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朝小官員->章節

第145章 宗藩改革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隨著對太監們的反攻清算的完成,另一個大問題宗藩也提上了日程。因為國士院河南的代表痛苦流涕訴說藩王在河南的壞影響,一邊說一邊涕淚交加,不僅僅所有的國士傷感不已,甚至於聽講的官員們也是不斷流淚,無他,河南的藩王實在太多了,實在是太能折騰了。

這樣悲慘的情懷反應上去,還不等軍機房表態,太皇太后的懿旨就下達了,責令軍機房會同禮部戶部商議出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既能體現朝廷對於各地宗藩的親情,又能徹底解決大明面對的宗藩問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張超等人接到懿旨後,一個個面面相覷,這個張氏還真會將軍,好話歹話都讓她說光了,不是讓我們這些當政者作難嗎?

張超搖搖頭,不幹也得幹呀,現在宗藩一年吃掉了佐渡金山的產量,而且宗藩還在不斷遞增,我等當政不解決問題,難不成留給後人嗎?

張超知道有明以來,宗藩問題既是一個政治問題,也是一個經濟問題。

分封藩王,是歷代封建王朝的通用制度,太祖建立明朝後,也沿用了這一制度,從目的說,正如太祖所說:“以藩屏帝室”,就是用藩王權力來鞏衛中央。

本著這個目的,太祖做了一件公認的錯事:洪武年間分封的藩王,不但待遇優厚,而且軍政權力極大。尤其是有兵權,北方幾個藩王,諸如寧王,燕王,谷王,遼王等王爺,更掌握著明朝精銳武裝,各個雄視天下。

但對這個潛在威脅,朱元璋也不是沒有預判,明朝藩王制度比較前代,一個進步就是管理嚴格:特製了《天潢玉牒》,凡有皇室子弟出生,就要記錄在冊,封賞賜爵乃至皇位傳承排序,都是按照玉牒來。

另一點就是重視教育,朱元璋還編寫了《永鑑錄》和《御製紀非錄》,這倆個材料,記錄了歷代藩王的作惡教訓,發給各地藩王學習,告誡他們要忠心為國,免倒覆轍。

同時規矩也多,藩王們穿衣服不注意,蓋房子蓋出格,出門儀式招搖點,都很可能給扣上“違制”的帽子,按謀反來處理。

但千防萬防,卻還是防不勝防。手裡有兵,就有造反的風險,外加朱元璋的制度,本身還有個漏洞:明朝藩王制度規定,如果中央有奸臣弄權,藩王就有權起兵鞏衛皇室,清除奸臣。

結果就是朱元璋死後,朱棣起兵造反,奪了法定繼承人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起兵的名義叫“清君側”,鑽的就是這個空子。

作為藩王叛亂的勝利者,永樂皇帝朱棣,對於藩王擁兵的危害,自然感同身受。在坐穩了皇位之後,除了清算建文帝舊臣外,他大張旗鼓做的另一個事情,就是削藩。

朱棣的削藩,從效果說,是立竿見影。主要是奪取各藩王的兵權,限制他們干涉地方政治的權力,從此以後,明朝再沒有藩王造反成功的可能,也就是說藩王們政治上沒了出路。但是在生活上,宗藩的待遇並沒有改變,還是非常的優厚。

根據規定,明代宗室分為親王、郡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八等。

眾所周知,明太祖是非常摳門的,他把官員們的俸祿定得很低,但是可能是窮慣了,太祖對自己的龍子龍孫金枝玉葉卻很大方。

這些宗親子弟的俸祿都是由國家供給,年俸標準是:親王祿米10000石,郡王000石,鎮國將軍1000石,輔國將軍800石,奉國將軍600石,如此世代傳承,宗室裡靠國家財政養活的寄生蟲,可以說是幾何級數增加。

除了年俸以外,每年還有不固定的各色賞賜,有時候甚至比固定工資還多。?而對於藩王來說,政治上沒自由,吃飯穿衣受限制,但生孩子的自由,卻是絕對有,大多數的藩王,都是逮著機會可勁生。

山西有一位王爺兒子多達100人,除長子世襲封王位外,其餘99人都封鎮國將軍。每次家族聚會,同父兄弟之間竟不能盡識,這件事太過駭人聽聞了,以至於中樞特別派人去查證有沒有冒充的。

生了就要給待遇,世代繁衍下來,人數滾雪球一樣增加。就拿《天潢玉牒》裡的記錄說,到了嘉靖元年年,明朝的宗室總數,就比明初膨脹了上千倍。

而除了這些固定的財政補貼外,各地的藩王們,其實也都生財有道,搞政治沒前途,搞經濟挖國家牆角,那是各個都有一套本事。

最固定的辦法,就是“欽賜”,就是向朝廷討要土地。在明朝中前期,比如宣德,正統年間,明朝賜予藩王的土地,通常都是幾十頃,到了明朝中期,就有了幾千頃,比如剛剛過世的興王,就藩的時候,一次就賞賜給他四千多頃土地。

這樣做的惡果,可想而知:肥了藩王的腰包,卻壞了國家的財政,賜出去多少田地,國家就流失多少財政收入,外加每年鉅額的恩養藩王的開支,哪怕是太平年月,國家的財政,也常捉襟見肘。倘若趕上鬧災打仗,更時常窮得叮噹。

而且即使如此,藩王們還是不消停,大多數藩王,一輩子都在想盡辦法發財,通用的招數,就是侵佔民田。

侵佔民田的招數,也有好幾種,一種是造假,就是故意把看中的好田地,勾結官府指認成荒地,求得朝廷賜予,然後強行侵佔。另一種叫“投獻”,就是很多交不起稅的小民,自願把田地放在藩王名下,以此來逃避稅賦。如此一來,明朝中後期的土地兼併,也就越演越烈。

到了此時,土地兼併極為劇烈的河南地區,當時號稱“中州地半入藩府”,也就是說差不多一半的土地,都被藩王侵佔。

這也是為什麼藍衣賊在河南鬧得那麼厲害的緣故,實在是河南的土地兼併太過厲害了呀。

實際上在正德後期,也有大臣們提議此事,卻被攔了下來,當時剛剛爆發安化王造反,正德認為這個時候不宜再刺激藩王。

現在輪到張超來面對這個空前棘手的問題,他倒是早有準備,所以他不慌不忙的拿出了《宗藩條例》。

核心內容:一,嚴考核。令宗人府嚴格執行《永鑑錄》和《御製紀非錄》,凡是捱到邊的宗藩,要嚴厲處置。

另外設立宗藩繼承考試,有不法記錄的直接取消資格,降為奉國中尉,而考試不合格前不允許承爵。連續三次考試不合格,也同樣直接降為奉國中尉。

二,定子女,把藩王們的後代們,特別是旁支庶出的後代,儘可能編入民籍,允許他們參與士農工商活動,從此自食其力。同時嚴格限制藩王們的妻妾人數,娶老婆需要禮部稽核。

三,限總額。每一個藩王一系的子孫算作一個整體,朝廷一年拿出的錢財是固定的,而且會逐年減少,最終要控制到歲入的二成以下,這個總額會與財政預算一起報告給國士院批准。

張超這三條意見一出,表明了他對宗藩的態度,那就是儘量拖時間,一直拖到明朝亡國才能徹底解決,因為這又是與太監問題一般難以徹底解決的骨子裡的問題。(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夢境一錘砸到乾清宮,朱元璋愣了我,朱由檢:大明第一敗家子鑑寶王巔峰製作人地獄領主:我兵種無限升級[綜]BE拯救世界大明敗家子重生:玻色子生命體我那中二的正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