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朝小官員->章節

第3章 熊孩子的迷惑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一個男人有兩個女人就是這樣的下場,左右不是人,張侍郎的尷尬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所以他只好灰溜溜的走人,渣男呀!

小妹看著丈夫灰溜溜的樣子,不由得噗嗤一笑,故意如此調侃一下丈夫已經成為她的樂趣之一。

小妹對於現在的生活十分滿意,上面雖然有婆婆,但是不在身邊,說到底她自己當家作主。張超雖然有一個妾,但是如同張超這般潔身自好的官員,真是少之又少,更何況這個妾也不住在一起,兩人幾乎毫無衝突,這樣也不像別的夫人那般憋屈過日子。

最關鍵的是,明威很出色,作為後母和姨媽,她一直把明威當成自己的孩子,對他關心備至,所以明威的出色也就是她的出色。如果自己的一雙孩子明鎮明臺不讓她那般操心那就更好了,小妹有些無奈的想到。

張超來到春華的住處,春華現在也待在南京,只是深居簡出,很少有人知道她來到南京,兩個孩子明海,明洋也帶在身邊。

明海出生於弘治七年,明洋出身於弘治十三年,此時明海已經十一歲了,他長期與汪直待在琉球。要說起來幾個孩子之中,張超最虧欠的就是他,而明海待在琉球,養成的性子也與眾不同,他耐不住大明的種種約束,恨不得立刻回到琉球。

但是張超要求他必須待在南京好好學習,瞭解大明,所以明海也只好待在大明學習,現在已經有一年了。這個孩子性格很野,內心好狠鬥強,偏偏心思很深,所以只有他佔便宜,從來沒有吃虧。等張超發現這一點時,對汪直怨氣很大,好好的孩子給你教成什麼樣了。

老太監自從被發配到琉球,倒也不生氣,仗著手下的蕩倭營,得意洋洋的當起了太上皇,每年給弘治皇帝獻上一些銀子,弘治對他在萬里之外怎麼折騰也是不聞不問,而朝臣巴不得這個老太監死在域外,更是很有默契的提都不提。

所以汪直藉助了琉球這個平臺和手下大量的移民以及倭寇俘虜,在南洋掀起了血雨腥風,打下了一塊不小的地盤。平生志向得償的汪直就把明海這個孩子當成了未來的君王來培養。

長期待在宮廷的汪直,對於明宮的種種陰暗面瞭解太深了,所以這孩子能不被教歪才怪,張超看性格差不多已經養成,無奈之下,只好給他上課。

歪就繼續歪吧,他拿著資政通鑑不斷的給明海講故事,告訴明海,對於王者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耍弄陰謀這些東西雖然必須具備,也需要會看明白,但最重要的是陽謀,要順勢而為,如此方可無往而不勝。

比如未來在南洋殖民地,他的力量已經很強大,那就不需要太多的陰謀,以強大的力量穩紮穩打才是最重要的,這樣也可以震懾手下那些桀驁不馴之輩。

另外張超讓個性豪爽的明鎮帶著弟弟一起玩,希望兄弟之間能夠和諧相處。但是在內心深處,張超卻不敢抱有太大的希望,畢竟他們兄弟之間生活的環境差異太大了。三個兒子各有各的性子,看起來都不是省油的燈。只不過他家大業大,也不用擔心他們鬧騰,打來打去。

所以張超決定親手教導小兒子,樹立一個和諧兄弟的範例,也非常寵明洋,隨他的意願成長,不給他任何壓力,有三個哥哥照應,他還是瀟灑自在的生活吧。

張超與春華激情了一番之後,這才說明了來意,“前段時間先帝駕崩,我就有預感,很快就要進京,所以這才將你從福建叫了回來,交代一番。”

春華躺在張超懷中,好奇的問道“夫君,你有什麼要交代的?”

“這一次進京,前途未卜,為了以防萬一,你把兩個孩子都帶到琉球去。”

春華聽完,大吃一驚,不由得抬起身子,睜大了眼睛看著張超。張超無暇顧及那美麗的曲線,陰沉的說道,“咱們的老朋友劉太監上位了,現在朝局一片混沌,搞不好要出大事情。要不是這一次王六哥死的實在太過冤枉,我必須為他報仇,我是不準備入京的。”

張超頓了頓繼續說道,“這一次招我入京出任兵部侍郎,就是劉瑾的主意。哼,內閣那些老夫子是堅決不願意我入京的,所以定的新職是宣府巡撫,劉健也真拿的出手。票擬呈上後,被天子改成了兵部侍郎,內廷雖然有意見,但是最後還是被擋了回去。”

春華這十幾年代表張超在沿海活動,無論是政治見識還是才幹手腕都不是當日阿蒙,所以她很快聽明白了張超的意思,對於張超如此瞭解內情她並不為奇。

作為枕邊人,她早已經發現自從弘治十二年回到南京,張超改變了很多,人似乎也陰沉了不少。敏感的春華也已經發現了張超的那個秘書處,似乎隱藏了很多秘密。

春華想了想,問道,“夫君,就算劉公公上位,又能奈內閣如何,他們都是先帝的顧命大臣呀,聽說,先帝臨終前把太子託付給這三位大學士。”

張超嘴角翹了翹,不由得哂笑起來,“顧命大臣?自古以來,有幾個顧命大臣有好下場的,更何況咱們大明這些大學士也太不拿新君當回事了。春華,你可知道今上的年號是什麼?”

不待春華回答,張超立刻說道,“是正德,這不是明晃晃的指著新君說他德行不正嗎?”

曾經擔任過一段時間正德老師的張超,十分熟悉正德的個性,可以這麼說正德是一個十分聰明的熊孩子。

正德愛玩愛鬧確實不假,但他十歲左右,各位儒臣就開始輪番為他講讀,一講就是一上午,午後還是這樣。每當講課的時候,他神情莊重,眼睛正視若有所悟,不曾有一點的隨便。

講官離開的時候,正德一定拱手致敬作出行禮送別的樣子。第二天合上書,背誦講官所講授的內容,認真複習。

不幾天翰林院和春坊中給他講讀的儒臣,正德都能知道他們的姓名,有的人偶爾有什麼原因沒有來,正德必定向身旁的人打聽說:“某某先生今天在哪裡?”

罷朝的時候,學士中有誤用束花帶來的,正德看見了私下對左右說:“若是在上朝的時候,一定要以違反殿廷禮儀被御史糾劾呀!”

弘治多次到正德學習的春坊打聽學習情況,正德率領東宮官屬急走迎送,對禮節十分熟悉,學習之餘,正德很好騎射,弘治以為他能治理軍隊,也是居安不忘危,也就不再禁止他了。

所以弘治和大臣們都相信,眼前的這位皇太子將來會成為一代賢明之君。但是正德皇帝也有自己的問題。

因為弘治幼年的不幸遭遇,所以在正德的童年時代,弘治並不太干預正德的玩樂,所以正德在宮中玩出了花,加之有劉瑾這麼一群太監逢迎,正德因此玩的不亦樂乎,這個幼年十分快樂。

而且弘治經常單獨帶著正德,兩個人在幽靜的夜晚並肩而行,他或者會結伴偷偷出宮閒逛,到什麼地方去感受一下普通人家的父子天倫之樂。

這就造成了正德愛玩鬧,但對人太過寬厚,凡事不願意往壞處想的性格,帝王必須有的陰狠十分缺乏。

因為弘治皇帝被庸醫給治死的,死的十分突然,正德皇帝幾乎毫無準備之下,繼承了皇位。

繼位初期的正德很認真的處理公務,並且是親自處理大小政事,他想有所作為。但是正德管的太多了,大臣們不樂意了,皇上你處理的事太多了,應當把小事交給臣下來處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正德初即位時,可以說對大臣們是言聽計從,如果說有反對,那就表現在不准許大臣們辭職,不准許大臣辭去他的獎勵,大臣們所贊同的幾乎沒有正德反對的事,甚至對於僧人也是如此。

要知道弘治皇帝自從李廣死後,不通道家了,改信佛教了,宮中養著一堆僧人,連這些人都趕走了,可見此時正德的乖巧。

也是因此,小皇帝愈發的被文臣輕視,這個時候小皇帝的一些愛好,也很節制,但是三天兩頭的還是被人彈劾。

這些都是小事,因為即位之初就發生了小王子入侵事件,正德對此十分重視,不斷的往邊疆發放軍餉,派出高階軍官,對於張超的調動也是因此而生,但是小皇帝卻發現出現了大問題。

此時文官推行的精兵簡政新政竟然成了打擊對手的工具,包括一些大臣打擊別的大臣,更在於對太監的打壓。

在弘治朝備受信任的兵部尚書劉大夏手下一大批官員被罷免,而很多出身蕩倭營久經戰事的中高級軍官也同樣被撤銷罷免,到了後期,一大堆太監的部屬更是成批成批的撤免,口子越開越大,甚至尚書侍郎級別的人物也開始中招了。

到了這個時候,聰明的正德已經察覺事情有變,所以這一次他出乎意料的同意了劉瑾的意見,讓張超出任兵部侍郎,而不是巡撫宣府。

這事實上也很有道理,張超不僅是正德的潛邸大臣,資歷也很深,早在弘治十年就擔任了等同於巡撫的三邊協理,現在過了八年,還讓他幹巡撫,這也太欺負人了,所以正德一看到內閣的票擬就十分不悅,這個時候劉瑾再說了好話,所以順理成章的改變了任命。

此時還在實習期的皇帝實在不明白這大半年來朝局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他對大臣這麼友好,大臣們如此對待他呢?

整天說他這個不好,那個不對,好吧,朕改還不成嗎?可是又不讓朕管事,朕不管,讓你們辦,可是辦的又不怎麼樣,哪有這麼欺負人的,所以正德糊塗了,徹底糊塗了。(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夢境一錘砸到乾清宮,朱元璋愣了我,朱由檢:大明第一敗家子鑑寶王巔峰製作人地獄領主:我兵種無限升級[綜]BE拯救世界大明敗家子重生:玻色子生命體我那中二的正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