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朝小官員->章節

第344章 坦白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當然劉大夏的想法只是一閃而過,他並不疑心張超會造反,在這個上有明君,下有諸多清流的大明王朝,雖然有著種種災禍,但國勢還是蒸蒸日上的,除了那些愚昧的白丁,還沒有士大夫會想著造反。

劉大夏也是讀過運河談的,他很明白張超對於帝國的朝覲貿易很不以為然,所以張超借用蕩倭營出海走私是有可能的。只是焦芳說的確實在理,唉,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還是隨他去吧。

最後一項是閱兵式,數千軍人按照排著整齊的佇列向主席臺上的高官彙報,第一次見到這樣場面的官員再次表示非常驚訝,甚至有些被蕩倭營的氣勢壓倒。

但是這一天值得驚訝的事情太多了,劉大夏反而不太驚奇。他斜眼瞥到汪直連連搖頭,卻趕到有些奇怪。

劉大夏再次不避嫌疑的找汪直詢問他搖頭的原因,汪直解釋道,“這些兵士大部分只訓練了一兩個月,都是新兵蛋子,看起來排列的整整齊齊,但都是樣子貨,與朝堂上的大漢將軍們一樣,張子卓還是太著急了,這麼急著成軍,讓他們與倭寇廝殺,死傷一定會很嚴重。”

劉大夏理解的點點頭,要是訓練幾天就比得上老兵,那張超豈不是成神了,這樣才合理,莫名其妙的劉大夏松了一口氣。

閱兵完成後,劉大夏就見到了張超。在前世,張超是知道劉大夏這個人的,原因是他燒燬了鄭和下西洋的海圖。來到這個時代,他也側面打探過此事,時至今日他覺得此事可能是謠傳。

鄭和下西洋是國家行為,劉大夏怎麼敢把相關檔案一把火燒掉,這是嚴重的違法行為,他怎麼可能這麼不智。後來張超聽汪直說過,劉大夏藏匿安南檔案一事,張超就覺得後人以訛傳訛的可能性比較大。

而且鄭和出海時,北京故宮正在營建,所以海圖存在南京的可能性比較大。當然也可能遷往北京,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明朝不再出海也用不到海圖,懶惰的皇帝應該沒那個心思做。

另一個原因是鄭和的身份是太監,就算有海圖,似乎藏在宮中的可能性更大,對於這一點他問過蔣琮,蔣琮也表示認可,但是南京宮中就是找不到海圖。

所以張超有些懷疑這些海圖是不是毀於英宗年間的文淵閣大火,只是現在幾十年過去了,當事人都已經離世,再也找不到證據了。

張超以晚生禮拜見劉大夏,劉大夏也不客氣,坦然的受禮了,這才問道,“子卓,聽說徐公正在你處,怎麼今天老夫沒有見到他?”

張超解釋道,“徐先生正在南直隸忙於希望學堂一事,也真是辛苦他老人家了,這麼大歲數還要跑來跑去。”

劉大夏很理解的點點頭,“徐公一向熱心治學,你這個南直隸有名的財主,要真是憐惜徐公,多捐獻些錢糧才是正理!”

張超連忙點頭稱是,這時劉大夏才問道,“老夫觀蕩倭營訓練的十分精銳,你是如何做到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張超卻笑著搖搖頭,“學生不過是一介書生,如何有此能耐,這都是陳遊擊,汪公公還是蕩倭營上下一起努力的結果。”

說完張超讓人捧來厚厚一本書稿,笑著說道,“這是學生這段時間治軍的總結,正準備呈送朝廷,東山先生,您請看一看。”

劉大夏哈哈大笑,“老夫一定會仔細閱讀,”說著,說著,劉大夏笑不可抑,“朝中都說張子卓動不動就是一本書的報告,果然如此,果然如此呀!”

張超眼角掠過一絲蔑視,他笑著說道,“治軍是天下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學生此番組建蕩倭營,無論是得還是失都很有意義,所以學生唯恐寫的不夠周全。”

劉大夏聽完之後,有些感動的說道,“這才是治事的態度呀,盛名之下,並無虛士呀!”

張超連忙謙虛道,“東山先生過獎了,學生不敢當。”

劉大夏拍了拍張超的肩膀說道,“本官不是有意誇大,你確實當得。對了,老夫聽汪直說,蕩倭營使用的火器都是繳獲於倭寇,此事是否屬實?”

張超連忙安慰劉大夏說道,“先生過慮了,當日學生也曾審問過倭寇,據說火銃是購自於西洋一個叫佛郎機的番國,此國雖然離大明萬里之遙,但卻行船至天竺等地,離大明只是一步之遙。

至於這大炮,則是學生按照倭寇的交代,仿製的佛郎機火炮,也不知道與佛郎機大炮相差幾何,希望不是差的太多,否則大明就有麻煩了。”

劉大夏聽張超這麼說話,將信將疑,不過張超言之有物,又顯得十分沉重,似乎不由得劉大夏不相信,但是劉大夏是何等人物,他不慌不忙的笑著說道,“我朝有百萬大軍,又有子卓這樣精通制器的奇才,想來那佛郎機國也不敢胡鬧。”

張超聽完,有些無奈的搖搖頭,“學生也不過是動動嘴皮子,哪裡算得上什麼制器奇才。要說起來,朝中工匠之中善於制器的高手數不勝數,學生以為可以鼓勵他們多多發明才是。”

劉大夏言不由衷的說道,“子卓說的有理。”他迅速的轉移話題,“子卓,老夫觀蕩倭營水營的船隻尤其雄偉,子卓捕鯨是在近海還是遠海呀?”

張超知道真正的考驗來了,他不假思索的說道,“近海也有,遠海更多,但鯨魚體型龐大,所以船隻不得不造的堅固些。”

劉大夏點點頭,“子卓想的確實周到,聽說這些大船上都裝有火炮,不知是何緣由?”

張超立刻答道,“對於蕩倭營來說,剿滅倭寇才是本職,出海不可避免會遇到倭寇海賊,有火炮可剿滅此輩。”

劉大夏讚道,“說得好,老夫看著也當如此?”突然劉大夏眼放精光,盯著張超的雙眼問道,“若是遇到海商又當如何?”

張超則是同樣毫不示弱的回視劉大夏,“不知道先生想聽真話還是假話?”

劉大夏奇道,“真話如何,假話又當如何?”

“若是先生想聽假話,學生自然會說剿滅此輩。”

劉大夏點點頭,“那如果老夫想聽真話呢?”

“水營會罰沒海商一筆銀兩,然後贈旗放海商離開。”

劉大夏大怒,立起身來,指著張超怒道,“小兒輩安敢如此?”

張超不慌不忙的回道,“聽說先生前一任是廣東右布政使,先生久任海疆,難道不知道本朝的海禁已經名存實亡了嗎?

福建廣東一代出海的船隻越來越多,可是朝廷卻毫不在乎,可見海商勢力之強,蕩倭營能罰沒一些銀兩已經是萬幸,如何敢隨便造次?”

劉大夏聽張超這麼一說,臉色稍稍緩和了些,張超說的是事實,他確實難以反駁,但是他不甘心的問道,“那蕩倭營就不曾夾帶走私?”

張超點點頭,“或可有之,學生準備讓蕩倭營一年繳納捕鯨公司不下於五十萬兩,加上養軍的花費,若是捕不到足夠的鯨魚,可能不得不行此下策。但是就算這樣,朝廷也不吃虧。”

劉大夏有些瞠目結舌於張超的坦白,他反而有些不知所措,“爾就不怕老夫上奏朝廷嗎?”

張超深施一禮道,“先生是有德之士,想必能夠理解學生的苦衷。海禁乃是得不償失之事,若是透過蕩倭營捕鯨,既能掃蕩倭寇,安靖海疆,又能從中獲利,何樂而不為?”

劉大夏有些煩心的說道,“老夫知道了,讓老夫好好想一想。只是君不密則亡其國,臣不密則失其身,你呀,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到處宣揚此事。”

正低著頭的張超暗帶笑容,說道,“學生明白。”

是的,張超是賭了一把,但是他覺得很值得去賭。一來現在捕鯨公司已經成型,大明朝廷只要想著從捕鯨公司牟利,大明的官僚只要想著從海上謀利,他們就不得不乖乖認可他的籌劃。

二來,海商們依靠的都是沿海的官員,但是像劉大夏這樣來自於湖廣,就算明知道出海有好處,但是想參與進來也是千難萬難,現在張超這個生長在內陸的官員弄出了軍隊走私,光明正大,幾乎沒有風險,就算劉大夏自視清流不想參與進來,那麼其他的官員呢?至少張超知道焦芳已經上了他的船。

三來,就是天下的聰明人實在太多了,他這麼坦誠交代,反而會少了很多麻煩,至少大家知道張子卓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天下。萬一出了事,雖然還是要背鍋,但是懲罰會輕了不少,都是一家人,罰酒三杯就夠了不是嗎?

張超的籌謀實際上相當直白,劉大夏很快就明白過來,但是他發現自己確實有些為難。難道直接上書朝廷我擔心蕩倭營會走私,那麼蕩倭營肯定也不能捕鯨了,那朝廷派了這麼多的大員過來認真商討,豈不是成了笑話?

劉大夏知道,就算他上書了,朝廷為了顏面,也會同意捕鯨公司的成立。只要張超做到自己的承諾,朝廷一定會裝作不知道此事,到時候他劉東山反而成了眾矢之的,擋了這麼多權貴的財路,他何苦來哉?

從這件事情上,劉大夏已經看出來張超這個人膽子奇大無比,別人不敢做,甚至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他都敢嘗試一把,偏偏這個人還很會掩飾,真是可惡的很。要是不加約束,未來搞不好會成為禍害。

想了又想,都快到半夜了,房間裡的鯨油燈卻還是穩定的燃燒著,毫無煙氣,看著這盞燈,劉大夏無奈的想到,張子卓你贏了,但是老夫一定會看緊你。(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夢境一錘砸到乾清宮,朱元璋愣了我,朱由檢:大明第一敗家子鑑寶王巔峰製作人地獄領主:我兵種無限升級[綜]BE拯救世界大明敗家子重生:玻色子生命體我那中二的正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