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朝小官員->章節

第八十二章 決策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劉吉輕輕咳嗽了一聲,打斷天子的思索。他笑著說道,“陛下所言甚是。內閣今天先後收到三份奏報,都是有關濟世醫院的,並沒有提及張松齡。”

然後一五一十把那三份奏摺向天子做了彙報。

其他兩位閣老也點點頭,顯然看在皇帝的面子上就算了。天子松了一口氣,沒有公開奏摺就好,也省的頭疼,這個時候倒是有些後悔把內閣召來商議了,反倒有點小題大作了。

想到這裡,他對汪直能夠體會他的心意,更是多了一番欣賞。

與大臣們對汪直的惡劣觀感不同,天子這種特殊的生物具有特殊的喜怒哀樂,他反而很喜歡汪直這樣的太監。

汪直曾經是天子很短暫的玩伴,但是身處深宮,大家都是政治動物,這些兒時的感情並不值得一提。

成化時期,汪直那個西廠鬧得朝中上下雞飛狗跳,彈劾聲不斷,幾乎是人人喊打。但是在天子看來卻是為了鞏固皇權,不顧個人安危,可見其忠。

此後,汪直又監軍九邊,立功不斷,可見其能。

汪直又不收賄賂,善於推薦使用賢臣,可見其賢。

這樣賢能忠誠的太監哪個天子不喜歡?就是先皇,雖然把他貶到南京,但是更多的也是保護他。就在先皇駕崩前,曾經告訴他,萬一國家有事,汪直王越可用。

所以天子一登基,就讓王越回鄉,恢復了他的待遇,又悄悄地恢復了汪直的御馬監太監的內職。

雖然汪直也有缺點,做事直接粗暴,這與天子的性格不合。沒想到汪直現如今都懂得委婉行事了,是不是可以考慮讓他出來視事了?

想到這裡,天子就說道,“汪直處理得當,該賞。”

聽到這裡,劉健終於忍不住了的,你為了自家老丈人,我們可以忍耐,你還想要用汪直,那就絕不能忍耐了。

劉健就起身行禮,說道,“汪直行事孟浪,隨意扣押大臣,又致多人傷亡,該當重罰才是,豈能再賞?再者,朝中皆知,汪直現為南京皇宮奉御,何時又成了御馬監太監,臣等竟一無所知,甚是不解。”

天子聽完,臉色一陣發紅,他恢復汪直的待遇並沒有與內閣商議,就發了中旨。明朝只有經過內閣票擬,司禮監批紅用印才算是正兒八經能被大臣們接受的聖旨。因此懷恩出來解釋,“汪直是內臣,賞罰皆出司禮監,故內閣不知。”

劉健回道,“天子無私事,既設內閣,何事不可預?”,你當皇帝的就應該沒有私事,既然成立內閣處理國家大事,應該所有事情都要參與的,何況是汪直復職這樣的大事。

懷恩無奈,只得叩首請罪。劉吉就開始打圓場了,“既然聖旨已發,臣等也無話可說。汪直行事多不遵法度,臣等為江山社稷,不得不憂。”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徐溥點點頭,“汪直行事偏激,不可隨便任用,陛下英明,不可不慮。”

天子這個時候也需要表態了,“汪直復職一事,朕思慮稍有不足,不是大伴的過錯。”

既然皇帝都認錯了,內閣也不好再逼迫,只能就此作罷,聖旨已經發了,總不能收回吧。但是天子的態度有了,汪直近期也就別想再興風作浪了,內閣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天子不想再繼續汪直這個話題,他覺得有點受傷,就轉移話題,“那汪直等人奏報的廬州之事,內閣有何意見?”

劉吉已經有底稿了,就回道,“廬州一事皆源於濟世醫院醫鬧官司,臣以為當遣得力官員重審此案。”

徐溥回道,“黃岐等人種痘有功,決不可以等閒視之,使功臣蒙冤。”

劉健也說,“事涉太監,御史和地方官員,錯綜複雜,當慎擇大臣。應天府尹楊守隨久在南直隸為官,又剛正不阿,可使之查明真相。”

天子點點頭,“楊守隨是楊先生之弟,朕久有耳聞,可為主審。”楊守隨是天子的老師時任吏部侍郎楊守陳的弟弟,天子的想法可以讓楊守陳代為傳達,所以天子覺得這個人選不錯。

不過僅僅一個楊守隨,天子覺得還不夠,又轉向懷恩,“汪直是內臣,內廷也當派人審理。”

懷恩說實話,不是很喜歡汪直,不過汪直能夠主動服軟,這件事情他也處理的不錯。而且他用過神藥,知道效果很好,就對張監生的建議更有信心了,這一次也應該派一個得力的人去見一見張監生。

所以懷恩想了想,就說道,“汪直非同一般,非司禮監太監不可,蕭敬可往。”

天子點點頭,對著蕭敬說道,“那就有勞蕭伴伴了。”

蕭敬連忙施禮道,“奴婢為國效力,何談有勞。”

劉吉一看,好傢伙,派蕭敬過去,恐怕官司是假,意在黃連素是真,那內閣這邊也應該派得力的人過去,但是派出的官員又要貼心,需要好好想一想。

還沒等劉吉想好,徐溥倒是搶先開了口,“侍講學士李東陽機敏過人,可參與審理。”這又是一個奇葩的建議。李東陽是翰林,給天子草擬下奏摺什麼的才是他本職工作,啥時候幹過審判的活?

這卻是徐溥有意為之,他在培養人才。自從上次李東陽給他出了主意,解決了他和劉吉關於李永寧的爭論,他就對這個人開始關注起來,越發覺得這個人人才難得。此次廬州府的官司實際上道理很清楚,但是牽涉的人卻比較多。這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機會,卻又不容易犯錯,正好可以讓他練練手。

要在內閣立足,僅僅是文章寫得好是不行的,必須會處理國家大事。他和劉健為什麼會被劉吉壓制,跟他們一直沒有機會處理實務有關,上下不放心呀,要有一個老臣領著。劉吉奸佞,朝野皆知,卻無論如何也彈劾不倒,不是沒有原因的。

劉吉對於這個人選很是意外,但是想了想,卻沒有反對。到了他們這個層次,一舉一動都有一定的意義。他也看出了徐溥的想法,李東陽同樣也被劉吉看好。既然看好他,當然也不願意反對了。

首輔,次輔意見一致,劉健也沒說什麼。最後君臣議論的結果就是楊守隨主審,蕭敬,李東陽陪審。(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夢境一錘砸到乾清宮,朱元璋愣了我,朱由檢:大明第一敗家子鑑寶王巔峰製作人地獄領主:我兵種無限升級[綜]BE拯救世界大明敗家子重生:玻色子生命體我那中二的正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