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朝小官員->章節

第97章 致仕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由於內閣堅決拒絕票擬,所以正德到了最後發出了中旨,面對這樣決絕的皇帝,大家夥能有什麼辦法?

當然辦法總是有的,如果張超追加一份兵部的命令,告訴收到聖旨的軍隊以不符合體制的名義拒絕,否則你們看了辦,別的軍隊張超不敢說,宣大新軍他可以自信的說,這一份中旨就是個屁。

但是很明顯,不論是張超還是李東陽都不願意和正德皇帝徹底撕破臉,因為一旦如此,就代表皇帝對於內閣和軍機房徹底失去了控制。

但是說到底不論是內閣還是朝廷的一切行為都必須以皇帝的名義,中旨也是聖旨,而他們這些文臣又不能把皇帝給換了,所以這種對抗的結果必然是文臣吃虧,劉健和謝遷的下臺已經給出了答案,所以張超和李東陽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正德皇帝以中旨的下令召集邊軍入京。

對於邊軍入京的後果,李東陽十分清楚,董卓入京導致東漢王朝滅亡這一血的教訓他們記得清清楚楚。雖然現在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防患於未然的道理誰都知道。

另外一個原因,這麼多年來文官集團孜孜以求限制皇帝亂來,其中一個核心的問題在於不讓皇帝控制軍隊,太祖太宗時期的文官們的悲慘遭遇誰也不願意再嘗試一遍,所以文臣們會堅決反對一點都毫不意外。

本來李東陽以為張超跟這件事脫不了干係,但是張超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堅決反對的態度,在沒辦法阻止皇帝後,張超已經與楊一清商議後決定,連續下令調走丁懷德等有威望的將領,堅決不讓他們入京。

仔細想了想,李東陽也可以明白,張超這些年先後建立多隻精銳從而立功無數,在邊軍確實是有不小的影響力,這也是他入京執政弄出軍機房的最大資本,可是張超不會如此不智,赤裸裸的讓邊軍入京,這對他的執政有弊無益,本來就有御史說他在軍中威望太高,他再把邊軍拉進京,那不是自尋煩惱嗎?

另外就是首倡此事的江彬雖然是張超提拔的,但江彬與張超的歷史淵源不夠,江彬是土生土長的宣府人,而張超在軍中的根基是蕩倭營出身的人,江彬不屬於這個圈子,最明顯的證據就是江彬提議給正德的將官都是宣府本地的軍官,顯然江彬也有意識的排除蕩倭營系統出來的將領。

所以當李東陽看到張超寫奏摺準備致仕時,他果斷的出來阻攔了。張超儘管奇思妙想很多,但說到底也是文官集團的一員。在這個時刻,張超絕不能離開,他要走了這些邊軍就更沒人可以約束了。

而經過了八年多的風風雨雨,李東陽已經很累了,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眾多邊軍進京,朝局將會更加複雜,既然一定要有人負責,一定要有人向皇帝表明文官集團的態度,那還是老夫來吧。

張超當然明白李東陽的好意,他很是無奈,有些痛苦的說道,“首輔,江彬為下官所拔,下官若不辭職,如何脫得了干係?與其日後被清算,還不如早早歸鄉。”

李東陽對張超此時的想法也是感同身受,“子卓,老夫正德元年何嘗不是如此?你的顧慮老夫何嘗不明白,但這些邊軍很多出自你的舊部,大明需要你忍辱負重。”

李東陽說完,張超呆坐了半晌,然後苦笑著說道,“天意如此,下官自當盡忠職守,首輔放心,下官一定會看緊這些邊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李東陽聽完,拍了拍張超的肩膀,“子卓,勉之,勉之!”

李東陽與軍機房同僚一一交代清楚後,就堅決要求致仕,儘管正德屢次拒絕了李東陽的辭職申請,但是這一位明朝的政治家還是堅決致仕了。

李東陽致仕之後,倒是十分輕鬆,因為李東陽十分清廉,當然就算有錢也吃不消他三天兩次的招待賓客,所以李東陽退休之後基本沒什麼積蓄,平日裡給別人寫一些文字謀生。

作為文壇領袖,書法大家,李東陽文字很值錢,所以他的日子過得瀟灑自在,總算擺脫了朝廷的煩心事,只是有一樣他對於當年劉瑾執政期間自己的所做所為一直有些耿耿於懷,擔心自己的身後名。

張超聽到之後,笑著對紀先生說道,“李西涯首輔太過想不開了,就算朝廷給他一個美諡又能說明什麼?

現在別人的評價,十年之後,百年之後,五百年之後可能各不相同。只要實現了自己的平生願望,何必顧忌太多,又何必在乎這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東西。”

紀先生聽張超這麼說,有些驚訝於他的灑脫,他笑著問道,“東主真是灑脫。學生聽說東主平生願望是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想必已經實現了吧。”

張超搖搖頭,“良相?我還差的遠呢。”

李東陽致仕之後,按照規定應該是次輔靳貴繼承首輔的位置,但是張超成功的說服了靳貴,相比於楊一清,這個成化年間的老牌翰林,我們這些弘治年間的進士資歷太淺了,還是讓老楊上吧。而且現在的首輔也不過是軍機房的一員,也不會多出一票,何必爭這個虛名?

而楊一清成為首輔之後,他剩下的吏部尚書則轉由張超接任,張超的兵部尚書則由彭澤接替,事實上張超集團在軍機房的地位得到了加強。

如此就形成了張超楊一清聯合執政的政治格局,楊一清同樣也挺滿意,這個同樣出將入相的政治家至此達到了人生的鼎峰。

而張超離開兵部的行為也被士大夫所歡迎,張超待在兵部和張超的盟友待在兵部性質是完全不同的,這也有效避免了各種謠言,所以新成立的朝廷中樞獲得了朝廷內外相當的歡迎。

朝局穩定之後,正德也恢復上朝了,張超與楊一清商議,他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催促皇帝弄幾個皇族在京,以避免意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軍機房並不願意把這個事情搞得天下皆知,所以張超和楊一清請求陛見,正德皇帝在豹房召見了他們。

當著兩位重臣的面,正德否決了張超他們要求立儲的計劃,因為皇帝經過研究發現,他的堂兄弟們沒人有兒子,總不能給他死去的爹找一個兄弟吧,再說了宣宗年過三十無子都沒有立儲,你們急什麼朕不過才二十幾歲。

無奈之下,張超就請求宮中給皇帝幾個成年或者接近成年的的堂兄弟賞賜幾個宮人,若是這些宮人一旦有人懷孕生子,就秘密撫養起來,太后皇后可以知情,具體的事情可以讓李夫人來負責,以備不測之需。

正德聽完,沉思了片刻,張超這個奇葩的建議竟然真的被他認可了。(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夢境一錘砸到乾清宮,朱元璋愣了我,朱由檢:大明第一敗家子鑑寶王巔峰製作人地獄領主:我兵種無限升級[綜]BE拯救世界大明敗家子重生:玻色子生命體我那中二的正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