者口服,效果真有,病痛確實得到了緩解。

然而是引虎驅狼,即便沒有死在毒上,也要死在水銀對神經系統的毒害上。

唯一落實的好處就是生前千瘡百孔的肉體在死後不易腐爛,因為水銀有很強的防腐效用。

19世紀人們發現碘化鉀也有不錯的治療效果,然而副作用並不比水銀少多少,碘中毒同樣能毀掉全身代謝。

另外,除了緩解病痛,毒造成的大面積毀容也不可小覷。

多數毒患者經過數年的潛伏期後,終將發展為毒瘤性毒,這意味著頭面部也會出現許多大小不一的樹膠樣腫瘤,之後又會形成骨骼塌陷而導致面部變形。

這些外形變化讓“天譴”的效果一目瞭然,也讓患者遭到社會拋棄。

歷史進程,拿英國來說,從赫赫有名的羊吃人、濟貧法,到工業革命時期的女工和童工,確實都有不少平民階層的苦難在裡面。

歷史本來就是在多維中發展的,一般人看來惡的事,不是沒有可能反而推動了歷史的發展。

傳統上以英國內戰或光榮革命為轉折點,看重的是議會統治或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這在史學界一直爭論不休,原因也很簡單,新政體對於英國富強到底起了多少作用,還真不好量化和建立直接因果關係。

例如英國的財力爆棚,直接因素是英格蘭銀行建立,以和平穩定為自變量就好研究多了。

特別是寫到莫臥兒帝國的意外亂局,對於英國的重大影響的時候。

在大明崩潰之後,莫臥兒帝國一度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直到1700年,與印度相比英國或許還是一個不起眼的國家。

英國人有手工工場,莫臥兒也有,而且莫臥兒手工業在某些方面比當時的英國還領先。

光榮革命之前英國手工業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居於首位的是羊毛紡織業,其次是採礦業,包括煤、鉛、錫等,再次是鍊鐵業。

當時並不包括棉紡織業,顯而易見的原因是英國本土,及世界大部分地區缺乏棉花。

而在此同時,莫臥兒帝國已經憑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發展出了相當規模的棉紡織手工業,尤其集中在孟加拉最大城市達卡一帶,此外鍊鐵和造船業也在發展中。

顯然莫臥兒的棉花制紡織品具有相當的競爭力,在當時不僅壟斷了印度洋貿易,而且遠銷大西洋和非洲,僅孟加拉紡織品就佔據了荷蘭商人在亞洲進口紡織品的五成以上。

這種情況顯然對英國紡織業和東印度公司的利益相當不利,因此英國人很早就想到過了以武力改變現狀。

於是在1680年代爆發了柴爾德(當時東印度公司總督)戰爭,戰爭的結果是,強大的莫臥兒陸海軍包圍孟買,公司被迫屈辱求和,派出使者向奧朗則布負金請罪。

奧朗則布萬萬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公司也敢挑戰莫臥兒皇帝,更沒想到的是,接下來幾十年的時間,英印的力量對比就完全逆轉了過來,他的子孫被英國人的刀槍架在了脖子上。

此時,第一件英國人沒有想到,卻或許改變了整個歷史的戲劇性事件已經發生了,那就是正好從英國人開始幹正事的1660年代開始,奧朗則布破壞了阿克巴的宗教寬容原則,轉而對印度教徒收取重稅。

1665年加重印度教商人的關稅;1669年諭令摧毀印度教寺廟和學校;並在原址上修建新的清真寺,1679年重徵印度教徒人頭稅;1695年禁止印度教徒騎馬、乘象等。

1675年以煽動暴亂罪處死錫克教領袖得格·****,遭到錫克人的不斷反抗。

他還恢復了非***教教徒人頭稅,並且在其他的稅收裡,印度教教徒所交的稅是***的兩倍。

作為一個***教君主統治下的印度教國家,此舉不能用一時腦抽來解釋,長遠來說也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和實現無底洞一般的統一南亞的大業。

甚至可以說本意不差,但是玩翻車了,過快過激的改革顯然讓大多數印度教、錫克教王公、剎帝利無法再忍受,反而點燃了全印起義的烽火。

1667年到1675年,普什圖人在印度與阿富汗邊境起義;1672年印度教徒薩特奈米教派農民起義;1679年德里印度教徒聚集於大清真寺抗議。

特別困擾晚年的奧朗則布的是西瓦吉領導的馬拉塔人起義,他們建立起自己的根據地,源源不斷的進攻莫臥兒帝國,成為莫臥兒帝國的勁敵。

莫臥兒版的大魔咒開始逐漸爆發,最終一發而不可收。

1707年奧朗則布在內外交困中死去,留下一個大爛攤子。

由於莫臥兒的體制對君主個人能力要求太高,此後的幾任莫臥兒皇帝逐漸被各地總督、王公架空,形勢更加惡化。

英國、法國則趁機在印度南部富庶的卡納蒂克地區擴張勢力,與阿科特總督不斷發生衝突,即卡納蒂克戰爭,這次戰爭莫臥兒方面足足戰死了2名總督和2名海德拉巴王公,損失是相當的慘重。

與英法、馬拉塔人、波斯人等多線作戰使得帝國加速走向崩潰。

1757年6月,英國人又收到了一副天降大禮,正當馬拉塔軍隊挺進德里之時,在普拉西戰場上,對孟加拉總督素有不滿的騎兵將領米爾-賈法爾突然率左翼數萬大軍臨陣倒戈,放英軍入孟加拉。

對於英國征服印度最具決定性的事件,眾說紛紜,這件事的影響至少是不可逆的。

在印度本土,之前英國,甚至法國都已經有相當數量的殖民據點存在。

但是孟加拉之戰,標誌著英國勢力從點變成了面,基本站穩了腳跟,獲得了幾近無限的印度兵源地。

從此開始,東印度公司的地面部隊急速擴張。

1749年:3,000人。

1763年:26,000人。

1778年:67,000人,已超過了和平時代英國陸軍的數量。

1817年:至少120,000人。

巧的是,1760年代到1780年代,英國本土的棉紡織業正好得到了飛速發展。

例如原先還只是一個集市小鎮的曼徹斯特迅速發展成為棉紡織手工業的中心,因為從海外引進的棉花基本上是在利物浦登陸。

而珍妮紡紗機等發明的誕生大大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程序。

英國棉花進口的主要產地是十三州南部和印度,而正是在18世紀英國這兩個殖民地得到了較大的發展。

直接佔領孟加拉後,英國可靠的棉花來源應該更是顯著增加了。

於此同時,印度棉紡織業的末日也來臨了,在被東印度公司直接統治後,英國政府為促進本土紡織業發展,對印度紡織品實施高額關稅或禁運,印度棉紡織工場不堪打擊紛紛破產關門,人力返回到了農業和棉花種植業。

此後印度人口急速增長,但卻越發貧困。

這裡倒不是說,如果沒這兩件事的話發生工業革命的就是印度了,首先鋼鐵和煤炭產業的發展,還是因英國自己內因為主。

英國歷史學界的穩定壓倒一切,還有一個主要自信來源估計就是法國革命軍全民總動員後對經濟造成自爆。

其次,在科技、軍事尤其是海軍技術方面,1700年前的英國確實也領先於印度,只是不能說有壓倒性的優勢。

如果與奧朗則布發生衝突時,印度人也能派出一支艦隊襲擾或佔據大西洋沿岸,那就可以說雙方還在一個級別了。

當科技的優勢與孟加拉的人力相結合之後,勝利的天平開始不可避免地大大倒向了英國人一方,此後雖然為了阻止英國坐大,法國、荷蘭與馬拉塔邁索爾等國結盟,幫助他們西化軍隊,但僅僅是開拓創新精神已經不足以挽回大局。

不過動亂等意外事件對歷史進程的影響,而加稅又確實往往成為導火索。

從這點來看,美國獨立戰爭中英國的運氣又是相當的不好,畢竟不能啥好事都讓他們得了。

美國史料都不怎麼提“英王橫徵暴斂,人民為自由奮起反抗”之類的橋段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十三州不滿的根本原因並不是加的稅太多,而是英國議會未經十三州議會允許和表決透過就在本土來了個少數服從多數,直接決定加稅,使得十三州議會的地方代表權遭到了剝奪。

相對於英國本土而言,十三州實在是太不能忍耐了,而這又一次改寫了歷史。

所以,很難想象改變歷史以後會發生什麼事情。

韋寶能用上的,僅僅是所帶來的鎮遠艦上的少量資料,以及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期的幾樣歷史老古董而已。

能用的紅利基本上都已經用過,還有一些快要過期的藥品,都用於研發,沒有太大的實用意義。

另外像是玻璃,打火機,這些超出這個時代的東西,僅僅是當成奢侈品換錢而已,也沒啥大用處。

最大用處的,還是韋寶超出現在這個時代將近四百年的認識。

但是這也沒啥大用處,因為韋總裁原先在現代也就是一個普通人,社會最底層渣渣,對歷史,對現實,都沒有多少認識。

所以,韋寶走的每一步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小心翼翼的,能保住現在的一切,韋寶都已經很滿意了,不會貪心的想要改變什麼。

相比於獲得,韋寶更加害怕失去。

而且跑到這個時代來之後,韋寶也一直過的挺順遂的,除了起步的頭一年有點波折重重,到了第二年,基本上就是順風順水了,尤其是在接近了朱由校,獲得了皇帝的賞識之後,韋爵爺的生活就更加順利了。

相關推薦:提督,你好大夢生活大魔王又出手了系統的超級宗門東京幕後玩家一人之大羅洞觀欺世盜國靈卡世界大冒險斗羅大陸之魂鎖典獄長我重生了億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