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朝狠人->章節

第三百一十八章 東蕃書院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此時郭致遠想的卻是自己終於能用上“自來水”了!這個時代的生活條件實在太差了,讓郭致遠這個“現代人”感覺十分不便,如果不是這個時代缺少肥料,農民都把糞便當寶,所有糞便都要收集起來當肥料,他真的想把沖水馬桶也發明出來。

不過也就是因為北港的地理條件好他才能這麼弄,地勢平坦,背山靠水,水資源非常豐富,如果放到其它地方就行不通了,想到這裡郭致遠越發覺得這真是一塊風水寶地,興致勃勃地指著遠處連綿的山嶺向一旁的徐光啟問道:“徐先生可知此山叫何山?……”

徐光啟比郭致遠先到北港,已經和這裡的土著進行了接觸,連忙道:“此地土著稱其為大屯山……”

郭致遠一聽眼睛就一亮,大屯山在後世還有一個更響亮的名字---陽明山!日本侵佔臺灣的時候在這裡建了大屯山公園,後來蔣.介石逃亡到臺灣為了紀念王陽明才把這裡正式改名為陽明山,這裡也成為後世的一個著名景點,大陸遊客到臺灣旅遊的時候基本都要來這裡看一看。

穿越前的郭致遠沒有去過臺灣旅遊,現在來到這裡自然不能錯過了,興致勃勃地道:“山環水抱有靈氣,此山雲蒸霞蔚,必是一座靈山,我們去看看!……”

眾人雖不知道郭致遠為何突然對這大屯山產生了如此濃厚的興趣,但也沒人掃興,立刻有隨從牽來了馬匹和馬車,一行人騎馬的騎馬,坐車的坐車,浩浩蕩蕩來到了陽明山下,這陽明山能成為後世的著名景點,風景自然是很美的,綠樹成蔭,溪流成趣,更有不少的小型瀑布飛流直下,美不勝收,據徐光啟介紹,山上還有不少的溫泉!

郭致遠一聽眼睛又是一亮,他也記起來了,陽明山屬於大屯山火山群,火山地型景觀正是這裡的主要特色,有溫泉自然不奇怪,更重要的是這裡盛產硫磺!硫磺是製造**的重要材料,守著這座寶藏,郭致遠就可以大量製造**了!

徐光啟還以為郭致遠是對這裡的溫泉感興趣,便笑道:“大人可以在山上建一座別院,處理公務疲乏了可以來這裡泡泡溫泉……”

郭致遠卻擺擺手哈哈大笑道:“別院不忙建,我要在這裡建一座書院,東蕃書院!地靈出人傑,我要讓所有移民的子女都來此讀書!日後我東蕃人才皆出於此!徐先生你要把這當作頭等大事來抓,明日就派人來現場勘察,爭取早日把書院建起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古田的時候郭致遠就非常重視教育,認為教育是發展的根本,頂著巨大的壓力擴建縣學,所以徐光啟他們這些郭致遠的老班底都對郭致遠把建東蕃書院當成頭等大事不奇怪,倒是陳第剛剛加入郭致遠的團隊所以瞭解不深,陳第是著名的藏書家,對於教育這種事自然是非常熱心的,見郭致遠如此重視教育也是喜出望外,激動道:“大人,此乃一大善政也!老朽願捐出所有藏書,並號召我福建士林中人來此遊學!……”

陳第這個藏書家可不是白叫的,他承家世藏書,珍本頗多,而且他足跡遍天下,遇書輒買,聽說金陵焦竑家富藏書,他就親自跑去,讀抄未見之書,閱讀其大量藏書,在南京搜訪圖書5年,歸家時裝書2大車。先後積書至1900餘種,1萬餘冊,也因此他在福建士林中威望極高,有他號召,必定響應者雲集!

建一座書院可不僅僅是修幾座房子那麼簡單,需要藏書底蘊,更需要有名望的教授,郭致遠正為這兩個問題發愁,現在陳第全給他解決了,也是大喜過望,鄭重地對陳第行禮道:“多謝陳老傾力相助!”

陳第連連擺手道:“此等利國利民之事,老朽自當鼎力相助!”

可能此時誰都沒想到,若干年後,東蕃書院聲名鵲起,風頭甚至蓋過了大名鼎鼎的東林書院,甚至有不少內地士子聞名不遠千里到這裡來求學。東蕃書院不僅為郭致遠執政東蕃培養了不少的人才,更有不少透過朝廷的科舉走上仕途,到全國各地為官,這些人都受到了郭致遠先進思想影響,也成為郭致遠的堅定支持者,為他的宏圖大業打下了堅定的基礎!

從陽明山回來,郭致遠又帶著眾人來到海邊,指著漫長的海岸線對身後的徐光啟笑道:“徐先生,你不要為銀子發愁,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如今咱們要山有山,要海有海,這都是賺不完的銀子啊,比如這一片我們就可以搞個曬鹽場……”

“曬鹽?”徐光啟眼睛一亮,驚喜道:“莫非大人還懂這曬鹽之法?……”

在現代人的眼裡,鹽實在算不上什麼金貴的東西,幾塊錢就能買一袋,但是在這個時代,鹽卻是非常金貴的,老百姓吃鹽還要納稅,而且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鹽,因為朝廷對鹽的生產和販賣都是嚴格管制的,買鹽、賣鹽,都有明確的活動區間,無論買方還是賣方,如果越界,那麼所買所賣的鹽,都是“私鹽”。《大明律》規定:“凡販賣私鹽者,杖一百,徒三年。”情節嚴重者可判死刑。

但即便如此仍然有不少人寧願冒著砍頭的危險販賣私鹽,因為這裡面利潤確實太高了,能夠做鹽商的絕對是當地的鉅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還是因為這個時代的生產力落後,鹽的產量不高,而且鹽的提純技術也不行,老百姓吃到的都是含有雜質的粗鹽,同時因為朝廷的嚴格管制,製鹽的利潤都被朝廷拿走了,底層的鹽工缺乏積極性,導致製鹽技術一直處於比較落後的水平。

這個時代製鹽大多還是採用煮鹽法,所以產量很低,雖然部分沿海地區也已經開始用曬鹽法制鹽,但因為官府的嚴格管制,曬鹽法並沒有普及推廣,所以徐光啟聽郭致遠懂得用曬鹽法制鹽才會如此驚喜,東蕃海岸線很長,如果能夠採用曬鹽法制鹽,那就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金山啊!(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無敵的我其實很弱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魔獸之暗影奧術師垂釣諸天:開局我手拿金箍棒當小廚師穿到未來星球(空間)不會有人比我還懂這遊戲吧三國:砍我!拼團秒殺劉備!小班納特“先生”力拔山河兮子唐巨龍進化:開局變成毛毛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