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朝小官員->章節

第九十六章 大明的鹽政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王六在超哥的書房說起小河口之戰,還是很激動,似乎眼前又迴盪起當日血戰的場景。

王六心有餘悸的說道,“小相公,我回想起來還是覺得很險呀。如果當日晉商中的邊軍再多一些,恐怕我們的傷亡會很大。”

超哥點點頭,“我還是低看了晉商的實力呀,誰想到他們能動員那麼多人。”

鄭三爺也狠狠的點點頭表示強烈贊同,“小相公,要沒有你訓練的那些鹽丁,我們淮鹽總會就要改名了,真是慶幸呀。”

超哥一愣,“那您老準備幹什麼去?”

鄭三爺嘿嘿一笑,“我當日拉著王六喝酒,就想著要是這一次再進不了河南,老夫就去湖北種黃連去,餓了就把黃連當飯吃。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呀!老夫為了繼續當這人上人,吃點苦算什麼。”

三人又是一陣大笑。笑罷,超哥問王六,“六爺,那您覺得此次交戰有什麼收穫,又有什麼不足?”

王六想了想,“收穫很明顯,你那套訓練辦法簡單實用,戰力非凡,只是還需要改進。特別是槍兵,應該有長有短,而且一隊十人偏少,二十人又偏多,應該重新編組。另外就是三隊不夠,至少四五隊才能保證厚度,不被隨便鑿穿。

另外一定要有遠端支援,軍中有硬弓,神機營。這樣的陣列,估計蒙古韃子都不一定衝的開。”

超哥點點頭,“對付蒙古騎兵,應該怎麼排陣,那是以後的事情。現如今南方常見倭寇入侵,倭寇每次侵襲不過幾十上百人,如果我們訓練出幾百精銳,也就夠用了。我想汪公公大概也是這個想法。”

王六點點頭,“汪公公略有透露,確有此意。”

鄭三爺見他們兩人鄭重其事的討論什麼倭寇,覺得事不關己,誰知道超哥想了想,轉頭跟他說道,“三爺,你現在手下的鹽丁可能要全部拿出來。”

鄭三爺眼睛一下子睜大了,這批鹽丁可是他花巨資從超哥那弄來了,被汪直拿走了二十多人已經是心疼的很,現在要全部拿出來,他的鹽可怎麼販呀。

超哥解釋道,“三爺,您這批鹽丁見過血,汪公公那裡肯定記掛著,留也留不住。現在主動交出來,汪公公也不好意思白拿,到時候就可以問他要些好處。

有我和王六爺在,你還擔心沒有新鹽丁嗎?另外你河南那邊剛休戰,暫時也用不上那麼些人,留著有何益處。”

鄭三爺想一想,雖然還是很捨不得,超哥不得不點撥鄭三爺說,“現如今合肥府縣衙役吏員奇缺呀,我的三爺,此時咱們不放些人進去,更待何時?”

鄭三爺拍了拍大腿,“險些錯過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這一回咱們得好好議一議,只是咱們能拿到好位置嗎?”

超哥看著鄭三充滿期望又有些擔憂的眼神,鼓勵道,“汪公公多高的眼界,豈會在乎幾個小吏?你老用鹽丁去換,肯定有收穫。”

鄭三爺欲言又止,超哥知道他有些擔心,“等等,我修書一封,您可持信去找汪公公。汪公公雖然不愛錢財,不過他的下屬可要打點好。”

鄭三爺很明白小鬼難纏的道理,點頭同意了。超哥又跟王六說道,“六爺,如此一來,你手中訓練過的鹽丁就有八十多人,作為種子,以老帶新,再訓練出兩到三批人,到時候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王六爺也點頭認可,這個時候超哥就問起鄭三爺大明鹽務的問題,鄭三爺確實是老私鹽,對當前的大明鹽務這一塊知之甚深。

大明在九邊囤積重病,來防備蒙古和女真的進犯,但邊境苦寒之地,無糧食儲備,邊防明軍的軍糧需由內地調撥,久而久之,財政不堪重負。

為此,洪武年間朝廷將歷朝嚴控的官方壟斷鹽政網開一面,准許民間商人向邊關運糧來換取“鹽引”,鹽引可從朝廷換取食鹽,之後自行販賣,是為“食鹽開中”新政。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開中法大致分為報中﹑守支﹑市易三步。報中是鹽商按政府的招商榜文要求,把糧食運到指定的邊地糧倉,向政府換取鹽引;守支是鹽商換取鹽引後,憑鹽引到指定的鹽場守候支鹽;市易是鹽商把得到的鹽運到指定的地區銷售。

開中法的實質是國退民進,放權讓利。明政府突破漢武帝以來鹽鐵壟斷,將官營的鹽業專賣權轉讓給普通商人,用來解決龐大軍需供給。

這本來是一個好辦法,但是到了成化弘治年間,出現了三個大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隨著明朝北方軍事壓力的增大,不得不頻繁開中,導致鹽的產量竟然跟不上鹽引的發行量。

第二個問題就是,皇室、貴族和官員利用權力尋租愈演愈烈,他們見持有鹽引有利可圖﹐紛紛奏討鹽引轉賣牟利。這一現象被稱為“佔窩”。

第三個問題就是,鹽是生活必需品,價格又非常高。馬克思說,如果有10%的利潤讓人瘋狂,有50%讓人不顧一切,有100%的利潤可以挺而走險,有00%的利潤,可以踐踏人間一切法律。所以走私的非常厲害,就算朝廷設嚴刑酷法也壓制不住。

明朝有專門煮鹽的鹽戶,朝廷沒錢供養他們,但是他們也要活下去呀。

所以朝廷只得同意,交完定額的官鹽後,他們可以銷售一部分多餘的鹽,不用交稅,那麼這部分鹽就是餘鹽。

可想而知,相對於官鹽,鹽戶的注意力更集中於餘鹽,這關係到他們的身家性命。所以餘鹽的質量更好,價格反而更便宜。

這時膽子大的,有權勢的人就乘著購買餘鹽的機會,瘋狂走私,朝廷也沒有力量去管理餘鹽,造成的結果就是私鹽氾濫。

這三個問題一疊加,大明朝的鹽政基本就崩潰了。對於普通商人來說,有了鹽引他也沒辦法拿到鹽,甚至從爺爺到孫子都支不到鹽。導致開中法的效果越來越差,朝廷發了鹽引,卻收不到多少軍糧。

另外就是鹽的走私愈發猖獗,市場銷售的鹽八CD是私鹽。官鹽價格又高,質量又不好,當然就賣不出去了。

等鄭三爺跟超哥說完這一切,他才明白怪不得堂堂的侍講學士要來問他鹽政,這簡直就是大明朝利益衝突最激烈的地方呀。

誰都想著插一腳,但是有識之士又要維持朝廷不散架,這一點比明末那些只知道死命挖牆腳的要強得多。

既然張超能折騰出黃連社這樣的皆大歡喜的好招數,是不是也可以給鹽政出出主意呢?(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夢境一錘砸到乾清宮,朱元璋愣了我,朱由檢:大明第一敗家子鑑寶王巔峰製作人地獄領主:我兵種無限升級[綜]BE拯救世界大明敗家子重生:玻色子生命體我那中二的正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