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明朝]科學發展觀->章節

41、第 41 章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嚴世藩一走進會議廳, 就感受到了來自各個方向的眼神。

在座的人, 幾乎每個都比他的父親還要年長。

不得不說,皇上這樣任命,幾乎上來就給了他一個極其棘手的大麻煩。

別說知識體系的構建了, 能讓這些老家夥能聽自己的話都不錯了。

尋仙考才開始第一年的推廣,那些老工匠老太醫也未必能理解那是個什麼東西。

按照皇帝的意思, 現在自己要負責管理他們,讓他們能分組進行系統的知識歸納。

雖然在知道這件事之後, 他已經花了三四天從早到晚的讀醫工之書, 雖然算淺淺的入了門,能更好的與他們交流,但眼下看來……完全比預料的還要麻煩。

那些大臣們一見到他連鬍子都沒長出來, 又瞥了眼這明顯是少年尺寸的官袍, 更有種被拉來陪小孩子過家家的感覺。

在得知義子接了這個任務的時候,王守仁都愣了半天。

這孩子小事兒自然會做的滴水不漏, 可他畢竟只有十五歲啊。

皇帝也太放心他了吧——這可是建學院的大事啊。

在飯間討論起這件事的時候, 嚴世藩給老爺子斟了杯酒,語氣並沒有畏懼和慌亂的感覺:“東樓以為,這件事情,不可能只由我一個人來做。”

王守仁夾了一筷子菜,挑眉道:“你是怎麼想的。”

“建院系之事必然與國子監有關, 何況陛下給臣的是一個正五品的接近秘書使的位置,根本不算什麼高官。”嚴世藩斟酌了一會兒,再開口道:“真正掌管著一切的人, 可能還沒有忙完,皇上極有可能,是在拿這件事試我。”

“試你?”王守仁失笑道:“他試你,有什麼好處?”

“義父。”嚴世藩懷揣著一個想法,沉默了許久,才壯著膽子說出來:“我總覺得,未來幾年之後,陛下會去北征。”

王守仁眼神一凜,本能的看了眼身側有沒有外人,喝道:“你怎麼會這樣想?!”

關於戰爭的事情,朝中內臣但凡見過萬採被割喉的,都聽了陛下的一片豪言壯語。

但是那些話,自己可從來沒有跟嚴世藩說過。

嚴世藩又是如何會猜測,陛下會親自去北征?

“東樓在京城呆的時間不長,卻也能看到許多的變化,可以說,陛下文韜武略都異於常人,但是比起這些來,更可怕的,是他的野心。”

嚴世藩抬起頭來,接著索性一口氣繼續道:“史書之中,若是平庸的君主,只會維/穩,稍微喜歡玩弄權術的,便會埋首於制衡與調/教。”

“可是當今聖上,不僅銳意改革,還不貪財物。”

不貪,才是最可怕的。

貪官的錢也好,知聲堂裡拍賣所得的錢也好,雖然進了國庫,可從未有任何陛下縱情犬馬的訊息傳來。

就連翻修宮牆院落的匠人都沒有增加。

王守仁沉默的握著酒杯,聽著他侃侃而談。

十五歲,就通透至此,見一斑而窺全豹。

這個孩子十年之後,會成為怎樣的人?

“正因如此,這些錢,極有可能會大量的被充入軍費之中。”

嚴世藩見王守仁半晌沒有說話,也沒有反對自己的意思,便繼續道:“陛下投入如此之大,改革之舉也橫刀闊斧,近日連殺了幾人。”

“這場戰役,他決不允許輸。”

“既然如此,他便更有可能御駕親征,因為這朝中,沒有人比他更聰慧而洞察。”

王守仁思緒極快,他沒有開口辯駁,只是緩緩道:“這與他要考驗你,有什麼關係?”

嚴世藩其實早就有了答案,可是這話由自己說出口,太不合適。

王陽明緩緩地抬起眼眸來,不緊不慢道:“你是覺得,他想讓你來監國?”

這話乍一聽,簡直是個笑話。

這嚴世藩現在才十五歲,未來哪怕過個四五年,他也只有二十出頭,連鬍子都沒蓄出來。

何況宮中有資歷的老臣如此之多,怎麼可能輪得到他?

嚴世藩松了口氣,只懇切道:“不一定是我。”

如今這宮裡,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人。

不缺庸人不缺奴僕,只缺能頂缸能擔任要職的能才。

不然不可能推行尋仙考,也不可能改科舉。

皇上做的一切,都是有目的的。

嚴世藩再聰明,也猜不出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定位,但結合如今皇上讓他做的這些事情,還是可以依稀的能推斷出來,有一個更高的位置,在留著等他。

而且說不定,有關此院校建立的事情在一步步推進的時候,會有一個人暗中的盯著自己,讓陛下能夠確信,未來的那個位子,自己夠不夠格。

“嚴承學幾歲啊?”一個老臣見嚴世藩神情莊肅的走了進來,扭頭對著另一個老御醫笑了聲道:“皇上怕是喝多了酒,竟派了個娃娃過來——還說什麼要辦學?”

嚴世藩抬起頭,不緊不慢道:“馮太醫如果不願配合,可以直接回去了。”

“微臣自然會向皇帝稟報,說他目無尊長,知罪犯罪。”

馮太醫猛地扭過頭去,看著這頗有些年幼的小孩怒道:“你算個什麼東西?真拿自己當大官了?!”

還沒等嚴世藩再開口,門外忽然傳來朗朗的聲音道:“正五品的官袍補子,馮大人都瞧不清楚了麼?”

虞鶴執了聖令款款而來,挑眉冷笑道:“看來真如皇上所察,這倚老賣老的不正之風,是要修理下了。”

馮御醫一見是皇上跟前的大紅人來了,忙不迭起身行禮道:“虞大人哪裡的話!”

“讓你來修撰醫典的學習綱要,是讓你來耍橫鬧性子的?”虞鶴並沒有受他的禮,而是抬眸冷淡道:“光宗門楣之事都能如此輕視——來人,拖他下去。”

幾個錦衣衛直接從他的身後快步向前,不顧那馮太醫的掙扎告饒,把那老頭給架了出去。

剛才還閒談喧鬧的會議廳,直接沉默的一片靜寂。

嚴世藩抬頭瞥了眼那高挑又沉穩的虞鶴,神色毫無波瀾的把目光又收了回去。

虞璁知道,嚴世藩他不一定能鎮得住場子。

嘴炮打的再兇,也不如暴力執/法來的讓人信服。

關鍵還是要考驗,嚴世藩再面對如此大的工程時,是否能夠靜下心來,足夠有條理的把分流再梳理秩序。

眼下國子監已經進入了收尾階段,而且書籍的精華版整理都已經提前兩個月印出樣本,供巡農使背記和四處傳播。

在這種情況下,楊慎可以逐漸放手,接手這個新的任務。

如果在楊校長過來之前,嚴世藩就能把這些事情都導入正軌,那虞璁就可以進一步的確認他的實力。

——但凡□□的人都可以發現,這已經不是個需要露拙的官場了。

你渾水摸魚,圓滑變通,未必能混上去。

但如果你才德兼備,有明確的過人之處,哪怕只是個黃口小兒,都可以施展抱負。

待那個御醫被趕出去之後,虞鶴扭頭瞥了眼那比自己矮一頭的嚴世藩,只淡淡點了點頭,就開始簡單介紹皇帝吩咐下來的任務。

他手裡抱著幾個簿子,明顯是要這些人各自分組以後,聽完嚴世藩的講解和規定介紹,開始各學科的分類和整理。

嚴世藩見秩序已經控制了下來,便略一拍巴掌,示意小廝把三車書給拖了進來。

眾人目瞪口呆之際,三個小木車就把一摞摞的書悉數都拖了進來。

“這些,是楊慎楊大人編撰時保留的參考書,以及理科全國考試的規定用參考書,勞煩各位大人在開始討論前,先自行將這些書分類整理,以確保之後編撰目錄和分科時,並不會有所遺漏。”

嚴世藩幾乎看書看到快吐血,此刻也把自己的能耐藏著,只平穩道:“若是有偷懶耍滑,敷衍了事著,微臣會每日核查,再如實稟報。”

這小孩兒說話很有分寸啊。虞鶴瞥了眼這小弟弟,心裡放鬆了些許,開始陪他一起做後續的公務。

虞璁這邊連著在乾清宮裡修養了幾日,等摺子都批的差不多了,自己的腰也好了大半了。

他其實能感覺到,那些人身攻擊和意圖教導自己的摺子,幾乎都無聲無息的消失了。

想來想去,肯定是自己生病時陸大人發了脾氣,把那群腐儒不知怎麼威脅了一遍。

其他人再不信任,陸炳的分寸自己還是清晰的。

就連他的爵位,在後世的記載裡都是忠誠伯。

“好些了麼?”熟悉的聲音再次傳來。

真是想曹操曹操到。

虞璁抬起頭來,笑著道:“你再把地圖拿來,陪我好好看一會兒。”

他其實很想去三大營再看看神機營的訓練和配置,可在此之前,他要搞清楚一件事——為什麼大明打不贏蒙古人。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很想當然的回答。

什麼官員腐敗、制度糜爛、火器落伍等等,但都太過寬泛。

他要瞭解的徹底而又周到,才可以從容的開始準備。

哪怕拖到嘉靖十五年,也足夠他把該預備的東西都準備好。

中國對於邊緣的少數民族區域,在大明朝有個制度,稱之為羈縻政策,但這種制度並不能長久的維繫,到了最後也只是空掛個虛名。

包括俺答這些韃子在內,都是明朝的羈縻藩屬,但並沒有任何做臣子的自覺。

如今的這張地圖,與記憶裡的那只雄雞形狀截然不同,虞璁看著並不熟悉的標記方式和邊界線,還在略有些費力的把這些東西,和自己已有的記憶做一個重合。

首先這蒙古,其實有眾多的遊牧民族,他們姓氏不同首領不同,只是金朝時被統一了而已。

名字又臭又長肯定記不住,但是皇帝看了一圈,明顯發現些不一樣的東西來。

原本的蒙古草原,被朱棣完成了一波大的戰略安排。

奴兒干都司、兀良哈內附兩大藩屬國,加上明朝自己的軍隊,三方形成了一個包圍圈,將眾部落隔離,包圍住核心位置,逼迫韃靼本部退至了□□的位置。

虞璁拿著幾張新舊地圖反覆比對,越看眉頭皺的越緊。

他能夠看到,朱棣當初的戰略安排,是十足警惕的在防止蒙古各部勢力融合,並且在維.穩的同時持續蠶食東蒙。

但是到了朱瞻基這裡,他裁撤了松花江造船廠,消減了給奴兒干都司的經費,同時對各部落之間激烈的兼併視而不見,造成了瓦剌勢力的做大。

到了自己這裡,想要再回到當初環環相扣,互相制衡的程度,已經完全不可能了。

所以靠外交手段和挑撥離間完成吞併,很難很難。

“走吧,阿彷。”他抬起頭來,微不可聞的嘆了口氣:“我想看看神機營軍火。”

有關明朝的火器強度,歷史學家們紛說不一。

皇帝親自過來一看,都督們又慌了神。

這要閱兵,也完全不提前說一聲的啊。

虞璁本身對軍事科技方面並不熟悉——畢竟化學和物理在高中時都是低分飄過,更不用談這方面的東西了。

皇上穿著龍袍昂首闊步的走進三大營的時候,明顯感受到了許多渴望的眼神。

許多士兵用看到財神爺般的眼神看著他,毫不保留自己渴望的目光。

陸炳神情一冷,握緊了刀柄。

“把所有的火器都領著朕去看看,都有哪些種類。”

虞璁進了軍械庫,只轉悠了兩圈,便大致明白了情況。

現在的火器,一共有六種。

火銃鳥銃,□□地雷,火箭火炮。

這個時候,已經出現了一體化的大炮,而且相較於宋朝元朝,已經在工藝和設計上好了許多。

皇帝看著不夠放心,又吩咐將領帶著士兵來,在校場上操練給自己看看。

在統領去吆喝著讓士兵準備的同時,他突然想到了一個名詞。

虎蹲炮。

這虎蹲炮,比起自己身側這種巨型大炮,更為輕便而適合複雜地形征戰。

這打仗講究因地制宜,在草原上、在丘陵中、在城市裡的武器和戰術,都應該靈活變通。

可是眼下戚繼光不知道生出來了沒有,暫時堪用的將領也沒找到。

無論如何,這火器要先行改良,經費充裕的情況下,肯定能造出自己想要的東西。

虞璁瞥了眼外頭嘈雜的各路人馬,扭頭對著陸炳道:“你知道諸葛連弩嗎?”

陸炳點了點頭。

“朕要十連銃。”虞璁不緊不慢道:“你的那五千個執罡軍,不僅要能武聽令,訓練有素,也同樣要精通火器。”

雖然眼下自己的國庫裡已經多了近六百萬,但除去給執罡軍的五十萬銀子以外,想要強化國防,給每個士兵都配備鎖子甲甚至更好的鎧甲,也是一筆不低的開支。

“十連?”陸炳僅嗯了一聲,淡淡道:“臣傍晚去下令,督促他們儘快造出來。”

談話之際,都督恭恭敬敬的進了軍械庫,請皇上去高臺上看看他們演武的樣子。

皇上迎著風站在高臺上,連坐下來的心思都沒有。

他要看看,這明朝的神機營,到底是怎麼打仗的。

只見馬陣騎兵在後,神機營士兵在前,三排火銃手動作僵硬而遲緩,連填裝的動作都有些生疏。

直到整套操練看完,虞璁都說不出來一句話。

——你們有用你們可愛的小腦瓜想過到底該怎麼做嗎???

為什麼馬陣這種高機動性的部隊要躲在火炮手的後面,火炮手就站在前面等死?!

陸炳明顯能感覺到皇上又開始生悶氣了,想了想還是沒有開口。

“朕問你,”虞璁一開口,果然又開始冒森森的寒氣:“你們這個佈置,考究的原因是什麼?”

將領們左右看了一眼,只硬著頭皮道:“成祖有令,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後。”

這金科玉律一下來,竟然就硬生生拗了接近兩百年!

虞璁只覺得血都在往腦門衝,惱火的簡直想揍人。

真踏馬成也朱棣敗也朱棣!

這火器填裝時間這麼久,真的到了戰場上還站在前面,不是送人頭是什麼?!

蒙古騎兵講究個輕騎衝擊,人家快馬揚鞭唰的衝過來,你這邊還在低頭填彈藥,打得贏才怪了好嗎!

他知道文官們愚昧迂腐,沒想到武官也好不到哪裡去!

虞璁閉了眼睛,深呼吸了三遍,跟自己反覆唸叨道:“莫生氣……莫生氣……”

“既然朕來都來了,那把那些花裡胡哨的火器都搬出來,全都操練一遍。”

後世的文人在描述軍火之威時,往往都極盡辭藻,說爆炸聲‘可聞百里’,說手銃只用三錢□□就可以傷敵於三百步之外,還能一箭雙鵰。

皇上屏息凝神的坐了下來,看著那幫士兵哆哆嗦嗦的開始打火炮。

這設計的都是什麼玩意。

裝填量小,炮膛不能正確的引導方向,發射也飛不了多遠。

完全都是些花架子!

一看皇上神色大變,一眾人都自覺地安靜如雞,生怕又被拖出個誰來砍腦袋。

陸炳站在他的身側,開始思索之前的那幾句話。

皇上難道想造出,能夠單人使用和填裝的手銃,並且給執罡軍的每一個人都配置上?

這樣的軍隊一旦被打造出來,當真會成為一支鐵騎!

“朕決定了。”虞璁抬眸,咬著牙開口道:“如今三大營不堪一擊,倒不如都領了俸祿,來為朕造軍火廠。”

討回河套宜早不宜遲,越往後拖,蒙古人就越養的膘肥體壯,更打不過。

這些官兵如今操練也只是擺個花架子,屯田也不需要他們來忙活。

倒不如把原有的軍器局給擴充搬遷,壯大發展。

明朝和元朝,在這方面的投入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的。

明朝的軍器看似井然有序,兵器製造分給工部和內府監局主管,下轄軍器局、□□局等分局,其中工匠有接近幾萬人。

但是分散而雜亂,到最後根本沒有系統的管理和統籌。

相比之下,元朝的中央依次由軍器局、軍器監、武備監、武備寺、武備院等主管造兵,機構品級越提越高。

就連軍隊都自帶工匠,隨軍製造各種應急的兵器。

眼下工部完全忙不過來,根本沒時間來主持新的兵工廠的建造。

倒不如因地制宜,分出一波——特別是這些對火器一竅不通的瓜皮士兵,讓他們去聽指揮摞磚蓋房造倉庫,給工匠們更大的施展空間。

至於待遇問題——那就採用專案制好了。

手銃一個項目組,火炮一個項目組,地雷一個項目組,把內府監裡的工匠們重新分配規劃,全部都增加對應的按勞分配制度。

虞璁當天晚上回去,直接把三大營和兵部的高管們拎來開會,連喝茶帶黑板指揮講到了子夜,完全沒給這幫老頭子任何偷懶的時間。

你們划水了幾十年,現在也該精神點起來幹活了。

整個北京城,依舊是四九的構局,但是無論是功能區的分佈,還是居民區的擴張,都做了充分的考慮。

虞璁哪裡學過什麼城區建設管理學,他完全是把曾經對北京的印象,和自己一點點的記憶,全部都遷移過來,再按照實際情況修改。

人口是必然要擴張的,各個區域包括雲祿集在內,都會不斷擴大化。

皇帝三更半夜的抱著一盞茶對著京城地圖枯坐,隱隱感覺出不對勁來。

怎麼這商業都開始日益顯赫的發達了,外來人口增加的並不多啊。

城區擴張和人口發展的速度,完全慢於自己的預計。

他一抬頭,就瞥見陸炳依舊守在自己的身側,連半分睏意都沒有。

“阿彷,我有個事不明白。”

虞璁琢磨著其中緣由,一五一十的跟他把這問題說了。

陸炳聽完,無奈著低笑一聲道:“陛下,因為有路引啊。”

別說這藩王們沒有自由,在虞璁下旨前都被拘在府裡。

這天下的子民,也完全沒有任何的人身自由。

所謂路引,就大概同通行證一樣。

這古代的明朝子民,怎麼可能跟《倚天屠龍記》裡描寫的那樣,可以輕鬆的穿梭往來於各省。

但凡想要離開本土的,都必須找官府開具檔案,並且必須帶在身上——那便是所謂的路引。

官兵們在路上看到閒逛的百姓,如果盤問出是本地人還好說,若不是本地人還沒帶路引,那是要坐牢的。

——也正因如此,只有門路處處通,跟官府能打好關係的大商人能夠攜家帶口的往京城來,真正需要的流動人口卻被禁錮著,還被釘在老地方種田。

虞璁聽到這話,坐在龍椅上想了半天。

這都是老祖宗們留給自己的一番心意啊。

可以說髒話嗎?

這前幾輩之所以這麼設定,是因為他們需要穩定政治。

農民們安安心心的種地,國家就能穩定許多。

問題就在於,之前的地都被藩王們佔了,可如今的農田已經悉數歸還,國家稅收也在不斷恢復。

皇帝想了許久,才鄭重道:“我覺得,可以開啟新的一輪全國降稅了。”

他把賦稅的改革交給了王陽明和楊一清,重點在於把實物的稅收都轉化成銀兩,加強全國的貨幣流通。

但是當務之急,是在鞏固農耕的基礎上,推動商品經濟的發展。

資本不發展,科技就進步的慢。

虞璁知道,等再過二三十年,可能就有第一批資產階級出來,到時候自己的兒女們又得費一番手腕,完成新一步的調和。

可眼下,如果不能帶動全國富裕起來,自己也不可能去安心打仗。

他最期望的,就是能看到國富民強,同時又政治昌明,無風無雨。

總的來說,這個方向應該是沒有錯的。

眼瞅著國子監的工作即將收尾,楊慎總算松了一口氣,想找老朋友楊一清去喝喝茶。

沒想到楊王兩位大人都忙得腳不沾地,聽說午飯都只是匆匆扒了兩口。

你們兩也有今天啊。

楊慎忍不住一笑,示意那滿臉為難的小吏不必過去通報了。

多虧皇上分來的這些新抄錄使,整個修書的進度都快了許多。

因為《永樂大典》中已有對工、農、醫三科的修撰,加上文思閣和幾大藏的傾囊幫助,國子監只花了大半年的時間,就完成了第二道的精修和第三道的統修。

楊慎呼吸著難得的清新空氣,伸了個懶腰,突然想寫兩首詩慶祝一下。

他一扭頭,卻瞥見陸炳站在那裡。

“陸——陸統領?”他被嚇得心裡猛地一抖,條件反射地想起那天陸大人面不改色抹脖子的場景來。

想當年自己被打屁股的時候,他還是個半大的孩子啊。

“楊祭酒。”陸炳示意道:“請隨我來一下。”

他並沒有解釋太多,楊慎也並不敢問什麼,便跟著他上了馬車,心思忐忑的看著車窗外風景賓士而過。

這大白天的……總不會審問我貪汙什麼的事情吧。

沒想到這馬車跑了許久,才終於到了地方。

陸炳吩咐小廝扶楊大人下來,領著他略走了一會,才到了之前皇上畫定的地方。

“這裡是——”楊慎左右一望,見無數的工匠在忙碌著修築之事,怔道:“這裡是未來的書院嗎?”

“不是書院。”陸炳簡單的解釋道:“陛下說,這個是大學。”

“大學。”楊慎看著這還未成型的寬廣地帶,突然笑了起來:“好名字啊。”

“皇上說,工醫為要務,可助實業興國,”陸炳不緊不慢道:“故以乾坤之行,建陰陽魚二院。”

“在十年以後,將有兩個太極圖,鎮在京東京西,一是工醫之學,二是藝文之學。”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楊慎回過頭來,若有所思道:“藝文?”

難道陛下有意,在國家強盛安定之後,再發展琴棋書畫之類的東西,讓士子們研習修身?”

當真是顧慮周全。

“楊祭酒,”陸炳溫和了神情,看著這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道:“陛下今日仍在三大營中忙碌,只令微臣來此處引您看看。”

“不知——您是否願意,做這工科大學的校長?”

楊慎愣了下,頗有種再次被命運眷顧的感覺。

他曾經以下犯上,曾經被逐出宮城。

眼下,自己不僅可以再度回到國子監,還將主持這更為宏大氣派的大學,看著它一點點的成型嗎?

這——當真是千秋之功業!

陸炳見楊慎有所動容,便領著他在這寬廣的空地上散步,在他恍神之際,將每一處的作用、圖書館的設立、操場的用途,種種奇思妙想都說與他聽。

楊慎時不時的點頭,沉浸在思索之中,忽然眼眶就紅了。

“勞請陸統領與皇上說一聲。”

“臣,定全力以赴。”

如今兵部也開始新一輪的瘋狂忙碌了。

虞璁只感覺自己像個包工頭,把七部都拖進加班的深淵之中,自己再哼著小曲功成身退。

從嘉靖三年到嘉靖五年,整整三年都將全國減免一半的稅賦,來推動農業改革的發展,促進更多的農民開墾荒地,發展農業。

越來越多的巡農使回京述職,訊息也有好有壞。

但無論如何,這國庫的充盈,還是令人頗為欣慰的。

雖然之前的冥思庫給了十日之期,但那個十日,是給死刑級別的貪官來懺悔自救的。

這倉庫立在那裡,黑板上多了新的東西——不斷上漲的繳納數。

每日,這倉庫裡都會多出不少的新東西,或值錢或不值錢,但總歸是某些越來越心虛的小貪官忙不迭交上來的。

有了這些東西,還有那數不勝數需要拍賣的財寶,皇上他根本不愁錢的事情。

想當初,忘了是哪個皇帝掏了私房錢去打朝鮮,那軍力都叫一個摧枯拉朽。

自己事事盡心,可不止是為了把蒙古國給打下來。

虞璁坐在無人陪伴的乾清殿裡,難得的清閒又孤單。

他索性打橫癱在龍椅上,開始思索此時此刻,整個世界又會是怎樣的一片光景。

現在還在爭奪霸主地位的,大概是葡萄牙、西班牙、英法之類的國家吧。

那麼……美國這個國家,到底是誕生好呢,還是扼殺掉好呢。

皇帝眼睛一眯,心裡又給西北記了一筆。

全國的秩序都統一肅清之後,再去管東南亞的事情。

他對馬六甲海峽……非常的感興趣。

話雖如此,皇上想著想著,隨意的用手摸了摸小肚腩。

然後他的笑容就凝固了。

朕·又·胖·了。

皇上僵硬的站了起來,摸了肚子上的一圈肉,意識到自己都幹了什麼。

這大半年裡越忙,胃口就越好。

陸炳和鶴奴兩個冤孽又寵著自己,水果切盤點心甜奶什麼都送過來,還不忘隔個十天半個月送只鴨子。

這是重了多少斤啊啊啊?!

黃公公一瞥見皇上好像又心情不好,小心道:“陛下?”

“拿鏡子來。”虞璁沉痛道。

朕不能放縱自己!這宮廷畫師一畫朕的肖像,要比吳彥祖還金城武,英武不凡也好瀟灑俊逸也好,就是不能圓乎乎的憨態可掬!

黃公公忙不迭捧了銅鏡來,遞給了皇上。

果然,臉都圓了一圈,隱約怎麼還有雙下巴了?!

過分了啊!

當天開始,皇上就暗搓搓的開始了減肥計劃。

陸炳是第一個發覺不對勁的。

陛下最近是生了誰的氣,連藕湯肘子都不感興趣了?

還是食慾不振,倒了胃口?

鶴奴偶爾有空過來陪吃陪聊,也發覺不對勁了。

這太醫們見著陸大人的時候,都開始發抖了,到底是被威脅了什麼啊……

只有佩奇琢磨了一刻,又叼了只兔子來。

虞璁接過小豹子叼過來的瑟瑟發抖的小白兔,動作輕柔的摸摸豹子的小腦袋,然後把兔子給放了。

豹子:“???”

陸炳雖然有意看顧他的飲食,可是三大營那邊的事情實在難以脫身,只囑咐太醫院加緊和司禮監溝通好。

鶴奴平日裡公務再忙不過來,也記得託親信朋友去雲祿集帶些糕點來,待自己試吃之後再送交給皇上。

減肥最重要的是什麼!是不碰碳水化合物!糖油都不能沾!

皇帝一邊捂緊自己的小肚子,一邊悄悄的做仰臥起坐和深蹲。

唯一和他一樣閒著的小豹子看著主人並沒有生病,琢磨了一刻,叼了只錦雞回來。

於是虞璁一睡醒,發現窗戶被開啟了,宮女們在門外瑟瑟發抖,豹子爪下被摁著的大尾巴錦雞也瑟瑟發抖。

你到底是從哪兒弄來這些的??

皇上嘆了口氣,示意把這雞放回去。

雲豹眨了眨眼,心想人類可真挑食。

陸炳深夜裡忙完,突然想起來有關皇上的種種,突然心頭一暖。

也不知熙兒近日睡的可好。

他放輕了腳步接近了寢殿,卻聽見了?的奇怪聲音。

陸大人推門一看,剛好就看見小豹子叼著孔雀的脖子,一人一豹四目相對。

藍尾巴孔雀相當絕望的叫喚了一聲。

虞璁睡的相當沉,只迷迷糊糊翻了個身。

誰家的鴨子沒關好,大半夜的跑出來了?!

相關推薦:極品老婦太兇猛,踩前夫,打逆子!絕世重生:護花妖孽在都市破爛俠重生之從收破爛開始玄幻:超級學習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