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科幻->謎案追兇->章節

第三回 相府風波三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張居正的父親一出事,大家都以為張居正一定會丁憂,所以各方勢力開始行動了。首先是一向比較低調做人的張四維張大人,突然開始插手內閣事務,一改以前不管事的態度,讓大家以為張四維已經是新任的內閣首輔了。一些地方派系的人也開始紛紛進京,有的拜訪朝廷的大佬,有的拜訪親貴,有的和內侍私下溝通,更有一個地方官員直接找到陳太後那裡,要求出任內閣。大家都盯上張居正的內閣首輔的位子,就算一些明知道自己不夠格的,也開始盯上因為上一任提升留下來的空位子。至少有三個人希望在張四維坐上內閣首輔之後,他們可以進內閣,順延成為內閣三輔內閣四輔什麼的。

張居正的人以為張居正沒戲了,所以暫時按兵不動,等張居正走了之後再說。沒想到小皇帝下旨不讓張居正離開,這些人又開始囂張起來。派系的混亂和超出平常的意外,導致京城六部衙門和內閣一片混亂。一些下級官員不知道應該把上報上來的檔案教導張居正府上還是內閣值班處?一些已經送到內閣值班處的檔案應不應該要回來?一旦張居正催要檔案的話,這個問題怎麼解決?一旦引起麻煩或者事故的話,這個責任誰承擔?就連一些要下達的旨意應該交給誰都成為了我呢提。送到張居正府上的話,張居正現在閉門謝客在家守孝。要是送到內閣值班處的話,張四維能不能做主?會不會又要再一次回到張居正那裡,由張居正最後拍板?大家應該挺張四維的?還是張居正的?內閣誰當家?張居正還是不是內閣首輔?內閣亂了,六部亂了,京城亂了。這是第二個麻煩事。

第三件事情是言官的聞風奏事。言官就是御史,在明朝初期嚴管的權力很大。無論是皇親國戚還是一二品大員,只要有把柄被言官抓住了,就可以直接上報皇帝。當時的第一任皇帝是朱元璋,後來又有了奪侄子皇位為新皇帝的明成祖朱棣,他們都是一些不講情面對自己人也心狠手辣的人。一旦言官有證據不是誣告的話,一告一個準,不少親貴和大臣因此人頭落地。朱棣更是擔心後代帝王殺言官封鎖言路,就下達了“言者無罪。不可誅殺言官。”的聖旨。從此言官成為了大明的一大特色,這些人說好聽點是防止權臣為所欲為,防止官員貪汙腐化。其實就是一條一條的瘋狗,就會給辦事的官員找麻煩,破壞團結局面,用古法和死腦筋控制大家的思維。更有一些言官成為了一些人的工具,用來抨擊政敵的武器。

張居正是一個實幹家,自從他掌權後,他把一些有能力的人安排到了應該去的地方,把一些不合適的人趕到了不起眼的地方。這樣一來當然會有破格提拔和得罪人的事情發生了。一些人早就對這種做法有意見了,說張居正黨同伐異,任用親信,排除異己。可是張居正不但是內閣首輔,而且是小皇帝的老師,李太後和馮保也支援他,所以這些人扳不倒張居正。

張居正要丁憂的訊息一傳出去,大家都以為張居正這一次一定當不成內閣首輔了。所以一邊討好未來的內閣首輔張四維張大人,一邊開始對張居正進行報復行為。沒想到小皇帝不讓張居正離開,他們準備的證據就沒有用了。張四維更是不高興,他暗中指使言官告發張居正。目的就是讓張居正不想丁憂也沒有臉留在京城,這個內閣首輔的位子一定是他張四維的。這些人在蒐集證據的時候已經表明態度得罪了張居正,唯一的活路只有絆倒張居正,讓張四維上臺,所以他們開始聯絡更多的人一起上告。張居正不丁憂的事情,剛好也讓一些守舊古板的官員不理解,大家開始了新一輪針對張居正的言論風波。言官的奏摺不需要進過內閣,可以直接交給通政司給皇帝。但是司禮監是中間必要的過手環節,馮保這個司禮監掌印太監不是白當的,馮保免得把訊息告訴給了張居正。其實告訴張居正沒有多大作用,因為張居正不可能對這些人動手,不然就坐實了專權跋扈的罪名。小皇帝留中不發,張居正不處理,馮保不好擅自行動,這讓言官們更加猖狂了。更多的奏摺送到宮裡面,上告張居正的事情也越來越多,罪名也越來越具體。在張四維的暗示下,張居正的幾個得力助手也被羅列其中,他們甚至於被稱之為朋黨。

第四件事情還是因為張居正的內閣首輔的位子。一個地方官員和陳太後有一些關係,藉著這個機會想透過陳太後進內閣。陳太後當然不會答應了,她自己很清楚這個親戚的本事,別說是進內閣了就是現在的位子也是看在她的面子上勉強下來的。不過這個親戚的一句話到讓陳太後想到了一些問題。難道朝廷和她們皇帝母子三人真的離不開張居正嗎?要是張居正死了或者病倒了,難道朝廷就沒人了?陳太後找來了李太後和馮保,希望能夠想出一個對策。趁現在張居正還能用的時候,選擇張居正的接班人,免得到時候措手不及。

按說張居正是內閣首輔,一旦張居正出事或者請辭的話,就應該由內閣次輔頂上去。但是這個本來看好的內閣次輔張四維張大人,這些年的行為真的讓兩位太后不滿意。按說能夠進內閣,成為內閣二號人物的人不會是一個簡單的傢伙。可是這個張四維不但讓看中他的人很失望,也讓張居正看不起張四維。張四維的身份明擺著是和張居正組隊的,就算不能牽制張居正,也可以讓張居正做事有所顧忌才對。可是張四維這個內閣次輔整天躲在無所事事的內閣值班處,所有的事務早就移交到了張居正府上。張四維不參與日常事務管理,不批奏摺,甚至於不參加內閣會議,對於張居正的處理意見不敢也不會說任何一個字。這個內閣次輔成為了一個擺設,大家都知道這個張四維是一個最沒有實權的官員了。不要說是要強的李太後了,就連比較懦弱的陳太後也看不起張四維。張居正一旦出事,張四維是絕對不能控制局面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張四維暫時用不上,申時行年紀又大了,等張居正幹不動了他估計也差不多了。呂調陽本來不錯,不但年紀夠了資歷夠了,只可惜這個人穩重有餘魄力不足,壓不住局勢。所以如今的內閣暫時沒有一個像樣的獨當一面的人才。怪不得這些年來張居正一個人不但一枝獨秀,而且要親力親為。

陳太後說著說著開始回憶起當初嘉靖皇帝時期的事情,當時可以說是群雄並起,朝廷多的是各種人才,撇開嚴嵩嚴世蕃父子、徐階父子不說,趙文華、高拱、張居正。譚綸等等,就連一些小人物也有才華。李太後不愧是陳太後多年的好姐妹,兩個人幾乎同時想到了一個人。他就是譚綸譚子理,也就是現任的宣大總督。

說起這個譚綸,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譚綸比張居正小兩歲,他的經歷和張居正幾乎差不多,但是最後的結局卻不一樣。張居正和譚綸是同一屆的進士,也一起入翰林院,後來一起成為中書舍人。又剛好一起被分到裕王府當裕王的侍讀,成為了當時還是裕王的隆慶皇帝第一批的手下。不過張居正師從徐階,但是徐階是內閣次輔,一個被內閣首輔嚴嵩壓得幾乎透不過氣的內閣次輔。當時徐階的地位尷尬比如今的張四維還要不如,嚴嵩不允許徐階說話管事。譚綸的老師是當時國子監祭酒高拱,當時的高拱以暴脾氣出名。

裕王的座師是內閣次輔徐階,講師是國子監祭酒高拱,侍讀是張居正和譚綸。但是他並不是嘉靖皇帝看好的接班人,因為他還有一個比他更加優秀的弟弟景王。景王無論是氣質還是性格上都比裕王出色,裕王唯一的優勢是他比弟弟大一歲。可是當時朝廷的官員都不看好裕王,因為景王的座師是內閣首輔嚴嵩。嚴嵩是景王的老師,當然把資源偏向了景王,再加上嘉靖皇帝比較喜歡景王,所以裕王並不好受。徐階為了抗衡嚴嵩,不得已才成為裕王的座師,但是並不代表徐階會把自己的一切都押在裕王那裡。所以真正的裕王親信只有三個,老師高拱,侍讀張居正和譚綸。直到後來裕王接班人地位穩定後,徐階才徹底投靠裕王。這也是隆慶皇帝和高拱之所以看不起徐階的地方。

相關推薦:我的廢物師傅你若盛開花香自來美女總裁的貼身侍衛醫師不自醫謎案追兇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靈符天道地下城養成攻略首輔大人的仵作娘子超凡神瞳