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朝小官員->章節

第315章 論戰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退朝之後,內閣以最快的速度發出了允許張超試驗的詔書。反對的人得知後,圍住了劉吉,討要說法,但是詔書已發,木已成舟,他們也無可奈何。

所以這些人的一腔怒火就轉移到了劉吉身上,劉棉花光榮的成為了第二位萬歲閣老,奸臣的呼聲更是鋪天蓋地。

劉吉的門客實在不明白他為什麼主動跳出來做這樣違反眾意的事情,要知道自從弘治繼位以來,劉吉為了修復與朝臣的關係,可是費了不小心思了,現在卻只能前功盡棄了。

劉吉當然明白他為什麼要跳出來打掩護,這跟他目前的現狀有很大關係。劉吉逼走了徐溥之後,這一年多以來跟丘濬磕磕碰碰,共事越來越難。

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如果讓弘治在他和丘濬之間選擇,無疑不會選擇他。那麼他該怎麼辦,就這麼灰溜溜的致仕回到老家,那他折騰那麼多趕走徐溥是為了什麼?

所以劉吉必須在弘治面前體現出價值,讓他不忍心讓自己致仕。今天這個場合再合適不過了,李敏歲數大了,要退休,所以可以無所謂,明目張膽的支援張超。

他劉首輔同樣也可以,反正他已經名聲喪盡了,那其他大臣不敢做,不能做的事情,他當然也就可以做了,如此一來,弘治對他就會難以割捨。

想了想,劉吉又拿出了張超的運河談,讀了起來,有些東西張超並不是太懂,他只是照搬偉人的說法,但是長期的仕途經歷卻讓劉吉對這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他現在對於朝中格局的看法越來越透徹,也越來越清楚自己夾心餅乾的處境,所以對於過去幾年他的做法,劉吉是有反思的。

一味的站在天子身邊或者朝臣身邊,沒有原則的附和,只會讓他越來越尷尬。而且到了今天,他也快到了蓋棺定論的時候,紙糊三相公,劉棉花的名聲真要留在史書上嗎?

張超這個巡按做得驚天動地,先是硬撼勳貴,現在又拿鹽政開刀,似乎就是一個愣頭青御史,但是長期與張超的交往讓他明白,這個人並沒有那麼簡單。

他知道,朝野知道,天下人都知道,張超誅胥吏,碰勳貴,改鹽政都是對的,因為他們的腐敗所有人都看得到,這是大明上下發自內心的希望。

反對的人都有這樣那樣的苟且,私底下的東西總不能暴露到陽光面前,所以他們尋找的理由往往都是似是而非。

現在劉吉站在張超這邊,為他說話,為他掩護,那麼照耀張超的光環會不自覺的洗刷他過去的種種是非,那麼他又何樂而不為呢?

張超接到朝廷准許的聖旨後,迅速讓淮鹽總會接手鹽場,他笑著對鄭三爺說道,“三爺,當日的中策上策都已經實現了,您看這樣還可以吧?”

鄭三爺哈哈大笑,“那一千兩白銀花的太值了,只是子卓,你如此做,會得罪多少人,你心裡有數嗎?”

張超點點頭,對於他碰鹽政會引起的反彈,他事實上有些心理準備,但現在看來大明朝這攤子渾水比他想象的要深的多了。

那些靠著食鹽吃飯的食利階層算是被他得罪透了,這些人有皇族,有勳貴,有大臣,有胥吏,真是空前的強大。儘管張超明白這些人本來就不是他的朋友,但是太早與他們劃清界限並不是什麼好事。

但是即便如此,他還是義無反顧,因為他需要豎起改革的大旗來招攬人才。

隨著張超除胥吏,碰勳貴,改鹽政這三把斧,這樣劇烈的風暴人讓整個天下都明白了張超想改變大明的決心。

現在他有理論武器,有實踐操作,那麼同樣想著改變大明的有識之士就會站在他這一邊,他所需要的人才也會源源不斷的出現。與這些人傑相比,得罪一些蠅營狗苟之輩又算的了什麼?

但是張超想的太美了,他這邊剛剛動手,反撲很快也來了。儘管有皇帝的聖旨,但是鹽運司和松江府毫不理會,或者故意拖延,不僅如此,他們還設卡阻攔吳鹽的運輸,根本不承認這些吳鹽是官鹽。

見此張超毫不示弱,他一面與鹽運司和松江府打著筆墨官司,一面毫不猶豫的讓蕩倭營幫忙運輸,透過長江運輸到湖廣等地發售。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事實上何止是秀才,官府也同樣如此,面對張超動員起來的蕩倭營,他們是無可奈何,很快第一批食鹽就運到了湖廣。

儘管交了朝廷翻倍的鹽稅,淮鹽總會還是賺的,因為過去他們走私漂白的成本太高了。

鄭三爺有過一個形象的比喻:老子賺十兩銀子,有五兩是官員們的,三兩是各地朋友的,一兩是手下兄弟的,最後進自個兒口袋的,只有一兩。

所以高達五成的漂白成本,是走私行業的潛規則,歷朝歷代,屢見不鮮。

既然朝廷面對彈劾裝聾作啞,甚至暗自支援,那麼就事論事是沒辦法收拾張超了,所以這些反對的官員就改變了策略,他們開始尋找張超的毛病。

張超是有名的活菩薩,牛痘神藥救了很多人,所以天下感激他的人數不勝數。而且張超不蓄姬妾,不進**妓館是出了名的,所以從私德上攻擊張超十分困難。

而且誰都知道張超很有錢,又會賺錢,但是透過黃連素一事官場都知道張超不貪汙朝廷的錢,這樣一來在貪汙問題上找茬就沒有說服力了。

所以轉來轉去,還是轉到張超做的事情上。張超幹的出乎意料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他又年輕,做事不可能思慮那麼周全。所以很快一大堆似是而非的問題就被找了出來。

張超對此也毫不示弱,同樣上折反駁,反正無論如何,他是絕不認輸,就算有些事情沒理他也要攪合三分,不管是面對御史,還是地方官員,這讓官場中人是瞠目結舌。原來那個一向低調,與人和善的張子卓戰鬥力竟然這麼頑強。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出乎意料的是,弘治對於如此激烈的論戰一直不予理睬,也沒有表態。張超確實忠心,但是也太二了點,做事太激烈了,因此一向喜歡安靜,追求仁政的弘治很有些不以為然。

張超出仕以來,光光彈劾他的奏摺就有上百道,比一些尚書學士還多。罵的人多了,可見他的做法確實有很多問題,為了防止別人胡亂效仿,讓這些人敲打敲打張超也有好處,免得他翹尾巴,真惹出什麼大事。

弘治這麼想,也就沒有表態,而內閣六部重臣們摸不清皇帝的態度,對於張超這樣的急先鋒也不便表態,所以有一夥人就認為他們等到了機會,可以出手了。(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夢境一錘砸到乾清宮,朱元璋愣了我,朱由檢:大明第一敗家子鑑寶王巔峰製作人地獄領主:我兵種無限升級[綜]BE拯救世界大明敗家子重生:玻色子生命體我那中二的正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