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明朝的那些事兒->章節

第四百三十一至第四百四十章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431

這件事情最終也挽救了他的算命威望所以此刻他才能夠如此有底氣地說出那一番話。

讓我們看看現在的大明王朝的五個關鍵詞:

軍隊慘敗皇帝被俘京城空虛人心惶惶投降逃跑派

真是一片亡國之象。

這一幕似乎似曾相識不錯在三百二十三年前曾生過極其相似的情況。

北宋靖康元年1126十月盤踞北方的金兵對北宋動進攻太原真定失守。十一月中旬金軍渡過黃河。宋欽宗驚慌失措不知該怎麼辦

而大臣們全無戰意紛紛主張投降。

在這種情況下十二月初二宋欽宗正式向金投降。

靖康二年1127四月一日金將完顏宗望押著被俘的宋徽宗宋欽宗和趙氏皇子后妃宮女四百餘人及其掠奪的大量金銀財寶回朝北宋滅亡。

如果對照一下就會現相隔三百多年的兩個朝代境況竟然如此的相似都是兵敗不久都是京城空虛都是人心惶惶都是投降逃跑言

論甚囂塵上。而且此時的大明境況更為不利因為他們的皇帝已經落在了敵人的手上投鼠忌器欲打不能。

但大明最終沒有淪落到和北宋一樣的下場因為和當年的北宋相比此時的大明多了一個人多了一聲怒吼:

建議南遷之人該殺

言者兵部侍郎于謙。

于謙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帝國送走了它的締造者朱元璋這對於帝國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損失。

但也就在同一年浙江錢塘縣現屬杭州市的一個普通家庭誕生了一個帝國未來的拯救者。這自然就是我們的主角于謙。

當然當時的於謙並不是什麼拯救者對於還是嬰孩的他而言目前最重要的任務和目標就是吃奶。

由於家庭環境不錯于謙有著自己的書齋他就在這裡度過了自己的童年時光。與當時的所有讀書人一樣于謙也是從四書五經開始自己的求

學生涯的。

說老實話像四書五經這種東西是很容易培養出書呆子的但於謙似乎是個例外他十分上進讀書用功刻苦卻從不拘泥於書本上的東西

除了學習考試內容他還喜歡課外書籍如兵法等歷史告訴我們喜歡看課外書的孩子將來一般都是有出息的。

就如同現在的追星族一樣于謙也有著自己的偶像他把這位偶像的畫像掛在自己的書齋裡此舉比較眼熟日夜膜拜。

有一次教他讀書的先生現他經常看那幅畫像便好奇地問他為什麼這樣做。

于謙聞言立刻正色回答:將來我要做像他那樣的人

畫像上的人物就是文天祥。

除此之外于謙還在書齋中寫下了兩句話作為對文天祥的讚詞。

殉國忘身捨生取義

寧正而斃不苟而全

在我看來這正是少年於謙對自己未來一生的行為舉止的承諾。

三十餘年後他用生命實現了自己的承諾。

永樂十九年1421于謙二十三歲此時的他已經鄉試中舉即將赴京趕考。

他將從此告別自己的家告別江南水鄉的故土前往風雲聚匯氣象萬千的北京。

前路艱險但於謙卻毫無怯意他明白一個更為寬廣的世界在等待著自己實現平生抱負的時候到了。

于謙收拾好行李告別家人遙望前路漫漫口吟一詩踏上征途。

拔劍舞中庭

浩歌振林巒

丈夫意如此

不學腐儒酸

于謙天下是廣闊的就此開始你波瀾壯闊的一生吧

432

清風

在京城的這次會試中於謙順利考中進士並最終被任命為御史。在之後的宣德元年的朱高煦叛亂中於謙以其洪亮的聲音嚴厲的詞句深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厚的罵功狠狠地教訓了這位極其失敗的藩王並給明仁宗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從此于謙走上了青雲之路。

宣德五年143o明宣宗任命於謙為兵部右侍郎並派他巡撫山西河南等地。這一年于謙只有三十二歲。

年僅三十二歲卻已經位居正三品副部級實在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于謙也成為了他同年們羨慕的物件。

這當然與朝中有人賞識他是分不開的而著力栽培重用他的正是三楊。

像楊士奇楊榮這種久經宦海的人自然是識貨的於謙這樣的人才逃不過他們的眼睛事實上當時確實有人對於謙升遷得如此之快表示不滿

而楊士奇卻笑著說:此人是難遇之奇才將來必成棟樑我是為國家升遷他而已。

奇才不奇才棟樑不棟樑也不是楊士奇說了算的只有幹出成績大家才會承認你。

于謙就此離開了京城開始了他地方官的生涯不過他估計也沒有料到這一去就是十九年。

在這十九年中於謙巡撫山西河南一帶他沒有辜負楊士奇的信任工作兢兢業業在任期間威望很高老百姓也十分尊重他更為難得

的是他除了有能力外還十分清廉。

正統年間王振已經掌權他這個人是屬於雁過拔毛型的地方官進京報告情況多多少少都會帶點東西即使是些日常用品王振也來者不

拒讓人哭笑不得。可是于謙卻大不相同他是巡撫權力很大卻能夠做到不貪一針一線。不但自己不貪也不讓別人貪。

一個貪一個不貪矛盾就此產生了。

於是正統六年1441一直看於謙不順眼的王振找了個藉口把這位巡撫關了起來結果之前我們已經說過了王振完全沒有估計到於謙的

人望如此之高如果要殺掉這個人後果可能會極其嚴重。於是王振退讓了他放出了於謙。

這件事情也讓王振瞭解到於謙這個人是不能得罪的。後來于謙官復原職王振連個屁都不敢放可見王振此人實在是欺軟怕硬純種小人。

在牢裡仍然大罵王振的於謙出獄後仍然堅持了他的原則清廉如故。

曾經有人勸於謙多少送點東西做人情對於這樣的勸解于謙做了一詩來回答。

估計他本人也想不到這個無意間的回答竟然變成了千古名句為人們所傳頌。

絹帕蘑菇及線香

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

免得閭閻話短長

成語兩袖清風即來源於此於謙先生版權所有特此註明。

433

正統十三年1448于謙被召入京城任兵部侍郎他的頂頭上司正是鄺埜。

鄺埜是一個十分正派的人在其任間他與於謙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兩人合作無間感情深厚。

如果就這麼幹下去估計於謙會熬到鄺埜退休並接替他的位置當一個正二品的大官死後混一個太子太師從一品的榮譽稱號明史上

留下兩筆:于謙錢塘人何年何月何日生任何官何年何月何日死。

應該也就是這樣吧。

對於於謙和鄺埜自己而言這樣的生活似乎也不錯可是歷史不能假設鄺埜不會退休于謙也不會這麼平淡活下去驚天動地的正統十四年

終究還是來到了。

之後便是我們已經熟悉的內容貿易糾紛邊界吃了敗仗太監的夢想愚蠢的決策苦苦的勸阻一意孤行胡亂行軍最後一起完蛋了事。

于謙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切的生但他無能為力他也曾陷入極端的痛苦鄺埜是一個好上司好領導他給了自己很多幫助而且從某種意

義上說那個犧牲在遠征途中的命運可能本來應該屬於自己。

不要再悲痛下去是應該做點什麼的時候了。

英雄

在國家出現危難之時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為國效力這樣的人我們稱為英雄。

在每個人的心底都有著當英雄的渴望就連王振也不例外他出征也是希望得到這個稱號。

但英雄不是人人都能當的如果那麼容易豈不人人都是英雄

一般看來英雄是這樣的幾種人:

所謂英雄者敢為人之所不敢為敢當人之所不敢當。

所謂英雄者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

所謂英雄者堅強剛毅屢敗屢戰。

如此之人方可稱為英雄

但是在我看來真正的英雄絕不限於此。

所謂英雄其實是一群心懷畏懼的人。

要成為英雄必須先學會畏懼。

何解待我解來:

我們都曾經歷天真無邪的童年躊躇滿志的少年也時常夢想著將來一展抱負開創事業天下之大任我往來

但當你真正融入這個世界就會現這並不是你自己一個人的世界你會遇到很多的不如意很多的挫折事情從來不會如同你所想的那樣

去進行。

於是人們開始退縮開始畏懼。

他們開始意識到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去不是那麼容易的。

於是有人沉淪有人消極。

然而英雄就是在此時出現的。

這個世界上本來就不存在著天生的英雄沒有誰一生下來就會剛毅果斷堅強勇敢在母親懷中的時候我們都是同樣的人。

如果你的人生就此一帆風順那當然值得祝賀。

但可惜的是這是不可能的。在你的成長歷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

而這些挫折會帶給你許多並不快樂的體驗躊躇痛苦絕望紛至沓來讓你不得安寧。

被人打才會知痛被人罵才會知辱

434

當你遭受這些痛和辱的時候你才會明白要實現你的目標是多麼的不容易你會開始畏懼畏懼所有阻擋在你眼前的障礙。

如果你遇到這些困難感到畏懼和痛苦支撐不下去的時候你應該同時意識到決定你命運的時候到了。

因為畏懼並不是消極的事實上它是一個人真正強大的開始也是成為英雄的起點。

不懂得畏懼的人不知道什麼是困難也無法戰勝困難。

只有懂得畏懼的人才能喚起自己的力量。

只有懂得畏懼的人才有勇氣去戰勝畏懼。

懂得畏懼的可怕還能越它征服它最終成為它的主人的人就是英雄。

所以英雄這個稱號並不單單屬於那些建功立業名留青史的人事實上所有懂得畏懼並最後戰勝畏懼的人都是英雄。

因為即使你一生碌碌無為平淡度日但當你年老回望往事時仍然可以為之驕傲和自豪。

在那個困難的時刻我曾作出了勇敢的選擇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這就是我所認為真正的英雄畏懼並戰勝畏懼的人。

關鍵只在於那畏懼的一刻你是選擇戰勝他還是躲避他。

人生的分界線就在這裡跨過了這一步就是英雄退回這一步就是懦夫

于謙不是天生的英雄。

至少在正統十四年八月十八日的那個早晨之前他還不能算是個真正的英雄。

雖然他為官清廉雖然他官居三品手握大權但這些都不足證明他是一個英雄。

他還需要去顯示他的畏懼和戰勝畏懼的力量。

於謙是一個很強勢的人從他怒斥朱高煦到不買王振的帳他一直都很強硬似乎天下沒有他怕的東西。

但這次不同作為代理兵部事務的侍郎他要面對的是瓦剌的大軍和城內低迷的士氣。自己生死可以置之度外但如今國家的重擔已經壓在了

自己的身上必須謹慎處理一旦出現失誤後果不堪設想。

于謙十分清楚逃就會丟掉半壁江山所以不能逃。

那麼戰呢說說豪言壯語自然容易但瓦剌攻來的時候用語言是不可能退敵的。萬一要是指揮失誤大明王朝有可能毀於一旦。

是戰是逃這是個問題。

面對如此重擔如此巨責誰能不猶豫萬分誰能不心生畏懼

于謙也是人也會畏懼但他之所以能夠名留青史永垂不朽就因為他能戰勝畏懼。

他並非天生就是硬漢。

從幼年的志向到青年的科舉再經過十餘年的外放生涯直到被召回京城擔任兵部侍郎他並非一帆風順他曾平步青雲也曾被人排擠

身陷牢獄幾乎性命不保。但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這一切都一直在磨練著他。

也正是在這一天天地磨練中他逐漸變得堅毅逐漸變得強大。

強大到足以戰勝畏懼。

鄺埜臨走時期冀的目光還在他的眼前到了這個時候他應該站出來挽救危局。

可是身陷敵營成為人質的皇帝也先精銳的士兵城中驚慌失措的百姓不堪一擊士氣低落的明軍還有類似徐珵這樣只顧著自己的逃跑派煽

風點火一切的一切都在提醒他:

這是一團亂麻一盤死棋。

殉國忘身捨生取義

寧正而斃不苟而全

于謙最終還是邁出了這一步。

國家興亡我來擔當

435

決斷

建議南遷之人該殺

于謙就是這樣訓斥徐珵的。

他接著說道:

京城是天下的根本如果就此遷都大事必然不可挽回難道諸位忘了宋朝南渡的事情嗎獨不見宋南渡事乎

他的這一番怒吼震醒了那些猶豫不決的人朝中第一號人物吏部尚書王直站出來公開支援於謙而明代歷史上另一個連中三元者後來的憲宗

重臣商輅也站在了他的一邊在這些人的影響下主戰派終於打動了朱祁鈺並堅定了他抵抗到底的決心。

由於于謙已經代理了兵部尚書且又是主戰派的代表人物所以朱祁鈺便把防守北京的重任交給了於謙。

這是天下最高的榮譽也是天下最重的重擔。

散朝後於謙走出了大殿看著烏雲密佈的天空回想起這個並不平靜的早晨他也不由得感到驚心動魄。

但此時的於謙已經沒有時間多想了因為此時他那瘦弱的身軀已經承擔起了國家興亡的重擔。

在八月十八日的這個早晨他進行了一生中最重要的選擇也完成了一生最重要的轉變。

他的不朽傳奇也正是從這一天開始的。

八月十九日

于謙召開了他的第一次軍事會議必須說明的是這位兵部侍郎雖然是個與軍事打交道的主官之前卻從未指揮過軍隊。算是書生上陣。

話雖如此書生上陣未必就不行南宋的虞允文就是以文官的身份組織戰爭並最終在採石擊敗金完顏亮數十萬大軍的。

于謙雖然是文官但他對兵法也有研究排兵佈陣很有一套相信是小時候看課外書打下的基礎。

所以說課外讀物實在是必不可少的。

但當於謙真正瞭解到目前京城的情況時他才認識到擺在眼前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爛攤子。

撇開那些逃跑投降派不說軍事上的壓力就實在吃不消土木堡失利幾乎把所有的老本都賠乾淨了京城裡連幾匹像樣的好馬也找不著。士兵

數量不到十萬還都是老弱殘兵和退休人員。

這倒也罷了關鍵在於士氣不振一流部隊被抽調出去作戰卻落得個全軍覆沒的下場僥倖逃回來的人為了掩飾自己的無能自然會把敵人

描述得極為厲害。

城內的二流部隊聽到這些前輩們的議論自然心裡害怕在他們的眼中也先和他的蒙古騎兵簡直就是外星怪物一人長了好幾個腦袋怎麼

也打不死。

但最嚴重的問題還在於大明帝國的最高統治者皇帝代理自己也沒有信心朱祁鈺也不算是個膽小的人可是在如此強大的敵人面前他

也沒有了主意雖說目前他同意抵抗但如果再打個敗仗朱祁鈺也是很有可能改變主意的。

所以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穩定軍心。

于謙在聽完屬下的彙報後沉思不語仔細研究過軍事佈防圖後他用低沉而有力的聲音下達了自己的第一道軍令:

自即日起奉命徵調如下部隊赴京守衛:

1備操軍。包括兩京備操軍河南備操軍

2備倭軍。包括南京備倭軍山東備倭軍

3運糧軍。包括江北所有運糧軍

4寧陽侯陳懋所部浙軍戰鬥力較強

各軍接到命令後立刻出並按時趕到京城佈防如有違抗軍令必斬

以上部隊共計十餘萬人可以看到這些部隊並非主力大多是預備役或是後勤部隊。

主力部隊去了哪裡

全埋在土木堡了。

436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最精銳的京城三大營以及京城附近的主力部隊已經全軍覆沒剩下的寥寥無幾即使逃回來的也早已被嚇破了膽

士氣全無了要想保衛京城只能靠這些預備役和後勤部隊了。

除了士兵外要守住京城還需要一樣更加重要的東西糧食。

京城人口眾多要解決這些人的吃飯問題就必須囤積運輸大量的糧食。

雖然目前京城內的糧食還充足但要是被長期圍困這個算盤就不好打了。其實就在離京城不遠的通州儲存著很多的糧食多到什麼程度呢倉米數百萬。這麼多的糧食足夠京城的人吃一年是當時最大的糧倉。

但大臣們似乎並不想用這些糧食甚至主張把通州糧倉燒掉。

這又是一件怪事好好的糧食不用為何要燒掉

要知道大臣們並非腦袋進了水實在是因為這些糧食看得見用不成。

當時的通州並不是北京城的一部分事實上它和京城還是有著相當一段距離的通州糧倉裡的糧食雖然很多卻很難運進京城因為如果要

安排民工運輸耗用大量人力不說還很危險。

當時也先的騎兵部隊已經在京城關外附近耀武揚威而運輸卻需要很長時間沒準在運輸過程中對方的騎兵已經攻了進來一旦也先軍隊突

破紫荊關通州指日可下。而那些糧食自然就成了也先的軍糧所以要運輸糧食就必須派出軍隊護衛。

可現在這個局勢保衛京城的軍力都不足哪還有多餘的人去護衛糧食呢

這是一個難題看來除了一把火燒掉之外也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了。

可是于謙解決了這個問題用一個十分巧妙的方法。

這就是他的第二道命令:

所有受召軍隊進時應由通州入京士卒各自取糧並運送至京城。

問題就此解決通州的糧食將由十餘萬士兵運送入京。

看到了吧這就是水平。

所謂有水平就是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想出別人想不出的方法。

匹夫之勇人人皆有但問題擺在眼前能否處理好就要看能力了。

於謙是一個勇敢的人但他同時也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上他十分明智地把調兵和運糧這兩個問題聯絡在一起解決即不耽

誤行軍還能免去民工的費用同時保證了運糧隊伍的安全一舉三得。

力挽狂瀾者絕非匹夫國士也。

智勇兼備方為國士。

437

秋後算賬

于謙下達了命令自八月十九日起大明帝國境內所有可調可用之兵紛紛集結起來。

這些軍隊來自山東河南南京浙江等不同省份他們日夜兼程地行軍目標只有一個儘快趕到京城。

這是一場和時間的賽跑他們不知道也先會什麼時候打過來但他們知道的是也先遲早會打過來只要能夠在此之前趕到京城勝利就多一

分把握。

大明帝國開始了建國以來的第一次總動員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強大敵人。

在於謙的努力和調配下到九月初各路人馬紛紛趕到京城的兵力達到了二十二萬且糧食充足人心也逐漸穩定下來。

軍事上的準備已經開始並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而與此同時一場政治風暴也即將到來。

把王振千刀萬剮

這是很多大臣的心聲理由也很簡單王振是個不折不扣的小人自從掌權以來以誣陷整人為日常愛好誰敢不服從他就收拾誰很多大臣

因為一言不合就被他打入大牢。而且他還主動索取賄賂誰敢不給就沒有好下場如此行徑簡直視文武百官為無物。

此外他還勾結錦衣衛把這個特務機構變成他的整人機構無數官員都吃過他的苦頭。

更重要的是正是由於王振的無能和愚蠢才最終導致了土木堡的失敗朝廷精英和多年積累就這麼毀在一個小人的手中就在二十多年前大

明帝國還曾經橫掃天下勢不可擋之後仁宣之治天下太平如此強大之帝國居然葬送在一個死太監的手裡。誰能咽得下這口氣

當然了在士大夫們的心中還有一個痛恨王振的理由不過這個理由不太方便說出來。

既然士大夫們不願意說我就替他們說吧這個心中暗藏的理由就是出身。

士大夫們奮讀書寒窗十年經過幾十場考試三場大考有的只有兩場淘汰無數的才子同仁才換來了頭上烏紗和手中權印而且考

上了也不代表你就前途似錦運氣好的可以混個翰林運氣不好的連御史也幹不了只能派到下面幹個七八品小官熬資歷幾十年下來最

後混個從三品退休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實在不容易啊。

可是王振這個死太監學問有限不成器的學官能力不足土木堡就是明證身體殘疾職業限制道德敗壞貪汙受賄卻能夠

一下子獨掌大權號令天下

死太監你憑什麼

客觀地看士大夫們的憤怒是有道理的他們日夜操勞處理政務且學識淵博經驗豐富卻要聽從這個司禮監的命令看著他胡作非為

也確實讓人難以忍受。

而這個愚蠢的司禮監不但禍害朝政現在還害得國將不國驚濤四起幾十萬士兵和文武官員因他而死事情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

秋後算賬的時候到了

438

但此時的於謙似乎顧不上這些因為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忙八月二十一日于謙正式接替了鄺野的位置成為兵部尚書正式執掌兵部權力。

兵部尚書于謙並沒有升官的喜悅因為也先一旦打來這個官能當多久還是個問題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解決手邊的眾多問題保衛京城和國家

的安全。此時的於謙實際上已經成為了朝政的實際控制者。

不過日理萬機的於謙大人其實尚未意識到他正坐在火山口上還是一座活火山。

八月二十三日火山爆。

這一天的清晨大臣們如往常一樣準備上朝議事但誰也沒有想到明朝二百七十六年歷史中最為嚴重的一次朝堂鬥毆即將開始。

這也是整個明代朝廷最為混亂的一天。

朝會由朱祁鈺主持他開始詢問大臣們有何事上奏。

話音未落一人大步邁出高聲說道:臣有奏本

導火線就此點燃。

這個上奏的人名叫陳溢。

陳溢蘇州人都察院右都御史為官清廉極其痛恨王振此次的慘敗使他痛心疾便下定決心要一舉剷除王振一黨。

他厲聲說道:王振禍國殃民作惡多端害得皇上身陷敵營如此惡行不滅族不足以安人心平民憤

語氣如此嚴厲坐在上面的朱祁鈺也被嚇了一跳。

可是陳溢卻越說越氣憤越激動想起無辜受難的同僚和百姓竟然痛哭失聲。

一石激起千層浪陳溢的這一哭激起了大臣們的憤怒他們開始不顧禮儀爭相向朱祁鈺彈劾王振。

一時之間朝堂上亂了起來上奏聲罵人聲痛哭聲此起彼伏紛亂程度實在可比集貿市場。

朱祁鈺初登大位還不是皇帝只不過代行職權而已見到這個陣勢嚇得不輕下面的大臣們像連珠炮般地說著話旁邊還夾雜著哭罵聲

壓根就聽不清他們再說些什麼可憐的朱祁鈺根本反應不過來。

突然朝堂上的喧囂平靜了下來下面的大臣都用一種極為可怕的眼神看著他原來彈劾的人已經說完了等著他的裁決基本意見就一條:

殺其同黨滅其全族

這可是大事啊怎麼能做得了主呢朱祁鈺膽戰心驚地再三考慮還是不敢做出決斷便下了一道命令:

百官暫且出宮待命此事今後再議。

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不僅僅是一道諭令也是炸藥包是增加爆炸威力的炸藥包。

再議何時再議再議又如何再議之後再議

你糊弄誰呢

439

這些久經宦海的大臣們絕不會被這句話打走他們知道如果錯過了今天這個機會此事就會石沉大海王振雖然死了但他的同黨還會繼

續操縱朝政今天言的人必定遭殃國家也就完了。

為國為己只能拼了死也要死在今天死在這裡

諭令已經傳達了多次可是大臣們就是不走。

大臣們似乎達成了默契沒有一個人動只是不停地痛罵痛哭死死地盯著坐在上面的朱祁鈺。

朱祁鈺嚇得臉都白了旁邊傳諭令的太監金英也不停的擦汗這種陣勢他也從沒有見過實在太可怕了。

朱祁鈺開始認識到今天不說出個一二三他是回不去了。

當權者的沉默徹底激怒了大臣們王振的倒行逆施仗勢欺人又出現在他們的腦海裡在土木堡之戰中這些大臣們也多有親屬同年斃命

新仇舊恨如此罪大惡極之人竟然得不到處罰天理何在

正當大臣們的情緒即將達到頂點時一個不識相的傢伙出現了。

錦衣衛指揮馬順一直都是王振的死黨幫著他幹了不少壞事侍講學士劉球就是被他派人殺害的此事盡人皆知只是由於其勢力太大一直

沒有人動他。

此時這位馬順出馬了他仗著有皇帝的諭令竟然喝斥群臣讓他們立刻出去。

馬順的行為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

找死。

就這樣由陳溢點火朱祁鈺加炸藥馬順最終引爆三方通力合作團結一致即將演出了明史中朝廷最為精彩火爆的一幕。

大臣們本已憤怒到了極點哭罵聲越來越大王振的同黨馬順偏偏這時跳出來大耍威風按理說他們應該更加憤怒才是。可是此時這些憤

怒的人們卻陷入了短暫地沉默之中。

可怕的沉默。

這種沉默是憤怒的頂點。

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

那麼多的屈辱那麼多的悲痛毫無道理的欺壓侮辱親人好友的戰死被俘現在到了這個地步竟然還在作威作福。

夠了足夠了。

不用再壓抑自己的憤怒不用再忍受無恥的欺凌

動手

44o

毆鬥

馬順還在洋洋得意地喝斥著大臣們往日他也是這樣做的在他看來今天並沒有什麼不同。

突然有一人跑出大臣行列朝自己猛衝過來還沒有等他緩過神來頭已經被狠狠地抓住臉上重重地挨了好幾下。

終於開始了。

第一個動手的是戶科給事中王竑。

王竑是個言官平時的工作就是監察彈劾此人脾氣急躁性格耿直早就看王振一黨不順眼而國家淪落到這個地步他也十分痛心更加痛

恨王振一夥。眼見王振已死馬順還敢如此囂張他不由得怒上心頭。

什麼都別談了來真格的吧

馬順看我打不死你

他衝上前去抓住馬順的頭先用手中的朝笏劈頭蓋臉地向馬順打去憤怒衝昏了他的頭腦到後來兵器也不要了索性赤手空拳上陣

拿出看家本領王八拳一套拳法用得如行雲流水密不透風拳頭暴雨般落在馬順的身上邊打還邊罵:

到了這個時候你還敢囂張

他越打越怒越打越氣情緒激動到極點竟然幹出了一件駭人聽聞的事情。

王竑覺得這樣還不足以出氣於是放棄了拳腳抓住馬順竟然用嘴咬下了他臉上的一塊肉

瘋了徹底瘋了。

這裡我們從技術層面評點一下王竑的這一系列鬥毆動作他上來後先抓住馬順的頭抓頭這招在打架中應該說是很常用的用這一招開

頭說明他確實有一定打架經驗。

但考慮到他本人是文官平時主要工作是上奏摺所以暫不考慮他是武林高手的可能其使用王八拳的可能性很大而從他動嘴咬人這一點上

看他確實是氣憤到了極點。因為男性過程打架中用這此招往往會被人瞧不起所以如非萬不得已這一招是不會使出來的。

他已憤怒到了極點。

此時倒在地上的馬順是痛到了極點也嚇倒了極點他絕想不到竟然有人敢在朝堂之上皇帝面前動手平時一呼百應畢恭畢敬的大臣竟

然變成了惡狼。

馬順已經十分痛苦了但更讓他痛苦的還在後頭。

王竑的這一舉動也驚呆了站在一旁的大臣們但只在片刻之間他們已經反應過來事情到了這個地步王振那幫人竟然還敢欺凌自己實在

是讓人忍無可忍

有怨報怨有仇報仇該出手時就出手

相關推薦:13路末班車2逆天神尊陰陽噬天怪異復甦:你管這叫正經科普?!明朝那些事兒兵王傳奇信仰諸天漫漫諸天[綜英美]紐約今天還好嗎[綜英美]畫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