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朝小官員->章節

第383章 落幕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丘濬這邊剛剛上書,那邊天子就批准下來。顯然君臣對此很有默契,這樣一來就有九十多名大臣成功脫難,都是有缺點但治事能力頗強的官員,而一些有明顯問題但三年任期未到的官員,丘濬並沒有反對罷斥。在丘濬看來,他已經相當友好,王三原該知足了。

但是王恕知道此事之後,立刻上奏摺反對,在他看來,這些人都是四品以下官員,京察結果也是幾方認可的,內閣不能隨便找理由救人,要是開了這個先例,以後京察外察都別幹了。

王恕的理由也很有道理,但此時天子已經很不耐煩了,所以王恕的反駁他看都沒看,對著蕭敬說道,“朕任王恕罷去二千多官員,他還有何話說。朕不是太甲成王,不能萬事都由他。”

蕭敬連忙跪倒,哭著進諫道,“王恕剛直忠貞,天下皆知,皇爺此說,萬萬不可流傳出去,如此置王恕於何地?又置皇爺於何地?”

弘治也只是發洩心中的憤怒,聽完蕭敬的勸諫後,嘆息了一聲,說道,“蕭伴伴說的對,朕今日才明白,唐太宗為甚要推倒魏徵的墓碑,這樣的大臣確實難以駕馭,讓人又愛又恨!”

弘治感慨完之後,又說道,“卿可傳旨王恕,朕聖旨已下,絕難撤回。”

王恕得到天子的回覆後,立刻請求辭職,這是文臣此時的常態,如果自己的意見沒有被採納,也只能辭職,弘治想都沒想,也迅速駁了回去,“京察已終,卿當立刻任用官員以填補朝中空缺,豈能輕棄於朕,此請不允。”

弘治的反駁很有意思,他的想法是王恕你趕走了這麼多人,趕緊把人給我補上,別想著把麻煩留給我,潛臺詞就是就算辭職也得等到屁股擦乾淨了再走。

這樣一來,王恕也不好繼續請辭,但是天子對王恕的態度也公開於眾,此時就連王恕自己也知道等他忙完了這件事差不多就要告老還鄉了。

所以對於王恕的彈劾就適時出現了,但是彈劾的人卻比較有意思,是一個太醫,太醫院院判劉文泰。為什麼是劉太醫開了這個頭,也是精心挑選的。

王恕在士林中的影響力太大,清望太高,以至於王恕罷斥了二千多名官員,這樣嚴重違背官場規矩的行為,大家夥愣是不敢說他的不是。

可是這位老先生一日坐在吏部,一日大家都沒好日子過,雖然七老八十了,但看起來還是身體嘣棒,吃嘛嘛香,一頓飯據說能吃三十碗肉,一碗熟菜,還有一盤大餅。

所以大家不能再等他自然落幕了,讓一個不是士林的人來起這個頭再合適不過了。反正劉太醫也不是混士林圈的,就算有些罵名他也不怕。

而劉文泰劉太醫雖然本職工作醫術不怎麼樣,但是劉太醫很會處理人際關係,在先帝朝由一個太醫升到了太醫院使,甚至轉行坐到了通政司右通政的位置,與李大魔法師不相上下。

可是與大魔法師的悲慘下場不同,憲宗駕崩,劉太醫雖然也差點被治罪,但幸好弘治知道他爹是得了相思病才去世的,所以劉太醫總算是保住了太醫的位置。

過了五六年,風頭過去了,劉文泰就想官復原職,上下關係都打通了,就丘濬都認可了,沒想到被王恕駁回了。

這一下劉文泰不高興了,所以瞅準了機會寫了一封彈劾的奏章,彈劾的內容都是實錘。

第一變亂選法。一下子幹掉這麼多人,太亂來了,不僅僅如此,還不公正,很多王恕賞識的人雖然業績不怎麼樣,但名聲好就拿了個優,一些人業績好,由於不被王恕看重,就只能及格甚至不及格,奏摺舉了一些例子,比如大名鼎鼎的張超;

第二,訕君賣直。那本自傳咱們就不說了,天子不讓說,但是大家都知道,作為一個忠誠的士大夫,怎麼能彰一己之善,顯先帝之過?

另外奏摺提到了一件事,妖人萬弘璧當日找群臣的麻煩,唯獨對於王恕是讚歎不已。要知道萬弘璧連李賢二十多年前的自傳都翻了出來,王天官近在眼前的自傳卻視而不見,這裡面到底是萬弘璧對王恕另眼相看,還是兩人早有勾結,誰也說不準。

這樣一封彈劾立刻引爆了早就氣息凝重的官場,王恕得知之後,氣的差點昏倒,竟然說他與妖人萬弘璧勾結,簡直無法容忍,王恕立刻上彈章反駁。

對於劉文泰彈劾的第一點,王恕十分強硬的回覆到,每一個吏部尚書對於如何用人管人都有自己獨到的看法。他這六年來的吏部任職幹的如何,天下早有公論,對於京察的考核結果,劉文泰一個太醫沒資格點評於他;

對於第二點,王恕確實沒有說錯,事實就是如此,很多勸諫先帝都當放屁,所以他只能委委屈屈的寫到,臣做傳記在成化二十年,二十二年辭官在家,並非對先帝有意見。況且傳中所載都是以顯示先帝納諫的美德,何名彰揚過失?

當然弘治皇帝是不是相信自己的說法,王恕也不自信,反正就這麼回事。但是對於第三點,王恕簡直是氣急敗壞,當年我怎麼跟萬安鬥法的,天下人都知道,現在你說我跟他的孫子勾結,這個說法能信嗎?

事實上誰都知道王恕不可能與萬弘璧有什麼交集,但是劉文泰就是潑了他這一身汙水,有本事王恕你把死人拉出來說話呀。但是王恕也不是善茬,他最後說了一句話,劉文泰是無賴小人,他的水平寫不了這樣的奏摺,此必是善寫文章心懷陰謀的人幕後策劃。

事實上這就是王恕在疑心丘濬,這一次自傳事件爆發,最終的結果是劉吉下臺,丘濬上臺,從受益者來說丘濬最大,張超也避免了罷官,怎麼就這麼湊巧,這兩個人都有好處,這是一;

丘濬眼睛不太好,劉文泰經常給他治病,兩人交情很不錯,這是二;

最重要的是第三點,當年萬弘璧案發,弘治是封鎖消息的,非重臣不與聞,為什麼劉文泰這個太醫竟然知道;

以上種種,讓王恕疑心,這是丘濬自編自導自演了一場政治鬧劇,把自己和劉吉同時趕走,好獨攬大權,所以王恕這麼一說,就把丘濬這個首輔牽扯進來了。

這個時候又有流言冒了出來,這九十人中有丘濬修《憲宗實錄》的同僚,希望透過丘的關係得到提拔重用,卻被王恕刷掉了,所以丘才發難;又造謠說,丘之所以能入閣是因為向皇上進奉一種“閣老餅”,皇上吃了喜歡,才提拔他。

這樣一來,丘濬這個首輔也是忍無可忍,他才上任沒幾天,結果鬧出這樣的說法,他還怎麼幹下去?所以丘濬憤怒之餘,結果新科狀元毛澄中招了。

狀元毛澄帶著新科的翰林被弘治皇帝親自召見詢問對策,丘濬毫不留情的批判這位新科狀元的對策內容“多出《小學史斷》,全無自得”,庶吉士李啟思為同年說了兩句好話,丘濬就罵他一肚子不知所謂,與同鄉張超簡直是麻雀跟鳳凰相比。

丘濬說著說著,怒氣上衝,就直接把帽子往地上一丟,這下子毛澄與李啟思兩個倒黴蛋只能是面面相覷,悲催的無以自拔。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時候李東陽出來說了兩句好話,丘濬才熄滅怒火揚長而去。事後,李東陽就安慰這兩個小受氣包,這不是你們的錯,誰讓首輔被王三原的門生給欺負了。

首輔與吏部尚書這麼公然撕逼,弘治皇帝也有些疑心,他可以接受大臣互相吃吃醋,鬧一些小矛盾,但不能接受大臣之間玩弄陰謀伎倆,所以立刻下劉文泰於錦衣衛獄。

劉文泰也是個慫貨,在獄中供出同謀有吳禎魏章(該死的劉吉!),也提到了丘濬曾經這麼評價過王恕,但彈劾一事劉文泰堅持說與丘濬無關。

到了此時,弘治皇帝已經很清楚了,他的首輔與吏部尚書已經勢如水火,必須要選擇一個了。所以面對兩人同時辭職,弘治選擇挽留丘濬,讓王恕致仕,而且給王恕的禮遇遠不如剛剛致仕的劉吉,顯然弘治在心中對於王恕的看法並不很好。

繼首輔劉吉致仕,吏部尚書王恕也致仕,這場政治大戲才算告一段落,別急,事情並沒有完。由於丘濬排擠王恕的惡名被坐實,有好事者在午門貼了個匿名揭帖,“秦檜當年陷岳飛,宋家宗社竟衰微。如今丘浚排王恕,明主須當早見幾。”

一代理學大儒竟然被比作秦檜,丘濬自己當然哭笑不得,為了挽尊,好面子的他竟然對王鰲說,其實秦檜也是一個能臣呀,南宋再造,檜之力也。又講什麼“秦檜和議為得宜”,聽得王鏊一愣一愣的,當然,挽尊失敗,丘濬被罵的更厲害了。

也就是說,弘治六年劉吉王恕丘濬這一場三位七十多歲老人之間的大撕逼,最終的結局是兩倒一傷,誰也沒落下好,當然這也符合幕後黑手的想法。也就在這個時候,丘濬看到了張超上報的結論,能不氣的拍案而起嗎?(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夢境一錘砸到乾清宮,朱元璋愣了我,朱由檢:大明第一敗家子鑑寶王巔峰製作人地獄領主:我兵種無限升級[綜]BE拯救世界大明敗家子重生:玻色子生命體我那中二的正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